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歌行》是一本由周木楠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歌行》读后感(一):剧情可赞 文笔一般
整体的剧情走向和情节设计还是挺喜欢的,但是作者的用词着句有点随便了,武力设定值也随心所欲,今天你比我强明天我比你厉害,有些过于花里胡哨,为了强而强。全书所有正面人物的设定都是天才少年逆天而行的大主角,热血倒是挺热血,就是细节上容易令人吐槽的点太多了。当一篇爽文来看完全可,不可过分要求。
《少年歌行》读后感(二):少年歌行
看了动漫过来的,一口气读完了。发现自己原来也喜欢群像类作品。单纯故事来讲,就我而言,立意很简单,就是一群少年随心而动,追寻正义,守护正义之旅。
这本书留给我最大印象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想要守护的东西,没有绝对善恶之分,但作者却又悄无声息的将自己认为的善成功打败了恶,大快人心。
在我看来雷无桀是整部书中改变最大的,从一开始的傻不愣登的二哈,到进化版二哈,他心中守护的东西逐渐清晰,功力也逐渐变强,虽然他是全书集体吐槽的对象,但他也是集体中最受大家喜爱的人,无论是心思沉重的老板,还是无心的无心,还是做事刻板的大师兄…我自己也喜欢他,因为他的善良,潇洒,无桀。有少年人的勇气和无畏,也有少年人的担当。
其中千落感情线我觉得没有必要,有点鸡肋,作者自己也没有当做重点来丰富细节,就觉得是败笔。千落每次进击都是想到萧瑟,没有单纯为自己想过,不似她爹潇洒,虽然也是为了美人。
无心是全书我算是第二喜欢的角色,名叫无心,却是最多情的那一个。很心疼他,真正懂他的人只有老板,
《少年歌行》读后感(三):所谓“玄幻”
什么乱七八糟、莫名其妙,这些设定、情节、逻辑都什么东西,完全为了耍酷、装逼而安排。整体风格有些像江南的九州缥缈录,而在装这方面似乎更夸张!
——唉!世界有限、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更有限,而人类在有限认知门前仍对未知充满向往,所以想象力是迷人的,给观者超越现实、更多可能,同时也可以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当想象力并非是毫无根据,随个人的意淫任意展开——这样的想象力并无多大价值。至少,在我看来还是要符合逻辑的——逻辑——这美妙的东西!人物性格、样貌、能力、心理需要符合逻辑,情节、故事、线索需要符合逻辑,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设定需要符合逻辑!而也只有符合逻辑的小说、故事才能给人最大、最自然、最实在的心灵的震撼!
现实世界的故事要符合现实世界的规律,科幻小说也要符合科学,玄幻、修仙小说在多了“玄奇、修仙”设定后也应符合这些“设定”。
与我而言,脱离实际,任性地意淫,装、做作,只看到最具视觉冲击的“空中楼阁”,追求某种虚幻不实的感觉,一味应用空虚肤浅的华丽辞藻,自大无知又目光狭隘的描写——一点都不酷,而是幼稚、无知、浅薄。
《少年歌行》读后感(四):文笔剧情都一般,喜欢无心!
看了动漫觉得不错,就去看书,emmm…看了两三次没看下去,因为文字很拗口,看不下去,最后因为太无聊又太喜欢无心和萧瑟,还是去看了(虽然并不是bl)
看完之后挺失望的,我原本以为回到天启城后,会是整本书的高潮,萧瑟的霸气会显露出来,但是情节太俗套了,萧瑟的语言也太苍白,前面一直在渲染他经历了武功被废、失意,蓄力了那么久,结果他回来只是为了琅玡王平反,然后顺便处理了一下王位之争、外族来犯,然后又退出朝堂…其实每一件都是大事,但是文字功底太弱,意境没写出来,反倒虎头蛇尾。
为什么琅玡王不想当皇帝,萧崇眼睛看得见了却放弃当皇帝,萧羽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仅仅只是因为嫉妒…情节太莫名其妙了,没有说服力,也没有张力。有些人物的出场太刻意了,比如莫衣、萧凌尘…人物形象都没有想好,就急急忙忙上场、下场。
语言文字也太苍白了,大量的重复,兵器榜、那首诗,没有东西写,还不如写下人物心理变化,人物太扁平了;还有感情线,这个真的想吐槽,司空千落为什么会喜欢萧瑟,萧瑟为什么会喜欢司空千落,喜欢的表现就是我要保护你,然后没别的了,既然是这样,朋友也可以守护,还要感情线干嘛!
