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废墟上》是一本由[加拿大]露比·考尔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一):一段心灵疗愈之旅
这是一本不断让人回想起爱情往事的书。 大多数女生都有陷入爱情,迷失自我的经历,我们在这份爱里不断祈求,不断迷失自我,然后开始怀疑自我,生活在爱的废墟上,枯萎、坠落,但是这世上并没有哪一种爱,值得我们丢失自我。 一段最黯淡的日子过后,我们开始重生,生根、发芽、绽放,后来遇到另外的他,你才发现对的人应该让你觉得像家,那种可以让你待一辈子的地方,那种可以让你放松身心的地方。对的人并不会挡在你的路上,而是为你的前行让出退路。这时你才发现,那个肆意伤害过你的人其实也不过凡胎肉体呀。 而那些痛苦孤独的日子,也历练了现在的自己,那个被宇宙精雕细琢最后呈现给世界的独一无二的你。“只要你再有魅力一点,太阳都会脱离轨道,奔你而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爱,不是从男人那里,而是从自身以及我们彼此。”“你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全心沉浸在爱里,宇宙将会为你献上那些同样爱你的人。” 诗歌中,作者毫无忌讳的表达爱与情欲,有的读起来很痛,有的又很治愈。这本书把我感受到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感情用语言表达了出来。给我讲述了一段从痛苦自轻到勇敢自爱的心灵疗愈之旅。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二):在爱的废墟上
一本有关自我疗愈的诗集,英文名“the sun and her flowers”,人的一生就像花园里的向日葵,总会枯萎、坠落、生根、发芽、最后绽放。我们不该因为失恋而自卑自怜,失去自我,而应从自身找寻价值和爱,从爱自己中获取力量。这本书从女性出发,借向日葵的生长过程来串联其女性的心灵成长。
“一千句赞美传进耳中 也似乎毫无用处 倒是那些难听的只言片语 能瞬间瓦解自信”——P59
“我站在 之前倒下的 那成千上万女性身上 思索着 我要怎么做 才能让这座山峰更高 好使得后来者 看得更远”——P207
“我将好日子收好,装进背带,仔细保管。点燃火柴。烧掉多余的东西。火光温暖了我的脚趾。我为自己倒了一杯温水,净化自身,迎接新的一年。我来了。更强大、更智慧的一个新我。”——P241 ——2020.12.29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三):日常的诗意
《在爱的废墟上》是一部很日常的诗集,不宏大不深刻,不幽微不曲折,不繁复不华丽,而是简单的,可亲的,能予人共情的。
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的是“治愈万千失恋者的现象级诗集”,其实不是失恋者也很适合读。这些诗取材范围都不大,基本上写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失恋后的痛苦自残自我否定、性别偏见和暴力、自我认同和疗愈、性和爱……
我可以成为/这世间的任何事物/可我只想成为他的爱意消散那一天/我的心在身体里裂开从一开始/她原本已经拥有了所需要的一切/世界却让她以为自己没有 。(《“一个女人来说最宝贵的教训是什么?”》)这些诗很好吗?可能也说不上。它们有长有短,有的有题目有的没有,仿佛写得好不好,有没有人看,对作者来说并不重要,但它的珍贵之处正在于此——它是真实的结实的,以致于第一次打照面时,你会惊讶,“哦,这写的不就是我吗?”你会回想种种瞬间——恋爱时,五脏六腑千情万绪都为一人牵动;失恋时,世界瞬间黑暗,再没有阳光欢笑;被人训诫,你一个女的要这样不要那样;自我怀疑,要是爹妈给力点,生得白一点声音好听一点就好了……,感觉到被理解被说出被安慰的愉悦。
书里的诗,虽然真实主观,但并非是以绝对私人化的形式呈现的,也采用了广泛客观化的表现方式,看着“字字都实,又整个一下子虚起来”。
我在每条门缝下塞上毛巾/“走开,”我对空气说/“我讨厌你。”/我拉上每个窗户的窗帘/“走开,”我对阳光说/“没人会进来了。”/“也没人再出去。” (《墓地》)伤心厌世是怎样一种感觉,100个人有100种表述的方式。作者用塞门缝、拉窗帘这两个日常的客观化的描写,让人迅速联觉,在最短时间里,感受到了犹如身处墓地的绝望。比如,“你的声音之于我/如同秋天之于树/你打来电话问声好/我的衣衫便脱落了”,则让真实与虚拟彼此激荡,听觉视觉触觉彼此沟通照应,构起普适的通感空间。
看这本书,有时会生出“这个呀,我也能写”的念想。是的,诗有很多种,典雅蕴藉的,奇崛险怪的,高古劲健的,通俗易懂的,都可以有自己的天地。而诗意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等待着某个机缘开出花来。只是,这个机缘有时指的是一点想象的肥料,一些牵引铺设、镜像对应、平面拓深的修剪。
就算它们被分开/也终将再次相聚/爱人们总是难分难离/无论我如何努力/对它们拔啊拽啊/我的两条眉毛总是/能找出回到彼此身边的途径。(《一字眉》)瞧瞧他们干的好事!”/地球哭着对月亮说/“他们把我搞得鼻青脸肿的!”(《绿与蓝》)也许,本书作者最想告诉读者的是,日常的生活,会有种种不如意,但最重要的事,是爱自己。作为一个黄黑皮人,我看过之后不能忘,想起来会常常会微笑的一首诗是
大地色的皮肤/是一种恩宠/你可知道花儿常常/把我误认作它们的家园《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四):爱情是纯真的坚守,还是诱人的恶魔?
