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2-04-13 03:0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锦集

  《使民主运转起来》是一本由[英]帕特南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使民主运转起来》精选点评:

  ●一个活跃的公民社会能够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使民主制度有效运转起来

  ●最出彩的是方法

  ●精彩而又严密的论证体系,可以与米格代尔的强社会与弱国家理论对照阅读。问题环环相扣。1地区的新制度是如何影响政治实践的:意识形态温和化新制度中宽容合作的实用主义精神,人民对地区政府的满意度逐渐增加。2每一个制度在治理方面的成功程度如何:北方好于南方。3每一个制度在治理方面的成功程度如何:12项指标。4为什么有些制度远比另一些制度更为成功:公民社团有助于民主政府的效率和稳定,公民性强的地区人们可以期望别人遵守规5这些公开精神差异来自何方:北方共和国信用制度互助组织的发展/南方纵向的庇护-附庸关系6这些差异究竟为什么如此的稳定:集体行动的困境-第三方强制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自愿性合作依赖于社会资本的存在-普遍互惠的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社会信任产生于互惠规范与公民参与网络。作者相信制度力量及其历史性

  ●共和主义价值的实证研究,满书都是托克维尔。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意大利中北部公民社会传统深厚,“社会资本”发达,所以实行民主自治的效果就好,南方则相反。普特南做调查问卷型的数据太厉害了,而且经常是长时段追踪,手上的资源太多,无人可与争锋。。。

  ●从政治制度的变革入手,考察意大利各地区制度绩效,发现南北差异,导入公民性研究,追溯中世纪历史,城市共和国遗产作用远大于其他因素。首倡政治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规范与实证研究功力相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什么中国搞不起公民社会呢?

  ●作为资本的“社会资本”。三星给书,一星给20年的时光。

  ●觉得没有那么好

  ●有待继续读……

  ●现象:意大利的地方民主改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效果。问题:为何同样的民主制度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运作效果?背景:政治学的新制度主义认为正式制度在政治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发现:不同地区的公共性(社会资本)存在差异,公共性与民主运作效果正相关。结论:社会资本对民主运作效果有重要影响。机制分析:社会资本的存在降低了信任的成本,使得博弈均衡点趋向于合作。(我就看了一遍就能把整本书大致内容用非常社会科学八股的套路复述一遍,一方面可以说帕特南的学术训练很扎实,本研究很正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特别耐人寻味。sigh。)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一):不要被题目激动过度,关键看此项研究本身

  从政治制度的变革入手,考察意大利各地区制度绩效,发现南北差异,导入公民性、公民性研究,追溯中世纪历史,城市共和国遗产作用远大于其他因素。首倡政治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规范与实证研究功力相当。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二):果真如序所说,如读一篇侦探小说般轻松又引人入胜。

  4 政治与民主-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通过对意大利1970一场权力下放的制度变革试验长达20多年的观察,根据新制度经济学、集体行动和社会资本理论,逐步研究制度创新和路径依赖、制度绩效及其衡量、制度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所分别产生的作用,探究社会环境和历史、政治制度和实践、社会资本间的关系。

  果真如序所说,如读一篇侦探小说般轻松又引人入胜。一个个现象出现便加以推测,得出结论后却发现被事实推翻,于是再来却发现实际上当初研究时证据一一在旁,只是没有注意。等揭开一个谜团后,却发现是另外一个谜团的开始。

  就书的结构和布局来看,21世纪出版的社科研究著作,已经跟社会研究方法讲述的差不多了。单一案例or多案例,定性定量分析,概念变量假设,理论回顾和不足,新的理论视角和总结。有种当时读虎妈「起火的世界」时的感觉。难怪20多年的研究一举让帕特南获得与托克维尔和韦伯齐名的地位!

