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快意恩仇录》是一本由李敖著作,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敖快意恩仇录》精选点评:
●李敖说他早生了50年,我说他晚生了500年
●此书改变了我对李敖“广博而不深刻,只作游戏文章”的印象。前几章读来无味,自第四章"投笔纪”往后,渐入佳境,极为酣畅。一言以蔽之:君子坦荡荡。这是我所读过的白话文运用的最牛逼的书,特别是揭别人短的时候。可以说被李敖骂过的人,绝不能不臭。 但错别字不少,标点多有误,字太小,行间距太大,友谊出版公司很垃圾,糟蹋了一本好书,甚不爽。
●李先生该回大陆看一看了。
●矫情
●这本书我肯定读过。
●写的很好,很多幽默的地方,一往无前的狂傲
●這人 xgyyin
●怀念年轻时的李敖
●大学时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的书,然后对李敖的传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了许多关于李敖的书,却看不懂他自己写的书。 我不喜欢政治,却喜欢拥有传奇经历的人。曾经对李敖顶礼膜拜,关注他的一切,如今,却觉得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丑。
《李敖快意恩仇录》读后感(一):评论李敖快意恩仇录
李敖身上还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痕迹,这是难能可贵的
有威武不屈的铁骨,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天地独行的坚毅,在他的身上同样看得到洒脱,看得到的浪漫,看得的到中国式的俏皮和幽默,还看得到些许的哀叹和宿命
《李敖快意恩仇录》读后感(二):小刚评李敖
这本书看了一大半了,在图书馆借的,友谊版。作为一名文化青年,并且李敖大师是我哈尔滨老乡,况且他的作品还那么有批判性,我当然爱上了。就像序里写的,《李敖回忆录》是编年体,而《恩仇录》则是纪传体。大师的本领,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李敖快意恩仇录》读后感(三):瞧,这个人
李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看过他的大学时代的日记,我相信他有这样的潜力。
看过《李敖快意恩仇录》。我相信这只是一种自我膨胀和自我梦幻。
在各种斗争中,李敖把自己放在越来越高的地位上。殊不知,没有真正的留名青史的作品,他会从“神像”中摔下来的。
如果有人说《传统下的独白》《胡适评传》。那么我想,这就是李敖的最高水平了。
《李敖快意恩仇录》读后感(四):摔下来吧,李敖
李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看过他的大学时代的日记,我相信他有这样的潜力。
李敖也曾自嘲说自己在监狱里读了一卡车的书。
然而当我看过《李敖快意恩仇录》之后,我却越来越相信这只是一种自我膨胀和自我梦幻。
在各种斗争中,李敖把自己放在越来越高的地位上。殊不知,没有真正的留名青史的作品,他会从“神像”中摔下来的。
如果有人说《传统下的独白》《胡适评传》。那么我想,这就是李敖的最高水平了。这种水平,无论代表的是自由、考证、批判或是其它的,都不足以把他抬到他自己渴望的位置上去。
《李敖快意恩仇录》读后感(五):对回忆录的补充
本书相当于作者的回忆录的细节补充,原文引用了不少书信,未免给读者一种琐屑之感。每一章的标题都是“××纪”,其中用了四个地质年代的“纪”,用了三个节气名称,感觉不伦不类。作者的狂傲在这里体现得更明显,例如他说,“要找我佩服的人,我就照镜子”。在他的笔下,整个台湾都乌烟瘴气,一群乌合之众。他对岛上那些名人的评价豪不留情:余光中是势利眼,太没脊梁;梁实秋到台湾后变得软弱;徐复观两面做人,有时会闪露一点真性情;柏杨是国民党“文学侍从之臣”出身,对朋友忘恩负义,没有现代学问底子,专精、博学训练都很差,作品缺乏深度、广度;讨厌马英九,他是党棍,容貌漂亮得没有男子汉的英武气;连战的脸讨厌无比;湖北人格局小。作者还给人一种粗俗、猥琐之感,爆粗口,连性自慰、约炮的事情也往书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