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1-07 01:29: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精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本由[德] 马克思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精选点评:

  ●研一

  ●好书,愤书,可是我不想写5000字笔记啊!!!!(掀桌~~)

  ●在一个病态的世界能尽力健康地生活吗?只能尽力而已了吧。。。

  ●我们所要批判的,马克思一早说过...

  ●翻閱 我以前一直認為馬哲是腦殘哲學 直到我讀了1844手稿 我發現我錯了

  ●這部寫於26歲時的手稿,如光划過長夜,僅僅只是讀畢而已。書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談「異化」,人是怎麼異化的,勞動是怎麼異化的,閒下來的這些日子,感受愈加強烈。各種主義、價值觀猶如被桃谷六仙逼入的各種真氣,在體內激盪不止。所以有人想到了思想的弱化、愚化,沽以真理之名,放之四海而皆準。

  ●膜!但青年马克思果真不靠谱阿 不过没关系 阿尔都塞说了 我们必须承认 哲学家也有自己的青春期~

  ●不喜欢这种不给推理过程也不给数据就给结论一副“我就是真理”的表情的叙述。……想起前段时间看《国富论》的不爽阅读体验。这类读物,是不是应该看比较新的,而不是“经典”的。不像文学那样,诗经读起来也会很享受。

  ●对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不以成败论英雄!虽然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已式微,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纷纷用糖果代替了鞭子,但马恩对人类生存的思考和担忧、规划和行动,在我看来都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再宏伟的乌托邦,都敌不过人性的复杂性。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一):斯大林的错误

  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斯大林的错误和苏联崩溃的原因。马克思试图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为了解决异化问题,解决异化对人的自由的束缚,可到了列宁那里,主题却成了暴力革命,到了最后,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成了对民众自由的压制。一个莫大的悖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二):理解老马要从这书开始呵

  这是最喜欢的一本书了,千年思想家,那不是吹出来的。

  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说的就是老马了。

  恩格斯说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就是跳蚤。

  他要是知道后世出现无数人打他的旗号,行恶者之事,一定悔死了

  老马主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妈的,现在的人都是些利益分享者,投机者,有几个马克斯主义者

  都是他妈文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三):马克思关于私有制的起因的思想变化

  1844年的时候马克思26岁,青年的马克思思想还没有后来成熟,这本《1844年》很大程度上受了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私有财产源于劳动的异化。后来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马克思的想法自己也认为自己以前当时思想有些问题,这后一本书写到私有制的起源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着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也就是现在初中政治的定论教学内容,而非前一本著作。

  所以这本《1844年》虽然富有激情,却不是更严谨更科学的内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四):疑似复印版

  看纸质和封面,疑似复印版。似乎不能当收藏,不过内容在就好了,无所谓收藏。在火车啃了一点。

  比较触目惊心的是关于作者评述信用行业的内容。大体的意思就是,信贷用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信用价值和诚实程度,这相当于说,穷人根本没有机会得到贷款【国内为了发行信用卡,没有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人依然可以用信用卡,似乎是信用主义畸形发展的表现形式,风险更大,让存钱的人担当更大的风险】,没有机会贷款,穷人就没有所谓的信用状况,将来某天贷款更加困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五):手稿的核心观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对共产主义进行描述时有这样一句话“(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即人与人化自然的和谐,既然是人化自然,那么这个自然带上了人的实践的烙印,实践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自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它就是人本身。

  所以自然即人本身,它是另一个我,另一个你。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一定是社会的人,而社会的本质又是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

  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和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