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30 00:19: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经典读后感有感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是一本由龚洁著作,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精选点评:

  ●因为最近被拜托写一个攻略,于是各种关于鼓浪屿的东西都读了一遍,愈发觉得原来自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

  ●周末去上海,发现这本书已经从dui的家迁移到了den的家。最适合一边旅行一边读完的书

  ●鼓浪屿的老别墅,仿似时时琴声缭绕

  ●百度百科嘛。在鼓浪屿岛上翻完了。明天去看看。

  ●买的二手书,黑白印刷,写历史、人物多于对建筑本身的描述,毕竟这么多年混居改建下来想要再看到当时的辉煌已是不可能。作者时代特色的语言态度,是当下少见的可爱、真诚。于旅途中翻过了一遍。

  ●配图黑白,思想也是黑白。

  ●一般。算是有点帮助。

  ●实地去看书中的别墅,岁月的沧桑啊,物是人非

  ●越来越受不了意识形态作用下扭曲的历史了

  ●和我的期待略不一致,期待看到更多的建筑方面的讲解,怎料这本书侧重的是老房子背后的故事。书名岂不是应该改成“到鼓浪屿听老房子的故事”?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读后感(一):最严谨最系统的关于鼓浪屿建筑的书

  龚洁老师另外那本《鼓浪屿建筑》一直买不到,好在终于买到了这本,迫不及待的和其他几本写鼓浪屿建筑的书放在一起看。相比而言,龚洁老师的研究是实在的学术行为,结构和条理非常清晰,考证有依有据,文字和逻辑都很严谨;同时行文流畅,图文美观且准确,最有参考价值。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读后感(二):建议跳过文字部分为宜

  地方不错,照片不错,写的实在是糟糕.感觉象是在看地方志(还是七八十年代编的那种,洋溢着当年常见的说教气,文字乏善可陈).看在美丽的鼓浪屿的份上,才勉强看了下来,不过是从二分之一处开始快进的,偶而对感兴趣的别墅才细看文字介绍,边看边叹气.幸好是朋友送的

  喜欢鼓浪屿的朋友,还是亲身游历比较好.静下心来,处处皆美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读后感(三):到鼓浪屿看老别墅

  鼓浪屿的老别墅隐匿在郁郁葱葱的树影之中,古旧班驳,以至你可能会忽略了他们的美丽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故事。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正是帮助你了解这一切的机会,让你在时光转换之间,看尽鼓浪屿老别墅往昔的繁华、荣耀与屈辱。

  这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历史时代的见证。

  同时推荐另一本介绍鼓浪屿的好书《水月风花 鼓浪屿》。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读后感(四):不全是鼓浪屿的

  在图书馆几个书架间翻了半天,有关鼓浪屿的书好几本,是有些不知所措。

  最后选了这本,偏方正的书形,泛黄的书页,黑白照片,慢慢生了好感。

  翻开眼睛居然扫到了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吓了一跳。然后是连续几张柱子的照片。上学期鼓浪屿也算去了几次,但只是瞎晃,沒去景区也没走太细,路上偶尔抬头看那些别墅时也注意到过那些别墅的柱子。记起高三上《历史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老师特意介绍过古希腊柱式,那时候我兴趣盎然,现在与这些柱子,算是一种邂逅么。

  我大概之前预期的只是对于鼓浪屿的大致了解,没想到读完合上后这书带给我的收获远远超出我最初的预期。

  既然在闽南读书了,我早想读些闽南的地方志了。

  这本书,更像是以鼓浪屿的老别墅为引导,向读者述说闽南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这样说,好像是超出我预期又正和我意了。哈哈。

  房子是会讲故事的。

  闽南的解放,海外华侨,汇丰银行,厦大和大夏,各国租界,基督教天主教,这些都是闽南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同时又极富人的色彩和时代色彩,把它们同闽南的茶文化,妈祖文化,佛教等区别了开来。从这个角度来说,鼓浪屿这个地理位置极其特殊的地方,这本书讲的依然是鼓浪屿的故事,只是鼓浪屿在闽南,浸身于历史中,讲故事的人只是让故事更完整了。