炎炎夏日里,《在爱的废墟上》是最好的“消暑良药”。躺在沙发上,它让你静静地思考爱情里的一切,将自己的内心与《在爱的废墟上》里的每一个字对照,每一首诗都像是写给你的寄语,向你讲述爱情里的一切。
也许人活在世界上最大的痛苦,就是常常“和自己过不去”。你纠结的事情太多,就越容易和自己过不去。比如,金钱、权利、名望、爱情、财富......欲望是一切罪恶之源,人其实不过是肉体凡身而已,最后追逐的不过是自己的欲望。
但爱情又不仅仅是一种欲望,它是人类世界永恒咏唱的主题。静静地捧起《在爱的废墟上》,渗透在每一张纸上的是关于爱情最真挚的絮语,在阳光稍稍能触碰到的角落,它教你如何面对爱情——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也可能是世界是上最危险的东西。
“我有一帘幽梦,茫茫人海谁与共”.......
坠入爱河之前,你以为你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有一位真命天子与你邂逅,他/她是世界上最懂你的那个人,在你寂寞无助的时分,悄悄然来到你的身边,聆听你的声音,感受你的呼吸。“I love you,永远不放弃这爱你的权利........”
但爱情也是恶魔。它太容易让你失去了自我,它让你对另一个人牵肠挂肚,它让你在斑斓的夜色里迷失了自己——这世界上,真的有一个人完全为另一人而活的挚爱.....
那等候地下铁的人群中,有一位沉默不语的中年男人。徘徊的人流,匆忙地看都不看对方一样的上班族,戴上耳机听着最爱的情歌,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呼啸而过的列车,忽然低声哼唱起“把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胸膛,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十年前,他也是一位对爱情充满了憧憬的翩翩少年,但爱情终究在他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那段不愿意提及的往事,虽然已如过眼云烟般飘然而去,但早已让他小心翼翼地封闭了内心——在礼节性的微笑背后,是越来越深邃的内心——因为他太害怕伤口再次打开,恶魔已经被封禁,他不能再次被放出....
爱到至深处,一点风吹草动,一次呼吸、一个眼神、一个脚步,都能在你的心里勾起涟漪.....从牵肠挂肚到自我怀疑,“你有一种变态功力/让我失去理性/我像机器/被你游戏 扭曲着情绪”。无尽等待像独白的难捱,无数个寂寞的夜晚, 抹不去的回忆,越追逐,越缥缈,在过去的某个片段之中,交织的梦想与幻灭,憧憬与自我安慰,纠结在心头,低声温柔中感慨的我们开始怀疑,那独一无二的爱情,真的能属于我吗?
