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是一本由赵先超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精选点评:
●讲故事也在讲生活之道,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润物细无声
●前面还行,后面有点拼凑了
●内部读物,但还是有不少金句
●受本书作者的影响,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很有趣,关于阿里错综复杂的关系,长久以来积淀下来的价值观以及阿里的野路子,非常立体了。
●这本书是十二月在淘宝买书的时候赠的,看着与阿里巴巴有关,好奇之下便买了。 很多人说这本书注水,我觉得是没错,尤其是后面的十章,为了硬凑四十大道后面有很多内容很前面重复很多,而且逻辑线不明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是不可否认这本书有很多很有趣的内容,非常适合对前路感到迷茫的大学生找一找方向,而且这本书让我对阿里巴巴公司有了更多的了解,突然发现原来很多生活中已经感到习以为常甚至理所当然的事情,是需要很多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和运营的。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生动有趣值得一看
●双11买书送的电子书,我是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可以归到所谓的“成功学”那一类,反正我是不想再看到这种玩意儿了。文笔也就小学生作文的水平,也没什么干货,不是这个说就是那个说,动不动还爱引用几个名人典故什么的,真不知道是为了卖弄还是为了码字;讲道理我真的很欣赏马云这个人,可以说马云的成就与他的影响力是相称的,某种程度上讲他改变了中国,且是良性的改善,一个单纯的中国式商人是做不到这些的,不过笔者把马云当成“伟大领袖”来捧,把阿里照着乌托邦来写,既没意思也没营养,通篇读下来我没发现任何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翻了翻 这书对于阿里员工来说属于<世说新语>吧,但对于想了解阿里的人来说,就很不友好了,没有翔实的资料,没有深刻的分析,没有系统性的成长总结
●很直观,接地气,但水分含量太高,硬凑了四十大道。特么能不能好好编辑好好排版!像在看地摊盗版秘史一样~此处减一星,气!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读后感(一):读后感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讲述了阿里内部故事,许多故事以作者个人观点展开的描述。书中描绘了阿里普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整本书带给人自然真实的感觉。这本书值得阅读,书中透出的价值观以及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也增加了自己对阿里巴巴的了解。书中我最喜欢其中的《没有女人就不可能有阿里》这篇故事中讲述了阿里背后付出的女人,她们不仅让自己变得强大,同时还帮助了许许多多生活在水深火热环境中的女人,在需要时给予她们帮助,帮助她们开淘宝店,有着自己的经济来源。阿里背后的女人用自己的汗水换来别人的尊重,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些深深触动了我。在这个带有有色眼镜看待女性的世界,她们在用实力反驳,为我们女性获得荣耀。这本书值得我们去阅读,感悟里面的真谛!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读后感(二):远见与专注
这是我第一次看阿里巴巴的创业史,从最初的十八罗汉到现在的互联网领头者,这一路更多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弃眼前触手可及的优越待遇,而去挑战一份未来充满未知的工作的。我还记得有一个好像是之前在GE的他来到阿里之后只能住120元一天的很破旧的屋子,他的朋友笑道,“你之前的GE可是2000元一天啊”
我记得书里有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阿里的创业故事是不可复制的。马云能够有不同常人的远见,初期的几个合伙人有放弃眼前优渥待遇一起拼搏的勇气,放到现在都是很难完成的。
