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克兰西去漂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2-21 00:2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克兰西去漂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克兰西去漂流》是一本由[澳] 特蕾西·巴拉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兰西去漂流》读后感(一):野外版“爸爸去哪儿”,父子划船露营十天,感受大自然教育的魔力

  

绘本很精美,故事很简单,可是看完后会让人暖心一笑。

《克兰西去漂流》,这套图书获得了澳大利亚儿童图书委员会“年度最佳童书奖”。作者是特蕾西·巴拉,是澳大利亚获奖图书作家,插画师、艺术家。

书中画的是克兰西和蛋叔在澳大利亚格莱内尔河进行的、为期十天的独木舟漂流之旅。克兰西是一位十岁半的男孩,喜欢数字,可以把很多东西用数字表达,比如他说自己头发的数量约100000根。

而蛋叔,他喜欢看鸟,其实他是克兰西的爸爸。克兰西两岁的时候,给他爸爸起了这个名字。幸好他爸爸挺喜欢这个名字,会把发现的鸟窝和鸟蛋拿给克兰西看,说“蛋是存在无限可能的”。

蛋叔陪伴着克兰西长大,当克兰西长到他胸口位置的高度时,他就带克兰西去划船。十天,只有他们两个人,不能带各种电子产品,还要在不同的地方露营,克兰西满脑子问号地被带着出发。

到了野外,虽然蛋叔的心情舒畅,认为潺潺的流水声会让人很快睡着,但是克兰西睡不着。地太硬,蚊子很多,划船很累,各种不适应令克兰西只想回家。即使游泳让他一时获得快乐,但是无法自己独自上岸也让他很沮丧。

随着旅途的前进,克兰西也发现了一些好奇的事物。他从望远镜看到一只动物在水里游泳,以为是狗。蛋叔看过后,告诉他那是一只会游泳的沙袋鼠。

有一天晚上露营时,克兰西说早上看到了一只怪鸟,想知道是什么。蛋叔给他一本书,说是内德爸爸的书,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身处一个周围有很多陌生事物的环境,克兰西逐渐从抵触到产生好奇,并且还学会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当他们的船划在河面上时,克兰西觉得整个世界都停下了,连鸟儿都很安静。他也觉得自己很渺小,但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克兰西和蛋叔除了在白天划船,晚上也会划船,寻找可以露宿的营地。父子二人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他们一起谈论各种动物,一起看星星,谈论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克兰西对蛋叔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蛋叔总是在打瞌睡。

一直划船,克兰西的胳膊很累。他就想到了主意,采用扬帆航行。于是找了枯树枝,做了个船帆。后来,他还想出了一个更简单的T形“篷布帆”。

还有克兰西每次去河里游泳后,“出水”上岸时都需要协助。有一天他们去到一个部落,那里的族人叫贡第杰玛若人,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大概五万年。在那里,克兰西跟贝蒂阿姨学会了编绳子。

在之后的旅程里,克兰西常常拿着东西在编啊编。终于,他解决了“出水”的问题,用自己编的绳子征服了码头。

克兰西很高兴,高兴得跳起了舞。他为这十天的经历而高兴,他很喜欢这趟独木舟漂流之旅。

《克兰西去漂流》这本书的内容不复杂,但是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去阅读,收获感很强。

不管是随着划船工具的变化,还是游泳后找到了“出水”的方式,克兰西都在尝试着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中的每一页绘图,都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并且拟人化地标注了名称。可以看到大自然动植物的博大,引导我们放慢脚步,去观察,去聆听。

在克兰西与他爸爸的对话中,还传达了更多的讯息,比如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发。他们看到快速飞过的燕子,蛋叔告诉克兰西,它们为很多飞机的设计提供了灵感。

赏鸟、露营、生火、看美丽的星空······翻开这本《克兰西去漂流》,一起慢下来,去欣赏魅力无穷的大自然吧。

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克兰西去漂流》读后感(二):想让男孩更有阳刚之气?妈妈赶紧放手,让爸爸带孩子去野!