从枯萎到坠落,从生根到发芽,再到绚烂的绽放,《在爱的废墟里》最终给了我们一个积极而乐观的答案。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最纯挚的情感,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守。
我喜欢所有情歌里最幸福的吟唱。让爱情里最美丽的花朵绽放,摆脱一切阴霾。
“整夜整夜,我呢喃着咒语,想唤你回我身边” .....世界很大,但你很渺小。如果这世界上能有一个人,在他/她的眼里你就是全世界,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四目相对,十指紧扣,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学会等待,学会随缘,学会坚守,学会爱与被爱,一切终将到来.....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五):在爱的废墟上:热爱生活是对生命最大的敬意
“即使知晓 浮生如寄 它们依然 灿烂生长 ——向日葵” 《在爱的废墟上》是一本治愈万千失恋者的现象级诗集,内容涵盖了:悲伤、自弃、寻根、爱、赋予自己力量,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我。”2017年《在爱的废墟上》出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版,迄今仅英语版销量已破350万册。 它的灵感源自一次痛苦的失恋。考尔从向日葵对太阳的追逐中得到启发,以向日葵的枯萎、坠落、生根、发芽、绽放,串连出一个失恋女性从痛苦自轻到勇敢自爱的心灵疗愈之旅。 露比·考尔,印度裔加拿大诗人、作家、插画家,BBC评选的“2017年百大女性”。2014年,她的诗集处女作《牛奶与蜂蜜》一出版,就连续77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连续9周蝉联TOP1。 “我做了一次次改变 只为了变得完美 可当我终于觉得足够美丽 他们却突然改变了 对美丽的定义 会不会压根就没有终点 在千方百计的尝试中 我追求着那虚无善变的美丽 却失去了与生俱来的优势 ——他们贩卖的谎言” 要学会欣赏自己,要学会爱自己,以自己认为的美来改变自己,不要因为他人的眼光来无止境的改变自己,最终可能会变得不再是自己,也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美丽的自己。 “低头看看你的身体 悄悄告诉它 ‘你是世上最好的家’ ——感恩” 感恩,一直都被倡导,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感恩帮助我们的人,也曾看到过感恩自己的努力,这里却是感恩自己的身体,感谢它从出生就陪伴着我们,感恩这个家。 “我不再 将我自己的路 与他人做比较 ——我不再伤害自己了” 失恋中的人,最开始就爱伤害自己,暴饮暴食,生活无希望,有些内心脆弱的人可能走上极端的道路,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失去了谁会过不下去,痛苦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也请在这段痛苦的时间里好好保护好自己,别伤害了自己。 “宇宙花了些时间 将你精雕细琢 使你与众不同 以呈现给世界 若是你不相信 那你就是在怀疑一种 比我们两人加起来 还要强大的力量 ——独一无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么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貌、说话方式、生活形式,都是独立的个体。就算是心有灵犀的双胞胎,也有不同的地方。记住,你就是独一无二的美丽,别人无法替代的。 “他们应该让你觉得像家 那种可以让你待一辈子的地方 那种可以让你放松身心的地方 ——对的人”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有的人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但是当发现那个是你对的人都时候,也请好好珍惜,珍惜这个来之不易对的人,毕竟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有时 我不愿自己 将这个词大声说出来 生怕太常挂在嘴边 最终成了消遣 ——我爱你” 情人之间最常见的情话就是“我爱你”,听得最多的时候是热恋期,当热恋期结束,并且进入婚姻后,生活被油米材盐所充斥着,“我爱你”这个词也越来越说不出口,就像书中说的怕最终成了消遣,其实人生也就短短几年时间,爱一个人就说出来,以免最终错过时,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读者说:“这本诗集就像一个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暖心好友,有时给我当头棒喝,有时提醒我太阳还在照耀。” 《在爱的废墟中》里面的诗能时刻让我安详,也能让我思考,除了失恋中的感觉,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时刻提醒着我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活出自我。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六):《在爱的废墟上》世上还没有哪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我!
献给2020年的七夕,依然奔波在寻爱、追爱路上的你!
本来这篇文章准备昨晚发出,正好借着七夕的流量,可能会爆文,可是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无法抽开身,恰好连头转的这几天,有点感冒,非常不舒服,那就跟在七夕的尾巴,谈谈自己对爱情的一些感触吧。
《在爱的废墟上》是一本关于爱情治愈系的书籍,讲真的,没有想到第一次读一本写关于爱情的书,会把序言留给父母:
献给生我养我的父母 卡玛吉特 考尔与苏切特 辛格 是你们造就了我 愿你们看到我们 会觉得一切牺牲都值得 是你们定义了爱《在爱的废墟上》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蹴而就的爱情。在这个世上,恐怕也只有父母亲,会觉得一切牺牲都值得!因为是你们定义了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明白,心里放不下的种种,其实一开始就不存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相同或者类似的经历,在一段感情中你不在,我好像丢了条臂膀!总感觉少点什么。爱情真的是会迷失自我,失去的起止是臂膀!
告诉我,TA到底哪里吸引你,我可以开始练习!一旦失去,就意味着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哪怕失去自我,放弃自我,也要活成你期待的样子!
你离开了我,也带走了我的太阳。实际上,在一段枯萎的感情中,如果自己太过于卑微,这段感情不是好的感情!
