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半岛》是一本由肖水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恋半岛》精选点评:
●麦岛,喜欢安静的少年
●必须五星全开的恋恋半岛。第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过之后就决定一定要去买一本回家珍藏。爱死了
●还是没看完 但还是算作看完 非常喜欢封面
●只记住了一句话“一场青春过后,我们还是走散了,走散了……”
●。。。
●故事发生在青岛 于是我也追随到了青岛
●写的有点矫情了,大概不适合我这种不文艺的青年。
●滥情而装B的小资青年们。2010.06.20.
●陪伴我走过最苦涩的岁月
●因为这个故事,一直念念不忘的想要去到那个城市,成为遗憾。
《恋恋半岛》读后感(一):恋青岛
对于青岛的无限憧憬
终于可以让我释然了
收拾心情毫无挂碍地上路
热切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能真实地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
湿湿的海风吹起我刚洗过的长发。
能够站在橘红色的屋顶上看鸟儿从头顶飞过
温和的月光照亮我的四周
《恋恋半岛》读后感(二):我的太正常
看这样有酸酸,矫情文字的书,大概都是在大一的时候,现在都快要找工作,渐渐没有了这种闲情。
一下午,听着音乐,偶尔望望讲台上口若悬河的老师,捧着《恋恋半岛》感受到好久未有的惬意
总是再想,小说中的人物总是有那么丰富的生活,是自己太平凡,还是他们太不寻常,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波澜,平常平常平常,好像渐渐很讨厌这样的生活,或许想品味不一样的认识那个苦苦的悲伤也好呢?
苦苦的回忆也会是幸福吧?不经历就不会知道答案吧,但愿早一天知道答案,正如我想早一点的经受不一样,苦苦的相恋,酷酷的人生,有更多的刺激,更多的矫情的文字?
或许这和每个人的性格,遭遇都密不可分吧,或者如这本书中说的“我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某种确定性,注定是一朵四片 花瓣,在荆棘上攀缘的蔷薇”,无从所知 !!!!
《恋恋半岛》读后感(三):恋恋半岛
复旦、邯郸路、相辉堂、北区宿舍、五角场、长海……每个地方都那么的熟悉,一生中最难忘的四年时光就在这些那些地方度过。而如今,这些地方在文字中平静的出现。自然而然。
宋词、麦岛、寒虫、小妖、SEVEN、小逊……一群少男少女,青春是如此美好。只是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称谓,直觉,下意识的,感觉不真实。只是到后来发现,书中有个女生叫小舞,我用小舞的称谓已经超过6年,恍然间看到同样的名字有一丝感慨。虽然性别不同,只是书中小舞的幸福我是可以体味到的。
看多了生离死别的小说情节,最初也会为之动容,车祸、绝症、孤儿……这些都是煽情的绝佳元素。只是如此的情节多了,也逐渐麻木了。于是无法让我有流泪的冲动,尽管流泪并非是感动的唯一标签。
同志的暧昧,最近应该是热门的话题,李安断臂山在国际上的成功再一次为世人证明同志间爱情的真谛,然而,谁又有真能如同志自身般了解此中的艰辛和酸楚。词和岛之间究竟是兄弟之情还是爱情?半岛没有给出答案,也许这一切随着岛的离世而永远埋在词的最内心。又或许笔者是想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吧。可是当我看到词对小妖表白的时候,我是失望的,如此的表白苍白而无力。不爱一个人而又希望对方不去爱任何人。这是对我触动最大的地方,因为曾经自己也有类似的想法。幸好我释怀了一切,平静的接受了对方的新恋情。不爱一个人就该早放手,即使之后你发现他是适合你的也要默默承受。这是上天对你的惩罚,你毫无怨言,错过了就不再了。
半岛的的一些细节还不够完善,有些甚至是明显的漏洞,当然也可能是印刷或者校稿上的错误。在某些对话的篇幅我甚至有错乱的感觉,不知是人物性格不够鲜明还是我理解能力有限。在回家的火车上看完了半岛,总感觉有必要再看一遍,说实话,也许很多地方我只是简单的看过即算,也许还有更多值得我思索的地方,关于爱情、关于生命、关于更多。