男孩越来越“娘”,女孩越来越“汉子”,是让现在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小男孩,大多是妈妈和奶奶带大的,女性天生的柔和和谨小慎微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宅”,一点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顽皮。想要改变这种状态,爸爸们参与到育儿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事让爸爸带着男孩子去做,能让男孩快速成长,成为坚强的男子汉,比如运动和登山。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探险梦,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尝试和挑战。只有在大自然中,他们才会学会尊重生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最近我读的一本可爱风的绘本《克兰西去登山》就是一本写给男孩的勇敢之书。这本《克兰西去登山》是克兰西系列的下册,上册是《克兰西去漂流》。这套书曾获得澳大利亚儿童图书委员会“年度儿童图书奖”短名单入围图书,画风朴实、线条简单利落,故事结构完整、细节方面一丝不苟,非常适合孩子们来阅读。

我儿子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后来舍不得丢,连着看好几遍,特别是为了研究封底的徒步路线图,饭都懒得吃,自己还试着画了几张。这本书的作者是澳大利亚的特雷西巴拉,为了画好绘本,她亲自去一一探寻路线。

书中讲了一个小男孩克兰西跟蛋叔(爸爸的外号)去山里露营探险的故事,描述了克兰西从害怕沮丧到坦然、淡定地欣赏大自然里的花花草草和小动物的心理成长过程,真的非常适合男孩子看,帮助他们培养“阳刚之气”。

爸爸妈妈如果想带你的小男孩做一次探险之旅,会经历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出发前

锻炼身体:蛋叔让克兰西背着一堆烤豆子跑步去上学,而且每天都要增加重量。

物质准备:

蛋叔的背包22公斤里面包括:徒步帐篷、野营煤气炉、燃料、火柴、指南针、头灯、折叠刀、急救包以及各种衣物、餐具、水袋和路线图等等。

克兰西的背包8公斤,也有一大堆东西,除了衣物还有望远镜、水瓶、坚果和奶酪蛋糕等等。两人像各背着一座小山一样。

出门登山,可不是过家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带的东西,哪些东西该带哪些不该带,孩子们可以通过这种整理和思考,学会取舍之道。

探险中

克兰西和蛋叔是乘坐火车去的山里,到了山里之后,与世隔绝,他们俩开始爬山山里的景色绝佳,克兰西见到了许多在城市里从没见过的很多鸟类、动物和植物,比如:楔尾雕、吉丁虫和厚果草等,克兰西觉得好美呀。

大自然是美丽的,同时也充满了危险和不可知。两人爬着山,突然一阵狂风暴雨袭来、一不小心背包掉到悬崖底下,连克兰西都差点没命。

蛋叔不得已丢下克兰西一个人待在野外,自己去山外求援,克兰西找到一个小山洞渡过了漫长的一夜。这一夜,克兰西不得不和一群蝙蝠躲在一起。

什么是坚强和勇敢?生活这本无字书给了克兰西最好的答案。悟出来的道理比书本上学来的深刻一百倍。

冒险后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用在克兰西身上真对。暴风雨过后,天气晴朗。蛋叔和克兰西两人愉快地下山了,存储了很多水,吃饱饭,还弄了点新鲜的野浆果尝尝,幸福感满满。他们终于找到了河水的源头,见识了漂亮的袋鼠、小蘑菇还有各种各样的野生鱼类。克兰西把这些都用笔画了下来,带回家给妈妈看。

生命中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但是平时往往会被我们忽略。饿过肚子的人,才知道米饭香。大自然中的那些细碎的小美好,值得我们睁大眼睛仔细瞧。

探险的意义

克兰西和蛋叔一共进行了为期5天的旅行,这5天带来的内心成长是剧烈的。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小男孩,进入大自然后,他身体的原始本能被完全激发出来。发现许多大自然中的美好存在,原来这个地球,除了人类,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生灵。它们和人类一样,守护着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它们,亲近它们,而不是漠视与摧毁。这是关于生命的教育。

另外这次探险也让克兰西增强了抗挫折的能力和做事的责任心。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克兰西是自己要求跟着蛋叔来爬山的,所以再累也得坚持下去,即使是在雨中行走。当面临突发事故时,害怕哭泣是没有用的,需要的是冷静和智慧。当你的心静下来,就能发现生机无处不在。

现在的孩子,从小被过度保护,一遇到点挫折就动不动跳楼,实在是太让人心痛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父亲的缺位,如果爸爸带他们多做一些男孩子的探险活动,激发出男性本能的冒险因子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何愁长大不能顶天立地呢?

现在就让这本《克兰西去登山》成为爸爸和男孩一起去冒险的第一站吧,妈妈们赶紧行动,把男孩丢给爸爸去野!

