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3-21 00:17: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100字

  《沙滩上的薛定谔》是一本由【法】夏尔·安东尼(Charles Antoine)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平装双封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一):崭新的世界

  

沙滩上的薛定谔

最近在潜心研读一本绝妙的书,书名为《沙滩上的薛定谔》。

之所以说它是一本绝妙的书,是因为,每一个人,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不再是从前那个自己了。

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至少在量子层面,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本书的作者夏尔.安东尼,是法国科学作家,著有《量子力学导论》《现代物理学导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等多本科学著作。译者王存苗,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笔译专业硕士。审校赵小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博士,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单从以上这个专业的著作团队来看,这本书就绝不是闹着玩的。起码在专业层面,必然是拿捏得稳稳的。

“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动身前往未知世界的那一刻。”没错,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我即将前往一个我所未知的世界的时候,就是我最幸福的一刻。

这是一场无可比拟的奇妙之旅!

当我穿梭在量子物理的世界中,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出现在两地,并且可以从一处直抵另一处而不经过任何中间地带;一只神秘的猫可以同时拥有生和死两种状态;而月亮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机灵的老鼠对它进行了观测……

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物质是转瞬即逝又永无止境不断再生的震动,听上去像是无比荒诞的奇谈怪论,但这一切,却是经过实验完美论证的,就像是上帝才能搞出来的恶作剧。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精髓,可能会是“一切皆能量”;同样的,用一句话来概括量子力学的精髓,或许就是“一切皆波动”。

至于量子力学与其他理论最大的区别,总的来说就是,量子力学标志着科学上确定性的终结,将人们导向对物理学中所有常用概念的全面而深层的质疑,诸如定域性、唯实论、测量、空间、时间、因果、真空,乃至宇宙的唯一性和存在本身,似乎也被一一推翻了。

就如前面所说,当我经历了量子物理世界的旅行之后,归来的我,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我,而我眼中的世界,也不再是从前的我眼中的世界。

空间和时间可以不再是连续的,一个物体甚至可以不经过任何时间和路程直接穿越,实现一种超脱时间的跳跃。

所有物体,小到原子、分子,大到动植物、人类,甚至整个宇宙,都变成数学世界中的一种概率波。

原本我们可以确信的世上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确定了,在测量之前,一切都是概率波,而在测量之后,一切又都因测量而发生了变化。

整个世界,就像是无数个平行时空交织而成的多维矩阵,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千变万化。

不得不说,《沙滩上的薛定谔》,这本书为我揭开蒙住人类肉眼和传统认知的面纱,为我重新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这个崭新的世界里,我看到神迹和光,相互交织!

而人类,如同一个婴儿,正眨着好奇的眼睛,仰望着神迹的星空……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二):沙滩上的薛定谔 带着量子物理学去度假 —让你的大脑做个SPA

  

薛定谔的猫,这个词想毕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对其中包涵的道理,以及这件事相关的缘由,都似懂非懂或是一知半解。搞不清科学的深邃,更不知道科学家们的苦恼与乐趣。

薛定谔的猫,科学家们到底要用他们的猫要去做些什么?到底在他们的眼中,那只猫是什么,为黑盒子里面又放着什么,这个实验又是为了什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不知事从何起,更不知高深的量子物理学应该怎样去思考,怎样去理解。

人们在探寻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磕磕绊绊,却只是科学道路上一个个渺小的士兵。而我们对于宇宙这张大画布来说,也许只是一个个小像素般的存在。

科学大家牛顿在即将逝去说过:我好象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对于高深莫测的高级物理—量子物理学,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理解,从何去摸索,如何去探寻。什么是量子物理学,量子物理学从何而来,我们为了什么要了解量子物理学,了解量子物理学对我们理解一些平日里的信息又有什么好处?量子物理学都有什么性质,又有什么作用?为什么称埃尔温.薛定谔为量子物理学之父,是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薛定谔和谁是工作中的好伙伴,又和谁是生活中的好朋友?他们这些科学巨鳄的伟大理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思想碰撞?而在这些种种的科学原理之上,伟大而神秘的科学原理背后,又为什么要用一只猫作为作为这个伟大定律的解释主体?

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在这个神秘而有趣的书本中,都能帮我们找到答案。这其中对文字的描述十分的有趣,深入浅出,描写手法标新立异。并且将重要的关联信息都通过有趣的手法进行衔接。将科学的真理透露给了喜爱和敬佩这一伟大学科和原理的朋友们。

该书的文字风格活泼而有趣,不仅有科学的严肃严谨,也有激发人兴趣的积极跳跃,让读者朋友在阅读过程中,能感有一种躺在沙发上进行思想傲游的感觉。这正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更是这本书自身散发出来的魅力所在,既增加了读者的兴趣和乐趣,也不失让大家进一步的了解科学,深入科学,走近科学。

好好阅读这本书,能从中更加了解到科学的奥秘,让科学理论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本书值得热爱科学的你认真去阅读,用心去欣赏。

郭佳佳Jessieca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三):量子物理,一切皆波动

  

