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暮云深》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3-17 02:46: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暮云深》读后感锦集

  《暮云深》是一本由戎葵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08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暮云深》读后感(一):关于毓希

  《暮云深》早在出版之前就反复看过许多遍,在我心中一直是古言虐文top5的级别,就是那种时隔多年去看番外,听如虹哭诉自己也跟着泪流满面的那种,当初找作者微博找了好久,关注到不多时就得知要出书的消息,前后增删十万字,心里一直抱着期待,终于在今天读完,确实也有不小的惊喜。

  荻哥儿与三殿下感情的处理,说不上喜欢与不喜欢,陆漓的故事很好,只是荻哥儿与三殿下之间少了那种愿为掌心记眉间痣的刻骨情深,总觉得悲情的气氛少了许多,虽说情义千秋,但少了人间烟火,这种悲剧倒有些高不可攀的意味,难有感同身受了,说到底我喜欢的还是荻哥儿拼尽一生骨血以全三殿下家国天下,深爱之人从此天人永隔,静如此生空如彼岸的大悲戏码,所以这遍看下来倒没有为荻哥儿难过了。

  最惊艳的当时毓希的这一段感情,本来毓希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乖张古怪的个性,自卑又自傲,会当着太子与三殿下的面说出原我是不配和两位哥哥一起吃饭之类的话,可见内里是委屈透了又不服输,这大约也是他不想争又不甘不争的由来,但直到他自灌哑药从此同心爱之人一样不再开口的情节,突然对他产生了一股倾慕,世间这样污浊,他也终寻得一处可以说话的地方了,原本他也是因一个微笑就会被打动的纯真少年人,到此四皇子毓希与王氏蔚儿的故事倒成了最温情脉脉的一条线,比之如虹硬要去够那些天上人,毓希与王氏之间倒更像人间那些平俗凄婉的话本故事,令人唏嘘遗憾了。

  《暮云深》读后感(二):江山背后的情义

  暮云深,是因为微博的推荐慕名而读。买的出版书籍,我喜欢阅读纸板书籍,每翻阅一页都有着不一样的滋味。

  这是我喜欢的风格,古文,皇权,江山,美女!确实很自然就知道这是争权夺位的故事,但还是愿意一品其始末。不为他的计谋,只为他的情义。也许这是本书中我最感动地方。无论是毓疏与陌楚荻,还是方杜若与毓清,或是翟医生对陌楚荻,宁可牺牲自己让你误会也要护你周全,这样的情,这样的义,在现在又有多少!无论到哪天,情义都是无价之宝。愿得一知己,一生也足以。

  很多宫廷戏份里都有着足足的女主角,但这本书女主的戏份并不足,这也是不俗之处。铮铮铁骨更霸气也更动人心弦。看完后你会有你心中的陆离,聪慧、温柔、美丽、又识大体。也许这样的女子也是男人们梦寐以求的。与江山相比,美人也是重要的。

  一段江山的背后,是付出,是拼搏,也是放弃。世上没有名利幸福健康都囊括的人,不完美的完美也是真实。毓疏无论最后如何得到了江山,但他始终失去了狄哥儿,他不苟言笑对妻妾礼貌,但始终得不到心里的那个人,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也有着心痛的回忆和不能诉说的过去。

  陌楚荻是我最爱的人物,他有感情,有智谋,有文采,有情义更有温度。可是他也最让心痛,他从小体弱,一世为人却是为人活的,他活着的意义就是为毓疏步步为赢,为他思前想后。连人脉都搭好,他活的何其不易。娶陆离也是为了他搭桥铺路。书中太多得人为了忠义而死,却活过轰轰烈烈。

