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故事开始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3-26 00:4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故事开始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故事开始了》是一本由[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开始了》精选点评:

  ●小本推荐给你看

  ●细腻敏锐,能写出这样评论的人,他自己写的故事一定也很考究

  ●书评神马的最有爱了~

  ●里面虽然谈了马尔克斯卡夫卡和卡佛但我一部都没看过,惊了,学习了。

  ●阅读需要精心

  ●妙品。

  ●仿佛和Frank Kermode的The sense of an Ending形成头尾对应,但是这本书明显通俗易懂多了,只有嘀嗒声中的嘀,嗒先不管

  ●非常棒的文学评论。

  ●目前为止读得最有帮助的一本有关小说创作的书,需要再看第二遍

  ●“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女人的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还有比这更好的比喻吗

  《故事开始了》读后感(一):上帝视角看写作

  以往读小说,自己往往首先以一个参观者的角色进入一场故事的场景。接着,故事中人和人之间、人和事之间的互相纠缠会把我们这个参观者也给拉进去。一个引起我们共鸣的好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到此一游的观感,而是后来我们慢慢的仿佛成为书中的一部分,哀人之哀,喜人之喜。起码在那一刻,现实中的自我神游物外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上帝的视角去看一篇故事,一个场景。第一次,我们不再是一个参观者,我们开始从建造者的角度去考量,去思考,去探索用文字构建场景的技巧。啊,这雄伟的建筑是多么的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我深深的迷恋上它,从它开始砌第一款砖。

  写作的套路,同样深得人心,直指人性。

  《故事开始了》读后感(二):准备好开始一个新的故事了吗

  跟着作者读过三五个开头之后,开始陷入自我责备,感慨之前看的大多数小说都看的好浪费,完全没把握出这么丰富的内容来呀。向后翻翻薄薄的一本小书瞬间不忍心迅速读完,突然发现书的最后,有一篇后记写的更是真实、好读。

  很久以前,在一片裸体海滩上,我看到一个男子,赤身坐着,津津有味地沉浸在一期《花花公子》杂志里。就像那个男子一样,好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应该进入作品中,而不是停留在作品之外。

  这本书教你的是如何慢速阅读。相比较于其他总是非常流行的比如“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如何谈论一本你没看过的书”、“如何一天读完一本书”……oz的这本小册子显得那么形单影只。

  每次开始一本新的小说,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左顾右盼、茶还没泡、作业还剩一半等我看个2小时再去写、咦现在几点、妈妈再过多久回家(一个人的时间还有多少)、手边没笔等下怎么划线做笔记、手机要不要去充着电、classic拿过来放点歌吧……等慢慢的进入状态,书已翻过十五六页。

  所以对我来说,似乎从来没有哪本小说的开头会把我迷的不行。除非是被告知说《百年孤独》的“多年以后”有多精彩,才会看的时候多加留意。大多数的故事开头,都被我遗漏了。说起来真是好可惜。

  尤其在oz的带领下,穿过冯.布里斯特的宅院花园,和没有子嗣的老夫妻一起用过早餐,偷窥完一家四口互相嫌弃厌烦的日常生活,跟年轻恋母的德国年轻军人情欲爆发……这一个个被oz解读过的开头,迸发出了闪耀过全篇的魅力。当然了,oz作为写作者,一定更理解作者。当小说写作者坐在书桌前面对着白纸,从零开始编排一系列的主角上场,开头的那一段一定是删了又改,改了又删,要把全书的秘密表现的最不经意又有记可循。就像是挑逗小狗(实则是想挑逗小狗的女主人)的那根骨头,抛砖引玉,眉目传情开始,于是故事也就开始。

  你准备好开始一个新的故事了吗?就如同你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了吗?一样的,一样需要谨慎与自觉。翻开书的第一页,就那么的具有仪式感,没有做好全身心投入的准备,就不要轻易开始。

  对吗?

