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实录2》是一本由徐浪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行实录2》读后感(一):藏在身边的悲伤
大家都评价这本书为魔幻现实主义,我觉得很贴切。初次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觉得这是一本悬疑书,可能里面包含着各种推理和细节,当然这些都是超出现实的,但是偏偏这些故事就是我们身边真实发生的,这才是最可怕的故事,藐视所有的悬疑,甚至恐怖故事。带着对这本书的期待,我在深夜睡觉之前打开了它,伴随着恐惧,一口气读完了它,梦里都是相关的梦。
这本书是以类似悬疑的形式,在写真实发生的故事,作者把书中的文字取自于生活,持续的记录着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故事来自于微博,豆瓣,各类网站。有些人每天都接触美好的事情,所以会觉得社会甚至世界都是美好的,但是这本书的一些故事就是在提醒我们身边的恶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潜藏着,未发生而已,当然我们都不想遇到这样的事情,因为遇到一件极恶的事情,事情就不会像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所以一旦遇到,所有的事情就发生了改变。
关于女生,这本书看完,我觉得其中一半以上的事情都发生女生身上,这个社会上,女生真的是处于弱势地位,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活,然后还要防止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及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的意外。总会有人抱怨,社会上女生得到着更多优惠,更多照顾,其实,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控制一些坏事的发生,只能从根本上保护女生。例如,地铁车厢,总会设有女性车厢,当然只在高峰时期,以缓解女生在夏天的尴尬,以及从根本上杜绝一些色狼事件的发生。但是,就这样的事情,都会有一些人在讽刺,为什么女生可以得到一些特权,为什么此时的男生就好像低人一等?我们好像无法公平的对待这样的事件,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还有关于女生的案件,这种我们现在最害怕看到的就是哪个女生又失踪,哪个女生又自杀。
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件因为穿古着衣服感染鼠疫的故事,因为觉得这种事情其实离我们很近,古着店是所有女生在购买衣服时都看过的店,而且衣服上带着鼠疫病毒,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瞬间就感觉难道自己的衣服在制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病毒么?这些病毒最终会导致死亡是最让人害怕的点。
所以,这本书适合喜欢看悬疑,也适合看短篇故事的人。你会真实的感受这些案件发生在你的身边。
《夜行实录2》读后感(二):我们和罪恶的距离
打开此书,豁! 里面夹的是什么黑红想交的《女性安全指南》瞬间被暖到了,出版社太暖了吧!书里好多贴画,还送安全指南简直业界良心!! 这是里面得目录: MNGARINING独居女孩如何防身 1.租房前,检查小区是否有保安,门禁是否正常工作。2.尽量选择与女性室友合租。 3.入住前留意浴室、卧室,是否装有窃听器或摄像头。4.每晚睡觉前,一定要将门反锁。 5.日常网购或叫外卖时,不要使用真实姓名。 6.不要总订同一家外卖,尤其是由商家自行配送的外卖。 7.请男性朋友录一段时间长一些的语音,收快递或外卖时可以在卧室里播放。 8.网购尽量把东西送到公司,别送到家里。 9.扔快递箱或外卖包装时,把贴单处理掉。 10.在门口摆上男款鞋和足球篮球。 11.在能够承担饲养责任和不影响邻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养一条中型犬。 这么贴心的提示简直无敌!! 书中的语言也特别亲民,虽然是一个故事和一个故事的合集但是并没有让人感觉很突兀,有点像故事会一样每次都会让你身临其境,可能是因为每次选择的场景不是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就是隔壁老王的家比较生活化,像是跟踪狂利用快递对目标进行恐吓;二手衣物的来源;P2P上门暴力催收;PUA骗炮教学等等许多耳濡目染的事件,像看故事一样看的时候感觉格外真实,观点也随之产生了许多变化。 等到断断续续得看完以后,自己不禁会想到,真的有这样得一个职业或者行当么?或者真的存在过?因为里面描写得很真实,完全是走得伪纪实文学得那种路子,有时候还有几个模糊得照片,让人感觉非常的真实,然后我就想到了一个经典犯罪得电影叫《夜行者》讲的是一个新闻记者每天晚上拿着摄像机去拍摄犯罪,慢慢的自己开始犯罪,由此来说干类似这种工作的,天天和社会黑暗得地方接触,会不会自己也成黑暗得一部分,永远也出不来,让人不寒而栗啊!
