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是一本由WingST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98元,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精选点评:
●整体读下来一般,感觉为了出书而出书,对于新手不足够系统,就像别人说的,常见的交互原则都没有,对于老手又没有看到作者自己的方法论,略失望,希望作者加油,都加油。
●起点学院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 出的烂书太多 期望而买 失望而归
●交互入门
●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系统整理了交互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技能。本书内容结构很大,其实每一部分都能拿出来详解。仅限于刚步入职场的小白所看的入门读物。职业技能包括:思维、眼界、手段与精神。通用技能即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等。其实有用信息不多,主要在思维、眼界部分中,思维部分即梁宁的产品课内容,眼界部分需要深入了解,因做ppt没有涉及这一部分,所以未详读。
●快速翻完了交互思维这本书,作者是腾讯的高级交互设计师,自己有开公众号写文章。其实这本书关于交互的细节知识不多的,主要是作者的学习成长经验以及交互设计师的技能树,告诉初学交互的人应该要去学习哪些知识get哪些技能。交互设计师要培养的思维(产品思维、用户思维、逻辑思维、视觉思维、开发思维),需要会的手段或者是工具(原型工具、设计软件、用完研方法、编程语言、文档工具),需要的精神或者是思想(同理心、探索欲),需要具备的能力(思辨能力、苟能能力、执行能力)。作者在最后推荐了一些书籍,提到了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如何读书和写读书笔记,感触蛮深的,就是我自己在写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的时候,有些点和知识(比如带着目的去读书,学会跳读学会思考并输出)这些东西,在后面读其他的书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去使用,
●内容比较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了解交互一个大致的框架,可以针对作者列出的具体枝干再去深入了解学习
●读过了,好评!
●1、一直关注WingST公众号才买这本书,结果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公众号上已有的;2、前半部对于交互解析浅尝辄止,后半部基本都是职业建议,公众号这么写没问题,但出书了还这样子,太失望了;3、这书竟然要98块,简直是抢。
●不推荐购买。说实话看了一下,感觉没什么干货,内容比较浅显,很多读东西感觉很像作者的读书笔记,而且都是点到即止。有点后悔购买。
●腾讯暑期实习期间,一位交互姐姐推荐的书。产品经理可以透过交互的视角更深入理解产品设计,对于刚入行的人来说,沟通建议很受用!后面的经验之谈也很诚恳。作者真是个特别自律的人,非常佩服。
《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读后感(一):一本工具书
如果是给有兴趣且打算入门的人看的话的确是一本好书,一本好的工具书。
满满的列表和思维导图,作者的确积累了很多,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输出倒逼输入”,但是大多内容和他的公众号重合了更像是整理了一遍他自己的公众号,逻辑性很强,但也缺乏文艺性,理工科工作者的通病好像就是这样 没啥文艺性但内涵还是有的 。
理工科很多的能力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提升 ,希望我自己也能有所进步吧
《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读后感(二):读了前30页,有点失望……
感觉作者一定是一个超级喜欢读书的人,遗憾的是:书中很多都是拿了别人书里的概念或者方法来证明自己要写的观点,并没有看到太多作者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拿别人的方法论来讲讲自己的案例也是好的呀!
书里讲的这些方法论,但凡是平常订阅过设计相关的公众号或是看过几本设计书籍的,都应该很熟悉了呀,一本好的工具书应该不仅仅是讲各类方法论的名词解释吧,不是应该让读者学会怎么使用这些方法论吗?