有时候,熬夜、通宵过后,睡意朦胧中会做梦,梦到自己不会一觉醒来就成了蝴蝶。
即使知晓,浮生如寄;
它们依然,灿烂生长。
还有什么能强大过内心,碎了千万次,却依旧跳动。我想要自己给自己宠爱,不管怎么样,生活就是如此!
前些年,出国留学、异地漂泊是令人崇拜的事情,起码在最美的青春年华,敢拼、敢闯,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可其他人并不知晓,冒着无家可归的风险、背井离乡的滋味,可能终其一生,都只能分裂在两个大陆之间,摇摆在两个国家之上。
生根,意味着什么?母亲牺牲了她的梦想,于是我可以拥有梦想!
作者:露比 考尔《在爱的废墟上》书中期待的爱情的模样:
我不想要那种,让人心力交瘁的爱情,我需要有人,让我充满活力。好的感情,不是彼此的消耗,而是彼此的成长,是有助于彼此成长的陪伴,而不是牵绊!
对的人并不会挡在你的路上;而是为你的前行,让出道路。所以,我们尽管努力就好,对的人也是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和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宇宙花了些时间,将你精雕细琢,使你与众不同,以呈现给世界,若是你不相信,那你就是在怀疑一种比我们两人加起来,还要强大的力量!
所以,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不要迷失自我,要接纳自我,挑战自我!
世上之人如此多,值得你付出的却没几个;不如对少数人真心相待,施以高情厚谊!
改变世界的道路,永无止境,加油!
原创不易,砥砺前行
欢迎关注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七):《在爱的废墟上》I 我们最该爱的是,这个人
《在爱的废墟上》这是一本关于失恋者如何自我疗愈的书,一本“心灵蜕变日记”,一本迷人的诗集。文字简短精炼,能让人身临其中,配图简单精悍,看过之余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本书的作者露比.考尔,90后印度裔加拿大诗人、作家、插画家,被BBC评选为“2017年百大女性”。以其细腻的情思、心灵成长、温暖中饱含力量,鼓励着无数相似经历的读者。作品多数以诗歌为主,带领着人们开启一段段心灵治愈之旅。
《在爱的废墟上》灵感源自一次痛苦的失恋经历。作者描写少女失恋的情感波动,就像向日葵对着太阳追逐,经历了枯萎、坠落、生根、发芽、绽放、串连出一个少女在失恋后从痛苦无比到勇敢的找寻自己,不断自我疗愈,自我成长的过程。读的过程中,也总能看到自己,曾经沉浸在爱里面,曾经被爱而伤害,曾经无比折磨着自己,直到慢慢意识到,我本就是我,最该爱的人首先是自己,懂得爱自己才有爱人的能力。
我自己
“如果我是自己生命里,最长情的陪伴,难道不该现在就开始好好亲近与关爱,这个我每晚都要与之同床共枕的人。” 书里这样写到。从小在父母的期望中长大,学着父母期望的样子,做着父母觉得稳定的工作。
恋爱时,总是想着恋人,尽可能的成为他期待的样子。
成家后,做着好妻子,做个好儿媳,努力的让每个人开心。
生子后,孩子的饮食起居,教育培养,全部落在肩上,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每天做着一堆事情,尽量让每个人满意,可唯独没有愉悦自己,周而复始疲惫不堪。渐渐的从一个阳光明媚爱笑的少女,到如今愁眉苦脸失去笑容的中年妇女,不知不觉中,我迷失在困顿中,变成自己的曾最不愿看到的样子,可这还是我。
爱自己才能爱他人
“有时就是应当好好的大病一场,体会健康的宝贵。更懂得好好爱自己。当你在身体的痛苦中挣扎时,看着家人疼爱比你小的孩子,看着他们幸福快乐,更觉得无法融入其中。越是这时越是懂得没有人能与你分享痛苦与快乐。能懂得你爱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生活中最应该取悦的是自己,让自己永远快乐,充满微笑,你的整个世界都是明亮的。眼里是星辰大海,心里有无限美好期望,脚下有坚定不移的步伐,如此人生是一场绚丽多彩奇妙旅程。
这段奇妙的旅程,会遇到无数人,亲人、爱人、朋友、陌生人,有喜有悲,自己开心也能带给他人欢笑,自己阳光也能感染他人,当然自己悲伤也能让让人低落,与其如此,何不做一个自己快乐,也能带给他人快乐的人。
如何让自己快乐?无限爱自己,随心而为,以自己为骄傲。简单来说,不委屈自己,不压抑自己,不总看别人脸色,要知道你才是自己的中心,爱自己,活得开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值得我们失去自我。有爱的土地从不是废墟
女性从来都是处于弱势,工作中甚至因为怀孕而丢失升职的机会,有孩子后,爸爸的长期缺位,让无数妈妈经历着丧偶式育儿,生活的压力、家庭的阻力、自己的无力,让女性在长久的生活中,越来越迷失自己。
正是如此,女性同胞才更应该,内心坚定,不断充实富足内心,不要总围绕着老公孩子转,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经济来源,有独立疗愈自己我的能力。
