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直观》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19 04:16: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直观》读后感锦集

  《直观》是一本由赵汀阳著作,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10,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直观》读后感(一):NetWhale:哲学在玩语言

  哲学在玩语言

  etWhale 2003-11-02

  2003年4月25日录《在北大听讲座(七)》思想的乐章----知识,命运和幸福(赵汀阳)“从知识论的逻辑上看,怀疑论是它的必然结果----我相信这是西方哲学最深刻的一条思路,也就是苏格拉底、希腊怀疑论、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其中的思想结构可以表达为:

  1、既然我们试图从主观意识中找出真知识,那么就永远不知道哪个是真知识,因为分辨是否真知识的理由仍然是一种意见(相当于美诺 论);

  2、于是可以确实知道的情况是:某种东西似乎为真,但没有理由能够证明它为真(相当于皮浪/恩披里可命题);

  3、即使有某些已知的事情,也不可能由此推论出关于未来的知识或者普遍必然的知识(相当于休谟论点);

  4、理解事情的规则总能够被不同地理解,而且只要把未来的或潜在的可能解释考虑在内,那么我们总能够合理地而不同地遵循/改变任何一条规则(相当于维特根斯坦论证)。”

  正如作者所说:“哲学在玩语言”。

  《直观》读后感(二):mssaturday :作为日常生活的可能世界

  无题

  编者按:原文如此

  原文总标题:作为日常生活的可能世界

  版权申明:这个文档的版权归该文的原作者所有

  作者:mssaturday (网名)

  2007 07 25 always saturday BLOG

  这些字来自赵汀阳,很难得最近安心看了一本书,字很少但总归是看掉了。

  细想想除了老爸很少有人跟我讲道理了,当然老爸的道理也是书里看来的。

  我喜欢听知道比我多的人告诉我不知道的东西。

  我难得转些文字的

  quot;问题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是否存在着本质这样的东西,但是我们肯定知道我们有寻找本质的欲望。且不管有没有本质。

  所谓本质这种东西很可能是由我们对本质的欲望所定义的。

  我们相信本质总是隐藏着,总是在"幕后",越是找不到就越有魅力。

  对本质的欲望培养了人民的窥探癖,即使没有什么隐藏着,窥探行为本身也生产着快感和意义。"

  quot;"没有比想象"自己"更有害的想象了,人们喜欢想象在心里有那么个绝对与众不同的特别需要得到"实现"的自我。

  那个永远是"孤独",需要"呵护"而又总是绝望的自我。

  首先,这样的自我并不存在。

  其次,老是想着去"呵护"那个不存在的自我,除了把自身变地渺小,似乎没有别的什么功效。"

  quot;为什么许多人对自己有着无比的兴趣?这并非人的自然习性,但一定是人的文化习性。

  雄狮心中只食物,母豹心中只有幼豹。动物们似乎目光短浅,只看见食物和子女,但却心胸广大,看不见自己,却懂得天空和大地。(其实我觉得他讲地太浪漫了,它们是为了活下去而已,用食物让自己活下去,用子女让自己的特征活下去。)

  只有人才会无比地关心自己。

  人有镜子能够看见自己,人有文字能够听见自己。

  人不再懂得事物,因为事物都被人按照人的需要看成了材料粮食能源和美学景观。

  同样,人不再懂得他人。

  《直观》读后感(三):铁皮鼓教育博客:赵汀阳的“问题间性”

  赵汀阳的“问题间性”

  作者: 铁皮鼓教育博客 2007-02-10

  昨天在书店,买了三本消遣的书,其中有一本是赵汀阳的哲学自选集《直观》。

  生活的有趣之处在于,你会在不同的书里遭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世界有时候真的不是线性的,而是在不断地打转,当然,是围绕着相同的问题打转。

  其实因为忙,只读完了前言《问题间性》,启发很大。所谓的启发,不是学到了新的知识或者有了新的感悟,而是许多模糊的想法在不同的地方复现,不断地被不同的人说出来。

  赵汀阳讲到哲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说学习哲学是要有天才的,笨人越学越笨。同时,哲学不是知识,哲学是一种艺术。这些其实都很容易被理解。在古希腊,哲学的本来意义就是“爱智慧”,也就是说,哲学不是知识,知识是体系化的明确的,哲学是智慧,智慧是对所有人生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整合。因为各个高校哲学系的大部分教学是无效的,因为他们都在把哲学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教授。