毕竟花了钱买的书,还是会继续读完的,但愿后面能读到一些我觉得有用的东西
《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读后感(三):这是一本从宏观角度阐述交互设计思维的书。
作为一个商科跨专业学视觉再转UI正在学做交互的人来说真的是很有帮助了。原因有三,其一是完整,这本书让我从比较宏观的角度了解了交互设计的结构以及交互设计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其二是省时,一本书解决了知乎上“如何学习交互?”“交互应该具备那些知识?”“交互未来发展?”bulabulabu等一系列问题,且减少了一个入门交互学习的搜索时间,是目前最好的交互入门书了。(目前同类书还没有见过;其三是真实感,看这本书就像和作者对话一样,我问一个问题他答一个问题,甚至把我想问的问题也讲了,并且还有后记互动部分。 其实很少会有设计师把自己的职业成长整理出一本书,尤其是交互设计,我能学到一位高级交互的思维方式,并且与他一起学习,我认为这是十分难得的。 -从这开始是写给那些恶语相迎的书评者们- —— 读文学时我们常常从书中了解作者,看人物传记时我们希望从那些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核心就是我们希望自己过的像书中人那般,所以我们读书从书学习,我们学习什么,学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学乔布斯怎么吃饭;不是学每天睡几个小时;不是学他怎么摆pose。真正比作者厉害的交互设计师一定是谦卑且友善的,因为经历的更多眼界更广。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些恶语相迎的书评者们是自己牛逼了还是已经所向披靡了?你都知道书中其中的一个都能有很多细节,那你还看这书干嘛???你看过那么多公众号,你没见你写一本书啊?你能看就证明你水平就是入门水平,证明你也这方面的愣头青,也没啥交互思维。还有跟风买的...墙头草就不说了... 总之如果你有意向买这本书但又觉得贵,可以先关注作者公众号,看完他的公众号再决定,也可以选择提问?了解书中有没有你需要的。反正你自己的决定,后果自己承担。
《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读后感(四):不是设计师,也想用这本书了解如何设计软件的交互
这本书,我用了7个+小时看完。
当我翻阅到该作者的读书方法,发现自己的读书方法需要改变了。
应该带着3w1h,看这本书。
作者的读书方法:
学习 =》 读书笔记 =》 分享
而我的读书方法: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 =》摘抄 =》验证
作者的焦虑转化公式:
焦虑 =》 财富
而我的焦虑:
焦虑 =》盲目学习(有点)
干货:
1.spss大数据分析软件,这个软件到时可以运用到分析用户和经济方面的数据。
2.列举出自己的错误列表
3.挖掘《起点学院》的信息
4.keynote软件来画原型图?想试下,但是目前没有苹果电脑来试。
5. https://www.udemy.com 学习网站,支付费用是按照美元折算成人民币计算。暂时不了解该网站和国内的学习网站有啥不同。似乎全部的课程都是要支付的,而国内的在线学习课程有部分是免费的。
6.学习英语的线路:直接学句子 =》 多背课文 =》会写短文
7.sketch 软件来做原型图,这款软件是用苹果电脑来操作的。目前来说,windows用户无法使用。
8.多留意其他app的好作品,截图保留图片,用文字加以陈述好的地方。
9.使用app做自己的任务清单!作者推荐了“todoist”app,我昨晚下载后,登陆却是用google、facebook或其他邮箱的账号。因无法登陆,所以也不知道里面的功能如何。
10.大象笔记《Evernote超效率数字笔记术(简体中文版)》,作者推荐的这本书,我打算读一把,收集一些可使用的干货。
《交互思维: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全彩)》读后感(五):WingST用一本98元的书告诉我们,别以为公众号写得好就能出书
也算是WingST的老读者了。
公众号的更新一直都有看,尤其是技能树那块,还认真的做了读书笔记,看到WingST的技能树不断拉长,感觉自己也跟着他在交互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因此,WingST出书之后,我也第一时间买了这本交互思维。
看完之后,却感觉像是自己主动吃了一坨糖果包装的XX。
这本书本不至于如此,之所以口碑如此之差,我想最大的源头是——
——拿公众号的内容来出书
在这个快销时代,公众号太泛滥了,文章稍微有点干货,都被视为良心公众号。
WingST的公众号就属于这一类。
但干货再干,终究是公众号的干货,是快阅读的产物。
这些原本在专业书籍中只会出现一两页的内容,在公众号文章中都可以被抻成多篇连载。
不仅如此,公众号文章,尤其是涉及到互联网领域,以运营、产品、交互类居多,大多千篇一律且流于表面。也正是因为流于表面,因此极容易被吸收、消化再输出。
WingST公众号的文章,在一片妖艳贱货里,算是独树一帜。但对于出书,还是太浅显了。
我本期待这本书的内容能比公众号更深入,但却大失所望,WingST不仅没有进一步深究的打算,甚至做了最糟糕的选择,整本书几乎就是公众号文章的汇总。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要花98块去买这本书?去看公众号不更好?
在公众号里大量使用的一些反问、玩梗、开涮、题外话,到了书中,都成为了另类,冲淡了原本就不多的【干货】。
更让我不满的是,文章的后半段,几乎都是设计师职业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叫做交互思维,副标题是详解交互设计师技能树,后半部分和这个主题有什么关联?完全就是填充内容,只是为了符合【¥98】的售价。
至于书中大量存在的排版问题、错别字,我都不想提,太有失水准了。
对于WingST,我只想说,感谢你在公众号一直的更新,这份书钱,就算是一次性回报了。
但出这样一本书,真的是一次竭泽而渔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