  《克兰西去漂流》读后感(三):见过市面的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同?来看这个男孩的童年秘密吧

  

01

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中说:

“回想自己的童年,在某种意义上“秘密”占据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回忆起这样的一段往事吧。秘密的集团、秘密的宝藏等等,哪怕它是多么无聊,你却会发现它依然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它既是孩子的宇宙中闪耀的恒星,也拥有黑洞的性质。”

而对小男孩克兰西(Clancy)来说,和爸爸“蛋叔”一起阅遍山川湖海的美好记忆,一定是童年里最璀璨美好的秘密了吧。

克兰西长大之后,就把自己的童年的秘密,都糅进了《克兰西去登山》和《克兰西去漂流》系列书中,适合这世界上所有喜欢探险和求知的好奇宝宝。

因为强烈的共鸣,这套书获得了澳大利亚儿童图书委员会推荐的“年度儿童图书奖”最佳童书绘本,除此之外还斩获了多项文学类童书大奖,包括“

2015年儿童图书奖国际儿童读物奖 2015荒野协会图画类小说环境奖 2017年CBCA年度最佳图书“年轻读者奖”

02

10岁的澳大利亚小男孩克兰西,家庭氛围轻松有趣,甚至昵称自己的爸爸为“蛋叔”。

蛋叔比克兰西还要“调皮”,带他去划独木舟探险,去搞清楚那些水是从哪儿流过来的。还带他去登山,意外的“坠崖事故”,让克兰西面对一个人在崇山峻岭下的独处时光……

我也想有个蛋叔,感觉和蛋叔在一起一定能拥有一个“和菊次郎在一起的夏天”。

不行就自己做个性转“蛋叔”,去实现人类的终极梦想:去野外。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03

蛋叔可能一个文艺处女座,出门一周还带着口琴、迷你书、野营煤气炉、望远镜、六个水瓶;克兰西的主要是好吃的,掉下山崖还琢磨要吃巧克力。

听着蛋叔吹着他心爱的小口琴,吃着好吃的,坐着火车,穿过原野,一路从墨尔本晃悠到山脚露营地,开始一段穿越崇山峻岭、冲积平原、蜿蜒小溪,和蜥蜴、水蛭、老鹰、角齿藓、黑羊肚菌、红花菜豆say hi,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徒步虐旅。

出去“野”总是很激动的,连丢手机丢钱包都成了美好记忆的一部分。Flag不倒,克兰西掉沟里了。

“悬崖看起来特别高,四下无人,乌云密布,只有我和鹊儿、鹦鹉、袋狸在茫茫荒野之中。”

荒野求生一定是人类的隐藏技能,毕竟荒野就是我们的故乡。克兰西一边给自己打气“加油你是最棒的”,一边开始学习攀爬、生火、寻找岩洞、和小鸟虫子争吃的,看云卷云舒,完成了“从人到猿”的转化。

当然,小男孩也是有艺术追求的,随身小本画着棕棒蜘蛛兰啥的,打坐冥想,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精神层次”也提升了不少。

就像克兰西和蛋叔的对话:

我们迷路了吗? 奥,这不算迷路,孩子,我们只是走了条不一样的路。

04

也许有人会对绘本不屑一顾,不就是几幅画哄着小孩玩吗?但是真正优秀的绘本,绝非几幅图画、几行文字这么简单。

就拿手边这本《克兰西去登山》来说,它不是让你三分钟读完就此别过。里面的细节和语言值得细细品读,三年管够:

和陌生的攀岩邻居一起吹拉弹唱,和蜥蜴一起躺着看云朵,薯片上的盐是可以克水蛭的,温暖美好的场景会给你补上一节美学课。

鹦鹉是图腾鸟吗? 创世神邦吉尔是什么? 如果吃的菌类以毛虫幼虫的尸体为养料还算素食主义者吗? ……

上面每一个问号,都会给我们和孩子,带来探索自然和宇宙的无限可能。

也许和孩子一起读完这本书,就会深刻的体会到那句话,如果一个人连世界都没见过,哪来的世界观呢?

所以各位宝爸宝妈,请把自己设定为蛋叔,下面的攻略list请录入备忘录:

1.背上背包;

2.离开城市;

3.去探索,go go go!