  书名也有着它的韵味,和本书完美的切合。云深不知处。期待暮云深的第二季。

  《暮云深》读后感(三):长掩暮云深

  看完了新版《暮云深》,增删以后内容更丰富逻辑也更自洽了,虽然那种锋芒毕露的独占欲被柔化了不少,矛盾冲突的设置却更加细腻合理。看原版时我多少不太理解小荻一心要牺牲自己让三殿下摈弃私情的偏执,新版就没有这个问题,陌楚荻又要千古明君,又要保他美名,算到生命终点,还怕自己的死让所爱前功尽弃,所有的选择都有合理的动机。因为对主要角色的同理心更多,于我而言新版反而更虐一点。

  太医对小荻的箭头删掉了,只看新版的人大概不会知道翟怀羽执意喝下寸相思的最初原因是他对陌楚荻说过“一旦闻你死讯,我必将此瓶饮尽”。新版里他的箭头戳到如虹身上,形象倒没怎么变,可惜看不见原版里记得最深的几句台词之一,太医与小荻最后一面时剖白心迹:“有时我想你想得焚骨炙髓,想得熬不过去,我不明白为何人活在世上要受这样的苦楚,受这样的苦楚何必活着!”

  再说方六。

  清白慈悲的好人卷进风云诡谲的皇位之争里多半不得善终,方杜若的死是可以预见的。陌楚荻当初执意要流放,是“现今局势,若我是死在三殿下眼前,他恐怕悲而心冷”。方六的结局正好印证他的担忧——方杜若意外死亡,六殿下放弃皇位。但远远不止“悲而心冷”,方杜若的死亡前令毓清受戒,是另一种成全和守护。毓清甘愿放弃兵权,也是修罗被菩萨点化。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对,所以即便理智知道这样的结局不可避免,看到最后还是非常吐血……原版里那句“三世三千佛,个个都像你,我还能往哪里躲”,非常令人心动,新版里删掉了,这是唯一的遗憾。

  文字部分该夸的应该都跨过了,笔力了得,文笔上乘,构架合理,读起来非常流畅。

  要吐槽的两点都和文本内容无关:封面和宣传语。……只能说开心就好吧……

  总体说来,当年极喜欢的文能够出版发行,还是由衷地为作者感到开心。

  《暮云深》读后感(四):你自己相信的东西,就是真相

  花了两天一夜读完这本《暮云深》,兴奋异常。整个故事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阅后回味无穷。 我文言文水平有限,基本读不懂每章的标题,但这并不妨碍阅读体验,因为基本上每过两页,剧情的走向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暮云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架空王朝皇子争储的故事,参照于大清王朝康熙末年九龙夺嫡的历史事件。 夺嫡历来残酷,参战各方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和同类的小说比起来,本书的鲜明特色是,没有谁是伟光正的,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阴狠。参与夺嫡的皇子基本上都聪明绝顶,但要么腹黑,要么偏激(总感觉三皇子是最腹黑的)。皇子们的辅臣也各有特色,不论是陌楚荻的算无遗策,还是方杜若的力挽狂澜,共同特征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为争夺东宫正位而共同演绎的这一段充满阴谋权术,栽赃陷害的皇宫大戏,让人读之大呼过瘾。 本书的行文也别具一格,从第一页开始,读起来就有一种压抑感,类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直到迎来一个剧情高潮,压抑的情感爆发,让人感觉喘过来一口气的同时倍感兴奋。然后继续读就会又开始有一种压抑感,这时就会无比期待下一个剧情高潮,如同上瘾般让人欲罢不能。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当陌楚荻将所有阴谋和盘托出,以为剧情已经到达总高潮时,后面的剧情连续发生重大转折,给人一种坐过山车般的快感。 本书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丰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做事都有明确的目的,逻辑通顺自然,可以让人充分理解,甚至引起读者的同情。这有效地避免了人物脸谱化,让故事真实可信。尤其是结尾处皇帝、克贵妃、太医的相继黑化,让人心底发凉的同时拍案叫绝。 读完整个故事,不由得掩卷而思,这个故事中一系列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谁最迫不得已,谁最心狠手辣,似乎整本书中找不到一个说真话的人,任何情感都可以拿来逢场作戏(如虹那段真是被骗了)。似乎整个故事怎么理解都行,或许,站在任何一个主要人物的角度,都可以得到一个他们最想要的真相。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你自己相信的东西,就是真相。

