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是一本由(英)人生学校 编著著作,未读·生活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精选点评:
●刷新了很多对于爱情的看法,很棒~
●明白了,我真的爱你。
●喜欢是理所当然的感觉,保持喜欢的感觉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记得柴静说过一句话:爱是一种能力而非情感。 总而言之不要为外界对幸福和成功爱情的评价所左右自己的感受,努力后终知无法继续就结束何尝不是对这段感情的一份尊重。
●浪漫主义的爱情 vs. 古典主义的爱情
●无比好看!
●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 要有悲剧意识 不断学习和调整 短暂的爱情那段最有趣
●依靠直觉的爱情会引起诸多矛盾,主动处理段情感关系中的难题,才能使事情迎刃而解,因此我们永远要去学习如何爱与被爱。
●一天读完的,读男神的书就是舒服,爽!
●这本书写的很真实!恋爱中我们确实是这样的!看了以后也确立了我在遇不到合适的之前先做一个优质单身狗的决心!!!
●没有谁天生就会爱,爱是需要学习的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读后感(一):评《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某一些意识形态,一些观点,故事等等所绑住,站在这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以为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的直觉,我们相信自己这样的判断,但其实这样的想法都是被某些观点给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就像是对待爱情的浪漫主义想法一样。
我们以为的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其实有多少是真正自己的呢?很多其实都是从小到大经历的、听过的各种,影响我们。
当我们对某件事的认知其实是有一定错误,但我们却依然认为这就是真理的时候,就总是会让自己陷入痛苦,掉入死胡同里。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读后感(二):浪漫主义vs古典主义
书摘
恋爱双方若能彼此改观,不再认为对方是气人的白痴,而把他看作可爱的傻瓜,那么爱情就会往前迈进一大步。
因此,选择委身于何人仅仅是确定自己最甘愿蒙受哪一种苦难,而不是希望找到机会奇迹般地逃离痛苦。
爱情最适合那种不对它期望过高的人。
.....................................................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读后感(三):错误的地图带我们去痛苦深渊
前段时间我跟朋友聊,我们之所以常常受到痛苦,焦虑不安和烦恼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及时更新拓展我们的原有的认知体系。我们年龄渐长,生活中遇到的事层出不穷,但我们的认知体系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足以应对善变的环境,所以我们遇事就遭受了痛苦折磨!
爱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感情不幸福是因为我们只是单一的听从了一个版本,比如浪漫主义故事。我们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梁山泊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等等,都是在说着爱情的美好永恒,我们觉得爱情就是这样的,浪漫,美好,忠贞,永恒,专一等等。所以当我们看到现在社会上的约炮,出轨,离婚,分手等各种各样的情感不好的地方,我们就心里落差了,感概啊,真爱难寻,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他不爱我让我痛苦,我们一定要修成正果要在一起……………数不胜数的消极情绪淹没我们的真实的心,殊不知,是我们只听了浪漫主义版本,要多听几个版本说不定心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关于爱情的话题我想说的太多了,但今天暂时就这样吧。
不要因为一场两场爱情而就此放弃,不要只看浪漫主义版本的爱情。多看一下不同国家文化的书籍,如此心才坚固,生活才愉快!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读后感(四):功课拿A,爱情拿D——致深受浪漫主义其害的我们这一代
其实从小到大,没有人教导过“爱”的命题吧。教材没有说,电视没有播,父母未曾讲。社会只喜欢描绘简单的“爱”——彷佛凭借直觉就能轻松完成。流行又为人们安上了许多浪漫却没有指导意义的观念——诸如 “灵魂相通的对方会看到并接纳你内心的小孩”、“爱就是全盘接受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安全感一定要从自己身上得到”、“爱会令你更强大”。
然而无论是直觉,还是文化中的浪漫主义,都未曾向在关系中遇到困难的人做出解答——“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应该如何做”、“感到害怕就意味着我是一个不独立的人吗”、“为什么以前和我心灵相通的人现在完全不理解我”、“感到对方很孩子气,这是他独有的问题吗”、“为何沟通如此的难,是因为对方是wrong person吗”、“为什么我会忍不住向对方发脾气,要如何解决”……我们的困惑不一而足,但除了去向身边朋友倾述苦恼(仅仅是情感上的发泄,而非方法论的讨论),我们别无选择。更多时候,我们甚至不会和别人讨论,只会自己消化,尝试将问题压制,或是简单断定这只是个例,世上不存在答案。
一直按照浪漫主义的图谱前行实在太痛苦了,因为那图谱并非地图,它除了装帧精美以外,没有指导意义;另外,它还令旅人汲汲于寻找里面描绘的桃花源,从而放弃沿途一个又一个真实但不完美的渔村。而Alain de Botton写的《Relationship》像一个朋友。他从现实问题出发,指出了浪漫主义宣扬的观念的错漏之处。书里打破了我曾经有过的迷思,纠正了许多我从流行文化中习染的浪漫主义观念。
现实世界,不浪漫,但却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之处。
爱是一种必须学习的能力,它比大物、高数难得多,但却有成就感得多。
想通了,学会了以后,其实爱许多不同的人,都能拥有同样幸福的故事走向。
《人生学校:爱情的真相》读后感(五):读书笔记总结摘抄
浪漫主义让我们对爱情产生了种种近乎苛求的认知。我们需要后浪漫主义来纠偏。
选择爱上谁,在浪漫主义之前是看门第,在浪漫主义时期看直觉,但也有一种观点是我们在追求童年的熟悉感。
爱情中的矛盾,多来自于旧有问题的移情。我们应该清楚情绪的最初来源,正视它。
爱情就是一种带有危险属性的关系,时刻都处在被拒绝的恐惧中。学会勇敢而合理的表达“我需要你,我害怕你不在乎我”的情感。
缺点优点一体两面。
童年延续终生,善待彼此内心的小孩。
爱人与被爱。
低估生活琐事易造成重大问题、引起恐慌。假设大小问题始终存在,并都需要时间和心思解决。
爱不意味着接受全部,教授与受教是正常的,是为了让伴侣更值得爱。
降低对爱情美好面貌的预期,不正常才正常。
伴侣宣泄情绪是信任与亲密的表现。(可以理解,但别放肆。)
忠诚不意味着無話不說。(但绝非损人利己。)
人皆疯狂,早知早好。借鉴喜剧:伴侣不是气人的白痴,而是可爱的傻瓜。
刻意交谈的一些推荐短语。
一见钟情暴露我们的偏好,但要有日后必遇挫折的准备。
坦诚之心面对性。
不忠极为正常,感恩伴侣为了承诺而压抑激情尝试的努力。
短暂的爱情也是真实的爱情,并自有其魅力。
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的對比。(作者顯然更支持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的對比2。(偶像言情劇和家庭倫理劇的區別。)
以及一些建議:
放棄完美
不再期待被理解
承認自己是瘋狂的
樂於受教,平靜教導
承認我們並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