这本书重新定义了我对成功学的概念。看完这本书我会觉得马云创业的成功离不开他本人的敢为人先的精神,他能够突破当前的格局看到未来发展的远见,对自己的信念的坚持,他的一些人脉资源(早期的十八罗汉,大多数都是马云的学生)。最近还在读叶嘉莹的自传《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我觉得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像叶嘉莹这样接受传统教育并且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离不开“专注”两个字。专注于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并且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做他,哪怕是初期的阿里巴巴只能让曾经住GE2000元豪华屋子的人去住小破屋,他还是很专注的去做眼前的事情。我觉得这也是现在很多很多年轻人身上缺少的东西。信息时代提供给我们便利,同样的给了我们一个眼花缭乱的复杂数据库,我们想要的东西可以很轻易的找到,也会很轻易的被商业工具利用成为别人赚钱的手段。
就拿现在用户量很高的微博来说,我发现热搜都是很多明星类,一些社会热点诸如“拉姆”的问题却热度很低。原因何在?微博作为商业性质的平台本身不发生内容,那么他的热搜霸屏就是你可能想看什么,我们给你推荐什么。而不是你需要看到什么,我给你推荐什么。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这一点,因为现在每一个APP你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去做数据引流的,有多少人想让你看到他们为了盈利赚取客户而看到的内容而不是对你的成长人生有帮助的东西。所谓“娱乐至死”,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成为马云、叶嘉莹那样的人或许会受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你们的选择不一样的时候,总有人喜欢用自己的话语权凌驾于你体现他们的优越感。但是别怕,做一个专注且有远见的人,时间会告诉所有人答案。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读后感(三):公司不是以大为美,是真善为美,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美
西溪园区有一片湿地,碧波荡漾,野鸭仙游,与办公楼内生生不息的昼夜繁忙相辅相成。水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木道,这是全球首要们参观阿里的必经之道,也是阿里员工的情侣小路。
这里,混合着世界互联网大佬们的深邃思想与阿里小二鲜活的生活气息。这是一条至今没有标示方向的路,可它注定要进入世界互联网的史册,因为,我依稀看到这条小路正在向互联网的未来方向延伸。
枯树发芽,大地重生,我们从西溪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嗅出生命的芬芳。
宋高宗“西溪且留下”的声音尚在绕梁;鲜于枢畅汗淋漓的《石鼓歌》还散发着墨香;这是洪氏望族自古渔耕的西溪热土,也是供奉1044位历代词人的两浙词人祠堂;历史的金戈铁马渐远,祖祖辈辈西溪边上的日子仍在流淌。
在我看来,阿里巴巴的神奇,不是排名全世界第几的股票市值,也不是无所不在的生活渗透。阿里园区是一座象牙塔,单纯,简单,透明,让人乐在其中。
等过了40岁,才真切感受到快乐不是自我潜意识的反应,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和生存能力。
就是这样的一群阿里人,以童心未泯的大学生心态,坚定地服务着一个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并让这个社会更平等、更美好。
这才是最神奇的,不是吗?
“四十大道”不是讲述阿里巴巴的战略思想,我也讲不了,那是马云的事,当然,我也不认为马云的事比我的事更重要。
它实际上是描绘了普通员工的一个个工作和生活场景,我希望这些以员工视角的场景能给其他公司和这个社会带来些许启发,当然,这些场景也会不自觉地闪现出一个公司的灵魂。
这些场景,每一个阿里人习以为常,但外界人对阿里难以深切感知,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小二,最终敢于动手写阿里小二的主因。
这四十个场景讲述的是同一个主题:公司不是以大为美,是真善为美,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美。当然,一个公司真正能做到真善,充满家国情怀,离强大也就不远了。
本书还有一条主线,20多万字用三个字概括为“价值观”。
价值观听上去虚,虚就是实,尤其企业做大的时候。
有人说,阿里巴巴如果固定资产一夜消失,它也能迅速恢复生长,因为已经形成它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价值观坚守久了,就形成一个企业强大的集体人格。
放眼全球公司,有的靠技术强大,但是,一旦哪天,你的技术被人超赶,你就失去未来;有的靠产品强大,一旦某一个产品踩空,你就频临破产。唯有价值观沉淀而成的核心文化,可以推动企业履带式自我驱动。
每天在阿里西溪园区,我会看见很多很多张面孔,也会经历很多很多事情,这些脸孔和事情,构成阿里巴巴的日子。