  《暮云深》读后感(五):暮云深深深不悔

  读文读得越多,越觉得戎葵的写作功底非常深厚,她就是SD耽美同人界的顶级BOSS之一艾菲儿。她的文字就是那么一寸一寸的抓住人心,即使明知难免伤心,也如戒不掉的瘾,一行行看将下去。

  看到陌楚荻被流放,我的心都被揪起来。这一去,必死无疑。在这个地方,我翻到了最后,新帝即位,看到了那人自远地寄来的信,一段绝句,二十八个字。只是最后那个“红”字,没有那人的华彩。一封两年前留给他的信,一封掩了一切思念遗憾的信,是那人捎来的勾魂锁,从此,君王无情。

  很多人不认同陌楚荻的爱情观,他渴望三皇子做皇帝,做明君,在自己身后给他留下万古河山。为了这,他玲珑心思,机关算尽,甚至把自己这个毓疏最大的阻碍亲手除去。把这种爱强加给对方,是对是错?聪慧如他,又怎会不知毓疏最在乎的是什么?但是,做不了皇帝,恐怕毓疏性命难保,皇帝那封密诏,真真让人心寒。既然终究要死,是死在情浓时还是死在情薄时?是死在天边还是死在眼前?是成就他也好,是保他命也好,这份情,有的是一个最糟糕的结局。这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伊人已逝,此生成空。百二河山美如画,玉人芳踪何处寻?寻不得,求不得。空如此生,静如彼岸。 自此后的每一天,不知毓疏如何忘记,如何怀念。毓清和杜若我没有很强烈的遗憾,故不多言。而最后一对是唯一温暖的存在,没有很多的挣扎,拨云见日,终得正果。他们一直见证着毓疏的王业,但即使在番外看到这一对的甜蜜,还是忍不住想及独留的毓疏,两下对比,疼痛的柔若无骨。

  可是,读到他将死那段时,居然还是涌出了泪水。那句“如有来世,愿为掌心记眉间痣,长伴长随,同生——”,是他最后的告白,多少眷恋和遗憾在其中,却又生生被涂去,换上了“山居闲养经年病,暂辞朝衣缓归程。洛阳东风明年至,桃花得似旧时——”只因为,怕他知道自己殁了,该如何难受。也罢,多骗一日是一日。可惜,那最后一个字还是没写完。他骗了他太多次,这最后一次,上苍不允许了。 里面所有人中间,最喜欢的是毓清。他最像我会爱的男人。敢爱敢恨,情深不悔。

  《暮云深》读后感(六):官内高墙锁衷肠,情生缘灭梦一场

  (暮云深)书评

  在知道这本书是耽美时,我是惊喜的。

  从某从大风刮来那里抄来三生三世取之不尽的财富之后,耽美被某人认为同性之爱不应登上大雅之堂为由,认定为三生三世不是抄的理由之一。

  滑天之下大稽,不过如此,文人相轻,不过如此。

  (暮云深)这本书让我惊喜。

  如今网文胜行,里面的书鱼龙混杂,好像能打字的就能跑去扬扬洒洒写出一本上百万字的书。

  也正有这些泥才能对比出云之别。

  深宫内院,高墙幽幽。

  帝王之家,亲情如戏。

  上从病重却不肯放权的皇帝,下到原本对权势不曾在意的小皇子,因为帝位争端,矛盾初现。

  几位皇子之间似近似远的交织,他们周围为之死忠的士者,一幅幅画卷随行云流水般的故事在文字之中显露出来。

  写书的人里,有一个“上帝视角”的说法,即文即为作者创造的一个世界,作者要对里面的人物冷眼旁观,根据他们的性格与特点,来发展他们的悲观离合。

  暮云深,深几许?