看完了整本书,最喜欢的还是无心,不管身份怎么变,世道怎么变,别人怎么说,他还是那个寒水寺的小和尚无心。
《少年歌行》读后感(五):少年心性
(我看了文章容易走不出来,所以写点什么抒发情感,一下甚至可能和文本无关。)文章内容还是比较套路的,但是不得不说,个人认为文字还是抓人。相较于少年歌行我还是更想写 少年白马醉春风的书评,但是这不是还没有出版,所以就在这里一并抒发了。
一直觉得皆大欢喜的结局快乐但也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悲剧仿佛更能激起感伤的共鸣。所以我想说少歌的结局太好了,有点渣渣的白马虽然让我难过但是却更讨喜。少年歌行的人物更多,个性类型更丰富,但白马的人物刻画更翔实。个人比较喜欢看内心情感和个性的转变,多转几次就更好了,当然少年嘛,贯穿始终总是要有少年意气的。虽然有时的热血有些莫名,但是却也是让人心生向往——怕是我还没有嚣张的资本。无论是百里还是萧瑟,都经历过一段极有可能让人消沉从而一蹶不振的日子,但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所念,有良师益友的支持,最后重新登上巅峰。文中一句话重复多次:因为是你所以我相信一定能行。只能说话糙理不糙了哈。信念的的确确是支持少年们冲上云霄的剑气。少年纯粹,潇洒,肆意,是我心中想活的模样。但是也只有是王者才能恃才放旷。欲成大事,没有地方没有云波诡谲,文中江湖也还是偏理想的,但理却是正当:靠实力说话;做人多读书。其实还是蛮感谢看到这样的书,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小说我不知如何,也无法对比评价(也许同种类型的书都有这个功效)。这本书让我在大二这个也还算是少年的时光重新感受到了澎湃的热情和期望,明白心中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种冲动——一种可能在大一之后渐渐消磨的冲动。对,我还年轻,我还能也还想再肆意的去读更多,做更多,活出我应当的少年模样。
最后的最后,少年不分年龄,而是心境,只不过我在少年年龄,又怎该褪去少年心境?
中二也罢,摔得鼻青眼肿也罢,只要我不觉得可笑,又怎么会是不堪的呢?
《少年歌行》读后感(六):少年歌行
今天算是看完这部小说吧。
这是前几天五一放假的时候,在韶关梅关古道景区入口的一家鹅王店吃饭时看到了。
前半段的江湖戏,着实吸引了我,风华绝代的和尚(感觉作者很喜欢风华绝代这个词)重师恩。
“师父!”无心一直以“老和尚”来称呼忘忧大师,却终于在此刻喊出了“师父”二字。他跪拜在地,眼中泪水汹涌而出。江湖少年重情义
“忘忧大师佛法奥妙,但有句话说的不对。剩下的路,倒也不是你一个人走。”萧瑟幽幽地说。 “哦?”无心若有所思地一笑。“还有我们一起走。”雷无桀笑道,大踏步地向门口走出。道剑仙赶去救李寒衣时,很萌得冒出一句“小仙女”,最为动人。
但是剧的后半段,加入了架空的皇朝历史,却有了一些琅琊榜的风格。之前很喜欢琅琊榜的。可能因为看多功高盖主的桥段,所以没有很深的感触。
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台词,应该是海外篇,沐清风洋洋洒洒说的那段话:
我们都是少年。输时不悲,赢时不谦。手中握剑,心中有义。见海辽阔,就心生豪迈,见花盛开,不掩心中喜悦,前路有险,却不知所畏,有友在旁,就想醉酒高歌。想笑了就大声笑,想骂了就破口骂,人间道理万卷书,只求随心随性行!和书名很配,少年歌行,不悲不谦。
我问舍友最喜欢哪个角色,舍友的答案是无双。
我也想了想,说不出喜欢哪个角色,但有些向往雪月剑仙李寒衣的生活,剑气自然,随性,霸道。可问鼎江湖,也会走火入魔。
2019-05-15
《少年歌行》读后感(七):其实是一篇超了字数的短评
动画改得太好了,化腐朽为神奇,很多地方处理得都比原著好太多。比如最后因为忘忧那个师兄走火入魔无心才散去一身功力,比如在大梵音寺雷无桀和萧瑟是站在墙头不小心才被瑾仙发现。都比原著更有说服力。
原著废话太多太多,各种人各种乱七八糟的名号,作者还特别喜欢反复提及,就像乱炖一样甭管它是啥就噼里啪啦往锅里丢,一页看下来可能有用的话没几句。还有那些几个字一段,感叹号结尾,通篇充斥着这样的句式来描写打斗,尴尬异常只能赶紧跳过。还有什么舞一下剑花都开了这种描写,这除了装逼还有什么意义吗?装一次两次行了,还老来?对,通篇贯穿着两个词,装逼,中二。五个剑仙四个守护的,每个人还非得出一次场就自报一次,那个场景都不敢想,想想都鸡皮疙瘩一身。但是抛开这些,剧情大方向还是不错的,少年相遇结伴而行,各方势力朝堂争斗,都是很有意思的桥段,不过也只是大方向不错而已,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那个四守护,上一代青龙都叛变了诶!这位置还能往下传呢??