  《故事开始了》读后感(三):秘密合约

  故事的开头是一张合同。这话说得真是漂亮。按照奥兹的说法,“开篇一段或一章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作者和读者背着主人公签订的一份秘密和约”。这份合约可以写的很清晰明了,就像《喧哗与骚动》的开头,“从一开始就警告读者:此处票价非常昂贵”。合同也很可以有一点欺骗性,比如《白鲸》,“有很多冒险经历,也有很多菜单上没有提到的熟食,甚至在开篇合同(‘叫我伊什梅尔吧’)里都没有暗示,但是却作为一个特别的奖励颁发给你——就好像你买了一个冰激凌,却赢了一张周游世界的奖券”。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开篇的合同里,(那个有暴风雨和苦楝树的故事里,)“应该有一种类似染色体的东西”(,这种东西有一天会使吉尔伯特·卡多什结婚然后离婚,加入警队,然后退役,申请一份新的工作,而这正好使得他和齐拉邂逅,当他请——坚持;不,既没有请也没有坚持,而是介于请和坚持之间——他这么一做,齐拉已经迷上他了,最后发现,爱她的什穆埃尔也爱上了吉尔伯特)。

  《故事开始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了十篇小说。这些小说的作者年代跨越了两个世纪,在地理上也囊括了好几个大洲。奥兹却得以从一个共同的维度上比较他们:每一篇小说的开头,都包含着那个故事独特、别具魅力的染色体。

  《米可达莫特》的开头依靠独到的语言,用文字描绘了生命最初的(可能)感受,形成让整个作品附生的营养基。《族长的秋天》这部关于拉美独裁者的小说,整个故事都围绕着开头营造的凝滞的腐烂时间感发展。无论是阿格农的小说充斥着情感的开头,还是雷蒙德卡佛几乎没有情感表达的故事,都是一种正向的契约。

  与之相反的,契诃夫的小说《罗特斯希尔德小提琴》则拥有一个极具误导性的开头: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愚蠢、可怖的小人物,其实是个被痛彻心扉的命运麻木的悲剧性人物。艾尔莎莫兰黛的长篇小说《历史》几乎有两个相反的开头,揭示了两种对抗的主题,而两者的对比,使得真正的主题凸显出来。

  这并不是一本正经的文学理论著作,奥兹与其说是在阐述文学观点,不如说是在抒发对阅读的热爱。毕竟,要单单从小说的开头里解读出如此多的内涵,要的可不是一点点的耐心。奥兹正是希望通过这本书,邀请读者和他一起慢慢地阅读小说。

  对了,有一种情况,奥兹没有提到,我觉得值得一说:一个小说的开头,还可以像一个滤网,把能在书中得到收获的读者漏过去,又把作者不欢迎的读者过滤掉,比如乌贝托埃科小说的前两百页。

  《故事开始了》读后感(四):微小世界的宇宙

  《故事开始了》作为一本以小说开头来对文章进行评论的书,其中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述概括能力,和精妙绝伦的思维宇宙。

  它首先向我们以幽默通俗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开头的重要性,这是作者们与读者们签订的“一份合同”,故事的主要思想可能隐匿于其中,也可能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被作者那份狡猾的“合约”欺骗,更有可能在最后时分我们又发现一切正如“开头合约”中所言。

  作者以最微观的开头部分照见宏观,对作者们的思路以及故事情节进行剖析。

  其次作为读者而言,这是一本教人读书的书,读完这本书会让我对过去接触过的文学乃至各方面的文艺作品生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作者选取了十本不同类型却统一的关注社会政治当下社会个人主义的书,我们必然会在其中遇到与我们个人经验中相近相类似的情节,在此基础上,本书会使我们的阅读质量有长足进步。

  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我们首先学会如何去读一本书,毕竟快速阅读的时代,可能我们很难做到一本书反复阅读揣摩,但作者以他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了一部分读者——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学会如何阅读恐怕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学会深刻体会字句中作者巧妙的安排和浓郁的情感则是阅读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前提是那得是一本“值得反复读十遍”的书)。

  虽然简介中说他对那十本书的赏析仅仅停留在开头部分,但实际上奥兹在三言两语中为我们讲了十个完整的故事,介绍了十位作者呕心沥血的成就。

  正如我们在文学理论第一堂课中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解读赏析他人的作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一万个人眼里恨不得有十万本哈姆雷特(随着人年龄增长,对某些文学作品的理解会发生改变)因而我们在对一个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显然,作者先生选择的文章都是他所深爱的,所以他满含热情和热切的将这些作品介绍给我们,从作家的角度而不是批评家或评论家的角度。

  而整书也是奥兹想要告诉作者们的——多思维多角度进行创作。

  再次,从作者角度来看,本书能为有一定写作经验的人开发新的路径。当我们趴在桌子或电脑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该如何融入到文字中,又该如何不拘泥于形式地将它们传递给读者。

  我们要创作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去叙述故事、我们是不是作为故事的主体出现或者若隐若现……

  奥兹慈祥关爱的目光透过文字注视着作者们:写作没有捷径,但是这里有前任的经验可以介绍给你们。

  最后这是一本读起来盎然生趣的小书,全文不过七万多字,却叫人收益良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故事开始了》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