  一场逼官之战,勾心斗角的帝王亲情,彼此立场迥异的皇子,为了各自的一席之地,各自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说是耽美,其主要的故事从不在于小情小爱之上。故事结构严密,情节严谨,逻辑清楚,人物特色分明,也正为他们各自不同,才让故事的发展变得多姿多彩又触目惊心。

  里面有为梦想努力的人,有无奈被逼上绝路的人,也有阴差阳错行差踏错的人。

  每一个人物都背负着强大的使命,他们在作者缔造的环境之中,步步惊心。不管是皇子,还是将军或是军师、宰相都在故事背景之下,苦苦挣扎,不得其所。

  故事的最后,不管是初登大宝的皇上,还是深入空门的皇子,终其一生,还是与心爱的人永失交臂。

  是这他们的人生必然的结局。

  也换来读书人的一声唏嘘。

  都说人生如梦,看到故事中人物的结局,何尝不觉得情爱于人生也不过是梦一场,真心不一定换来真心,爱情的错位,亲情的崩晰,最终换来的是宝刀喂血,阴阳两离。

  合上书页,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不能说是引起我的共鸣,而是我已陷入故事之中。

  顺着高高宫墙往里走,青砖红瓦,金壁辉煌。

  掌灯时分,人未静,暮云已深。

  《暮云深》读后感(七):《伴君如伴虎》

  其实是很俗套的几个皇子夺帝的戏码,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三皇子毓疏,四皇子毓宁,六皇子毓清,在特殊的时间段,开始了血腥的皇位争夺战。并且和很多小说一样,里面的这些皇子中必然有一个懦弱无能的太子先被干掉,暮云深里是四皇子毓宁。还有一个一心想当皇帝的野心家,这里是三皇子,当然,他在书中的表现隐藏的很深,甚至于我这个局外人都差点没发现。也可以先告诉你们结局,三皇子胜利喽。

  书中还有几个关键人物也是主角之一,首先是礼部尚书陌楚狄,可以说他与三皇子是有亲缘关系的,并且一同长大情谊深厚,一步三算却又体弱多病,然后用尽全力铲除了所有毓疏上位的阻碍,让他得以登基大宝。

  而陌楚狄的结局也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虽然毓疏之所以最后能成功,其中有八成都是陌楚狄的功劳,但鸟尽弓藏、兔死狗蒸这都是人间常事了,“平去陌楚狄坟冢,永世不得祭奠。将陌府花房烧油焚尽。销毁陌楚狄存世的所有墨迹。”所谓伴君如伴虎,在这二人身上可以说被提现的淋漓尽致。

  夺帝的乐趣所在就在于几方必须都处于同一个水平线,那样竞争起来比较激烈,看的也会比较有吸引力,所以三皇子有一个陌楚狄,那么六皇子就有一个自幼皈依佛门的兵部尚书方杜若。可惜的是方杜若提前就战死沙场了,也可以说为后面六皇子的输埋下了伏笔。

  本书虽然剧情俗套,很多地方都会有这里我好像看过的感觉,不过现在借鉴或者被借鉴太常见,这里我也不去理这方面的问题。单纯这本书来说,剧情很完整,也很紧凑,文笔也上佳,无论是斗智还是斗力,沙场还是庙堂都被描写的非常到位。并且虽然是架空,但还是有几分清朝的影子,所以看的时候倒也不会出戏,很容易就进入到故事里,然后跟着角色一起勾心斗角,还是很不错的体验。

  对了,可能是女作者的原因,作品里总是有那么几分挥之不去的基情,有几次我都以为这俩皇子要和各自的军师亲上了!不论是语言还是动作,可以说都在强烈的暗示,这点看的很难受。

  还有就是故事里爱情,其实就是没有爱情,所有的一切都或多或少的是为了那一个位子,再肝肠寸断也没有它有吸引力,这也算是再另一个角度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吧(笑)。