还有李寒衣她妈救琅琊王的时候,说什么因为这是她丈夫唯一的朋友,结果后来的剧情里我看他丈夫兄弟还挺多的呢??咋就琅琊王一个了?还有萧瑟一人一马从雪月城去天启,谁也没告诉自己走了,雪月城的人提前给他拦截各路人马,拜托诶!那么多人想要杀你,萧瑟再蠢也不能真觉得单靠自己就能到天启吧?这萧瑟人设都崩了吧?你们就不能在走之前坐下来商量商量?非得营造出萧瑟潇洒而去的装逼氛围?还有琅琊王的儿子,他出场前有提到过这个人吗?萧瑟等回忆少年事的时候,从来没提到过他吧?琅琊王的儿子诶,应该也是一起长大的吧?就感觉作者写着写着突然想要琅琊王有个儿子,于是这个儿子横空出世。最后唐莲,结尾复活的桥段看得人莫名其妙。完全就一个感觉,作者天启这段人物太多了不好写不想带唐莲了,提前把他写死,最后再为了完美结局让他复活。
杀人不赶紧杀净在那儿废话然后有人来救就没杀成这种套路也是比比皆是。再一个就是感觉人物们没有魂,所有人的行动啊台词啊都只是为了创造一个看似牛逼实则装逼的场景服务。或者说,人设大于剧情了。最后萧瑟和雷无桀的初次见面到底是偶然还是刻意安排这个坑也没填上。
《少年歌行》读后感(八):一个有血有肉的江湖(转自荆棘鸟的天空)
原文地址:https://www.8kana.com/community/xzindex/detail/222388
武侠冷门的时代里,能看到一本如《少年歌行》这样的书,是身为读者的我们的幸运。 身为一个武侠迷,笔者这些年也看过不少的武侠小说。下过金大侠的棋,也饮过古龙的酒。但是其实细究起来,大多数的武侠小说,大多数人的江湖,不是充满尔虞我诈,便是家国天下般的沉重。 这样的江湖,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当然不是。或者说,不全是。江湖是武侠小说所特有的名词,既然是武侠,那么争斗当然必不可少,但却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少年歌行》就像一幅画,铺陈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能够在淡淡的刀光剑影背后看到一群少年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的快乐。 江湖,本就该是个有血有肉的地方! 阅读《少年歌行》,你会发现,木楠兄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包括苏暮雨这样的纯反派和冥侯这样的纯龙套),都是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NPC。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带着淡淡的忧伤的故事,这些故事重叠在一起,就是一个江湖。 我们总说写作是个创造世界的过程,每一本小说,每一个人物,虽然无法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当中,但他们必然存在于一个与我们的世界平行的异世界之中。他们在那里嬉笑怒骂,演绎着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而书与文字,就是打开这个异世界的钥匙。 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那个二愣子一般的雷无桀,为了守护自己的朋友而不畏死地拔剑;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狡猾如狐狸的萧瑟,生命垂危时的落寞和坚守信仰时的倔强;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绝世妖孽的和尚无心,跪在忘忧的舍利前嚎啕大哭时的无助以及离别时的纵情高歌…… 而最让笔者感到惋惜的,应该数道剑仙赵玉真和雷剑仙雷轰。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女子,命运也非常相似。前者自幼被困在青城山上,道法剑术皆是第一又如何?终究还是为情所困,也为此而死。而后者只因为少年时的惊鸿一瞥,便不惜违背封刀挂剑的祖训,画地为牢孤独半生,即使从未入过他在意之人的眼球,他也不曾有过半分的怨言! 在《少年歌行》里,这样痴情的人绝对不少。记挂亡妻的司空长风,独守孤城的凄凉剑仙,为了一件事而不惜忘掉所有的百里东君…… 所以我们总是说,文学写了千百年,也不过就那么几个字: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江湖亦是如此。 美酒,骏马,少年,姑娘。这便是最美的江湖。最有血有肉的江湖。 乘风万里浪,少年踏歌行! 即使岁月如刀,你我仍是少年! 愿《少年歌行》越来越好!