现在就开始,一起出发吧,到崇山峻岭,和这个充满活力的星球一同旋转。

在2020年末,感恩遇到这套绘本,激励我去做一个好蛋叔,去爬到山顶,去触碰乌云,去和乌云一起卸下沉重的包袱。

“不知道是应该感谢腿更有劲儿,让我能爬上这些山;还是应该感谢山,让我的腿变得更有劲儿”。

也许一段旅行之后,你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克兰西去漂流》读后感(四):孩子常生病,锻炼太重要,跟着克兰西漂流,让孩子爱上户外运动

  

同事家的孩子经常生病,大病没有小病不断,所以经常去医院。这让本是上班族的他们很头疼,时间久了医生都认识他们——怎么又来了?不仅大人烦心,孩子生病后三天两头请假,也影响上学。后来,医生给他们的建议是带孩子多运动,多跑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个好的身体是多么重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就好比我们大人白天工作一天,晚上回到家就想“葛优躺”,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去锻炼,所以要爱上运动其实很难,首先就要有勇气走出家门,如果连这个勇气都没有,多半是不会成功。

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中说过:当一个人越是不想跑步的时候,就说明惰性已经生成,这个时候就必须要经常性下意识的锻炼,越不想跑就越要跑。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坚持就不会太难。

那么,让孩子爱上运动真的就那么难吗?我想未必,《克兰西去漂流》这本书就讲述一个孩子从讨厌户外运动,再到爱上运动的全过程,其实孩子的选择取决于家长的引导。下面我们就来谈到这本书的魅力,一起来引导孩子爱上运动。

一、孩子的下意识有时候并不是真的讨厌,只是缺少引导人

克兰西一家人住在澳大利亚的城市里,他和我们现在很多小朋友是一样的生活环境。整天在高科技的产品里——手机、电视、汽车,周围都是高耸林立的大楼和居民区。其实真正接触自然的生活不多,或者说没有机会接触自然。

当他的爸爸打算带他去旅游,接触自然的时候,克兰西一听到这个决定,下意识就是拒绝的。这和孩子的情景认知有关,因为一开始他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他早已经习惯这种环境,所以他不愿意离开,也不愿意接触新的环境。

新的环境里有陌生,也有未知,孩子通常不愿意接触未知,就像不愿意接触黑暗,就像孩子刚开始都不愿离开家去新学校。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顺着孩子的意思,那么孩子将永远无法走出去,永远无法接触社会、接触团体的生活,这个时候家长的引导显得很重要。

克兰西爸爸的教育态度很值得称赞,他并没有大声呵斥克兰西,而是慢慢引导他,告诉他要去的地方其实很有趣,去了以后就会很快乐,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果然,在家长的引导下,他将信将疑,也就跟随爸爸去漂流,一起去探索大自然,探索那未知的领域。

所以,孩子能不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在于家长的额引导,只要引导方式正确,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拒绝。

二、孩子和父母有时候可以平等对话,不必时时刻刻站在道德制高点

克兰西的家庭氛围很好,他和父母是亲子关系,也是朋友关系。他可以给爸爸取外号,喊爸爸:蛋叔,这是很多家庭不允许的。

在我们中,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是孩子,家长是家长,就应该长幼有序,不得没礼貌,大人说话就是正确,孩子就应该听取大人的意见。

这其实是一种独裁的表现,其实要想和孩子交心,真正有效地沟通是互相平等的状态,他们之间可以平等的交谈。

就好比克兰西可以喊爸爸蛋叔,我们也可以给爸爸取外号。他们在野外10天,通过这10天的相处,他们的感情更进一步,可以说更加紧密。

通常我们的家庭模式都是家长照顾孩子,孩子得听家长的话。可是户外运动中,这种关系需要转变,克兰西在户外运动里,开始学着照顾爸爸,他从孩子变成了一个大人,在这种环境里他的成长巨大。我想这场户外旅行,给他的思想冲击也是巨大的,这种平时生活中无法感知的。

三、挫折不可怕,想办法解决后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乐趣

挫折并不可怕,其实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有可能遇到挫折,我们的工作中可能遇到不好的同事,遇到难缠的领导,遇到暴躁的客户等等;在我们的家庭中也有可能和公婆、岳父母相处不好,家庭挫折和事业挫折,其实无处不在,挫折也是成功之母。

那么在户外运动中依旧如此,因为我们平时都生活在大都市,所以到了野外生活中自然是困难重重。首先洗澡就很不方便,我们从家里的洗浴池,来到了户外大的游泳池,这种观念上我们首先就要习惯,不要那么娇气。换一个说法,生活习惯和观念的转变并不能称之为挫折。

克兰西和爸爸在漂流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风浪,要经过日晒雨淋。他们必须适应,必须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要学会耐心和摸索。

