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毒2》是一本由初禾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毒2》读后感(一):到底什么才算是恶魔?
连续看了两本,超好看的刑侦耽美小说。
如果说第一部着重在社会案件上,第二部的重点就偏校园案件一点。
花崇他们被调到了积案组,去调查十多年前小学失火造成五名少年致死的案子。如今的小孩子现在已经成人,去寻找当年的亲历者找寻真相。真相如何早已没人关心,当事人是否冤枉也没人会道歉。发现孩子有情绪异常,得知孩子被欺负或被不公平对待,和稀泥的家长,忍气吞声的家长。我本人经历过校园霸凌,所以心毒2会勾起我心里的一股无名火。说实话,花崇的心理素质是真的好,要是没有他去解读那些人的心理我真的看着生气。
突然也悟了,书名是《心毒》,花崇在解毒。
校园霸凌总是这样,曾经的施暴者毫无歉意,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可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小孩子的恶,没有理由可言,更没有底线,没有约束。可是成年人就没有错了吗?每一种不可理喻的恶,深处都流淌着绝望的脓臭,而成年人又聋又瞎。每天生活在惊恐中的孩子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死了,要么成为了又聋又瞎的成年人。
还能在相信人性吗?
不要因为看了几本小说就对人性感到绝望,毕竟我们自己就是“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究竟如何去引导这种良善的价值观。
花崇说,我们保护弱者并不是保护年龄小的人。
所以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弱者?生活中也好,互联网上也好,我们总是会被片面的信息所诱导而燃起正义之火。可这世界上,总有一把刀,是为善良的人准备的。
这个世界是一个天平,好人和坏人各自站在天平的两端,大部分人不好也不坏,站在天平的中间,整个世界到底向善还是向恶,其实是由两端的比重决定的,多一些好人,世界就美好一些,多一个坏人,世界就糟糕一些,你是好人,不应该故意惩罚自己,使这个世界向恶的一端倾斜。
《心毒2》读后感(二):恶花结恶果
如果说《心毒1》是从嫉妒,贪婪,人类的各种情感欲望展开一系列案件,那么《心毒2》就是真正的从人性本恶切入主题。我们听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让人唏嘘的案件时,总会下意识的认为是成年人所为,但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就会发现近年来未成年作恶案件愈加增多;想必作者也是为反映这一社会现状才向我们展开《心毒2》的第一个案件,由未成年的施暴,未成年的死亡向我们讲述有的时候比成年人更过分的是未加管教的未成年。
我发现从第一部起,作者就有一种能力让我佩服,作者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牵引着读者从主线到副线,主线中插入副线也不会让人觉着突兀,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间没有那么多天使,游荡在人间的只会是恶魔;第一个案子是尘封多年的悬案,五个未成年在夜晚被烧死,恰好五个未成年都作恶多端,村民们只觉得是报应,或是天灾,只觉得他们得罪了天神,活该被烧死;在五个生命面前,他们的态度显得极度冷漠,但是为什么五个小学生那么招人恨,死了十几年后再次被人提起还是会有人说活该,小孩是家长的镜子,在他们五面镜中呈现的是家长过度溺爱,放纵,不加管教的场景,他们的父母亲手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也亲手送他们离开。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有句话说:“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同样的,一群人都存在错误的观念,那他们便觉得那是对的。
与这尘封多年的迷雾并行的是女童失踪案,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有人认为自己不幸便想拯救他人,可惜每个人的遭遇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封闭落后的小岛男少女多,重男轻女,城市里不允许的黑B超在这是常态,看到是女孩就打掉,打的女人失去生育能力,努力离开的女人却留下一辈子无法忘记的疤痕,于是认为自己生来是来受罪的,她给那些穷苦人家的小女孩买漂亮的裙子,精致的漫画书,给她们与平日里天差地别的生活,却结束她们的生命,她认为自己是在解救这些被人间的枷锁困住的天使,帮助她们回到天堂。