《恋恋半岛》读后感(四):一場青春過後,我們是否也會走散……
第一次因為一部小說而深切想去一個城市。
青島。
蒼茫的大地。深藍的海水。
想在月影稀疏時分,赤腳走在軟綿綿的半島沙灘,任海水淹沒腳掌,聽潮水於耳邊蔓延。
在聖彌厄爾教堂富麗堂皇的大廳靜默思考、禱告。
沿著梁實秋先生故居的青石板小路,漫過長著青苔的臺階,憑弔、歎息。
坐著綴滿櫻桃圖案的雙層Bus,離開香港中路的燈紅酒綠,走過海大,最後停留在麥島。徘徊於兩旁頗具域外氣息的景色,輕聲呼喚那些熟悉的名字——
……島……小詞……寒蟲……小妖……
………………
是那樣的喜歡麥島。瘦削,有著柔軟的發、白皙的肌膚,才華橫溢,又安靜溫順的島。喜歡莊子和佛經,還有音樂,沉迷歷史和宗教。陪同學描述為「像個美麗而聽話的服務生」。在宋詞眼中,「安靜的世界裏,與世無爭。相信,政治和陰謀只發生在那些喜歡它的人身上。不沾不染,無奢無求」。島就是那樣乾淨、清晰。但那樣的島,在青春還沒有走完時,便悄然離去了。帶著深深的不舍,離開那些他深愛,也深愛他的人們……
也那樣的痛惜宋詞。因為他有那麼多與自己的相似……孤獨,寂寞,冷漠,不相信愛情,因為不相信自己。那樣的小詞卻深深的依賴著島,或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也正是那樣的小詞讓島無法放下,甚至無法分出心思去愛他其實也愛上了的寒蟲……
還有美麗而同樣才氣逼人的寒蟲……周寒蟲……
正如詞所說的,「相依為命」是個巨大而溫暖的詞。島,小詞,寒蟲,都用力的在彼此的世界雕刻上對方的名字。相依為命。
「我們不是說好了嗎,我們三個永不分離!」
而已,那只是童話。
無論多麼聲嘶力竭的呼喊。
還有小妖。不顧一切癡癡愛著詞的小妖……
還有小遜……還有Seven……
「一場青春過後,我們還是走散了……」
肖水。『戀戀半島』。
無語哽咽。
輕聲念著那些熟悉的名字,那些我深深依戀的人們……
當我們的青春過後,我們是否也會走散……?
……我們將流落何方…………
《恋恋半岛》读后感(五):相爱,抑或消失……
啊呀。这文当时还得到了作者的blog推荐。汗颜一记。
http://amsterdam.yculblog.com/post.1225897.html
《恋恋半岛》。
诗人写的小说。
翻开之前就告诉自己,这是一段不会轻松的路途。
正如我买这本书的过程一样。
小说的最后的最后,一句话,两个字,一个标点。
是爱。
然后我合上书。
从开始读封面,到此时,总跨度不超过10个小时。
抬头,端详自己的书架,发现自己已经离开这样的书很远很远了。
开机,找寻近来的博客,发现自己已经离开这样的生活很远很远了。
私は、もう、戻れない。
我,已经,无法回头。
A
和肖水相识是通过歪酷博客。
当时,他的博客名字还叫做“黑白&阿姆斯特丹”——这个印记在他现在的博客地址上还能清晰看出;
而我的博客名字,同现在一样还是叫做“水城阿姆斯特丹市长秘书家的后花园”。
我已经不记得是我先去他那里留言还是他现在花园留言,总而言之,一来二往,发现两人都喜欢这个城市,然后都是复旦的。
这次相遇,甚至早于任何一个铠传粉丝找到我的花园——从此我相信博客的构建社会网络功能。
说起来,肖水喜欢阿姆斯特丹,可能出于一种诗人的浪漫和游者的情绪;
而我,则出于一种对足球的狂热和对荷兰的怨念
——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人,但还是勉强算是朋友了吧。
偶尔在QQ和MSN上聊聊天,互相看看博客,说诗,说协会;后来来了北京,买刊登了他的诗的报纸,以及买他的书。
当时我可能也喜欢随手涂点小诗,也有一些小诗些许得到了所谓权威的一点点奖励,但是必须承认,这些东西都还处于一种“少年文学”状态。
后来接触到了肖水的诗,虽然不能说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但是却也是欣赏的范围之内。
当时,可能还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的文字的影响。
以至于在写给巴斯滕的诗的最后一句,写下“当年孤独,是因为执著。”的时候,我蓦然觉得很眼熟,便去翻肖水的博客。
于是,看到了关于一组白色雕像的短诗,大意是“我们孤独着,因为我们不曾被污染过……”
不禁哑然。
总而言之,对于肖水其人,我不了解;对于肖水其文字,我有的也仅仅是感觉。