他们的漂流期限是10天,在漂流刚开始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雨水,这个时候他们没有遮蔽的物体,全身淋透。克兰西开始学着做帐篷,学着做船上的旗帜,全部都是克兰西自己动手制作。

从刚开始不愿意下水游泳,开始享受下水游泳,并且结识了很多户外运动的朋友。刚开始各自行动,后来大家一起烧烤,一起品尝美食。

在这10天里,克兰西仿佛变成了大人,这是在课堂中学习不到的内容。他从刚开始的排斥,变成现在的享受。所以挫折并不可怕,想办法解决后的克兰西,甚至从中找到了乐趣。所以,要让孩子爱上户外运动,就学习克兰西爸爸的做法,大家认为呢?

  《克兰西去漂流》读后感(五):奶爸带女儿上“全国”幼儿园:再多玩具,都取代不了大自然的美好

  

文/阳光小房子

01

前段时间,一个90后的爸爸和他4岁的女儿,去西藏骑行的小视频火了。这个爸爸说,要带女儿上“全国”幼儿园,这真是一个很新奇的想法。

这个爸爸是在广东做服装生意的,疫情来之后,公司的业务没那么多了,孩子的幼儿园也停课了。

他就决定带着女儿骑行去拉萨,用71天的时间,骑行了4000多公里,到了拉萨。

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的苦难,有很多时候,这个爸爸也曾想过放弃,有时候晚上很晚了,却烧不到地方住,或是住宿的条件非常不好,他都会感觉很歉疚。

但更多时候,他们父女俩收到了好心人的救助。

路上有一次找不到地方住,当地的居民就让他们住到自家的客厅。路上车子坏了,会有好心人不辞辛苦,往返几百公里给他们修车子。

当孩子到了西藏,没有任何的高原反应,而是沉浸在美景中,很多时候大自然鬼斧神工建造的东西,城里里是见不到的。

孩子在旅程中,虽然有过很多磨难,但也见证了很多美好。

虽然很多人说,这个奶爸是有钱人,多数的父母都是要做“打工人”的,哪有闲情逸致,带着孩子去周游世界。

谁都想无忧无虑地环游世界,但手里没钱是重点呀。这确实是事实,但并不代表我们只能抱怨,不能用别的方式实现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想法呀。

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或是一周的时间,还是能凑出来的。毕竟,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很难真正放松下来,休息一下。

只有休息好了,再次融入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时,效率才能更高。

由澳大利亚特雷西.巴拉著的《克兰西去漂流》,讲的就是一个爸爸带着孩子去大自然冒险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看完却能温暖内心。

作者说:克兰西是你也是我,从他身上能看到我们的影子。

封底这句话,真的打动到我了,因为我曾经也在旅行中,放不下手机,放不下工作,放不下各种任务,没能让自己真正去享受一个完全不同的假期。

02

现在让我们看看克兰西和他的蛋叔,是怎样度过这个10天的假期的吧。

克兰西是个喜欢数字的孩子,头发、身高、呼吸频率、心跳频率、体重,只要是能量化的东西,他统统都用数字表示。

他的妈妈是个艺术家,蛋叔是妈妈的伴侣,这个外号,是克兰西两岁的时候,送给他的。

蛋叔特别喜欢观察各种鸟类,对鸟类也非常有研究。

克兰西说:翅膀短就能飞得更快。蛋叔说:宽大的翅膀能飞得更远。

蛋叔在生活中,常常能够敏感地捕捉到鸟类的声音,他想知道这声音究竟是哪种鸟发出的。而克兰西却不在乎,他觉得不就是某种小鸟吗。

蛋叔则会拿出望远镜,去一看究竟,发现是皇冠吸蜜鸟。从这里就能看出,蛋叔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能够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