正如书中所说:“对的人并不会,挡在你的路上,而是为你的前行,让出道路。当你圆满了,我亦圆满了,我们便成了两轮太阳。”写在最后
《在爱的废墟上》这本书,读来非常有启发,想象着作者讲述失恋者自愈的过程,回想起我一路走来,从少年到成年再到中年,我也是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的默无声息的自愈过程,很多语言都能直击心底。或许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八):“流氓女诗人”失恋后的心灵治愈之旅,带你走出痛苦的感情迷局
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女诗人余秀华曾抒写女性欲望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因为这首诗引发大众热议,甚至给她冠以“女流氓”的称号。 如今当我读到露比·卡尔的诗歌时,同样有着关于爱欲的描写,真实而露骨。 你曾被告知 你的双腿间的凹陷 是男人停靠的驿站 躯壳下的空旷 需要他们的填满 只是从未有人真正的到来 或者 驻留 但与余秀华相比,不同的是,她的诗歌大多是自己或者亲友的经历,多描述细腻情思,心灵成长、两性关系,灵性中透露中温和,温和中饱含着力量,字句鼓舞人心。 露比·考尔,90后,印度裔加拿大作家,艺术家,被评为BBC“2017年百大女性”。年纪轻轻,但是却有一颗不羁的老灵魂。她的作品也勇于揭开过往的伤疤,呈现出一种生命疗愈的力量。 《在爱的废墟上》这本书,就是来自她一次痛苦的失恋经历。但是她从向日葵对太阳的追逐中得到了启发,以向日葵的枯萎、坠落、生根、发芽、绽放,串联起一个失恋女性从痛苦自轻到勇敢自爱的心灵之旅。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第一眼看见,便觉得他就是人生的全世界,便开始从爱慕到热烈追逐;但是感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实琐碎遇到爱情,好像总是那么不堪一击,让自己跌入低谷,好像全世界都放弃了自己。 但当我们经历一切苦痛抑郁,走出来时会发现,我们可以拥抱那一段痛苦的经历,然后站起来,重新向前出发。 露比·卡尔的这本书就是用诗歌的形式写出了我们从热恋到失恋再到重获新生的心路历程,希望我们都能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了解感情,然后从感情中反思,看到更好的自己。 热恋 一眼倾心爱上你,你就是全世界 知乎上曾有一个提问:热恋是什么感觉?有个很有意思的回答: 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见想得慌。走在夜晚的小道上,嘴边也会恍惚感受到她的味道......会为了她以前的傻气经历的委屈耿耿于怀,想珍惜现在和她呆在一起的每段时光,想参与她未来的每件事情。 那种感觉就是:在我的眼中爱的模样像极了你,全世界所有爱的面孔也都是你,余生的温柔都想给你。这就是我们在热恋时常常会有的感觉。 或许是走出电梯时迎面而来的一次碰撞,或许是在咖啡馆时悄无声息的邂逅,又或是书店尽头的一次偶遇,看到性感又迷人的你,那颗爱的种子便生根发芽。我们相遇的也恰到好处。 于是俩人心生爱慕,彼此靠近,搭建属于自己爱的城堡。我愿为你破晓黎明,你愿为我等待夜幕,两颗心互相碰撞的时候,爱的火花燃烧沸腾。 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包括生命。 那种感觉就像长相平平、一无所有的孤女简·爱不甘压迫、不怕卑微勇敢追求自己的所爱;就像斯嘉丽愿意为了卫希礼而放下自我选择照顾他的妻儿.....那种感觉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你不是你,而是我的全世界。 失恋 跌入低谷失去你,我与全世界为敌 我们总是期待一段完美的爱情能够从相遇相知到进入婚姻殿堂,但是很多感情经历了相识期、热恋期还没有到感情的平稳期,却卡在了爱情的矛盾期,不欢而散。 我们本以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是爱情却就败在了朝朝暮暮,败给了朝朝暮暮的琐碎不堪。 你离开了我,也带走了我的太阳。 爱意消散的那一天,总有一方的心在身体里裂开,裂成千千万万个碎片。 作者在诗歌中写道:“整日整夜我呢喃着咒语,想唤你回我身边......"打开你曾送的那一束花,花已在瓶中枯萎,就像我的心情一样沮丧坠落。 睡梦中还在祈祷着你的出现,祈祷着你的归来,但是却发现我们的感情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能羡慕,还能与你不期而遇的风。 于自己而言,抑郁变成了身体里的一道阴影,也终于明白伤感是爱的遗产。 曾经为他换上迷人的衣服,涂上鲜艳的口红,为他魂不守舍,他的肯定就像是全世界对自己的肯定,而如今,自己仿佛被全世界抛弃。 