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史(上下)》是一本由(荷兰)彼得・李伯庚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6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洲文化史(上下)》精选点评:
●挺好!
●雷雨停电,点着蜡烛看完的. 文化史=宗教史?
●孟德斯鸠热衷罗马历史 罗马历史是现代西方社会的缩影 家里也只有这本跟罗马历史擦点边 话说香港算什么
●比较独到视角。
●再次尝试,还是止于前50页的范畴。于我,书中的内容有些零散缺少统一的主线,更接近于学术作品以及文献综述分析的味道。可能还是喜欢多几分故事性或者亲近通俗一点的作品吧。不过这里的评论都很高,莫非是我的风格太随性了?好在读书只是个personal的事情,我不强求。
●这本书前前后后拖了很久读完,感觉写的不够明晰,看完后混沌感依旧。
●赵复三先生译得很好,原书也很出色
●好多书忘记评分了
●本科读过, 但是没读完貌似
●欧洲国家多使之文化复杂,但作者以希腊,罗马,教会,文化复兴为一线连串起来。
《欧洲文化史(上下)》读后感(一):无
荷兰人写的欧洲文化史,更像作者个人认为的文化史,对文化史也许和作者在理解上有差异,但欧洲的文化可能是最复杂多样的!欧洲文化史估计要写出来比欧洲历史都复杂的多,此书基本算入门级的,普通人了解一下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作者还是对自已的偏见处理得不好,所以,有价值,算是了解欧洲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新华字典吧!
《欧洲文化史(上下)》读后感(二):无
这二天酒精上头,看了自已上一次评论,有点自大了!这本书对欧洲文化的发展,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以及向其他地区的文化输出,还是比较权威负责任的,书首先是肯定的!但是只是还不够详细,但文化这个概念本就不易得到大众的统一认同,文化也同时是历史征服的附属产品,如果不了解历史,就不了解文化发展,但只有历史的文化史真的还不行!入门级字典的地位沒跑了!
《欧洲文化史(上下)》读后感(三):一本非常好的书,把个人观点和其他观点结合的很好
一本非常好的书,把个人观点和其他观点结合的很好。
作者时长在书中讽刺一把欧洲人自己,满是风趣,读起来不累。
作者没有教科书式的讲述,更多的是通过大量的文献证据引用来让你了解当时的情况(作者的海量文献引用让我惊讶,感慨国内类似书籍的不足)。
本书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但是印刷精美。 值得珍藏的一本好书。
不适合应对国内的欧洲文化考试,适合真正喜欢欧洲文化,为了读书而读书者。
《欧洲文化史(上下)》读后感(四):欧洲是一个梦么
上午闲在屋里,这本Peter Rietbergen的名著《欧洲文化史》翻完了。
作者在引言就说,欧洲是一个梦吗?对于外来者,对于历史学家,跳不出自己文化政治甚至是道德的困境,更跳不出自己。欧洲是一个现实,欧洲的文化不是在一个不断被推翻又诠释的梦里。
可事实就是这样。
很喜欢这本书,如果还有一个如此清闲的下午,我会细细地再读一遍。
我就想啊,某天一定到魏玛去到慕尼黑到巴塞罗那到威尼斯到巴黎到布拉格去,我对那里已经熟识。
学好英语吧。读研以后一定好好学德语。
睡会儿。窗外正下着雨。雨打窗棂。
《欧洲文化史(上下)》读后感(五):眼中的欧洲和想象中的欧洲
因为做宗教改革的专题,拿到了这套书。刚开始没当回事,做完事情了随便翻翻的时候,被吸引住了。
虽然每一章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但是每一章也都可以作为独立的一篇来看。每一篇都不是很长,看上去很舒服,一会儿就一章。
还没有看完,已经觉得看到了一个更加新鲜的欧洲。它彻底打破了我意象中对于欧洲的看法,对那个自以为优等的文化种群的崇拜。我想的那不欧洲不是真的,只是脑海中的另外一个世界,那是想象中的欧洲,是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关键字,构成的关于对整个欧洲大陆的美好想象。
了解历史,才能真正地理解现在。作者对欧洲的发迹史,对这发迹史中发生过的所谓小事呈现在了出来。说是小事,是因为对大多数对历史的阐述往往停留在那些里程碑式的、宏大的场景和人物的背影里,而没有去想为什么事件会这么发展。而真正的历史,是生活,是细节。正是这些细节,透漏了欧洲的本性,也就可以理解一些让人愤愤不平的事情了。
当然,看到作者身为欧洲人而拿他们自己发迹史说事儿,有点新鲜,还跟着一起冷嘲热讽起来,有点失风度啊,呵呵,但作者冷静客观的态度,和抓住小尾巴就揪起来的作风,真的让人很佩服,不得不让你跟着作者一起骂起来。
当然当然,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法语还是要学的,话又说回来,法语是真的好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