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2-03-29 03: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

  《南明那些事儿》是一本由洪兵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明那些事儿》精选点评:

  ●没完全看完。

  ●基本内容都是从顾准的《南明史》来的,语言改成(我非常不喜欢的)通俗型了。

  ●听了一半,放弃,前面还有悬念、看头,后面的事就已经苍白不堪了。明末的混乱、无序、腐败、无耻,让人震惊,这样的历史后来又重现了。

  ●朱聿键 李定国 郑成功救不起千疮百孔的南明,另外最好奇的还是逃亡了一辈子的朱由榔最后殉难前到底是怎样的心情

  ● 一口气读完难免感慨,被遗忘的历史和被选择呈现的同在,史可法郑成功之流过誉了,阎应元和李定国算是一时人物,朱由榔一生都在逃跑看起来可笑,但是苟且需要比一抹黑更大的恒心和勇气。

  ●没有读完,写的可能还不错,可是没什么兴趣了,可能这段历史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作者谋篇组织还行,南明确实是开了几个地图乱七八糟,最后永历居然跑缅甸去了……

  ●国人内斗真是无出其右。

  ●不是很流畅

  ●书名帮倒忙。非常详细且白话的把南明这段夹缝中的历史讲清楚了。南明没有英雄,只有半个英雄李定国和一堆忠臣而已(有忠心,没能力),郑成功之流不过是抢地盘的军阀。南明历史,贵州是迈不过去的重要地点,孙可望曾经居然想在贵阳修宫殿,就在现在二中那里!!!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一):比不上心有方鸣写的两本《南明开史》

  《南明那些事儿》是在网上看了一部分后才买的,终于刚刚看完了,但感觉不论从文采,还是史实采集,总体比不上心有方鸣(原名田耀)写的两本《南明开史》(第一本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发行,第二本是译林出版社发行)。接下来还是想看顾诚的两册《南明史》。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二):值得推荐!

  封面很容易让我想起《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大悟:原来明朝最后是这样悲催的灭亡的!当年明月写到了崇祯自缢,但是没写之后的事,可以说为明史留下了一点遗憾,洪兵续写《明朝那些事儿》也正是基于此吧!南明这十几年历史给人感觉很悲愤,很无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封底的插图很有意思,类似读客的曹操!赞一下吧!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三):把琐碎的历史讲清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读完《南明那些事儿》是4月3号,这也是今年读完的第三十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历史功力没问题。有些人因为书中一两个错误就全盘否定的做法实在没意思。简单说一些自己读后的两点想法。

  首先是表达方式。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是想从《明朝那些事儿》借点人气,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有模仿,这就难免显得缺少自信。其实凭作者的历史功底和文字能力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应该抛开这个束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知是作者本意还是书商的伎俩。

  以上倒还次要,更大的问题是,南明时间不长,但头绪繁多,虽然人物众多,但放在大历史中又都是小人物。人名多,名人少,篇幅有限又想面面俱到,结果使得叙述内容太过琐碎,缺乏重点,主线不清。最后可能是熟悉那段历史的人觉得不过瘾,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读完了脑袋里一团乱麻,无法用几个清晰的点连成一条线。也就是说对史料的取舍和编排,我觉得作者做的不够好,有些欠缺大局观。如果一定要拿《明朝那些事儿》来做比较的话,我想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但对于想理解南明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四):文字精彩,内容窝心。

  《明朝那些事儿》续集

  =================

  作者直言不讳说是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意犹未尽,觉得少了南明的部分不够完整,于是主动来补完。那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本书行文风格与《明朝那些事儿》如此相像了。不过:

  相似的只是形式。也就是都使用了通俗调侃的语言风格。论调侃,本书还是不错的,流畅自然,我的确笑了,而且没觉得哪里调侃得过分。并且,本书的内容非常虐心,如果不是这样用这样调侃的文风来写我恐怕根本看不下去。

  不同的则是神韵。本书没有达到“心灵写史”的高度。《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深得人心被众多读者认同,并非只是肤浅的搞笑而已。想看笑话不如直接找笑话大全。更重要的是深入历史人物内心,让读者的心灵一起穿越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一起挣扎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这种精神上的震撼与收获都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历史书所能带来的。本书似乎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和历史事件的解读更加理性,或者说更加功利。没有考虑多少人非理性的部分,而这部分才是能解释人很多复杂行为的真正钥匙。

  不过总体说来,本书算很优秀了。南明这段闹剧般错综复杂的历史被梳理得清清楚楚,这一点就很不容易。而且对于各种形势下各方势力的博弈都做了大量的剖析,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当时形势演变的原因。作为《明朝那些事儿》的续集,这本书还是合格的。

  难言的心痛

  =========

  虽然本书文风轻松搞笑,但是仍然难以掩盖那段历史腐朽恶臭的味道。

  泱泱大国,那么多人口,却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有雄才大略的救世主来拯救万民。有的只是一堆丧心病狂的叛徒、自私自利的政客和愚忠无能的废物。绝大多数人都是形式化的符号,他们的名字放在历史书上根本没什么意义。

  同样是汉人,吴三桂、尚可喜在满人手下就能所向无敌;而汉人的朝廷呢?像马戏团一样换来换去不说,手里的兵如同纸糊的。别说什么打仗了,大多数情况是“不战而降,一触即溃”。而这些军队在抢掠老百姓的时候却卖力得很。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是对汉人的高度概括。

  在读南明史之前,我一直以为宋朝的历史是最憋屈的,毕竟那个时候有靖康之耻,有岳飞冤死。看完南明史之后,我的三观都毁了。那个时代活着的都真的是“人”吗?他们都只能算是行尸走肉而已。

  这个教训太沉重

  ============

  我们读历史,说是想从历史中获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可是看看这段历史,教训是什么呢?

  没军队吗?有很多啊,可惜都只会投降和逃跑。

  没政府吗?有好几个啊,皇帝大臣都不缺,但是没人在乎抵御外敌。

  没人才吗?其实有啊,孙可望平定和发展西南,李定国堪称小战神了,还有郑成功善于打水战。

  然而为什么亡国了?

  人心。明朝政府对百姓的压榨和不负责任已经伤透了百姓的心;明朝政府的无能已经伤透了仁人志士的心。没几个人以自己是明帝国的子民而自豪。

  没有信仰,自私自利。国民都是这样的人,亡国是必然的。不管来的是满人还是什么其他人,明朝必亡。

  那么,今天的中国人如何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南明那些事儿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