第二个主案在《心毒3》中才有结果,这世间万物变幻莫测,走在路上,你并不知道与你擦肩而过的是心理正常的普通人还是心理偏执的罪犯,永远不能拿正常人的思维去设想罪犯,有时候他们的理由,动机或许仅仅是因为受害人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人,也许受害人在结束生命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的哪个行为惹来了杀生之祸。
《心毒2》读后感(三):成人的不作为是造成孩子成为恶霸的关键
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五个小学生被杀害并被焚尸灭迹。究竟是谁这么残忍,竟对十几岁的孩子下手?警方多方调查仍未查明真相。十年后重案组再次来到案发地,真相竟如此让人震惊。杀死这五个孩子的竟然也是小孩,目的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的弟弟。原来以钱毛江为首的五个孩子是当地的小恶霸,常年欺凌村里其他小孩,抢劫钱财,辱骂殴打,无恶不作。村里孩子无一幸免,老师家长竟视而不见,无人管教他们,钱毛江等变本加厉,村里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刘旭晨为保护弟弟免遭毒手,在准备上大学之前设计杀死了钱毛江五人……
案件告破,带给人们的不是喜悦,而是沉重。钱毛江不过是十二岁的孩子,他们五人能一直为非作歹,正是家长老师的不作为导致的。当他们欺凌其他孩子时,大人们选择了沉默。甚至钱毛江在家欺负两个弟弟时,其父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两句。正是大人们的这种态度纵容了钱毛江们,以至于让他们在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受欺凌的孩子被迫杀死他们以求自保。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在这样的情景中,怎不令人扼腕长叹。
作者初禾在《心毒2》中所描写的这些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历年来的校园凌霸事件时有发生,触目惊心。这些未成年人的残忍令人发指,但最终他们也未见受到严厉惩罚,而有些家长更是不择手段包庇孩子,以为是为了孩子好,实际却是把孩子往深渊里推。
事件发生时,我们总喜欢议论,如今的孩子怎么了?殊不知我们更应该大声问出来的是:如今的教育怎么了?
事件发生了,往往采用的是调解的方法,想尽快地息事宁人,却不知,作恶方从此就有了侥幸心理,受害者的内心创伤却可能是永生都难以治愈的。
干坏事不会受到严厉惩罚让某些孩子肆无忌惮。走出国门的他们仍不知收敛。前几年报道中国在美留学生因“吃醋”暴力群殴同伴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受害人刘怡然被扒光衣服、用烟头烫伤乳头,用打火机点燃头发、强迫她趴在地上吃沙子、剃掉她的头发逼她吃等,期间还有人用手机拍下了刘怡然受虐照和裸照。整个折磨过程长达5小时。当地媒体称,这宗案件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涉案人数之多,所犯罪行性质之严重,在美国刑事案件中实属罕见。“这些孩子粗暴残忍,既无法治观念,也毫无人性关怀。”而他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的人呢?有被告的父母来美后所做的竟是贿赂受害人和证人,想私下金钱摆平。
正是这样的父母才教出这样的孩子。
作者不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恶行的纵容将导致怎样的后果,作者还设计了案中案,通过陈韵的失踪事件来申讨其父母为了金钱出卖孩子,让孩子成为他们赚钱的工具。
桩桩件件都在向世人提出警示,为人师表、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恶行一定要严加管束,否则终将酿成大祸。
《心毒2》读后感(四):刀山火海,与你柳暗花明
在《心毒1》中花崇和柳至秦刚刚结束了两起大案,双箭头甜甜的爱情越来越明显了,花队准备陪着小柳哥去特警支队一对一单练。
而在《心毒2》的插图里,一面写着“刀山火海,与你柳暗花明”,另一面则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每天发生那么多事,瞬息间的差错就足以错过一个人,可他,偏偏看见了那个编号014的特警”。
这两页都预示着在这本书中,花队除了会和小柳哥一起经历生死磨难,还可能会有俩人倾吐缘分渊源的“坦白局”。