一不小心踏进了“量子物理学”的深坑,满脑子被“量子”、“量子纠缠”“量子相干性”、“量子态”等专业术语搅得晕晕的,即便如此,我还是被好奇的量子世界吸引住,因为我好奇未来的世界,而未来的世界肯定和量子纠缠不清。

《沙滩上的薛定谔》是关于量子物理学的一本科学书籍,法国科学作家夏尔·安东尼著作。

图书封面

埃尔温·薛定谔,大众应该不陌生,我们都知道薛定谔的猫,这个著名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思想实验,这个既死又活的猫已经让大众抓狂,一般人真闹不明白到底在讲什么,让我们带着疑问读读这本《沙滩上的薛定谔》,探索一下关于这只既死又活猫的思想实验。

读这本书,我建议是要通读,精读,做笔记,再回头仔细阅读,因为这本书确实需要花力气才能看明白,这也正是攻克这本书的乐趣所在。

量子物理十问

这本书开篇提出了十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抽丝剥茧,尝试将艰涩难懂的物理学知识讲得通俗点。首先“量子”是什么?当两个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构成一个物理量的最小单位就是量子。从广义上说,任何能与量子物理有关联的概念或效应,无论关系远近,都可以纳入“量子”的范畴。量子物理的标志性实验有哪些?量子物理学关注的对象是什么?量子物理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等,带着这些问题再去量子世界逛逛。一开始出现的这些专业术语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幸好书后面有术语表可供参考。

杨氏双缝实验

量子物理学是20世纪初人们研究光的性质时诞生的。那么在这之前有必要先知道一些关于光的实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杨氏双缝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简单,仅仅将光照射在一块不透光的双缝板上,观察后屏光的强度而已。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们发现了惊人的结果,光加上光的结果是黑暗。如果把光看成一种波,后屏上的暗条纹是因为两个关系微妙的波叠加到一起,抵消了对方。由此科学界认为既然光具备波的所有特性,光就是一种波。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光量子假说,光是由能量小粒子组成。通俗的话来说,冰雹落到鸡蛋上,鸡蛋会碎,而雪落上去不会。由此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和光电效应。

薛定谔的猫

1924年德布罗意博士发表光子是波,原子也是波,所有物质都是波的观点。薛定谔在德布罗意的启发下建立了量子物理的数学表达形式,把所有物体都描述成一种波。这种波就是薛定谔方程的解。量子理论本身和物理学上其他理论不一样的是,它的数学表述让人明白不了它的物理意义。1935年,薛定谔决定用一只猫的思想实验来阐述量子纠缠的现象。假设猫被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里有个量子装置可以随时杀死猫,也只有打开才能观测到结果。不观测时,猫处于既活又死的叠加态。薛定谔假想的实验在后来变成了真正的实现,只是并没有用猫,而是使用了原子和光子。

这本书看完后,脑子真的很晕,总结一句话,量子是一种波,一种概率波。要想真的搞明白,还是要多看几遍。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四):“文科生”也能读懂的量子物理学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在这个时代,仅靠懂得某一类知识,已经无法支撑一个人去品尝各种文明成果的盛宴。以往还会觉得,数理化其实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程度非常低,但随着科技进步,你会发现,自己和数理化的世界越来越靠近,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这本书的介绍中所言,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与量子产生“纠缠”,如果你还不知道量子是什么,那么,从GPS到智能手机,从医学成像到量子通信,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通过量子物理学产生的东西与成果。生活中很多界限都在慢慢消失,在时尚界,审美不再单纯分出性别;在职场中,即便是在一个文职岗位,现在也流行起来学习python语言来提高效率,各种原本属于我们心目中“理工类”的知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曾经的我们,可能会因为惧怕计算、无法弄懂公式与原理,而与这类知识渐行渐远,现在,是时候对他们进行一次全新的、全面的认识了,因为正是这些我们看不懂的东西,真真切切改变着时代,谱写着未来的世界。如果还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恐怕以后连科幻电影都无法看懂。

这本书看得太久了,书皮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了水。好在体量非常轻(超爱这种很轻的设计,每天带着在路上看也没有压力!)

夏尔·安东尼作为一名法国物理学教授,做了一件在我看来十分“伟大”的事情,他用轻松诙谐、简明易懂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神奇的量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不仅讲述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史,更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理论带来的影响,以及构建的远大前景。

量子物理学究竟在研究什么?

