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孔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22 02:55: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孔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孔子》是一本由高光著作,昆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7.00元,页数:5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子》精选点评:

  ●这部五十多万字的巨作,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小说了,我仿佛穿越到春秋末期,跟随着夫子的脚步,与颜回、子贡、子路、冉求、公孙牛结伴,周游列国,我结识了美丽的南子,西施,令人敬佩的伯羸,离洗,还有与夫子一样充满仁义的申包胥,当然,也认识睿智却阴险的伯噽和伍子胥。这一路都是智慧的较量,却艰辛异常,没有人能理解和接受夫子仁义治国的主张,有的只是一张张嘲讽与不屑的嘴脸。于是,这一走,便是十四年!颜回去了,夫子老了,子路死了,就连我最敬佩的端木赐——子贡,也默默离开了,只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历史的长河里,迷茫了,哭了。

  ●去掉孔子可能更好,形象没有超脱想象,主流的历史观,反而配角们写的出彩

  ●高中时读过的书,觉得非常有意思,想再找来看。

  ●我第一次,感觉到孔子真正的存在过。

  ●不错的历史小说,让我记住的凸额怪人的苦心

  ●值得关注的一本书。用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不一样的孔子。不再是神化的孔子。一个有血有肉会痛会流泪的孔子。一个从平凡人世界走来的孔子。我们凝视着他的背影。跟随着他的脚步。去往圣洁的精神殿堂

  ●看完后感觉心里莫名有大悲伤

  ●小说而已,无需多言

  ●走吧,走吧。

  ●真小人&伪君子

  《孔子》读后感(一):历史画卷不枯燥

  本来写武侠小说的作者转型异常成功

  孔子本就值得尊敬,并不是说他的学说多么唯一,而是若你仔细研究过论语之流便可以发现都是很中肯很积极向上的教导话语,比之如《二十四孝》这种书不知道理智中肯了多少,所以作者对于孔子形象的美化并没有丝毫引起我的反感,这也是我爱这本书的理由&前提。

  古有囊萤映雪,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偷偷到阳台那月光照着读的,怕被妈妈发现=w=。实在是精彩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有血有肉,尤其是子路之流,更是鲜明地跃然纸上。

  力荐,乃历史小说的佳作,只是稍长,实体书很有质感。

  《孔子》读后感(二):朴素之美

  看样子还没有人看过这部作品。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这是一个还不浮躁的作者用心写作的作品。文字朴素,文风简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走下神坛的孔夫子的形象。

  很早之前读的,还买了送给很多朋友。

  用四个字形容这部书带给我的阅读感受,只能是---朴素之美。

  《孔子》读后感(三):脱线的孔子很可爱也很无奈

  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的,当时寝室老大说很好看,于是也借来看看。对于孔子的印象不是太好,以前看过一些孔子的书都觉得很说教,但是这本绝对颠覆你的刻板印象。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粗布衣的长者,坐着一架简陋的木头车,有时和学生们打打哈,有时和田间老农拉拉话,有时厥得某位君王脸色发白,有时说得某位大臣哑口无言。看似不经意的对白,却很有自己的风格和奥义,和以前看的说教完全不同。

  孔子的每一句“回啊”都觉得很有喜感,这种亲切在以前的孔子身上很少看到,还有他在齐鲁会议时候的脱线表现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那个时候的孔子无疑是孤独的。以前只知道他孤独,却不知道他如此在孤独中自娱自乐~

  《孔子》读后感(四):孔子见南子

  南子是谁,天下最美的女人!

  南子美艳、淫荡、天真、孤独。

  南子是宋国的公主,卫灵公夫人。天啊你是说卫灵公,那个比她大30岁的老头?没错,是那个懦弱的老人。

  卫灵公夫人被多少人觊觎!

  她年华似水的时候,跟人私通,虐杀王子,种种不伦。谁知道呢?历史变成了写在纸上的故事,没有人知道真相!也许那只是一种叙述或者仅仅是一种捏造而已。

  南子有多美?倾国倾城。楚国国君夫人伯赢是美貌与智慧并存,而南子的天真无知,不仅是美人,而是绝色。你可以想象那样的女人有多么吸引!

  孔子见南子,南子在浠帷中,环佩叮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论语·雍也第六》记:"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史记·孔子世家》则记“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

  孔圣人手足无措,神思恍惚,像孩子般指天为誓,这不是因为有辱圣明,而是夫子心虚了。有那么一刻,孔圣人忘掉了仁政,忘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出世理想,只因为看到了南子的天真无知,倾国倾城的笑靥。

  公元前3世纪,雅典卫城的文明灿烂如繁花,

  苏格拉底饮鸩而亡,伯拉图的《理想国》毫无根基地漂浮在古老虚无的信仰里

  神秘遥远的华夏大地上,在苏格拉底之前,

  孔子像所有哲人一样,孤独,

  踽踽而行。

  在那片疯狂的大地和时空穿行。

  周游列国,十四年而返,

  潦倒如故。

  那片荒芜的大地长不出你的理想啊夫子

  你得到的是最彻骨的孤独,

  孔鲤、颜回、子路、司马牛……

  一一死去

  你依稀记得南子在帷帐后走出来,

  在你智慧的额头上的轻轻一点,

  成了史书隐去的珍宝。

  : 2005年旧作

  《孔子》读后感(五):都是老问题,儒毒不除,国难不己

  都是老问题,儒毒不除,国难不己,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为什么只要一旦陷入到“尊孔反孔”的这个周期律中,必然也就要陷入到兴衰更替时间极短的另一个周期律中。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由于儒家学说的本质才造成的。  

  孔子尽管被儒家传人尊为是鼻祖,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又被后世的许多人美誉为是平民教育的首创者,但是儒家学说的源头与核心内容却是周公所制定的《周礼》,而《周礼》的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维护王朝统治的纲常制度。所以,不管孔子为其增添了“成仁”,孟子为其增添了“取义”,还是后世那些名儒、耆宿为之增添了多少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容,然而儒家学说都始终没有跳出为统治阶级效命的范畴,其根本的性质仍然是一种依附于皇权加官权的文化,所宣扬的仍然是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加机会主义的人生哲学。  

  任何依附于皇权加官权的文化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全心全意地为皇权加官权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为皇权加官权服务的根本途径,就只能是愚昧和麻醉被统治者,通过对被统治者进行思想麻醉和精神控制以及性格上的弱化,以达到接受、甚至是顺从地接受统治者的统治的目的。  

  儒家就是儒犬,是为了皇帝服务的虚伪君子的代名词!满嘴满篇仁义道德,全心全意吃喝嫖赌,天天呼唤礼义廉耻,时时不忘坑蒙拐骗

  一两句说不清楚,有些词发不上来,详情可百度 文有第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cf4c430102e0yx.html

  透过虚伪看本质,儒家能代表先进文化吗?儒家能给中华民族带来富裕繁荣吗?儒家能在世界文明的竞赛中成功、胜利吗?纵观历史,答案都是否定的。

  儒家思想的精华在于用“礼”来模糊人权,糟蹋人权。将社会分成严密的有利于封建专制的等级奴隶式思想制度。 将法律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乃至边缘化,让生存在等级社会中 最底层的人沦为“礼教的奴隶”。

  儒家礼法治理下的社会,法律性同虚设,司法依附行政,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腐朽和无序,动乱一触即发,可万历十五年,一切都显得盛世安详,丝毫意识不到三十年后即将发生的一切。开朝的筚路蓝缕励精图治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陈腐没落积重难返,如何避开这个被诅咒的历史怪圈?只在于我们是否有尝试的信念。只在于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尝试的勇气。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孔子》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