《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是一本由[美] 托马斯·内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一):不要害怕自己打自己脸!不要怕被骂杠精!不要怕拖延症!不要怕“哲学”!
想不明白人生意义的时候朋友劝我去读哲学,从枯燥的西方哲学史一大堆记不得名字的哲学家开始就把我给劝退了,到头来啥也没记住,确实是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What does it all mean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二):思考的意义
早就想找点哲学方面的书来看看,但又怕生涩难懂。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来说,这本书中提到的问题能引起我对哲学的兴趣,也让我重新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仅仅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都让我感觉到了一种智慧升级的乐趣。很可惜的是,在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哲学教育。这也难怪,哲学让人思考。而我们的教育,目的在于让人服从。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三):杂感!
因为最近对哲学有点兴趣,又苦于看不懂理论性太深的哲学书!所以选择了这本书买来入门,读完只让人对哲学充满兴趣,可能这本来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我想作者著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从看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看胡塞尔的现象学再到怀疑主义,看的都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哲学探究的最根本问题莫不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这本书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只是用第三者的角度为你提供思考的方式!要看的书还很多,这本书应该是个不错的开始……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四):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十分有趣。
一旦开始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意义”这类问题,资质普通如我最后只能得出一个指向虚空的答案——因为我已经如此存在,所以这般地生活着。探究一切的意义这件事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的作业还是要写的啊。
不过之前听老师讲心灵哲学里的决定论,说我们的人生就像被设定好程序的两个跳舞小人,以为自己的选择是自由的意志,殊不知一切早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当时为这种观点折服,以为生活里一些幸运与不幸是注定降临,与其苦苦挣扎不如躺倒接受。现在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一旦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放大到群体的范围,倒生出一些叛逆与悲悯的情绪,这种决定论到底是过于残酷了。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五):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十分有趣。
一旦开始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意义”这类问题,资质普通如我最后只能得出一个指向虚空的答案——因为我已经如此存在,所以这般地生活着。探究一切的意义这件事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的作业还是要写的啊。
不过之前听老师讲心灵哲学里的决定论,说我们的人生就像被设定好程序的两个跳舞小人,以为自己的选择是自由的意志,殊不知一切早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当时为这种观点折服,以为生活里一些幸运与不幸是注定降临,与其苦苦挣扎不如躺倒接受。现在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一旦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放大到群体的范围,倒生出一些叛逆与悲悯的情绪,这种决定论到底是过于残酷了。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六):生命也许是一出荒诞剧
2.17.6读的哲学启蒙书之三,简要地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九大问题:身心问题,对与错,公正,死亡,生活的意义。越读越起劲,特别是论述“公正”,抽丝剥茧条理分明,不公平的本身有些是人不同的选择而已,有些不平等的原因要改变,除非废除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可如此一来会牺牲自由,而且效率低下。我们不赞成有人生来富有,有人生来贫贱,但是靠自己努力挣得一切完全正当。
关于“生活的意义”,把生活看作整体,则因为我们死后归于寂灭而生活没有意义,单就具体的事物来讲,若是考虑生活的整体,则会不思进取。要是看得很重要,事后可能觉得荒诞不经。
也许生命没有意义,而且是一出荒诞剧。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七):我所不能企及的精神高度
快速把哲学《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看完了,有点被书名欺骗的感觉。
这本书是在阐释9个看似简单,实则涉及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想通,人就活通透了。所以目前没共鸣。
相对来说,《苏菲的世界》用故事情节串联每个哲学家的思想精髓,会让小白更容易吸收。
总的感觉,哲学可以解决人类思维的根本问题,用这种思维模式能套到不同事情上,有用。
但没有一定的思想高度理解不了,看文字以为自己懂了,但没有启发,不会运用。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八):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薄薄的一本,字数不多,语言通俗易懂。作为一本入门书籍很合适。
本书主要通过对9个哲学问题的探讨将哲学思维的方法介绍给读者。通过这些问题,读者能体会到很多哲学问题至今没有使所有人信服的答案,甚至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答案。读完本书,能感觉到哲学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一样是去寻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找到一种理论,既要正面来看能够自圆其说,又要能抵御不同理论的质疑。
当然,正如作者和译者所说,这本书仅仅是哲学的入门,往往一个学科的入门书籍与艰深的专业书籍会给读者呈现出这一学科不同的面貌。就我自己而言,读过之后觉得哲学比较有意思。希望自己能多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读一些深入一些的哲学书籍,不要浅尝辄止。
就书籍本身而言,中信出版社的书都还不错,无论装帧还是纸张都挺好。不过这么薄一本,定价略有点高。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九):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非常短小精悍的一本书,很适合利用碎片时间看看。
如果你想要深入研究哲学问题,那么这本书恐怕不太适合。书中比较多的是生活中的例子,并没有特别的哲学概念。但是如果你从未思考过哲学问题,但是对生活的现状有些迷茫,那么这本书也许可以激发你一些灵感和寻找答案的方向。
比如一开始就提到了哲学家的经典思考问题,我们生活在的这一切物质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外在的世界?你现在经历的一切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仅仅是你的意识产生的幻觉?或者说,一切是否只是一场梦?你怎么样证明你相信的这一切?
又例如,对与错。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普遍认为是错的事情有可能是对的吗?你怎么样去评价一件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之外,书中还举了其他七个例子引发读者对哲学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作为“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还是可以看看的。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后感(十):什么都没有答案
本书作为哲学的入门书,我觉得定位不是很准确,它应该是那些对哲学稍微有点了解思考的人阅读的。 人生来不是三十岁,人天生是不会思考的,不是什么都懂的。本书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实,就是人都是从婴儿成长到三十岁的,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也就是成长的过程,你有成长的经历,你在这些经历中才有了自己对事情的思考。 哲学这玩意儿,你可以觉得它深奥,也可以觉得它是胡搅蛮缠。反思,追问,寻根到底,用已有的东西来怀疑来辩驳已有的东西,殊不知你用来辩驳的理由也是应该受到质疑的,哲学就是让我们来反思现有的一切,但是都会在反思开始的时刻来预设一个已经成立的前提,即使反思这个前提,那这个前提的前提也应该要被反思,所以,我觉得哲学不是要你来证明什么,而是让你学会这种思维,辩证的去看待一个问题。当然,我说的这些词语为何可以表达我的意思,你通过看这些词语也能理解我所说的意思,这的确是值得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