在镜像一案中,花队和小柳哥原本是去帮积案组查十年前洛观村五个小男孩被烧死一案,旧案还毫无进展,又相继发生了幼女失踪被杀和洛观村游客被活活烧死两件恶性案件。更令人困惑的是,看似毫无关联的受害者在进行尸检后都发现了七氟烷。
在花队和小柳哥严谨的案情推理和调查之后,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众多社会热点问题也被裹挟在案件侦破的过程赤裸地暴露在我们面前。
如同案件名“镜像”一般,镜子的两面都是杀戮,一面以保护为名,一面以复仇为名。始于爱,却终于残忍。
如果说为人父母却不配做父母,把小孩的隐私照片发在社交平台上,让年幼的女儿陪客人聊天,客人对女儿动手动脚也视而不见。还觉得小孩子的命都是爸爸妈妈给的,小孩能有什么隐私呢。
一句“我们是为你好”就掩盖了千万家长的失职,这种失职在某些时候甚至能够被称为“罪行”。
如果说一个未满16周岁的孩子经常用最残忍的手段侮辱殴打同学,法律无法制裁他,老师管不了他,家长也一味纵容,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恶行的发生。
善恶从来不以年龄来划分,很多孩子身上的恶,真是让成年人都会感到胆寒,法律原本应该是保护未成年受害者的,而不是保护那些未成年加害者。
如果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在被法律制裁以前自杀,或是惨死他人之手,会让真正受到伤害的人和家庭觉得大快人心吗?
实际上大快人心这种事,永远不会发生在真正受到伤害的人身上。只有看客们会觉得“活该”、“该杀”,觉得爽快,而在现存制度下真正能给被害人和家庭最大的安慰,就是将凶手绳之以法。
悲剧的背后,是校园霸凌,是心理扭曲,是父母失职,是法律漏洞,是以爱之名,行不义之事。但隐藏在其中的社会问题,确实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做出更多的努力来避免相似悲剧再次发生。
在镜像案结束后,花队和小柳哥在一起骑摩托车的时候遇到了不受控制的大货车,险些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司机当场死亡,没有查到任何证据,七氟烷的线索也都断了,旧案的关键人物此时又突然出现……
在这种生死关头,花队和小柳哥终于彼此吐露心扉,二人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但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隐藏在背后的操纵着一切,他们的征途还将继续下去!
《心毒2》读后感(五):《心毒》2:勿以恶小而为之
看完初禾的《心毒》1还意犹未尽,果断看《心毒》2,真真是精彩!佩服作者的勇气,把这些很敏感的话题敢于搬上台面,让我们共同了解。
让我最为深刻的是“镜像”部分。
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出现了几条命案,最终不了了之。但这件事机缘巧合之下又被分配到花崇的手中,然后我们又可以跟着花队和小柳哥一起破案。案件的话,其实还是应了那句,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只要做了坏事,再怎么狡猾,还是会露出狐狸尾巴,受到应有的报应!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作恶不分年龄。
洛观村村小学5个孩子遇害,真是可怜啊!他们遇害的原因是,他们平常作恶太深,凶手因为担心他们会威胁到自己非常疼爱的弟弟,所以,在离开村里去上大学之前,把他们几个可能会威胁到他弟弟的几个人给杀了。真是让人唏嘘!站在凶手的角度,他是为了保护他弱小的弟弟。但这个方式,太凶残了!但又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在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那几个孩子经常作恶欺负人,老师大人都管不了,或者说,无心管。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管,这个社会自然会有人来管。凶手离乡背井去读大学,已经是非常不容易!自身都难保,又怎么能带着弟弟去上学呢?但弟弟又是自己的至亲,父母都已经过世了,无依无靠。所以,凶手就做出了那样残忍的事。如果当初那几个小孩作恶之初,老师和家长们可以管一管,让他们不要那么过分,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凶手的弟弟历经磨难也长大了,得知自己最爱的兄长身故的原因,弟弟也选择了报仇。而手法竟然与兄长相似,且更残忍!真是作孽啊!人死不能复生,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生命呢?自己的、别人的生命都很宝贵啊!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谨记!
