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是一本由[意]皮耶罗•费鲁奇(Piero Ferrucci)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青豆书坊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一):心灵革命
原以为这是一本鸡汤书 可是真正打开 并看完以后才发现 它其实是一本干货书 教你如何释放善意、接受善意 并且令这份善意并不廉价,让别人尊重你的善意 形成良好互动
生活中因为有了这些善意的包裹,才会让人心情明朗,充满希望,不开心的时候,读读这本书也是个释放压力的好方法呀!
这本书会珍藏的 ☺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二):实验性的第三自我
有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抽离式的第三自我,来审视和观看我们的生活,需要一种编剧的三视角来理解和看待我们的当下生活,本书就好比第三我的骨与血,它静谧的待在那,等待我们把自己搬到内心的某个地方,就像古老的阿兹特克所言‘人类生来没有面孔,我们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赢回我们的面孔’本书就是那无面的第三我,相信在这里你能窥见或是找到你的面孔。
熟悉的文字通过新的排列组合,混杂了蛊惑性,但也带来了新的意识和认知体验,瞬间觉得可以实验性的去体验生活的无限可能,收获了探索自我的新工具。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三):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过一种善意的生活
贵州安顺公交车司机因为一己之私驾车坠湖,造成21人死亡,15受伤;女孩缪可欣因为语文老师的作文批改,坠楼身亡,家长们却在微信群为老师接龙点赞;王振华性侵女童……接连不断的新闻报读让人不禁对我们身处期间的世界心灰意冷,怀疑我们周身时刻危机四伏,身处一个缺乏善意的世界。再回到我们的生活,我们与伴侣的无法坦诚,与同事的冷漠相待,甚至到与陌生邻居不经意的口角纷争,我们不经意间陷于生活的泥淖,把自己置于关系的绝境中,感受不到善意,也吝啬于送出自己的善意。
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心灵革命》是一本讲述“善意”的书,在作者看来,心怀善意,是一种强大而温暖的生存方式;接受善意对我们有益,付出善意和接受善意对我们同样有益。当我们变得善意时,已经送给了自己一份最好、最明智的礼物。在书中,作者给出了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诚实、无害、温暖、宽恕、联结、归属感、信任、正念、同理心、谦卑、耐心、慷慨、尊重、灵活性、记忆、忠诚、感恩、助人为乐、快乐。善意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生存绝境。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四):心灵SPA:都市人的外向交际和内在修行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9.2[意]皮耶罗•费鲁奇(Piero Ferrucci) / 2020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青豆书坊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五):心灵革命——最适合当下阅读的心理书籍
皮耶罗•费鲁奇是一位蜚声国际的哲学家、心理学家,被誉为“当代欧洲精神心理学的引导者之一”。他长期关注人的心灵与教育领域,出版了《孩子是个哲学家》《我们可以成为什么:精神综合疗法的视野与技术》《不可避免的恩赐》《美与心灵》《内在意志》等书籍,光从书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非常关注自我疗法的人,这点颇有从内心找到力量的意味。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共19章,每一章都是一个关于内心的关键词,分别是:诚实、无害、温暖、宽恕、联结、归属感、信任、正念、同理心、谦卑、耐心、慷慨、尊重、灵活性、记忆、忠诚、感恩、助人为乐和快乐。
之所以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当代社会阅读的心理书籍,是因为整本书所宣扬的善意,正是当代人所渴望,又所欠缺的。
可以看到,现在中国人的戾气越来越重,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在网络中,无论是专家观点还是普通人的观点,只要和自己的利益或预期相悖,第一时间想到扣帽子,人身攻击,满口的脏话,甚至是以暴易暴。我们都知道,当两个人意见相左时,应该给彼此一个说明的机会,这是对于对方和自己起码的尊重。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好像只关注自己,并不关心其他人。
打开网络,新闻评论、微博、论坛、知乎等社交软件上,到处是各种言辞过激的言论,俨然已经成了菜市场和街口,骂完专家骂明星,骂完美帝骂国人,好像全世界就他自己掌握真理和正义一样...虚拟网络这样,现实社会也是如此。校园暴力事件、医院暴力事件、交通暴力事件等等越来越多,每一个人都似乎在寻找一个出口,一个情绪的宣泄口....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中国社会戾气太重,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宽容、忍让、谦和。。。有一点矛盾,就怒火中烧,欲置对方与死地。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不公,人性压抑,生活困难造成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说,戾气是多种社会矛盾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并随着现代化进程嬗变。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现代化的进程中,物质生活水平今非昔比,社会思潮切换很快,民众的心理适应能力难以与高速发展的时代相协调。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利益分配格局不合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同时法治社会建设尚不完善,人文良性发展环节欠缺,这也加剧了矛盾与冲突。社会戾气是时刻威胁中国社会和谐与稳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探究社会戾气的根源与化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要义。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六):善良是一种强大而温暖的生存方式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善良”这个词变得有点意味深长。记得大学时,班上有位同学提到我时说“她很善良”,我心里略微不自在了一下,觉得太敷衍,反问:“这是不是说明我没有其他优点了?”因为夸其他人“漂亮”“有才气”“可爱”“聪明”,这些词华丽而闪闪发光,而“善良”似乎暗含着软弱可欺的意思。
多年之后,那位同学联系我,依旧提到“善良”,那些闪闪发光的词语可能会随着岁月淡忘或蒙尘,但我帮助过她的事情她都记在心上,而我,终于明白了“善良”是个很有分量的词,善良的人并不软弱。