  非常喜欢这段表达的意思:理性的行动者受刺激按规矩行事,正是这些理性行为加深了社会的病变。社会选择哪种稳定的均衡由历史决定,而历史并不总是有效率的,历史的惰性不能归因于个人的非理性,恰恰是个人的理性。我们可以回答历史怎样选择,但回答不了历史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选择。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三):第五章 追溯公民共同体之源

  继续第四章最后的问题:公民精神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作者第五章开始讨论这个差异的原因。第五章从历史的因素去分析历史延续性对制度的影响。 (1)首先是从历史发展来看,意大利南北方之间的就存在差异。原因是北方的民主传统发展早,是城市共和制度(自治城市的共和主义,横向合作),而南方专制主义传统下,诺曼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统治(等级制度和权威模式)。 这种制度和历史传统赋予北方独特的品质,类似于“公民共同体”和极具公共精神的历史,各种公民参与网络。 (2)14世纪以后,北方的共和政府开始屈服于专制君主的统治,出现再封建华趋势。14世纪初,意大利总共有四类政体:从南到北分别是诺曼专制封建王朝/混杂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共和制度的教皇国/共和制的核心地带,自治共和制度/昔日的共和制度,后沦为专制统治的猎物 这种分布与意大利的公民意识的分布吻合。虽然北方也受专制封建制度的影响,单承担着公共责任,历史传统在这里部分存活,公共生活的理想保存下来了。而南方的专制主义倾向进一步强化,这种中世纪出现的历史传统依然存在。 (3)统一之后也能感受到这种历史传统延续下来的差异,国家的统一并没有给这些南方地区输入更多的公民传统,南方依然在庇护和附庸制度的垂直联系中寻求保护(黑手党)。有组织的犯罪,横向的不信任和垂直的剥削和依附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构成了意大利南部的特点。 (4)通过这种标准的历史解释,可以分析意大利南北方之间的差异,也能看到历史因素的延续性对19世纪意大利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解释南北方各自内部的差异,对公共传统的持久性进行测量。发现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各个地区的公民参与的程度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可以根据过去的公民参与模式,推测现在的数据。 公共传统的历史的持久性 (5)作者说明完公共传统对现在的公民意识的持续性影响,提出:可不可以用经济的发展来看经济发展与公民传统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历史的持续新(经济发展地区是否也是过去具有良好公共传统的地区)。通过反例(过去经济发展程度低但公民传统强)说明经济发展没那么强的历史延续性。公共传统把经济状况与自身协调起来去解释经济表现。就是说公民精神可以预测经济,而反过来不成立。(189图片) 总结:本章主要是强调了历史连续性对制度是否成功的影响 证明它有很强的持久性,通过公共传统的历史来推断和预测经济。公民传统惊人的应变能力证明历史具有力量。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四):一小时看完,来个极简式记录

  历史背景:意大利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制,引进民主制度,削弱中央集权,加大地方分权和自治。

  理论背景:新制度主义认为政治制度作为自变量是一套博弈规则,影响每一个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政治制度作为因变量,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效应”,受长期以来稳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常常出现“新瓶装旧酒”的境况。

  研究问题:这次变革效果咋样啊?

  结论:还不错,但南北的差距更大了;

  新问题:实施一模一样的制度,南北差距真的更大了?怎么准确衡量制度绩效?

  结论: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制度绩效,发现确实如此。

  新问题:南北地方政府的制度绩效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公民共同体的紧密程度;

  新问题:为什么公民共同体的紧密程度有这么大的差别?

  结论:答案藏在历史中,北方一千年前就建立了共和国,南方是帝国;准确来讲整个意大利历史上出现四种体制,这四种体制下公民结社程度的排序就是现在意大利各省制度绩效的排序。

  新问题:为什么这一千年来南北分别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

  结论:社会资本的核心部分“信任”的存在,使个体间合作行动的成本大大降低,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本自身,形成良性循环;一开始“信任”的纤弱,就在个体的冲突中进一步弱化自身。

  态度和实践构成了一个互相强化的均衡状态。

  诺斯的“路径依赖”与这里的研究相映成趣:一样建立的宪政民主制度、一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样的国际机遇,北美在分权的、议会制的英国财富之下蓬勃发展;南美在集权专制、家族主义的西班牙糟粕之下一团乱麻。“路径依赖”意味着,你的百年以前的先祖作出的选择,已经将你面对的选择题里的一大部分选项直接划掉了,你可以强行选择那些好的选项,却逃不出历史已经给你画好的轨道,这就是社会文化传承的力量,这就民族的宿命。

  最后想说的话:

  1.社会环境和历史深刻影响着制度的有效性;自愿的合作可以创造出个人无法创造出的财富,无论他们作为个体有多精明、智慧。

  2.改变政治制度能影响政治实践。

  3.制度历史大多发展地很缓慢,对于制度设计者和评估者而言,必须具有耐心,他的发展是以年代(每十年)为单位的。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五):第一章/第四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