致敬在一线工作的各个工种得人们,帮我们普通公民遏止黑暗。
最后谢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奇妙路程,感觉时间没有白白浪费,看了一本值得一看的东西。
《夜行实录2》读后感(三):【推谜会荐书团】紧跟时代的指南手册
刚拿到书粗略一看就发现书里貌似夹了些许小玩意,拆开发现夹了两张贴纸跟一本《女性安全指南》,确实有点小小的惊喜。随即把小册子拿给女朋友让她好生学习别以后遇到事情大惊小怪不知所措,她拿着翻了翻说:“这书有点东西哦!”
整本书看下来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故事会,或者说一则现代悬疑新闻集锦,当然肯定不是完全真实的。作者写作手法很亲民,就像跟好友在一起讲故事一样,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讲的跟亲身经历过的事一样。本来我是怕鬼不怕人的类型,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竟然对此产生了怀疑,不知道为什么在深夜想翻这本书的时候我居然产生了惧意,书中巨细靡遗的社会黑暗现象不知不觉仿佛在我心里注入了一股恶意。想起本书副标题“我们与恶有距离吗?”不禁细思恐极,也许因为书里写的东西太过平凡太过接地气,因此我们感觉到的恶意更加真切更加靠近。
这本书一共有20个故事,都是贴近我们身边,在我们寻常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发生的事情,有些也早已经有过类似的新闻报导。像是跟踪狂利用快递对目标进行恐吓;二手衣物的来源;P2P跟上门暴力催收;PUA骗炮教学等等许多耳濡目染的事件,像看故事一样看的时候感觉格外真实,观点也随之产生了许多变化,故事虽小却也有许多反转,让人看待事件的角度也更加周全,这算是本书的特点之一。但作者在一些故事里刻意添加的一些让故事显得更惊悚更离奇的素材,让我觉得些许不安心,可能是本人自身对有些行为十分排斥的原因,所以有点担心这些会不会引起不好的事情,就像家长不想让孩子过早理解“性”方面的事情一样。
一直以来都很期待看到出现教人如何预防身边各种恶意的媒体出现,看到这本书后确实十分惊喜,也收获到很多各方面的知识,并决定要把第一本也买来看看。很感谢也很支持作者将自己知道的这些知识通过书本这种形式分享给大家,就像作者说的,也许有很多喜欢看书但不怎么阅读网络媒体的人,这样一来他们如果看到这本书,也能从中掌握到更多能保护自己的知识,也算是一件好事。最后还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想问作者,真的有“夜行者”这样的职业吗,看完书后不禁对“夜行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着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或许我也会很喜欢做同样的事情。由衷希望作者能一直坚持下去。
《夜行实录2》读后感(四):社会险恶,且听夜行者道来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有一批夜行者,这一种隐秘传承的职业,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调查记录藏在事件背后的真相。而《夜行实录》里就记录了两位夜行者的工作——徐浪和他的助手周庸,而我也已经看过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本记录,迎来了第二部《夜行实录》。 作为夜行者,徐浪和周庸需要追踪城市里最好的新闻,不过这就意味着他们要面对特殊群体,罪犯是家常便饭的,有些甚至是真正的连环杀手。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他们精通跟踪、调查、窃听等技能,他们追求调查社会事件的真相,然后高价出售给媒体或有需求的个人,夜行者真的是富贵险中求。 《夜行实录》中记录了他们遇见过的很多诡异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些被整理成了故事,在这第二本书里收录他们所选出的20个故事,而这些故事都非常写实,好像就是你曾经发生在你的身边,或者就是发生在你身上过的,而看完这些故事是否会让你有所庆幸?你看过这本书后可以引以为戒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也不要把别人想象得太好,一句古话说人心隔肚皮,这句话能流传下来肯定是有道理存在的。 这些故事虽然不长,但是都很有意义,人性的阴暗面真的是大家无法想象的,我记得印象很深的是一个人得鼠疫的故事,他喜欢穿古着衣服,总是去一家古着店里买衣服,他说他喜欢上面的味道,本来这只是一个爱好而已,但是随着故事一步步的推进,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商人为了赚钱,把死人的衣服偷偷摸摸回收利用,没有好好进行消毒,这些衣服上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病菌,当它们流通到了市场上,买它的人就成为了可怜人了,一旦被感染上,自己也不会想明白为了明明没有接触过,却得了病。那把这些黑心的商人公布于众,让我们睁大眼睛去选购古着,让违法行为被人们唾弃就结束了?