有时候,带孩子出去公园玩,会看到一些小朋友特别凶,动不动就推开人、更有甚者动手抢东西、动手打人。有些家长视若无睹,有些家长会加以教训。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别人怎么带孩子、怎么教育孩子。但至少,于我自身而言,我一定会教好我自己孩子,不要随便凶别人,不能随便动手,因为那是不对的。我们不能主动做坏人,去做恶。但是,当别人打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傻不拉叽地被挨打,我们要学会自卫、学会自保!
《心毒2》读后感(六):《心毒2》旧案未落,新案另起,挑战再度升级!
刚刚看完《心毒1》不久,《心毒2》就上映了,柳暗花明CP还是那么认真和有趣,书接上回,故事是以一瓶冰红茶展开,花崇为了柳至秦的安全,要对柳至秦进行特训,却发现小柳的“业务”比花崇还要精湛。 相对于《心毒1》,最新上映的《心毒2》里面柳暗花明CP的互动,多了可不是一点半点,超多的互动,可以增加两个角色的人设,让人物看起来更加鲜明和立体,以及通过大量的互动,可以让观众感觉到剧情的走向,两个人从疏离到亲密,再到彼此互相信任,让剧情走向更加自然。下面来讨论一下《心毒2》的剧情方面: 1、旧案未结,新案又起! 上一本《心毒1》第二案的凶手还没有找到,在最新的《心毒2》里作者又起了新的案情,我觉得这是作者刻意为之,因为他可能在织一个大网,相对于《心毒1》的第二案以及心毒2》的第一案,极有可能隐藏了一个幕后大boss,这两个案情或者是以后的《心毒3》幕后主使都可能是一个人。 这本《心毒2》的第一案,并没有说出过所以然,凶手因为发生意外,案情也戛然而止,接着延伸出第二案,作者肯定将所有的高潮剧情,安排在了第3部里,所以《心毒》的第2部只是埋伏笔而已。 2、嫌疑人猜测! 在这本《心毒2》的第10页,花崇去见了他的战友连烽,花崇见到连烽后情绪还是蛮复杂的,相对于之前他和连烽在西北战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到见面后看到西装革履的连烽,突然觉得,有些事还是留在记忆里比较好。 正是由于这一次的旧友见面,柳至秦表示他对连峰没有好感,觉得他很古怪。 在这本《心毒2》,连烽的人设是一个反恐特警,在退役以后就变成了房地产里的主管。我怀疑连烽是这本《心毒》系列里的隐藏大boss。 因为连烽这个人物,只是在这本书里的第一案例出现了一次,在往后的章节里并没有出现,而作者不会浪费笔墨去写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我猜他会在《心毒3》里出现,并且他有可能是在西北战里泄露机密的那个人,也是直接导致柳至秦哥哥被害的那个人。 3、吕可案稍微松散,结尾留悬念! 对于《心毒2》的第二案,我觉得这个案件人物连接有些松散,剧情方面稍微有些拖沓,身为读者的我读起来,觉得有些无聊。像这种相互关联的剧情,无论是人物的形象,或者是作者想要表达出的细节,都应该紧凑一些,或者通过一些写作手法,让读者读起来紧凑一些,这样会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以及寻找凶手。 对于第二案的凶手,我猜是满潇成的父亲满国俊,根据梳理得到的线索,满国俊和满潇成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厚,满国俊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钱。其余人被害,我觉得他们可能是目睹了满国俊杀害满潇成的过程,所以满国俊才斩草除根。 至于最后谁是凶手,以及西北战事的主要幕后人,就继续坐等《心毒3》。
《心毒2》读后感(七):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心毒》 看完了《心毒1》的我,一直惦记着花队和小柳儿的结局。听说作者出了后续,我迫不及待地追了第二部, 主角他们将要解决的案子不再局限于洛城,而是来自全国各地。书的厚度没让我失望, 故事更没让我失望,又是围绕两个案件展开,不过剧情对比之前的来说更加复杂和饱满,一环扣一环,新案扣旧案。 案件1——《镜像》。十年前令人震撼的焚尸案,一场大火将五个孩子活活烧死在了小木屋里,真正的凶手没有查出,每个村民都没不在场证明,在这落后的村庄,也不可能有外来人员作案。十年后,小柳哥和花队根据蛛丝马迹破了此案,案件的背后居然是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原来并不是所有小孩子都是可爱、单纯的,是实实在在的魔鬼。在积案组调查的同一时间,洛城的一对年轻夫妇报案,他们十岁的女儿失踪了。非常不幸的是,几天后,在偏僻的防空洞里,警察发现一具女童的尸体,死于七氟烷过量。