《少年歌行》读后感(九):少年江湖物语
整本读下来,不得不惊叹,这就是少年的江湖该有的态度,该有的面貌,该有的年少轻狂。
一开始是看了中影年年出的动漫,悲其更新太慢,试着搜了一下发现了这本,读了便欲罢不能。
每个人人物刻画都很生动,武侠该有的江湖快意,爱恨情仇,强手高招都有,可这鲜明生动的少年感,确是打动人的。
语段中夹的态度,那种恣意,品来蛮有意思的。没有绝对的好人,没有绝对的坏人,只谈立场,不画黑白。
人人争之的皇位,它是这样的——“你最痛恨哪个皇子,就把皇位留给他。”
世上最无情的杀手,他是这样的——“世间并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每个人守护的东西不一样。有人想守护天下,而我,想守护我们暗河的子弟。”
板板有眼的道士,他是这样的——“凡所有相,除了小仙女外,都是虚妄。”赵玉真眉毛一挑,“是我说的。”
世间最妖孽的和尚,也是最高明的魔道,他是这样的——“我想回到寒山寺,继续听那个老和尚念经”。
他荒山里的铺子叫雪落,他天启的府宅叫雪落。——“门前观雪落,门后看镜湖。我有一座山庄,叫雪落,极尽风雅。”
有人有了情,下山度一日足矣。有人有了情,一枪入天启即可。有人有了情,生生死死便罢。
“你太狂妄了” “我还年轻,可以狂妄。”
少年是什么?
书里说,少年美酒,鲜花怒马。花前月下,对酒高歌。
少年歌行,歌得响响亮亮冲破天启,行得潇潇洒洒江湖走起。少年歌行7.4周木楠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少年歌行》读后感(十):《管他愁满天下,江山亦如画》——转自不可能的世界(首发网站)卡卡不忧伤
原文地址:https://www.8kana.com/community/xzindex/detail/143487
由于我语文水平有限,想了半天还是不知道取啥文艺优雅古风唯美的书评名字(看我的形容词应该也能知道),所以引用了《长生诀》(一首歌)里面的歌词。本来按我的文笔水平应该是不会去写如少年歌行的书评的,不过我看了一下,诶嘿,这书只有五篇书评,不行,我要来凑数。
我很少看武侠这类书,不是不喜欢看,而是大部分开头过于复杂,无论是语言叙述跟文言文一样还是一开场就是个宏大的世界观,我看了跟没看一样,完全不知道在讲啥,自然懒的看下去,无意看见了这本书,便又燃起了我文艺的灵魂(中二的灵魂),准备观赏一下作者笔下的江湖,意外的符合我的口味,没有繁华冗杂的文字,也没有教科书般的江湖人士,反倒是增加了很多趣味的设定和描述,文章活跃却又不影响古风的笔触,像我一般文学上没多大造诣的人看着着实带感。
主角是带动整个故事的人,但文章却又没怎么围绕着主角萧瑟来写,萧瑟的神秘是一个吸引点,目前萧瑟的作用跟旁白一样,这就很有趣了,一般我看过的武侠小说旁白就是旁白,你说不自然,也并没有,你说自然吧,却还是看“教科书“的感觉,萧瑟的一番解说下,既自然,又塑造了“萧瑟“这个角色格外“博知“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就是作者那瑰丽的想象。比如和尚那部分。其实很多玄幻小说(比如《诛仙》)或者武侠小说(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和尚都是有魔性的,关于佛与魔的解释,我再另一本小说中也看过,叫《阴阳代理人》,个人还是很喜欢这种辩论性的东西的。再就是其他人物的塑造和描写,简直想让我流口水,尼玛任何一个角色成为一部小说的主角担当都是十分有看头的,人物塑造干脆利落,传奇性十足,有种一上来就放大招的错觉,完全就是“天才遍地走,精英贱如狗”,不像大部分小说那样循循渐进,慢慢的出来几个大人物。
再就是文笔。
虽然我比较俗,写个作文不是白描一大部分就是辞藻的堆砌,可是我还是有颗文艺的心啊!!文笔什么的我没有可以作者必须要有!但是也不能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样我根本看不懂,这本书就很恰当,笔墨不淡不重,你能看见那江湖的鲜衣怒马,能触摸少年的意气风发,能沉醉武者间的刀光剑影,而不觉遥不可及。
情节自然不用多说,我还没有一口气看完,因为我怕看完后我会寂寞死。
嗯,所以这书评跟书评题目有毛关系???
算了,题目好看点就行了。
刀光争剑影,快意泯恩仇。
江山亦如画,少年踏歌行。
(是的我只是为了点题哪会管押不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