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的结束了。在夜行者徐浪和周庸的进一步调查后,发现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死人衣服流向市场那么表面,为什么这么多古着店偏偏就喜欢这家卖死人衣服的古着店?不是因为款式好看,而是喜欢上面有尸体的气味,而他约徐浪和周庸也是有目的的,若不是因为鼠疫发病,徐浪和周庸极有可能被他伤害,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黑暗的,在网络上他们肆意妄为,甚至在现实中他们也把魔爪伸向无辜的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得鼠疫也算是他的报应吧。 再光明的白天也会有阴暗面存在,再阴暗的黑夜也终将会过去,每个人都在等待着真相水落石出的一天,而这一天的到来需要依靠这些夜行者们的付出。
《夜行实录2》读后感(五):害人之心不应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对于《夜行实录》第一本的半盒装设计,刚一拿到《夜行实录2》这本书时,心中是不免有些小小的失落的。之前半盒式的封套没有了,纸张相对来说也有些软薄,感觉这书拿在手里,有些轻飘飘的,怎么瞧也是不如之前的那本好。不过翻开书之后,发现倒也不算是太差,至少这一本书中比以往多夹赠了两张主题贴纸作为周边,还有一本薄薄的“女性安全指南”小册子作为附属。如此一来也算是弥补了设计与纸张这方面带来的小小不快。再说了,看书嘛!内容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的确,《夜行实录》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可称得上是精彩。作者的创作游走于虚幻与现实之间,你要说书中所讲述的主人公徐浪和他的搭档周庸所经历的二十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其实还真不是这样。几乎在每一个故事中你都能够或多或少的找到一丝丝熟悉的影子。感觉似乎从哪里听到过类似的事情,看到过相似的人。可你若是说这是些人与事是完全真实存在的,那倒也不是。徐浪笔下的这些人与事,虽然绝非是什么空穴来风,且基本上都是有原型出处的,但又不完全与真实事件相同。他只不过是巧妙的将这些细细碎碎的零星素材加工组合成了一个个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的事件案例而已,然后再借助着主人公“徐浪”的口讲述出来,于是集惊险丶悬疑丶刺激,当然主要还是展现伦理人性问题的一本《夜行实录》,就这样诞生了。
这次《夜行实录》的副标题为“我们与恶有距离吗”,讲述的几乎都是与人性罪恶有关的内容。这里面的故事,也的确总是不由得会有一种越看背后越发凉的感觉。原来这个世界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美好阳光,竟然有这么多想象不到的罪恶存在于其中。
其实并不是这个世界如此的可怕,而是很多时候是我们不想把这个世界想得那么可怕,也不想把人性想象的是那么的丑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之初,并非所有的人都本善。在这个世界上总是会存有阴暗的一面,也总是会有人展现他丑恶的一面。“害人之心”自然是不应该有的,但是“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啊!
还是像我之前读《夜行实录》第一本时所感受的那样,老话常说“别人的教训就是自己的经验”。看徐浪的所讲述给你的这些故事时,别只顾着瞧表面的虚热闹,还得好好的琢磨一下这其中的门道。吸取他人做人做事的教训,多涨涨自己的人生经验。人嘛!遇事多想想,总是没有什么大错儿的。再说了徐浪不是在每个故事的背后都附上了相关的告诫提醒了嘛!事儿都做到这份上了,若是再不能够涨点姿势,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夜行实录2》读后感(六):你可能并不知道,这些案件与我们息息相关
关注“魔宙”公众号很久了,从《北洋夜行记》到《夜行实录》,虽然不是每篇文章都看过,但也大致了解其风格。
实体书我倒是头一回看,这本《夜行实录2》不仅送了贴纸,还附送了一本“女性安全指南”的小册子,十分贴心。
故事都是公众号里写过的,但现在重看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如副标题所言,这本书里不仅仅有猎奇刺激的故事,还有对一些现实社会现象的揭露——传销、尾随偷拍、PUA、家暴、食品安全等等,虽说是虚构的故事,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故事的主角是“夜行者”徐浪与他的助手周庸,两人一直搭档调查离奇事件的真相,亲自深入险境来侦破各个案件。
而且,作者的文笔也十分接地气,亲切地就像在给读者讲故事一般。所以与其说《夜行实录2》是小说,不如说更像是犯罪纪实文学。
书中记录的案件桩桩匪夷所思又惊心动魄,看到最后又能让人脊背发凉。原因无他,这完完全全就是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比如,诱人的小龙虾没人不爱吃吧?但谁能想到,小龙虾之所以这么香,是添加了多少种添加剂才做出来的呢?