蛋叔和克兰西有个约定,就是在克兰西身高到蛋叔的胸口时,他们会来一场漂流。

克兰西上对这场旅行并不期待,因为他觉得很无聊,就是一场观鸟之旅。

这一天终于来了,妈妈和蛋叔叮嘱他装好旅行需要的东西,因为他们要出门整整10天,不能带收音机、耳机、娃娃、乐高等等,更不能看电视。

10天就是14400分钟,克兰西不知道这么多分钟,他该怎么度过。

真正的旅行开始了,蛋叔很快进入状态,他享受大自然潺潺的流水声,而克兰西却觉得蚊子太多,地上太硬,他根本睡不着,唯一的想法是,赶紧回家。

第一天,克兰西不开心,因为蛋叔带了吉他、大水桶等“垃圾”,却不允许他带自己的玩具。

蛋叔鼓励他上独木舟,他也是一脸不开心,嘟嘟囔囔地抱怨着。

克兰西只想上岸,却等得很焦急,蛋叔鼓励他来参与划船,这样时间会过得快一些。

独木舟到河中央,蛋叔跳下去游泳了,在他的鼓励下,克兰西也下水了,游得很过瘾,但上岸确实他不擅长的。

出水的方式是:连拉带拽。一点都不潇洒,不好玩。但晚上他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克兰西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划船、绑船,都非常积极。他们遇见了小棕蛇,克兰西害怕地爬到了树上,因为天气太热,环境又不好,他又想回家了。

但很快蛋叔带他用望眼镜看沙袋鼠、钓鱼、看各种小动物,时间过得飞快,又一天完了。

第三天,他遇见了一群孩子,跟他们一起游泳嬉戏,非常开心。

但出水的过程依然不美好:蛋叔示范冲刺式游泳。因为克兰西力气不够大,肩膀不够强壮,跟连拉带拽的出水方式没啥差别。

他们遇见了同行者,有人教克兰西编细绳。

之后的日子里,他越来越享受做事的过程,不再会想念家里的高科技产品和五花八门的玩具。他自己拿起望远镜,开始观察大自然中的鸟类。

没有蛋叔在场,他开始主动尝试,第三招出水方式:冲向恶心的烂泥坑。

其实这本书挺厚的,有80多页,我看到这儿就有点没耐心了,想看看后边还有多少,为什么这么琐碎,其实这就暗示了我当时并没有真正的沉浸在这本书里。

我是下了班之后看这本书的,我就问自己,为什么这么着急,有啥要紧事要做吗?实际上并没有,只是慌慌忙忙的状态,已经写进了我的行为模式里。

我有意识地调整之后,才又重新开始看,看克兰西从旁观者,融入到大自然环境中,而我也能够耐心地看克兰西的小故事了。

在第五天,他能够享受无聊了,在河面上什么声音都没有,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他感觉到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了,他真正做到了享受当下。

看到这里,连我自己都感觉到了那种美好的状态,不慌不忙,自我意识没那么强了,只想跟着时间慢慢享受生活。

整个故事中,除了那些千奇百怪的动物和植物之外,我对克兰西出水的方式,很感兴趣。

第四招:滑溜式。在那里他收到了一对情侣的帮助。在这里他们看到了银河,满天繁星,还有大鸸鹋。这些都是在城市里看不到的。

出水第五式:和码头胶着搏斗。这次他靠自己爬上岸了。

出水第六式:码头拉拽。

出水第七式:毫不费力。他跳起了胜利之舞,身体随情绪摇摆,为自己这几天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快乐摇摆,这种舞是真的美。

他总结出的经验是,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比烂泥坑要好很多。(读到这里,真的只想笑,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试过才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这些经历真的弥足珍贵。)

这段旅行的最后几天里,克兰西变得勇敢、坚强、自信了很多,他发现了会往上爬发光的小鱼,也会用石头打水漂了,也开始制作自己的旅行地图。

最后一天,准备离开了,克兰西承认,这次独木舟漂流,他非常喜欢。

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放慢脚步,享受当下的美好。

03

本书的作者就曾经跟自己的伙伴,在澳大利亚格莱内尔格河,做过一次为期10天的旅行,就是克兰西经过的这些地方。

他一路上不是用相机记录,而是用画笔去画看到的东西,他说这样做时,他和这个世界靠得更近了。

最开始他对鸟也感兴趣,但经过这次的旅行,他开始关注鸟了。

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不是为了拍美美的照片,而是为了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一切。

在接触不同人的过程中,没准能够给你的生活注入新的元素,或是不同的观念。

带着孩子旅行,孩子的见识得到了拓展,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会轻易钻牛角尖。

这世界是多元的,除了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还有很多别的生活方式。我们一直都是有选择的,别总按照固定思维去生活和学习,刻意地去转换节奏和状态,真的会发现新的可能。

最后,送上大卫.铃木为这本书写的推荐语: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像蛋叔这样的人,帮助他们打开神奇的自然世界。打开这本书,享受一场温馨、愉悦的独木舟之旅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克兰西去漂流》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