这本书与其说是我写的,不如说是阿里巴巴员工的共同创作,我只是一名搬运工,写流水账一样,记录他们每天的忧愁善感、喜怒哀乐,和原汁原味的阿里味。不完美,但真实存在;有温度,也有孤独;有沮丧,也有喜悦。日新月异,唯不忘初心。
随着阿里巴巴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大,外界对它的评判也趋向两个极端:要么妖魔化,要么神化。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呈现一个真实的阿里巴巴。用逍遥子的话说,我们最终就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愿意信任别人的人,做一个简单的人,做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的人,最后做一个坚强的人。
这是我在阿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从一个小二的微观视角感悟18岁阿里的故事,也是近距离“远观”中国人、杭州佬马云的故事。
在阿里的365个日日夜夜告诉我,一个滚滚红尘的人,如今用今后所有的岁月找回从前的一刻初心。
本书尽可能为每一位提及的小二标明了姓名、花名和工号。阿里巴巴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它丰富无比的生态构成一个巨大经济体,离不开6万名小二的辛勤付出,他们对阿里的贡献无所谓大小,同等重要。
一定程度上,很多看似没有站在重要岗位上的小二,不一定代表能力不行,很多时候是机遇未到,或者说正在寻找机遇的路上,也或者是在轮岗中。
王帅也说过,阿里业务不存在外围和核心,只要是繁荣生态、赋能商家,每一个板块都至关重要。《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的雏形只是一篇6000字的文章,发在《电商在线》公众号,刚发在公众号,电子工业出版社张彦红(出版喜洋洋)老师马上找到我,说要出书。感谢我的同事给予无私鼓励,尤其张桥刚同学,不停地给我介绍采访对象,讲述他经历的很多阿里老故事,并一次次提供珍贵的阿里史料。
还要感谢我的老婆,她远在9000公里之外的温哥华,拉扯两个孩子在那边上学,承担着巨大的家庭重担。公众号文章发布后,最高的评价是她的:孩他爸原创。
透过五个字,你们可能看到一个妻子的自豪,我看到的是她每天不停劳作,趁俩孩都睡了,揉着疼痛的肩膀靠在沙发上的睡影。
一并感谢多年的老友孙世通先生,他是阿里文化的追随者和积极实践者。由于能力所限,我几乎想放弃写这本书时,他给予鼓励,并专程飞来杭州,他的鼓励特别受用。他说,你是谁?6万名小二中普通一员,你想见马云一面,很难。你把这本书写好了,马云说不定请你吃饭。
好吧,我等着。
最后,两点需要说明:
一是,这是一本阿里小二写阿里小二的书,作为一个普通小二,不可能像马云一样站高望远,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坐井观天”,这是阿里巴巴的一个边角,但无论如何,它是阿里巴巴最真实、最一线的生活写照。
二是,我入职阿里不到两年,对过往历史并不太了解,加之,本书撰写时间只有几个月,还是工作之余的夜晚和周末,极其仓促,书中所涉数字、数据、案例等史实,极力选取权威口径,有的进行了两处以上咬合式来源印证,尽管如此,肯定还会有偏颇之处,望谅。
为本书截稿,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感谢阿里偌大的舞台,我每天站在舞台边缘,目睹很多大事的发生,这都是写书最好的素材,我想尽可能汲取这些营养,但是,那就永无截稿之日。
不管怎样,阿里,我来了。
赵先超
2018年3月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读后感(四):3星|《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文艺范员工写的阿里故事集
作者是阿里员工,做过媒体总编辑。全书是作者写的阿里故事集,从十八罗汉创业讲起,大事都是已公开的资料添加些细节,有一些内部故事,少部分是作者个人视角的故事。
总体评价3星,有点意思。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中是我根据上下文补充的信息:
2:话说,“杨过”(原名李顺顺),本是保安,理应研究武学,却偏好文科,不好好干保安,天天在产品部门晃来晃去,还指指点点,终于惹毛了一众小二,“你小子有本事来试试啊。”杨过不愧是小龙女看大的,出手不凡,从专员干到总监。#148
3:有时突然会产生一个“邪恶”的念头,把韦小宝在阿里的7个“老婆”叫一起,想看看都长啥样。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我一个,马老师曾经告诉“小宝”(真名:柴栋,工号:396),来了女孩,无论如何先把你的7个老婆凑够。#163
4:有段子说,小二商讨业务争执不下,只听有人在“神龙岛”大喝一声:“西施,你进来。”外面回应:“西施下楼拿快递了,貂蝉在呢。哎呀,她也不在,到范蠡那里鬼混了,那个,那个……舒淇在呢,#187