心理学上认为,这个阶段我们内心住着的小孩子被唤醒,我们渴望被爱,忍不住反复向伴侣获取对方依然爱自己的证明,小的争吵都会唤醒内心深处的恐惧:“TA想要抛弃我、远离我”“果然,没有人会真的爱我”。 但是往往这种恐惧会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最后成为感情破裂的始作俑者。 重生 抹去恨意拥抱你,全世界与我为伍 当我们经过低谷期,慢慢会发现曾以为的痛苦不堪本就是常态。叔本华说过: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感情也是如此。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误会了爱的真正涵义,有些爱不过是需求与幻想的欲望投射,成为了一种向外索取的方式。 在感情中,我们说别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做我们原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如果我们把对感情的重心转向内在学习,学习如何为了爱他人而爱自己,很多外在的索取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也会真正的学会爱懂得爱然后去爱。 一段感情顺顺利利,我们反而不容易珍惜,真正经历了很多挫折,遇到失意,也是助力成长的最佳方式。 在我们的生命中可能会遇到那个真心的人,但是也可能遇到玩弄感情的人,我们都想全力以赴付出所有,但并不可能全然一帆风顺。感情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我们在追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一件事情充满热情,但是当我们遇到挫折会难过懊恼甚至抑郁,觉得全世界都放弃了自己。但是度过了低谷期,走出来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可以去拥抱那一段痛苦或是快乐的经历,然后再站起来,以全世界为为伍,一起前行。 我们拥有很多东西,想要的也有很多。但是总是忽略前者,应该时常回过头看看自己拥有着的是什么。 知道自己拥有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才能更好的选择另一半,然后对另一半负责。先成长学会爱,才能更好地被爱。人生中所经历的任何事情,最终会发现给自己”下毒“的是自己,走出来的解药也是靠自己去寻得。 祝福那些伤害过你的那些人,或者给予你痛苦的那些人,找到纯真的爱情和心灵的平静,继续前行。 一手握住明天,一手捏成拳头,让自己努力成为一束光,不卑不亢,向阳生长。我们人生的枯萎、坠落、生根、发芽都是为了更好的绽放。 蜜蜂来采蜜 花儿害羞了 她们笑自己 还没打扮好 太阳也笑了 ——重生 最后 露比·考尔在5岁时,母亲送给她一支画笔,鼓励她画出心中所想,从那时候她就有意识地用绘画和诗歌记录自己经历的一切。所以年轻的她便能写出灵动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也让我们也能从中获得疗愈的力量。 如果你正在经历失恋的痛苦或是对感情迷茫,一定记得打开《在爱的废墟上》这本书,你会发现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你失去自我。你也会从灵动的文字中重获新生。 你带伤,栖息在不该有伤的地方。 即使我们曾经遇到过伤痛,曾经历过枯萎坠落,但是也要努力绽放,昂头前行。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九):《在爱的废墟上》,开出自我疗愈的花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可能失恋往往是令人痛苦的,而露比·考尔的这本书,让你看到了痛苦之外,坚韧而柔软的力量。
也许你也曾体验过,因为失去爱而辗转反侧,那种复杂的心情,让人难以言表;
也许你也想知道,如何让自己好起来,重新学会爱自己;
也许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让自己的痛苦被看见,被安抚,被疗愈。
《在爱的废墟上》是一本精彩的诗集,甚至说是一本令我感到惊艳的诗集。我不是专业的文学鉴赏家,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从作者的小诗里,深深感受到她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露比·考尔,印度裔加拿大人,作家,艺术家,现居住于多伦多。她在instagram上凭借其语言精练、直扣心灵的诗句已拥有近400万粉丝,她的短诗和小画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读这本诗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疼而有力量。作者的诗寥寥几字,却引人浮想联翩。随手一翻,都能看到令人一击的句子。