  《暮云深》读后感(八):他和他的江山

  在本书还没有实体出版的很久之前,就已经废寝忘食地在网上追完了整本书,之后一段时间,连睡觉时间满脑子都是书中的情节,毫不夸张。生于皇家,生为皇子,注定了会被卷入无情的夺位之战。每个人都渴望至上的权利,或是为了自己,或是为了他人,可一切尘埃落定,逝者已去,无论是身在无人之巅,还是失意于皇位,他们可曾后悔自己为之所付出的半生时间与一生所爱?终于,空空如也,空空如也。

  毓清——他想要用无上的权利去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他是皇上最心爱的六皇子,单纯却不愚蠢,在乱局中始终保持自己的一片清明,可他在内心也对皇位存有期盼,但这更多是为了保护一个人,一个总能让他的一片清明泛起涟漪的人。因着那人,他会暴虐成魔,因着那人,他终于抛却一切。没有你的江山,我不要。

  陌楚狄——他用自己的一切去成全心中人的野心。

  他是三皇子的心腹,是三皇子的最强的利刃与盾牌,却注定无法成为他的软肋。他用尽心血,将心尖人捧上皇位,却也让这个人恨了一生。爱是执念,更是无法回头的魔障,不管那个人知不知道,理不理解,就像飞蛾扑火,这是天性,亦是命运。我愿用我的命,换取你的坐拥江山的那一天。

  总觉得在戎葵大大的笔下,越是内敛的角色,越容易迸发出这种霸道的感情,一念成仁,一念成佛,而念起念灭皆由你。毓清和陌楚狄这两个代表人物,也是笔者在整本书中最喜欢的角色,当初流干少女泪,皆因此二人。当然,为了能让更多大众知道这本好书,实体出版时有些内容不免要被删改,可正如戎葵大大说的那样,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故事无愧于我们的初心!还是那句老话,再出彩的角色,没有感情的支撑,终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好的角色遇到了浓烈的情感,却成了历劫,是书中角色的劫,亦是书外书迷的劫。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这句话往往在故事的最后成为所有人的顿悟,但,顿悟总是来得稍晚一些,能猜中的是开头,却永远猜不到结局。

  现在电视上那么多令人无语的古装剧,打着宫廷斗争、权术谋略的幌子,却上演傻白甜的流水账。那时候就想着,能把这本书中单独一条CP线拎出来,完全能完爆一众古装剧啊!好在,实体书出版了,影视化也在不远的前方,好书没有被埋没,戎葵大大一生所爱!

  《暮云深》读后感(九):风寂暮云深

  戎葵的暮云深,读完深深的被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令人啧啧称奇的一个个情节所吸引。整本书讲的是古香古色的诸王夺嫡故事,但是戎葵的文章描写严谨,思路清明,寓意明畅,无用多加解释,情节精妙,不像很多文章都是“文不够,爱情凑的套路”。

  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权利与欲望朝朝代代,父子疑心,骨肉相残,前朝后宫,胜者为王。“毓宁摇头,有无卢衡都一样,是父皇。我从来不是受宠的儿子,只因身为长子,父皇不得不立我为储。我小时候傻,以为父皇不抱我亲我,是因为长子与弟弟们身份不同,后来自己得了儿子才知道,同是亲生,亦有亲疏之分的……毓疏好弟弟,来世为兄弟,莫生帝王家。”毓宁曾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王朝的准皇上,外人无一人可及,但是从他临死前言语感觉这太子做的并不快乐,所谓高处不胜寒吧。要贤德明慧,处处提防,既要堪称弟弟表率,又让皇上满意,既要有所作为,又不能危及皇位,这尺度如何把控。千古帝王,无不多疑,皇权面前不论父子只有君臣,家事即国事,既要依托忠臣又要严防重臣,这要何等的心机,何等的心性?