如果量子物理学只有一个原理需要记住,那就是波粒二象性原理。它最终实现了对量子物理精髓的完美概括,即一切都是波,一切皆震动。光和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以粒子的形式存在于世界,又以波的形式存在。这种波,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水波纹一样的存在,而是一种抽象的数学世界中的波。更令人叹服的,是量子物理学中认为这个双重性质其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任何物体,不论大小,都有一个特定的波函数来描述它,动物、植物、石头,甚至是我们人类自己,波粒二象性具有普遍意义。一切皆波动是真正的核心。

单纯的内页展示~

直接提出波粒二象性这种概念可能还不足以让一个外行对量子物理学产生了解的兴趣,但薛定谔的猫(几乎已经成为网红概念)一定可以。提到量子物理学是无法绕开埃尔温·薛定谔这个人的,他是整个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几乎参与了量子力学建构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最著名的是“薛定谔的猫”成为人人皆知的实验理论。

1935年,薛定谔和爱因斯坦之处,量子物理的数学框架允许发生纠缠这一奇怪的现象,薛定谔也是在同一年提出猫的这个思想实验,成为了展示今天量子物理真实怪异性的标志。

当你把一只猫放进不透明且隔音的盒子,盒子里还有一个量子装置,这个装置会在一个随机时刻杀死这只猫,时间越长,猫死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段时间过去后,会到达放射性原子的半衰期,此时猫活着和死亡的概率各占一半。猫可能活着,可能死了,此时,如果不打开盒子查看,猫就处在一种既活又死的纠缠态中。这究竟知识一种表达方式,还是说猫真的会处于这种状态呢?很长时间以来,这都是困扰学界的一大问题。

在书中,对于薛定谔的猫的解读,其实只占据了很少篇幅,在量子物理学领域中,还有更多同样有趣,又显得有些不可思议的理论存在着。

对于世界来说,量子物理学更加令人震撼的,其实是定义了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常常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量子物理学正是让世界不确定性开始的关键一环,它迅速而有力地推翻了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表述,甚至有一种学派认为,只有当我们看向一件物品时,物品才会存在。我们的世界观被量子物理学颠覆了,生活也被量子物理学改变着,比如激光的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

读完这本书,不能说就能成为量子物理学界的大师,但绝不是只会用薛定谔来取网名的普通小白了,更加重要的是,越是深入了解,越能感受到量子物理学中所具备的哲学意味,”一切皆波动“、以及世界的”不确定性”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新的审视角度与思考方向。

至少,当你意识到这两点之后,在面对自己买入的基金大跌的时候,会淡然许多。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五):“薛定谔的猫”究竟是什么?

  

01

我们现在有个梗,叫作“薛定谔的XXX”。

比如我说,我高中辛辛苦苦三年,怎么学会的都是薛定谔的知识点呢?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个知识点我又会又不会,也就是说我课堂上都是会的,一到考试时就一点都不懂了。

这些梗其实都源自于“薛定谔的猫”,一个大胆的量子物理学实验。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

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

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简单地说,其实“薛定谔的猫”就是用来描述量子力学中,量子状态的一种不确定性。在你不对量子状态进行观测之前,量子状态的各种可能性都有,就像那只被关在盒子里的猫,到底是死是活,只有打开盒子看到猫才能知道这个状态是什么,而在这之前这只猫的状态就是“50%的活猫+50%的死猫”,即不确定性。

02

薛定谔,是一位在量子物理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量子物理学的核心方程——薛定谔方程,该方程的解已成为当今主要科技应用的源泉。

量子物理究竟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起源和发展?它的未来的前景是怎样?

如果你好奇,却又读不懂那晦涩难懂专业性的物理著作,不妨读一读这本有趣的科普读物——《沙滩上的薛定谔:带着量子物理学去度假》。

爱因斯坦曾用相对论的重要推论——著名的公式E=mc^2——来表明“一切皆能量”,或许我们也可以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量子物理学的精髓:“一切皆波动!”

一切皆波动,一切都是“波”,像石子抛入水中后泛起的涟漪,像麦穗在风中形成的波浪,又像被乐器赋予了生命的旋律。

03

量子派还有这么一个论调说:“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这句话看起来挺玄乎,其实意思是因为月亮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组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转过头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散开去。于是乎,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

当然这么大一个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间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不过问题的实质是:要是不观察月亮,它就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不确定的叠加。不观察它时,一个确定的,客观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一回头,一轮明月便又高悬空中,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这就是量子物理的世界,在这里神秘的猫可以同时拥有生存和死亡两种状态,月亮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机灵的老鼠在对它进行观测,某些相互作用可以超越时空,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出现在两地且能从一地直抵另一地而不跨越任何中间地带……

在这个奇特的世界里,一切都归结于概率和假想的波;在这里,物质只是转瞬即逝却又永无止境不断再生的振动,所谓的“真空”实则充满了神奇的能量;在这里,无限大与无限小混杂交织,平行宇宙多如所想,荒诞与神圣并存;在这里,无限大与无限小混杂交织,平行宇宙多如所想,荒诞与神圣并行共存……——《沙滩上的薛定谔:带着量子物理学去度假》

04

量子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使用任何一种电子设备时,其实都在与量子物理学进行亲密接触。

没有量子物理,我们就无法明白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也就不会有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U盘。没有量子物理,就不会有物质波、原子钟和GPS,也不会有激光、磁悬浮列车、高精准的医学成像和超高安全性的通信技术。

未来,在我们投票、刷卡、穿衣、出行……甚至在宇宙空间遨游等时,我们所处的环境中会布满各种在量子物理学指引下应运而生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从量子计算机、量子隐形传态到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所以说,薛定谔的猫,可不仅仅只是只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沙滩上的薛定谔》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