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一体》是一部由肖恩‧蒙森执导,琳娜·海蒂 / 萝丝·拜恩 / 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一体》观后感(一):不吃肉还是做不到的
还是在乎小我的爱。
需要在各个层面回应我的爱的爱。与多少无关,当然了,越多越好。以此为基础,我可以信任可以包容可以牺牲可以付出我的一切。
得到了那份爱的我,才会去在意周遭,在意世界。才会在乎自己的意识是否进化,大爱能否普世。
不然,去***。
可能这就是还未看破
《万物一体》观后感(二):“大爱”
影片开头就说“本片所有结论皆来自影片创作者”,也就是说仅代表作者本身,他并没有把“素食注意”强加于任何一个人,影片所叙述的内容也很庞大并不单单讲一面。细细看完,作者所讲的很多东西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同时也会让观影人感触良多……总体来说作者所讲的是“大爱”,并不是某些影评人所说的那么片面……其实观影人在观影时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对这部影片的评价!
《万物一体》观后感(三):心存善念是人之根本
就算导演的观点多么理想主义,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吗?真,善,美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期望,也要在心里相信世界会变得真,善,美!否则我们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当然知道生活不易,也充满竞争。但在内心中永远不要放弃善意,也只有心中有善念的人才能超越痛苦。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煽动国与国的对立,人与人的对立!
《万物一体》观后感(四):最终会指向正义
总有一些人在为自己吃肉找着一些荒谬的理由,最多的就是拿植物说事。植物有非常强的再生能力,你摘下一个苹果,第二年会长出另一个,你割下一把韭菜,很快就会长出另一拨儿。不过我们却从没见过砍下一只鸡腿,第二年又长出一只腿的鸡。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暗示着,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食物。再说了,即便动物也有像植物那样的再生能力,就应该被宰吗,难道你们看到动物的眼睛就没有一点感觉吗?
《万物一体》观后感(五):过急切于论证观点
不敢苟同,虽有可取之处。
最大的争议莫非食素否。个人认为其实为定量问题,而此定性不吃绝对错误。还居然企图通过牛羊吃草来佐证?且不言其科学性,它们是靠独特的盲肠内细菌的纤维素酶以得到糖生存。而吃肉是获取必须氨基酸最快捷的方式。编者为装逼不负责任片面地只取有利论据的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对不知情者有误导作用。
然而,对人权与生活的思考还是有启迪意义的,所以取所需就好。
《万物一体》观后感(六):万物
序幕、肉体、精神、内心、灵魂以及尾声,与尚恩的上一部纪录片《地球公民》相同,《万物一体》再一次通过糅合前所未有的美景与令人心碎的悲剧,试图将观众引往新奇和有趣的场景。尽管也是一部警示纪录片,但影片试图将恩惠、哲理及爱的意识传播给更多人。
但是,总觉得这个太理想化了,太空洞了。这个片子背景还可以,就是觉得看了之后整个人是被架空的状态,那些虚无缥缈的事还是算了。
《万物一体》观后感(七):你在讲什么
看了片头我很有感触,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哺乳动物。觉得很高大上,于是就看下去了。结果发现,还不如净空法师的讲座,而且里面明显带有种族、宗教、个人爱好上的歧视,其实如果从头到位没有人说话,似乎会更好。
既然作品讲述的是人人平等,那为什么还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你可以教育,但是不能批评,因为他们没有违法,没有违反绝大部分人赞同道德。
所以真的不知道在讲什么,评分还那么高,不知所谓。
《万物一体》观后感(八):一半一半
同理心,同情一切,然后世界就会合而为一。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主题吧。
universe里面的verse,应该要经历挺长一段时间才能unity吧,因为毕竟参与其中的可是宇宙众生啊,各种不同的力施加其中,不会那么容易的。
不过我是觉得在对立的同时也是一种统一,因为宇宙自诞生起就是统一的,只不过人拥有了自我意识而把世界二元对立了。导演期盼的那个没有杀戮的未来可能会实现,不过到时肯定会出现另外一些同样棘手的问题,不知道科学会把我们引向何方。
《万物一体》观后感(九):催眠大片
1.这是非常棒的"历史"纪录片,但导演是阴郁骚糅唱挽歌的
2.十年,二十年后,人类也许到外太空、其他星系、火星金星月球、穿越虫洞啥的……生活定居了
《万物一体》观后感(十):离现实太遥远
1 理想很美好,但是离现实太遥远
2 万物一体也许是真相
3 说教有点多
4 自负的人格特征才是一切战争与灾难的终极根源
5 电影开头的那一幕让人心酸,母牛追小牛那段戳中泪点
6 把高深莫测观点用最通俗的方式阐述出来是一门学问
7 片尾闪现文字那里很有创意
8 只有不同观点激烈碰撞才可能慢慢接近真相
9 应该把最残酷真实的东西展示给所有人看
10 中小学校最应该多组织观看这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