我心碎 并不为那些被我们丢下的 而是为那些我们原本可以 却未曾着手建造的——失恋,最难过的不仅仅是失去了现在的你,也失去了我们的未来。在爱情中,难免会有想象,想象越美好,失去也越痛。未曾建造的世界,和碎掉的心一样,在失恋刚刚到来的时候,无力面对。
我羡慕 还能与你不期而遇的风我可以成为 这世间的任何事物 可我只想成为他的——连风都成为了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更不要说他有了新的伴侣。遭受失恋的人是如此渺小,小到竟然只想成为另一个人的事物。
感觉好似你把我抛在了 离我自己很远很远的地方 自那之后我一直在找寻着回来的路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也曾经是那个只为了爱而活着的人,她把所有希望和感情寄托于那个理发师男友,结果出狱后却发现对方已结婚生子。
之后再次被新的恋爱对象阿龙离弃,渴望爱的松子,渐渐变得再也不想爱了。此时的松子,就像是那个找不回自己的人。
读到这里,可能你会有一些强烈的无望,作者确实有一些小诗在描述这种失恋后的挫败和哀伤。正如刚刚陷入失恋的时候,人会感觉自己被掏空了,有一种失落感。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描述和面对这些情绪。其实悲伤的背后是爱,正是爱得深,也悲伤得深,不过悲伤过后,爱终究会浮现出来。当人感到悲伤时,会变得缓慢、会哭泣,会经历一番激烈的情绪,之后人会想静一静。这个阶段过后,会聚集起一股力量。重新整合,继续前行。由此来看,悲伤对我们的重新成长,也是具有积极意义。
如果我是自己生命里 最长情的陪伴 难道不该现在就开始 好好亲近与关爱 这个我每晚都要与之 同床共枕的人——直到有一天,失恋的人会把注意力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上。你会意识到,ta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主角永远都应该是你自己。真正伴随你一生的,也恰恰是你自己。你开始关注自己更舒服的感受,你开始重新把自己和他人、世界联系起来。
醒来时我想 要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吧 今天不必再练习 可我把疗愈这件事 想得太过简单了 它没有终点线 也没有截止日 疗愈是一种日复一日的修行——通往自我疗愈的道路上,也会遇到阻碍。我们太想要快点好起来,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人会试图将这段失去的感情忘记,想装作自己从来没有受伤过,可这样就能真正疗愈吗?
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说:不好的失恋,大概是你仍然活在这段关系里。关系里美好的部分,变成了你仍然不肯放手的执念。关系里不好的部分,变成了你不敢重新开始的创伤。而好的失恋,大概是让这段关系存放在你心里。关系里美好的部分,变成了内心柔软角落的回忆。关系里不好的部分,变成了开始下段亲密关系的经验。
《在爱的废墟上》这本书中,则是在爱的废墟上开出一朵花。
低头看看你的身体 悄悄告诉它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家”——你开始感恩,开始看到自己还拥有的一切。你把失恋彻底放下,把力量用在自我成长上。你发现自己可以遇见新的美好,遇见新的他,而此时的你,也比之前更加坚韧。
某一天,我决定不再做顾影自怜的受害者。 某一周,我睡在花园里。 春天里,我打消了自我怀疑。 有一周,我跳舞跳得太疯狂,我的心又重新学会了漂浮在水上。 夏天里,我拿掉了墙上所有的镜子。 不再需要照见镜子里的自我,来感知自己的存在。 我梳理头发,也理清了思绪。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我。
这本书还有一些小诗,描写了人与家庭、人与自我、人与伴侣的纠缠与关系。它不仅仅是在表达失恋,同时也表达了重新恋爱;它不仅仅是一个人与一个人之间的恋,也包括了一个人对其他所有人和事物的恋。
我来自尘土 又将回归尘土 生与死是老相识 我是他们的谈资 我是他们的欢笑 我是他们的泪水 我是他们给彼此的礼物 若果真如此 那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本来这世间也不属于我 我只属于生与死——看透了起点和结局,也终将明白,我们的感受,不论是痛苦还是愉悦,都不过是一场随生死而流逝的经历。笑过、哭过、爱过、恨过,怕过,又勇敢过。也许这一场经历,就是我们的意义本身了。
你也可以随手翻一翻这本《在爱的废墟上》,相信你一定会在其中,找到属于你的句子,让你从心底觉得,原来我并不孤独。
《在爱的废墟上》读后感(十):《在爱的废墟上》:我们需要更多的爱,不是从男人那里,而是从自身
“治愈万千失恋者的现象级诗集”。
世界畅销350万册。
《纽约时报》畅销榜TOP1;亚马逊畅销榜TOP2;已风靡32个国家和地区……