  整本书还有很大一部分讲的是陌楚荻为了让三皇子毓疏登上皇帝的宝座,在重病在身时,仍然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为其谋划,从皇上宴请旧臣毒酒毒死赵漠开始到卧底碧情举报卢衡,除去太子毓宁,一步步除去四皇子毓希,到不惜牺牲自己除去丞相史渊,直到最后客死他乡。“如有来世,愿得相知白首,相照肺腑,常伴常随,同生—,他摇摇头笑了笑,蘸过新墨将这些字重重的抹去,冰冷的空气吸入肺里,每一下都像瓷刀在刮。他嘴角挂着微笑,深深呼吸几下平复了咳嗽,用左手握住右手腕,用一生最专注的眼神注视着笔:山居闲养经年病,暂辞朝衣缓归程,洛阳东风明年至,桃花得似旧时—,就差一个红字……三殿下,三哥哥,若我唤你,你会不会来…我用半辈子换你再看我一眼,算不算晚……”权谋与情感交织的细腻入微,虐心的情节让人心疼,陌楚荻和三皇子毓疏的感情包含了很多内容,一个情字已经不足以讲述他们的关系。他们是兄弟挚友,是谋士和君主,是彼此心怀爱意,是最不可割舍的王者与造王者。

  通透的、凝聚的、激烈的、冲淡的、出事的、入世的…太仓谁为散红粟,怜君何事向天涯,到头来,是谁纠缠了谁,谁辜负了谁,谁又成全了谁,风寂暮云深。

  《暮云深》读后感(十):世事深深

  作者是女的呀?竟然是女的,我以为这个名字是男的呢?!还能写这种帝王家谋权夺位的剧情,基本没爱情。女作者,出乎意料,更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还是个律师!不是律师最理性么!怎么感情牌,剧情牌打的也不赖?!看世间事太多了吗?鄙人也学过中文,也学过法律,怎么就没这份才能呢?!需要懂得帝王之事,懂得权谋,机关算尽,我却少了那份心思,没有千回百转,只剩单纯。

  确实是比较熟悉的剧情,网站上经常能看到类似的电子小说,只是做成纸质书的话,档次还是提高上来了,很羡慕佩服的样子。名字逼格也挺高,个人觉得简介透露太多了,基本上讲了大半本书的内容了。先说一个似乎不太重要的槽点,封面设计很帅呀,挺喜欢!一把剑,有质感有手感,还有观感。剑尖开始化作星光散开,那是权利的硝烟弥漫?还是皇家亲情的消散?

  情节熟悉也不乏亮点,整体感觉没那么沉甸,为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皇权是如何转隶的。有时候或许本人没有什么意愿,却被周遭之人推向了风口浪尖。毓疏有此心否?毓清有此心否?为皇子时要考虑什么?为帝后又要考虑什么?为臣需考虑什么?作者笔下的人都太聪明,能看透一切,能为自己谋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毓宁没有那份心机,也没有鼎力相帮之谋士,结果就在眼前!

  主角们的故事纵然是主线,印象深刻的陌楚荻,15岁时那单纯的样子,是如何成长为那样心机的人物?因为命不由人吗?他那样运筹的结局,最终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心中的他?同样的情感,为何毓清身边的方杜若会有另一种表达与决断?远离尘嚣杀戮动乱?因为他从小与禅房相伴?喻青,岳临川,陆家兄妹,陌家兄妹,…每个人都演绎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让人唏嘘感慨的人生。

  除却主线的情节故事,书中还有一些个小点让我印象深刻。善阑哲“苍天在上,来世你是女子,我必娶你;我是女子,我必嫁你。就是这个话,你到来世别忘记。”吐谷浑,谁有能力谁做王,我他们不信命,死后的事不去想,所以他都不会有支持的那一派,很触动。越临川“我今生取了你的命,来世判你一个美满姻缘就是,你自瞑目吧。”有着绝对自信,也将世事人命看透,好一个岳判官!背后有自打诨青楼,命也?时也?

  毓清遇事,无论好坏,面上总浴清风。人上人?毓疏,面上总无波澜,更令人害怕些。那喻青,总判得出好坏,守得其身,不至失命,算得周全,又不可怕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暮云深》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