看似独立的两起案件,花崇和小柳儿深入调查后又发现这些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案件2——《围剿》。一个是令人咋舌的割喉事件,一个事医院里突然跳楼的病人,陪护的医护人员没过多久就被人杀死,这三者事件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最可怕的是,跳楼事件在人传人后竟然变成了冤鬼索命…难以想象的是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对于案件,尤其是案件背后那些让人痛心的真相,又让人无可奈何的事实看完最后一章后,我发现故事还没有讲完,凶手到底会是谁?作者给我们留足了悬念。 “刀山火海,与你柳暗花明”。人生就像前方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戈壁公路,漫长,未知,布满旦夕祸福,或许还有海市蜃楼,所幸不再是孑然独行。花崇与小柳哥这对CP感情线开始升华,背负着秘密的小柳哥柳至秦开始透露向花崇表明了心声,我们也知道了小柳哥为什么会认识并如此钟情于。花崇知晓了小柳哥一直潜藏在内心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也是他想要探寻到的真相。非常期待下一部的结局!
《心毒2》读后感(八):刀山火海,挡不住我对你的爱
继《心毒》,我又阅读了很多悬疑类的小说,而从《心毒》到《心毒2》的出版这一段间隙,我又陆续读了很多初禾的其它小说,而在这期间,我觉得还是《心毒》是我最爱的,无论是从文笔,剧情还是逻辑,我都觉得初禾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悬疑小说作家。 虽然已经出版了第二册,但是这个系列还没有完结,但是我就觉得《心毒2》已经在整体的剧情中达到了一个升华的最高点,花崇和柳至秦二人的感情也在这里达到了一个暧昧的升华。 第二册的案件,当时相比我第一册也是更加让人觉得心惊,几个离奇被烧死的小孩,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本来应该象征着幸福快乐纯真的校园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凶残事件?正如花崇的这样一句话,“恶魔不分年龄,我想保护真正的弱者,而不是年纪小的恶魔。” 前段时间读了紫金陈的《坏小孩》,由此导致我在读《心毒》的这个案件时候,我始终无法将这几个孩子当成一个受害者,正所谓所有罪孽的根源,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而另一个案件就更加让人难受了,从小女孩的失踪案到非法器官贩卖,再到谋杀案,其实故事的结尾是什么样是读者最为关注的,而其实也是最让人难过的一个结局,而往往人性的丑恶也是在这样一个濒临绝境的环境下,达到了一个顶峰。 而在剧情发展的后半段,柳至秦也终于说出了一直以来对花崇隐藏的秘密,多年前的一见钟情,多年后的两厢情愿,我无法想象柳至秦他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来面对花崇,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这也是其中一个,这本书的感情线也没有其他书一样主角之间狗血的误会,柳至秦对花崇只有浓浓的信任,因为信任,他们选择互相依赖,互相倾诉,共同前进。 正所谓刀山火海,与你柳暗花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在逐渐中一点一点的升温,而这本书总共迎来它的剧情的最高潮,最后这个结果就不在这里剧透了,但是你要相信我初禾绝对是网络悬疑小说作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入股不亏系列,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犯罪心理的小说人,那么《心毒》系列,你一定要去读一读,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感受。
《心毒2》读后感(九):《心毒2》:跨越时间线的罪恶