肖水的文字,可能并不是一种风格。他的字里行间,我可能说不出任何一点属于他的“模式”。但是,看到的时候就会有感觉,这就是肖水。
肖水的文字,诗歌也好,小说也好,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真正属于肖水的,在于这一个个字的音符所组合而成的旋律。这些字,这些话;那些故事,那些心情;某个动词,某个比喻;谁的地盘,谁的爱情——这些才是那些真正刻下“肖水”印记的东西。
——这是我在读完《恋恋半岛》之后,才渐渐明白的。
我们不会彼此遗忘,我们只会彼此消失。
这行从一开始就吸引我的句子。
我无权、无力、无能评述《恋恋半岛》中的爱情。但是这样的爱情在我,竟然觉得如此熟悉。
我,不也是那个逃避的人么。
或许我表现得更逊。因为从放弃到消失到装作若无其事地再见,我都在胡乱扯着什么,甚至连一句实话都没有说。
或许,彼此之间只差一句分手;但是,逃避却可以让人们当作从来不曾在一起过。
何其幸运,又何其悲哀。
但是事实是,我们已经各自走在了自己的路上。
我们是融合在一起的,还仅仅是貌似相交实际上却相距很远的两朵云。
这个无比恶俗的比喻,出自当年很红的《花季·雨季》。但是现在想来,竟然也有几分道理。
我们有不同的故事,但是或许,我们会有同样的结局。
C
绝症,爱情,拒绝。
真的是一个无比老套的段子。
双亲,朋友,逝去。
也真的是一个无比无比老套的段子。
直到失去了才发现自己爱着,才想挽回。
也也真的是一个无比无比无比老套的段子。
最后的最后,大家分开,而这确是最好的结局。
也也也真的是一个无比无比无比无比老套的段子。
……
《恋恋半岛》就是这些老套的段子堆起来的故事。然后读的人,只是从这些老套的故事中寻找感动,可惜不争气的我,却是找到了很多。
不是从故事中,也好像不是从人物中,而是从之前说的肖水的旋律中。
故事走到最后,的确是给出了最好的结局。
然后发现,《恋恋半岛》给出了通向“走散”这一注定结局的无数条路中的一条。
而我们,他们,很多人,走的可能是另外的一条,另另外一条,很多条。
D
走散。
这个词从封面上就能看到。
在我看来,这个是充分浸透了肖水旋律的一个词。
一场青春过后,我们还是走散了。
走散的路,并不是一句“爱情就是这样折腾”所能解释的。
我们都有太多原则性的东西,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这些东西的存在,以至于,我们会做出自己都觉得无法相信的举动。
我被问道,为什么会开始。
我说,有的东西,总会让人情不自禁。
又是一个无比恶俗的词,一个无比恶俗的解释。可惜我就总会这样恶俗。
走在清华的校园,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
我不停用一些无关紧要,但是看似开心活泼的事情,充斥自己的生活,伪造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深切体会到自己和岛、词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或者说不同在哪里。
他们可以率性地生活,但是我不能,永远不可能。
我不是诗人。
E
好东西往往让人想疏远。
读《恋恋半岛》到一半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应该会读第二遍。
然而全部读完,然后写完以上这些,以后。
我觉得我似乎会要很久不碰它了。
正如封面上那条伸向天际的路一般。
我们知道它有尽头,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尽头。
我们知道它未必消亡,但是我们却不愿走到决一胜负的时刻。
结束了。
我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从很久之前就知道,迟早会结束的,我没有那么强大的坚持的力量。
哪怕从一开始就被告知,人与人永远是散多聚少,但是我还是自愿试毒,然后慢慢成为毒瘾者,然后慢慢麻木,然后等待慢慢消亡的一天。
忘れない、忘れられない、何時でも。が、我々、もう、消えていた。
あんたも、この私も。
我们没有彼此遗忘,或许我们永远不会彼此遗忘,但是我们已经彼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