看到这一串串牛逼闪闪的成绩,我约书时抢着填表的手都在发抖,我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这本神秘而光辉的,飘着忧伤的玫瑰花香的诗集。
要知道,我可是一位热爱诗歌多年的“超级诗歌爱好者”,何况这本书从书名到封面都是我喜欢的。
然而,或许真是应了那句“期望有多高,失望便有多高”,不得不遗憾地说:这本诗集,让我有些小小的失望,可能不是书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我的问题。
因为我早已过了恋爱、失恋、为爱情痛苦的年纪,更因为我对诗歌的欣赏要求,早已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哲理和质朴的叙事上,还因为我学过了更为深刻和专业的心理学。
是的,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正处于恋爱年纪的年轻人,或者没有诗歌经验和心理学基础的人阅读的诗集。它浅显易懂,真诚而单纯,温暖又治愈,正如书的封面所言:“这本诗集就像一个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暖心好友,有时给我当头棒喝,有时提醒我太阳还在照耀。”
虽然有些失望,但我还是耐着性子,认真地读完了整本诗集。并且,一读再也无法平静了。
这诗集仿佛一把钩子,无意间勾连出我深埋在记忆深处的那些“不堪”的藤蔓,又如一块包裹着美丽外衣的巨石,溅起我记忆的湖水里那朵朵幽蓝的浪花。
十五岁到二十五岁,原本是一个人一生中色彩最为明亮,节奏最为欢快,画风绚烂多彩的时光,然而,却是我这一生至为灰暗的一段光阴。
那时我自卑,觉得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就是我。从小就像一件多余的物件被扔在老家,因为没人管,受了很多伤,也受了很多罪。
如果麻雀的胸腔里,装着的是麻雀的心脏,麻雀不会感到痛苦。
但是,我这只麻雀的胸腔里,却被装上了一颗凤凰的心,于是,麻雀时常会感到痛苦纠结矛盾。而无人能懂,又为这份痛苦增添了一层孤独。
就像一个从未吃饱过肚子的乞丐,极度渴望一顿饱饭,我极度渴望着被爱被关怀被宠溺。被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我从不知道。
于是,哪怕是一个友好的眼神也能将我温暖,哪怕明知是一块有毒的面包,只要是一个人打着爱情的幌子给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吞下去。
“整夜,整夜/我呢喃着咒语,想唤你回我身边。”
我不知道那个人是谁,但我每个白天黑夜无不在盼望着他的解救。
我深陷于一场又一场暗恋中。 我固执地认为,不被爱的人是可耻的,只有被爱才能证明我可爱,我有价值,我值得活下去。否则,我不如去死。
我在想,倘若在我十五到二十多岁的时候,能够读到这本书,该是多么幸运的事儿。我会将它当做一本经书来虔诚地诵读。
“你对自己的评价/你对自己的贬低/无异于自残。”
而那时,我并不知道,一个姑娘在没人追求没人爱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的方式,从自身获得爱,就像书中所诗:
“我们需要更多的爱/不是从男人那里/而是从自身/以及我们彼此。”
直到很多年后,当我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获得成长和进步;当我学习了心理学,慢慢形成内聚性自我;当我写诗歌,发表文章,体现自身价值,获得存在感;当我随着读书学习和阅历的丰富,变得内心强大,不再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评价,我才深深明白张德芬说的那句话:“亲爱的,外面除了你,没有别人。”
是的,“你是一面镜子/如果你继续漠视自己/你将只会遇见同样漠视你的人/如果你全心沉浸到爱里/宇宙将会为你献上/那些同样爱你的人。”事实正是如此,。1999年,当我不再执着于所谓的爱情,当我完全放下爱与被爱的渴望,当我一心想着如何离开家沿着黄河四处去流浪的时候,我遇见了生命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或许是因为“当你放下他,你才会得到他。”
也或许正如书的封面上那句醒目的话所说:“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己。”当我们发现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活出真实的自我,才可能拥有一份平等健康的爱情。
所以,亲爱的女孩们,请珍爱自己,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有很多更美好的事情,当你学会理解和成长自己,你会发现,爱情正深情款款地向你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