初禾的作品《心毒》是一个系列作品,相比第二部,第三部出来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当我手里拿着这本《心毒2》的时候,三已经出来了。不过现在要说的是这本第二部,它整体的故事节奏和主线还是延续上一部的风格,以主角花崇、柳至秦联手所破的案件来展开。而这样的主角搭配风格也让我想起了一部由季肖冰演的网剧,也是犯罪、推理、破案。不过影视剧的观感却没有读书来得强烈,或许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整本书由两个故事组成。十年为一线,多年前洛观村几名男童同时被害,而如今又是几名女童。两个案件的性质总是不禁让人将它们联系到一起。除此之外花崇他们也发现火灾夺命的惨案接连在洛观村上演。随着故事的推进,几桩案件有一条无形的绳子,将他们串在一起,越往后,随着真相越来越近,也会让人从故事里看到,社会的黑暗并不单一。这个故事涵盖了当今社会和前些年曾实际出现过的校园、医疗、家庭、社会等问题。 在另一个案子中也是短期内出现了几名被害者。与上一个案子虽然手法有所不同,却又同样被害人数多,有案件有着比较长的因果时间线。手法残忍,充满着血腥味,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让读者阅读画面感极强。看《心毒》也不免让人想起《无罪谋杀》同样是主角在经历着自身故事的时候,同时又让读者看到了多个犯罪案件,很精彩,但故事内容和深度却又不同。这些犯罪推理的故事除了给人观感上的冲击,也总会让人忍不住去思考人性的另一面。 在《心毒2》里时间带走了一些人的生命,却带不走真相与留下来的人心中的执念。有的人用漫长的时间延续着罪与恶,有的人延续了仇恨。现在的罪与罚是否都与过去有关?被害者何其无辜!被害者是否真的无辜呢?
尤其是在第一个故事《镜像》里,一个村子,好似一个大社会,一个命案里牵涉到的刑法条例不止一二那么简单。而不在法条之内,违背良序风俗的事更是在挑战人们以往对道德的认知。《心毒》不仅故事内容是精彩的,也是一本可以让人自发思考的一本书。如果文学、社科类的书籍读乏了,相信这它可以挑动你的神经,让你提提神。
《心毒2》读后感(十):柳暗花明,案件清晰
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案件或者故事里,往往都有一些悲剧的发生,而这些悲剧大多都是人为造成的。在《心毒2》里几个案件也都是如此。使我们揪心的是,犯过错误的人往往不自知,还有哪些受到过破坏的人往往又会成为加害者。
读完《心毒1》之后我也一直心心念念接下去的故事。“柳暗花明”组合仍然是我喜欢的一对,小柳哥和花崇,都拥有不同的性格和擅长的东西,两个人组合在一起,成为了最强的搭档。这本书的两个故事《镜像》《围剿》同样是充满悲剧的。尤其是第1个完整的案件《镜像》,故事讲述的是10年前一个落后村落小学中发现4具被焚烧的尸体,10年之后作为积案,花崇重新开始调查,而同时花花手上还有另一起女童被杀案,这几起案件的同时调查,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故事里不仅展现了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有就是校园中的霸凌现象。都是因为这一些事情,使得悲剧的发生。
当然,最后的凶手作为报仇,虽然情有可原,却仍然要受到法律的审判。这也是花崇所说的,他不喜欢未成年人被害的案件,也不喜欢未成年人作为罪犯的案件。如果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悲哀和无奈。但不能否认的是“柳暗花明”两个人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寻求的真相。原来两个人都是为着小柳哥的哥哥死亡真相继续调查着。两个人也在这一部中冰释前嫌,成为真正互相信任的人。 如果说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连载的读者会发现实体书的内容变得非常不同了,因为删减了很多两人之间的感情戏份。其实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两位主角之间的感情戏份我是不太愿意看到的,所以实体书出版之后,有更大的受众群,因为它的侧重点集中在了案件上,通过非常强大的悬疑色彩以及做着调理清晰的叙述,把整个故事的案件进展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精彩。这也是我愿意读这个系列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中第2个案子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真凶刚刚浮出水面,故事就结束了,只能期待第3部的故事,第三部应该是大结局,不知道会否解开小柳哥的哥哥被害的真相。不过我相信在第3步中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