  其实这样一说,就可以隐约看出,他对哲学的思考,其实运用的就是复杂性思维。

  接下来就更明确了,他讲,哲学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思考与重新建立各种‘问题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新问题的干涉下,我们原来的思想格式(例如现代的知识至上的学术格式)、概念系统(例如逻辑编排的种属概念等级系统)和价值观念(例如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的价值排序)都明显不够用了,不仅偏狭,而且失真,因此,即使我们固执地使用既定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表达清楚,这种‘清楚’本身就是可疑的。”

  一句话,哲学并不简单是脱离生活的玄思,当时代变得日益复杂的时候,哲学把握世界需要新的思维。因此,他提出哲学的新任务是进行“大模样思考”,这种大模样思考其实就是复杂性思考,整体性思考,是超越专业偏狭的思考。(又有一点近于全面人类学了)“特别表现为迫使每一个问题都面对其他所有问题,使每一个问题都把其他问题看作是它的生态条件,于是思考就不再是专注于这个问题或那个问题,而是问题间性和问题间的合作交往,由此也许能够有助于建立问题间的有活力的生态关系”。

  今天和朱老师谈到“问题间性”,我其实真正想说的是新教育实验。

  作为民间性质的实验,它的核心在于有效性,必须有效地解决实验学校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理论也必须是充分有效的理论,而这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的理论,肯定要强调多学科多视角,强调“一个或所有问题”。这也是我们强调六大行动整合性的重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我明确地提出,他的博士生团队要改变思维,不要拘囿在所谓的专业范围之内,否则,与新教育无益。

  而未来的新教育理论,也必然要建立在这种整合性的理论思维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改变教育科研范式”。

  《直观》读后感(四):丁海宴:意义的造型

  意义的造型

  丁海宴 2004-12

  立意,习惯地理解为作品的中心意义。或者叫作品的主旨、主体思想。这种解释基于一种“名词化思维”。即:立意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立意?“……是……”,产生的一定是关于对象的解释,一种逻辑的认知结果。其结果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一种个性,甚至是一种心态,而实际上,立意是动词性的。意义是什么?这只是立意的一个条件。立意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意义的形成、制造和构建。即:意义的造型。

  意义没有形成意义,还不是意义的全部。换句话说,意义的造型不是意义之外的操作,而是意义本身的动作。是立意概念中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讲,意义的真正价值,不只是对认识的解释,还是对认识的创立,意义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语言的存在,更是作为一种思想价值的存在。也就是说,意义,重要的在于形成意义,没有形成的意义,还不是价值性的,无价值的意义无意义。

  比如说,房子的概念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居住、生活、遮风挡雨。然而,在形成房子概念之前,遮风挡雨就已经是意义了。但其意义还不是价值性的,还只是一种语言的存在。只有到了怎样遮风挡雨,如何居住生活,房子的概念才形成,这时房子的意义才是价值性的。

  对于立意来讲,不只是指明意义,还在于构建意义;不仅是解释对象,还在于创造对象;不仅是发现意义,还在于形成意义。况且,就意义本身而言,“意义也不是对世界的说明而是对理解世界的方式的表明”(赵汀阳语)。意义不是先天的而是由我们给予的,是思想按照思想的需要制造出来的。

  从思维的角度讲,一部影片总是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立意,而形成本身就是意义的制造和意义的造型。没有形成的意义还只是一个思考的对象,还不是一个有价值的意义对象。

  什么是意义,并不是问题的要害,如何形成意义才是问题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地按照语法——逻辑的概念系统去思考问题,“但其实思想问题并不落实在名词里,而是落实在动词中,因为动词表达我们要做的事情,而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并不是‘有什么’的问题”①。据说哲学家胡塞尔讲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嫌一把小刀不够锋利,于是磨呀磨,最后磨没有了。后来他研究哲学,也想把哲学磨成最纯粹的思想,结果也磨没有了……即使意义也能磨成纯粹的意义,结果也会被磨没的。纯粹的“遮风挡雨”,即使论述一千遍,结果也要归结到怎样遮风,如何挡雨上来,不然,人就逃不过风吹雨淋。的确,“存在本身不是问题,但某东西的存在却是一个问题”。②

  每个人都知道,要让人体有反应,你就需要触动身体的某一部位,触动得有力,反应就大,触动得无力,反应就小,没有触动就没有反应。反应,在于触动,触动就是制造。立意,在于形成,形成就是制造。