5:唉,在阿里,曾经有一个花名摆在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到如今后悔莫及,这个花名叫“花名”。#206
6:马云的工号是1,彭蕾是大名鼎鼎的007,蔡崇信是19。有些奇怪,明明是阿里十八罗汉,蔡崇信的工号咋会排到19?因为15号空缺,阿里“百事通”张桥刚(花名:小桥,工号:2175)说,或是雷文超,很快离职。#303
7:还是老家好,村里人对我一直寄托着很高的期望:以前,说我是记者,见官大三级,专门采访中央首长;现在到阿里了,说我和马云一个办公室,马云是首富,我起码是个二富、三富。“你现在年薪肯定上千万元,捐点给老家吧。”一个长辈说。#434
8:孙彤宇还有一个重大贡献,给如今的蚂蚁金服贡献了一位董事长——彭蕾(Lucy),他当时的女友,后来的妻子。彭蕾毕业于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在浙江财经学院(现浙江财经大学)当了4年教师,她到男朋友的公司玩,“玩”进了中国黄页。#589
9:周悦虹接到的是解聘通知,“所有的委屈、不平衡化作眼泪流下来。”痛定思痛,他想明白了,给马云写邮件认错,希望从头开始,做一个新员工。几天后,蔡崇信和吴炯找他面谈。他成了一名新员工,工资减半,试用期三个月。#641
10:蒋芳,四川人,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是工业外贸92级学生。大一有一门专业课“英语精读”,老师是马云。大四毕业时,给老师打告别电话,要回成都就业,得知老师创建了一家叫作中国黄页的公司,她也不知道公司做什么,就冲动地说:“马老师,我就跟你一起干吧。”#648
11:当马云回来说谈得不好时,大家心里一惊:完了,年终奖出问题了,早知道,干活前谈妥就好了。他们劝马云说,也没啥,以后提前说好就行了。所有人都没想到,马云说,他决定不在北京干了,要回杭州。#779
12:回杭后,马云召开十八罗汉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前,招呼大家一共凑了50万元,让大家忘掉这些钱,安心工作。马云当时提出两条“自我融资”的要求。第一,一定不能借钱,因为借钱就急躁,一旦有大的融资进来,就想全部卖掉还钱。第二,不准任何人互相打听别人的融资额。#869
14:从大年初一开始,美国、韩国一直到国内,以蔡崇信、关明生为首,进行了阿里巴巴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裁员,总员工数从300人减少至100人左右,每月烧钱从200万美元减至50万美元。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可以得到18个月的喘息机会了。#1108
15:程序员对他的评价是,多隆对计算机知识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的手段没有定式,出手速度极快,解决问题速度极快。多隆现在是阿里巴巴合伙人,每天还是和其他小二一样,上班下班,为人低调,简单务实,埋头研究学问,修补BUG,两耳不闻窗外事。#1308
16:大家焦急万分,鲁肃从人群中挤出来,敲了快两小时的键盘,15分钟后,系统恢复平稳,支付宝长达17小时的停机发布终于结束。#1327
17:他【苗人凤】用极为准确的词汇定位自己:他是支付宝公司第一个工程师,他接手时的支付宝交易代码有两人的名字,一个是他师傅“茅十八”,一个是多隆。当时的代码很简单,只能实现交易功能,连退款功能都没有。#1358
18:马云点将陆兆禧(花名:铁木真,工号:129)担任支付宝第一任总经理。老陆不懂金融,不懂技术,正在广东大区欢快地叫卖“中国供应商”呢。马云给老陆打电话说“你知道PayPal”吗,老陆一脸茫然说“不知道”,马云说“那就对了”。#1545
19:金建杭曾介绍,“铁军”走访的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大门口养狗,进门先过狗关,他们不得不买硬壳皮包挡狗,没有人懂“中国供应商”是什么,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个顺口溜:“防火防盗防阿里。”#1647
21:月饼在2016年中秋节曾把阿里巴巴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4名安全部程序员通过技术手段多抢购了124盒月饼,2小时内被开除。外界质疑,不过是盒月饼,小过重罚,让员工望而生畏,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阿里则称,这是从价值观做出的零容忍。#3352
22:当年年底,阿里巴巴向全体小二印发“三项纪律八大注意”,要求所有人真正把对客户的尊重和敬畏落实在行动上。其中一项纪律是跟客户开会不能看手机。#4609
23:淘宝历史上第一个群体性事件爆发了:试用完新版本,很多卖家愤怒了,都说不会玩。改了半个月,愤怒依然没有平息。后来,他们到论坛让大家投票要不要使用新版,一半以上反对。“十几个人做了3个月的系统,就这样被杀掉了。”#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