  看到几个网友的评论多抱怨这书历史讲得太多云云,不免有了小小的为此书平反之心。

  在现在以小资标榜却商业化极了的鼓浪屿上,我们置身于这些无与伦比的建筑却对它们视而不见,反而朝全鼓浪屿可能是第一百家的咖啡店走去。而老别墅成为了古宅,除了一些有了新的使命外,一片失落的人去楼空的荒败,只有建筑默默地在那里,像某种偏执的存在主义,哪怕只是在路人的一瞥中引起一段不相关的心绪。那就是建筑的寬容吧。

  这本书的作者龚洁本就是研究厦门地方文史旅游和建筑,这本书无疑是把两者结合了起来。而地方志似乎退为老别墅的背景故事,讀起來很有趣呢。

  照片很多,但图文编辑得很好。黑白照片里的老别墅真的很美。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读后感(五):出逃

  一下雨,闽南典型的冬天就浮到感觉层面,地平线之上,阴云之下,不冷不热,空气潮湿,整座城从头到脚散发出一种极度渴望游手好闲的精神盲流气质来。

  多半衣食暂且不愁的人开始发梦——

  比如想有个可以看到大片天空的落地窗,把床推到窗边睡一天觉。

  比如溜到人影寥落的小咖啡馆里要一杯假蓝山,目无焦距翻几页过期杂志。

  比如找个荒草即将丛生的老宅,铁观音一盏,檀香一线,以神游物外的状态挠古琴。

  比如轻手轻脚走到古寺里,最好雨天香火不旺,青石板被雨水一打光洁无比,和尚做早课,你菩提树下听梵音。

  比如再买张动车票,跑去看看鼓浪屿上是否还挤满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文艺的梦想啸聚这1.87平方公里的小清新们。

  一直不好意思说,我还就是好小清新这一口的。

  那天晚上我和俩姑娘住在没开发的老别墅里,踩竹梯子爬上天台。入夜后的海浪声涌过来,铁皮风灯里的蜡烛,照着空掉的红酒瓶。

  大批旅行团撤退后的鼓浪屿的确安静,一场死睡那样的安静。在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客栈灯光的围剿下,我很恶意地想,不知道今晚又有多少情侣在鼓浪屿上春风一度,从此这个小岛的某个房间就往私人地图插上了一面gif格式的不断冒着小红心的的旗帜。当然,时间久了有可能被另外的记忆覆盖。

  天亮之后旅行团导游的喇叭和举高的三角导游旗又开始满岛窜。我趴在老别墅的窗台上,听每隔五分钟来一团的导游说着一模一样的解说词。穿着花布长裙戴着宽沿草帽的姑娘和她们身边端着相机的男伴,一家一家有花有草的小店排队列阵。鼓浪屿一扫夜晚街上只有猫出没的冷寂,拉开闹哄哄的文艺腔。其实挺不错,甜俗贱有甜俗贱的欢乐,没营养但架不住卡路里高啊,要high就扫街吧,要深沉你就慨叹吧,要迷失你就装作迷失吧。

  这一天我跟着岛上牛叉的姑娘混,跑工作室里喝茶,跑宅子里看一屋子老家具。午后在人家的音乐室逗一只狗,听一首新曲子。主人说他们正排演平安夜在三一堂唱的赞美诗。我把头靠在高高的椅背上,看见木质天花板的四角,有纤细优美的线条。

  回来后我梦见一群鬼把我叫去看他们拍的纪录片——观影室一股老旧尘埃的气味,黑白画面,纪录片里蒋校长和宋三小姐都变成荒诞派的诡异造型。很奇怪怎么会造出这么蒂姆伯顿式的高质量梦境,是不是鼓浪屿那幢破败的老别墅馈赠的记忆电码,我也不知道。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到鼓浪屿看老别墅》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