  尼采先生说得好:“……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制造快乐,因为在制造快乐时,我们使我们的五十种冲动同时得到了满足。这五十种冲动分别观之,也许只是一些很小的快乐,但当我们一手同时满足它们时,我们的手中以及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极大的快乐。”③可见,制造是一种充满动感的活动。人的各种机能在制造中得调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最深的意味莫过于制造意味;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构建幸福;最有趣的经历莫过于制造经历;最深的情思莫过于形成情思。由此可见,形成意义就是形成人的多种感觉、多种冲动的表达。因此形成的意义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意义,意义才是可感可知可思的意义。意义之型才充满血肉。

  同时还应指出的是,意义的形成贵在对意义的独到理解和感悟:或者是奇异的见解,或者是非常的视角,或者是意外的思路。以我所见,凡此均出自于“空白”之处。所谓“空白”应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空无,即人们尚无意识、尚无发现、尚无思考之处,称之为,立在无中之新。二是有中之无,即人们麻木、习惯、忽略、熟视无睹之处。称之为立在有中之新。

  立意之新,不全取决于“无”,也不全取决于“有”。关键取决于“意外”,取决于“非常之态”。

  纪录片《从毛到莫扎特》(ACADEMYAWARDWINNER)只是一种平常之事:小提琴家斯特恩访问中国,全片只是纪录了大师在中国的演出和交流活动,看似无奇的事,创作者却将此作成了一部动人的作品(荣获了当年的奥斯卡奖)。显然根源在于作者的立意上:就音乐交流本身来看,平淡无奇,正是这看似平淡无奇,麻木了许多人的意识,而该片的创作者将音乐植入了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使音乐不仅连接起了不同信仰,还融通了两种不同的信念,两种不同的心路历程。由此使音乐融注进了新的理念:音乐是跨文化的使者。音乐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通过音乐沟通了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不但丰富了人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拓宽了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成了人化的音乐,人则成了音乐的一个乐章,一种变奏,一段旋律……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爱的变奏》,讲述的是一起“串子案”——由于当年医护人员的疏忽,使两个家庭错抱了出生的孩子。十几年过去了,双方父母才发现了事实的真象。

  类似的题材,当时已有播出。大多数都集中在由此引起的经济纠纷上:追究责任、争议赔赏等。然而,《爱》片的创作者偏偏略去了有关的许多经济纠纷,集中关注于每个人物及人物间的内心状态。如大人们那无法割舍的养育之恩与无法分离的血缘之间的矛盾。并由此表露出的种种心态变化——悲、喜、忧、愁交融一起,甜酸苦辣五味俱全,甚至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令人深不可测。

  显然,钱与钱的纠纷,跳不出钱本身。然而心与心的沟通,却无限广阔,无限深远。《爱》片的创作者,制造并开拓出心灵之战,摆脱表面现象,揭示深层心理,其意立在人们未见之处,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高见。

  纪录片《人在单位》,谈论了一个人们既熟悉又生疏的概念:单位。的确,单位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意味,有人视单位为家,有人视单位为枷锁。有人要终身与单位为伴,而有人则一开始就不愿与单位为任。喜爱单位的人,单位离家很远,也会觉得很近,近得同家一样;不爱单位的人,单位离家很近,也会觉得很远,远得似乎并不存在。然而,无论你是否喜爱单位,单位都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而每一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因此,说来道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单位的意义,只限于单位本身。所以《人在单位》的创作者,没有陷入单位存在的价值讨论中,而是着重揭示面对同一存在——单位,每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创造精神。诸如:逆境中、压力下、变化里、限制时人的内心状态以及举止行动。

  从表面上看,人在单位,单位限制了人,而从本质上看,正是这种限制,才突显了人的不畏艰辛的创造精神。通过单位讲人,而不是通过人讲单位。从单位中弘扬了人的魅力,又从人的魅力中呈显了单位的价值。总之,无论人们如何面对和理解单位,单位都是一个事实,而不是这个事实的创造,只有人不仅能创造这个事实,还能够使这个事实成为创造。这便是该片创作者立意的不凡所在。赵汀阳先生有段话说得好:“我们的实际行动反映为思想中的动词,于是,把所思想的东西解释为动词性的操作方式才能真正表明我们实际上要做的事情。所以,思想的重心落在动词上而不是在名词上,如果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的解释不能落实为一些操作性的方式或模式,就只是空话或者废话”。④

  老实说,立意无法解释空话,更无法构建废话。相反,落实到立意上的一定是实话,可操作可实现的话。

  注释:

  ①赵汀阳:《直观》,福建教育出版社,第184页。

  ②赵汀阳:《二十二个方案》,辽宁大学出版社,第13页。

  ③尼采:《曙光》,漓江出版社,第256页。

  ④赵汀阳:《直观》,福建教育出版社,第192页。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直观》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