比如,许多人都喜欢在网上发自拍吧?又或者点外卖和淘宝的时候,收到之后也不会隐藏个人信息吧?你可能不知道,正是无意间的晒图或丢垃圾,就能要了你的命。
你可能只是抱了一种侥幸心理:道理我都懂,但我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理,才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我们与恶到底有距离吗?悲哀地回答一句,没有,恶就在我们身边。小到偷窃行骗,大到杀人作恶,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恶无处不在。
别的就不提了,频频登上热搜的社会新闻,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警示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人,提高防范警惕之心,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此外,不仅要提防身边的人,就连结婚找对象,也要谨慎再谨慎。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不知道他帅气的外表和火热的情话之下,会不会隐藏着一个家暴的心。
总的来说,《夜行实录2》作为小说也许并不出色,一方面文学性并不强,另一方面故事也并不高级到让人掩卷长叹。但是,看完这本书,你会对身边的恶有一个了解。如果你能从此防患于未然,那么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从这点看来,这也就是本书存在的意义了。
最后,也要规劝一下我们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没错,但害人之心也不可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约束好自己,从不动作恶的念头,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让人细思恐极的事情了。
《夜行实录2》读后感(七):《夜行实录2》看百态人生,品人间沧桑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成为正义的化身,在努力为这个人间做出一些改变,他也许是默默无闻的路人甲,也许是与你一面之缘的路人丁,她们举手之劳便让我们放下忧虑和多虑,甚至让我们觉得人间很值得!这个人群中,有的人每天都从事着跟警察一样事的人,他们嫉恶如仇,他们正能量满满,他们管自己叫这座城市的——夜行者。
或者我身上也流淌着这样的热血,或许我也曾经帮助过他人,送去过温暖,所以最先吸引我的是作者本人!徐浪哈尔滨人,11月21日出生,天蝎座,都市传说写作者,人气新媒体「魔宙」主笔。以“夜行者徐浪”的身份活跃于网络。成名作《夜行实录》系列。我曾经看过小佛的《夜行者》,我觉得《夜行实录》更生在每一个故事都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即使是虚构,也足以让你后脊背在三伏天嗖嗖发凉风!这就是厉害!
社会发展进步,人们都有着不同的癖好与追求,在大同的世界里追逐着自己的“小众”,才显得不普通,收藏鞋子爱好者,好烧钱,囤积症患者,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放在家里,甚至快递都没拆封。冬天的东北露着脚脖子走在零下三十度的大街觉得很美很动人,不管什么图案的纹身彰显了自己的个性……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她们哪里还会管这些看似老到掉牙的传统东西?就像《夜行实录2》中一个喜欢买二手古着衣服的人,尤其要带有人身上气味的衣服,这也是奇葩了,偏偏这奇葩最后丧生在二手衣服上,这要命的癖好还真是一言难尽啊!古着是一种时尚和文化。流行于日本,未必符合我们国家,在购买二手衣服真的要小心防范啊!而后来牵扯出的保安小哥也是让人醉了!
外国的月亮真的比自家圆吗?从国外游了一圈回来想成为“海归”弄巧成拙成“海待”,留学真的香吗?拒不完全统计,通过留学中介留学的学校看起来光鲜亮丽,实则还不如国内三本院校,这些野鸡大学让很多有个留学梦的孩子破碎,更让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黑心中介,野鸡大学,留学,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又是一个可怕,可怕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像书中的孩子,本来已经很“野鸡”了,却没想到自己自作孽挂了科不能毕业,自作聪明的她自编自导一场绑架戏,害得父母着急上火,父母供你上国外读书已经不易,还要担惊受怕承受“撕票”的痛苦也太不人道了,徐浪抽丝剥茧还原了真相,还不计较酬劳,真想再一次为他点赞!
每一次揭露真相,都发人深思,既觉得不可思议又因为它就好像发生在身边而觉得脊背发凉,但夜行者仍然穿梭在我们之中,帮助我们排忧解难,寻找真相!