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写了一本书《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他详述了诚实、正念、同理心、慷慨、信任等19个善意法则,融合哲学、心理学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成果证明:真正的善意,是一种强大真诚而温暖的生存方式。我们选择善良并不因为它正确,也不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而只是因为善意让人容易幸福,对自己的存在更加满意。
在“同理心”这章,皮耶罗讲了一个故事:为了让一个突然跑出来的孩子过马路,他紧急刹车,结果后面的车撞上了他的车,虽然两辆车子都没受损,但那位司机怒气冲冲。他想解释不是自己的错,但这样可能让对方更生气,最终他运用了同理心,开口说:“我开得太快,停得太猛,你没有料到我会紧急刹车。很抱歉,你没事吧?”司机的怒气消失了,卸下了防御,跟他握了握手就离开了,本来可能的争吵,在几秒钟之内化解掉了。看到和体会对方的感受,可以消除误会、化解冲突,这是心怀善意的人才有的能力。
很多人对善良有抵触情绪,可能是把善意误会成软弱,因为软弱有时会伪装成善良的样子,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本想拒绝却答应,表示赞同是因为想做好人,因为害怕而默许……这只是软弱,不是善良。就像日剧《我们无法成为野兽》里,新垣结衣饰演的职场白领深海晶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老板给她派了更多的活儿,别人搞出的烂摊子都归她收拾,新人表现不好也要批评她没带好后辈,出了任何事都要“背锅”。一味地妥协和顺从,可能成为失败者。
自私自利的礼貌、虚伪的礼节以及违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没关系。真正的善意会给人带来能量的流动和生命的力量。
皮耶罗认为帮助他人会使人展现出最好的自我,即使小事也是如此。他家附近有个声名狼藉的邻居,大家都敬而远之。有一天他匆匆忙忙开车去赴约,刚出门轮胎就爆了,换轮胎时发现千斤顶也坏了。正好那个邻居开车经过,主动提出帮助他。此刻,这位邻居不再是神情阴冷的模样,而是露出微笑,流露出善意。
在帮助别人时,邻居展现出最好的自我,这一面很少有人发现。关心别人的困境并伸出援手,可以通向自由。
不过,善良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世界,你捐出去的善款可能被挪用,你在海滩上捡起一个塑料瓶,还会有人再丢下十个。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确立了自己的原则和存在方式。
付出温暖的人,不会感到寒冷。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善良。就像一个作文题目中,有个小男孩把退潮后搁浅的小鱼扔回海里,有人问“谁会在乎呢”?被救的每一条小鱼都在乎。如果不遇到也就罢了,但凡看见,便不能坐视不管。
即便我们只能拯救小小的生命,为某个个体带去一点美好,就已经是胜利,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变得充盈而美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6月30日 11 版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七):我劝你善良
许多年前,怀揣一腔热血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忽然发现一个忍不住要去关注并希望自己有能力改善的现象:我的同龄人正渐渐变得不那么快乐。
个中缘由,无外乎工作有压力、生活不如意,或是莫名地迷茫。而我是个喜欢快乐的人,我不希望身边一张张的稚嫩的面庞变得成熟后,就开始“不苟言笑”。
从那以后,每每与同学交流起各自的工作,我就会问,“你们上班好玩吗?”我希望听到“好玩”这样的答复。或者,我希望对方可以因为我的这个问题而开始思考:这份工作是不是可以用“好玩”“不好玩”来打分。我希望工作不是我们迫于谋生压力而从事的劳动,而是能让我们觉得“好玩”并有动力玩下去、能给我们产生快乐因子的原力。所以,当我嗅到了对方的沮丧或不满的情绪时,便会立马说,“开心一点”。
但,有什么改变吗?
焦虑、紧张、忧郁、不安的气氛还是不停地出现在我的身边。身心灵类的读物推荐了很多,正念修行的路子也提供了很多,但“开心一点”的建议似乎都收效甚微。
直到我遇到《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我的表达不够好,应该像书本腰封上阿道司·赫胥黎那样说,“善良一点。”
著作者皮耶罗·费鲁奇是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他从事心理治疗三十余年,长期关注心灵与教育问题,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他说,“如今世界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大家都盯着自己的手机……”
的确。
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在火车、汽车上与同乘的陌生人闲聊了?世界因为科技进步了,但也因为科技,变得冷漠了。当我们不再有“闲情逸致”与陌生人聊天时,陌生所带来的不理解便愈加浓烈,随之而来的便是警惕和戒备;当人人都处于防备之中,善意便成了稀有之物。
时间、美好和善意。有时间去享受美好,才能变得更加善良。这是费鲁奇的观点,也是他的建议和期望。因为“善意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因此,他用19个章节,将19个法则所涵盖的品质一一为读者解读。从第一个“诚实”,到最后一个“快乐”,似乎也有层层递进的意味。“诚实”,这也许是生而为人的第一法则,毕竟,一句谎言之后,也许还需要一千句来圆谎。而“宽恕”,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活在过去的怨念里,活生生的现在消失不见,而时间,不存在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归属感”。这是当代许多都市异乡人缺失又忽视的一点。有多少匆匆过客能在偷生之外真切地爱着自己每天踏步的这片水泥地?
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我是怎么让自己爱上长沙这座城,将它变成了我的心安之处,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是四年的大学时光?是断断续续的奋斗年华?不是。是历史。当我因为偶然的机会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的历史之后,突然之间,它的每一方寸都变得那么令人着迷。当我对这座城越加了解,就越发感觉,自己正融入它的现在,而每一秒的现在都在下一秒成为过去。于是,它的历史,有了我。这座城也便成了我的城。
诚实、无害、温暖、宽恕、联结、归属感、信任、正念、同理心、谦卑、耐心、慷慨、尊重、灵活性、记忆、忠诚、感恩、助人为乐、快乐。这便是费鲁奇为我们提供的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心存善意,行善,善待他人,即善待自己。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八):心怀善意之光,延续这世界的亮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九):勇敢地做个好人吧!
《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读后感(十):此时此刻你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