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者》是一部由罗翀 / 沈圳执导,马云 / 蒋芳 / 彭蕾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梦者》影评(一):人人都在谈梦想的年代,我们这些迷茫中的90后应该做些什么
人人都在谈梦想的年代,我们这些迷茫中的90后应该做些什么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这是阿里巴巴纪录片《造梦者》的开篇语,对于一个文艺青年来说,这句话无疑击中了心中一个叫做“情怀”的东西。在这个人人都在鼓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很多年轻人都梦想着成为下一个马云,但是明天很美好,很多人却死在了今天晚上。
马云所塑造的阿里帝国,无疑是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风口,但是从这部纪录片中也可以看出,阿里或者说淘宝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源于前卫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价值体系的产物。
很多公司都会打鸡血,很多老总都会谈梦想,马云也会,而且也最成功。99年湖畔花园小区的十八个年轻人,已经成为了身家百亿的超级富豪,我想那个时候的他们也一定憧憬着远方的诗和田野,却不得不屈服于眼前的苟且。
再想想我们这一帮生于20年代末的年轻人,如今的处境何其相似,被生活追赶,被业绩追赶,被房价追赶,我们相比阿里人,究竟缺了些什么?不是能力,不是人脉,更不是背景,而是梦想,是以梦想为驱动所塑造出的核心价值观。
当我们每天抱怨为什么别人能够月收入破万,自己却只能拿着底薪度日,事实上,薪资的多寡并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但是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梦想的态度。
你曾经梦想当一名科学家,却在上学时连物理化学的参考书都不想看;
你曾经梦想开办一家自己的公司,却在做职员的时候都每天叫苦叫累。
等到你从90后的小鲜肉终于变成了人到中年的猥琐大叔,然后仰天长叹:年少的梦想散落在天涯。
你的梦想,死的一点都不冤。
《造梦者》影评(二):Dream maker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 who
last man standing
温州市中心城区图
我们的无线不是为电子商务服务的 我们的电子商务是为无线服务的 All in wireless 就算不足具前瞻性 也相当清醒了
what make you have got a business that can last
there is mission and passion
《造梦者》影评(三):马云和阿里巴巴是否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梦想?
阿里巴巴官方纪录片,无数珍贵的镜头记录了16年来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每个重要的节点,包括公司第一笔盈利、支付宝的诞生、阿里云的开创等。
或许在1999年创业之初,很多人都会疑惑马云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构想,但是如今市值4000多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却让所有人都赞叹马云眼光的前瞻性。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造梦者》影评(四):苦心者,天不负!
阿里巴巴的成功是一个必然,是马云和缔造者的一个必然。在阿里团队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看到了勇气,看到了奋斗,看到了责任…你不了解他,你可能会讨厌他。如果你了解他,你一定会爱上他。在人前,他不骄不傲。在人后,他披荆斩棘,昂首挺胸。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阿里巴巴茁壮成长。从几人到成千上万。有买卖的地方就有阿里,阿里巴巴的每一个团队,每一个人,都在发挥着光和热。一点一滴,满满汇聚,最后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力量,这股力量颠覆了商界,让天下没有走不出的生意。看完之后,我越发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大树,他经历风霜雪雨,电闪雷鸣,狂风来袭的时候,他不屈服,不放弃,敢于面对磨难。如果我们拥有这种精神,人生何愁不能成功呢?
《造梦者》影评(五):相比本片,更推荐你去看阿里的另一部纪录片《扬子江大鳄》
可能看过前几年阿里的另一部纪录片《扬子江大鳄》,对比之下,对本片几乎无感。
简单来说,这部片子阿里官方宣传意味较浓,尤其是前半部分阿里文化洗脑,后半部分讲述阿里最近几年的动态还好。缺少统一的线索,叙述较乱,纪录片的客观全面并未感受到几分。
真心建议对阿里早期发展感兴趣的朋友,去看《扬》。下附我当时对《扬》的评论,欢迎交流。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21820/
《造梦者》影评(六):《马云和他永远的少年阿里》3个印象最深的细节
很好的一部片子。我看了3遍,其中有3个细节印象很深。
第一个是创业初期,马云出去融资,回来告诉团队,他又拒绝了一家投资机构,前前后后拒绝了37家。现在真相揭晓了,其实是37家投资机构没有一家相信他的故事而拒绝了他。
另外一个细节是马云和蔡崇信飞到日本和孙正义谈投资。孙出价4000万美元,马云有些得意,而蔡崇信果断说:NO,把孙正义吓了一跳。纪录片里马云说那场谈判很经典,但并没有解释经典在哪。其实孙正义当时出价4000万美元,是要占股49%。在蔡崇信的意见下,最终阿里巴巴出让 25%的股份,拿了2000万美元。如果当初出让49%拿了4000万,后面发展的过程中马云很有可能会因此失去控制权,沦落到被踢出局的境地。
还有一个细节是阿里云的负责人王坚博士年会上落泪的画面。阿里云从2009年开始立项,理念有些超前,在阿里内部普遍不被看好,甚至发展到内网上公开撕逼。据说许多高管反对阿里云,想废掉这个烧钱的项目,是马云站出来说每年烧1亿,干过10年如果没出成就就放弃才堵住了高管的嘴。经过多年的坚持,现在看来证明王坚是对的。可见一个事情贵在坚持,即便一开始方向错了也无所谓,只要敢于坚持,慢慢调整,错误的东西也可能变成对的。王坚的坚持也很好地诠释了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