《夜行实录2》读后感(八):夜行者再出发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购物网站上购买了一本叫《夜行实录1》这本书,看到夜行者这三个字,在我脑海中第一时刻蹦出来的是《水浒传》中的时迁这样的人物。然而书中所叙述的夜行者并非如我所想,夜行者,是个舶来语,是一些靠追逐独家一手的社会新闻,卖给大媒体赚钱的自由记者。 第一次阅读《夜行实录1》这样类型的书,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有机会又阅读了《夜行实录2》,《夜行实录2》仍然延续了《夜行实录1》的写作特点。但是两本书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夜行实录2》和《夜行实录1》相比,《夜行实录1》的包装是一个录像带,书中有很多插图(插图有助于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书中的内容),这是让我喜欢的。《夜行实录2》从内容结构上要比《夜行实录1》更加完美。在进入每一个案子之前的标题页上有:事件、时间、信息来源、支出、收入、执行情况。案子讲述完之后,有warning部分,这部分都是针对案子当中发生的相关内容的警示,例如,如何防范手机信息泄露,如何选择正规的留学机构,求职者如何避免求职陷阱,借钱时应该注意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可能遇到和需要预防的问题,但是作者不仅仅是提出问题,还解决了问题,为读者讲述了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吸引读者。每一个案子的标题就很都特点,每一个标题就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可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让读者感到每一个案子都千奇百怪,阅读完一个案子之后,非常期待下一个案子又会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会发生。 二、内容独特,代入感非常强。从案子内容上看具有侦探推理小说的特点,但是每一个案子仅仅只有十几页到二十几页的篇幅,就是因为这样非常短的篇幅,导致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案子没有跌宕起伏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这一点和我看过的侦探推理小说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夜行实录1》的每一个案子都是用我,以第一人称在叙述,因此在阅读过程具有非常强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作者本人,身临其境的经历了每一个案子,体会了案子中的每一个细节。 三、实用性强,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书中展现了很多内容都是我们时常生活中可能遇到或者正在面对的问题,并且为我们提出了结局问题的方法。 《夜行实录2》书中的主人公还是徐浪和周庸这对老搭档,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第六个案子,姑娘向我求助:总有人半夜敲门,还在我家门口烧纸。这个案子的故事情节还算是比较复杂涉,并且关注了抑郁症。案子中的求助者姑娘方琼(是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时常发生幻听),李铭(方琼前男友,抑郁症猎人,只找精神有问题的姑娘当女友),墨镜男(方琼的跟踪者,李铭的一个前女友的哥哥),501室的小哥(患有性倒错,通过折磨精神有问题的姑娘自杀,来满足性欲,最终被判死刑)风水先生(在住宅里为死人做法),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夜行实录2》进入第一个案子前写着,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是每一个案子写的让读者感到是那么的真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到底是真是假?或许只能说,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
《夜行实录2》读后感(九):【推谜会鉴书团】都市传说防骗指南
都市传说防骗指南,有点社会派的成分,正如魔宙后记所说,没有作家的文笔,充其量是个讲故事的人。用近乎白描的文笔叙述人间百态,好几个故事还直接追踪社会热点:pua,传销,精神洗脑,食品安全,看似小说实则是新闻追踪报道的变形,之前借助魔宙的公众号陆续发表过,确实一则故事一万字不到,的确很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公众号推文形式进行发布,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少人能够静下心来读长篇文,现代人读文章往往通过碎片时间,这时候一万字左右的文章最好不过,区区十几分钟便可完成,夜行实录在互联网小获成功后,在纸媒也能够收获不少非公众号粉丝的关注,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仍然希望魔宙可以继续更新夜行实录,也许它不是烧脑的,也许它不是曲折离奇的,但它确实是最接地气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
由于之前发布的评论已经被豆瓣删过一次,这次只好通过更加保守的言辞去评论。
我们来谈一下早段时间比较热的一个话题:PUA
UA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传入中国的。中国男性翻译了被把妹达人普遍视为圣经的尼尔·斯特劳斯(Neil Strauss)的《把妹达人:深入把妹达人的祕密社团》,并开始分享他的勾引技巧。
在过去的十年中,它在中国成了一门大生意。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公司和网站服务于把妹群体的需要,并为男性提供约会建议。其中最大的网站之一泡学网表示,它在2018年关站前有近200万会员。根据中国的新闻媒体报导,在2017年底的鼎盛时期,最著名的PUA公司——浪迹僱佣了大约400名员工,拥有10万学员。
随着经济的发展,但国人民智毫不见提升之处,可能受限于男女占比失衡,以后的光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很多在学生时代没有谈恋爱的经验的男生,尤其是从小被父母灌输观念谈恋爱会影响学习的男生,毕业出来社会,正逢钱少人脉少恋爱经验浅,有时候就容易动歪脑筋——要不花几千块学把妹吧。结果跟着国内的pua学了一堆实际上没啥卵用的精神控制法——通过辱骂诋毁去贬低女性的自信心,激发逆向合理化的心理行为,让女性产生依赖心理,其实这跟谈恋爱是相背而驰。这些学pua的男生也会患得患失,最终和当初怀着谈女友的目的截然不同,女人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猎物,但是社会一直倡导男女平等,尤其女权主义最近社会舆论上有抬头的迹象,更多的职业女性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就算不支持都好,都最起码要做到尊重女性,学习pua等于鼓吹歪风邪气,所以个人认为pua是害人终害己,甚至很多传授pua课程的导师都已经坐牢了。
正确的方法,被别有居心的人利用,很容易就会沦为邪道。
孔子也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夜行实录2》读后感(十):我们与恶的距离远吗?
《夜行实录2》这是一本撕下整个社会虚伪面纱的一本书,在社会表面国泰升平一片祥和的背后下总有一些黑暗的角落是照不到的。这一本书就是游走黑暗角落的那些地方,为我们呈现真正的一个社会情况。在这个社会里边或许我们和他们生活的就不在一个位面,是《夜行实录2》这本书带我们全方位了解了整个社会的尔虞我诈。 徐浪是一个游走于社会规则之外的人,但是他做事还是希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一个有良知的坏人。他们的工作是危险的,为了追求第一时间的新闻要和很多的亡命之徒去交手,黑社会与人贩子之类的都跟他们演过对手戏。再加上一个不是很负责任的助手,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 这本书看的时候真的很让人惊讶,里边的故事很多都比较真实,但很多都听所未听闻所未闻如果不是读了《夜行实录2》这本书或许我们很难了解到社会的另一个角落。比如很多的二手名牌他们可能是从太平间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如果你知道它们的来源你还会买吗? 其实这个社会本身就是肮脏的,很多的食品看起来非常的新鲜但是背后的制作方式却真的令人作呕。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与恶有距离吗?”这是一句对灵魂的叩问,在那些伪善的面孔下有多少人是在作恶。很多我们在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之后可能会觉得他也是被逼无奈,但是他依然在做恶事,为了生存下去做着昧自己良心的事。 《夜行实录2》里边有一个故事叫“全职主妇浑身是伤,还有人在网上招募杀手要她的命”这个故事读完我感触非常的深,让我久久的不能平静。 吴秀淇是一个非常可悲的女人为了能够报仇她嫁给了自己的仇人,然后苦心积虑的制造出丈夫家暴的环境在网上雇佣杀手杀自己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丈夫做一个局让他能成为杀人犯把他绳之以法。看似她在作恶,但如果了解背后的真相我们才发现真正的那个恶人是她的丈夫马杉林。这真的是印证了那一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像马杉林这种作恶多端的人为什么他没有接受法律的制裁,反而能够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活着,那些被他害了的人只能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吗! 拆迁是现代中国非常热的一个话题,基本上每一个城市都有,而每一次的拆迁背后都有黑社会的影子。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他们为了利益更加扩大化,都会采取很多非法的手段。就像书上说的和医生合作,如果不配合就拉到精神病医院直接给开一个精神病,然后在医院治疗。等拆完了出来以后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缺德昧良心的医生在现实当中是有的,为什么他们就没有接受到法律的制裁呢? 这个故事看完真的让我非常的压抑,因为自己家过几天马上就要拆迁了。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读完这本书以后却给自己的内心罩上了一层阴影,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怎么办? 《夜行实录2》这本书里边一共有20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上面,每一个人物都有他们可恶的地方,但是他们在做恶事的背后却隐藏着又买了谁给他的的是别人对于他们的恶。每一个人都是可悲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可恨的。看完这本书我浑身无力的靠在沙发上面,每一个故事都好像是虚幻的但又那么的真实,甚至感觉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每一个故事又让人看得那么的浑身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