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指挥家》是一部由杂贺俊郎执导,有村架纯 / 释由美子 / 蟹江敬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少女指挥家》精选点评:
●擦 尼玛导演很BT啊...为毛老放那个女二号做作的表情,而且很丑啊 放一次减一颗星,还有那个打篮球的2B 和指挥有毛关系??
●哦是村花演的啊。2019.8.21
●DVD压制版有了。
●这个音乐的故事好囧啊,选这么一个不冷不热的曲子,加上这不知深浅的解读,太坑爹了!就算是给业余古典爱好者看也太小儿科了吧!女主面部表情僵硬,还故作煽情博得观众冷笑,乃唯一看点。唉,失望。
●煽情煽到内伤啊……
●三星半的质量,日本电影常常能把悲喜两种感情结合起来
●村花在,谁还管什么剧情。。。将来我真的有用不完的钱,老了我就搬去日本乡下了。。。不要这边的养老保险大病保险了。。港真
●埃尔加之美之精神,这个切入点体现得很假。
●本子太弱了,指挥少女本身的故事反而比较好看,本身是个有自我标准的指挥可是在业余乐团受到排挤于是转变方法什么的。女二智商情商和乐感全线走低,看不下去,看到一次吐槽一次,所有行为都无法解释。总体来说比较矫情,威仪堂堂不是个太需要解读的曲子,乐队的最大问题也不是缺个好指挥而是音准。
●无字幕难受 黑发村花的眼睛也太漂亮了
《天才少女指挥家》观后感(一):天才少女指挥家
说实话,在同类型的作品中,此片委实是最难看的。作品究竟想表现些什么,太多了,弄得什么都没有表现。 是想表现老龄化;励志、音乐、救赎,都有一些,可是这短短的时长能够展现出这些吗? 美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按标题来说应该是她的故事为主,而开头则试图体现一个老龄化衰败的村庄拥有的高雅生活,以指出其自强;然后又是对美咲的心理伤痕的刻画;还有着村民们各自的问题以及最后的共同努力励志,可是这逻辑性一点都没体现出来。套句常用的评论的话,要不是有村架纯和释由美子,怕是怎么也看不下去吧!我还是挺佩服我的,还是看完了。
《天才少女指挥家》观后感(二):煽情也是需要功力的——《Little Maestra》观后感
今天我再一次(不久的以前也曾经体验过,但是记不清楚是哪部片子了……)体会到了如坐针毡的感觉,电影开始后的半个小时我就开始心不在焉了……
吃过午饭后我跑到电影院,看了一遍排片表,第一个就是《富春山居图》,也就是大家最近口口相传的大烂片= =!,所以立刻被我否决了;接着看下面的是《不二神探》,看了演员表和海报,特别是海报上文章(头上Or耳朵上)那两坨不知道是神马东西的,也没啥胃口……;再下面的是最新出的超人啥的,我对内裤反穿的家伙也不太有兴趣 ,所以也被否决掉了,BUT!!!我依旧没有死心!看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于是就抱着(哔)——(传说中的?!)试一试的心态看了一下今天电影节排的片子,就是——《Little Maestra》,中文美其名曰——《天才少女指挥家》,多么牛叉闪闪的名字啊!结果再一次证明了试一试的心态其实是导致极其非常完全之不靠谱的后果产生的根源
进场之后人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前三排没人之外,我坐的是13排,倒数第二排正中间的位置,电影一开始就是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影院的音响还是不错的= =!故事大致内容是讲述的日本的一个小渔村,很久之前渔业发达,但是在近几年因为一场汽油泄漏事故导致渔业受到了很大影响,渔民在工作之余组织了一个管弦乐队,平时也经常排练,正当大家要去参加业余管弦乐队的比赛的时候,乐队的指挥——吉川老大爷不幸过世,而且当地旅游局在此时也想撤销对乐队的补助,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于是乐队的首席——一个东京三流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的小提琴手在听吉川老大爷回忆以往光辉岁月的时候想起来还有个继承了他聪明才智的小孙女,就去东京请来了这个少女来当乐队的指挥。
这个少女一出场就很有特点,首席小绿见到她的时候完全是一副不良少女的打扮,浓烈的黑眼线金黄的头发,彩色的裤子,而且不坐在前面的副驾驶座上,偏要坐在后面的货仓里……但是当村民们举着欢迎横幅打开后面的仓门时,首席小绿愣住了,我也愣住了——伦家明明是一个黑长直的穿校服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软妹纸好么?!!!在那一刹那我明白了,妹纸原来偏要待在后面是为了换装方便啊!假发都是随身必备物啊!
少女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腹黑,在小绿面前跟乡亲们面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态度,在小绿面前是傲娇女王样,在乡亲们面前是正常的学森妹纸的形象,而且笑容可掬,虽然后面又全部黑化然后又全部洗白……OMG
接着狗血的剧情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少女其实并不是什么吉川老大爷所说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的高材生,而是一所普通高中的管弦乐队的指挥,而且被她的队员们集体请辞了,所以在后面她的队友打电话来捣乱, 于是少女在乡亲们面前说明了真相,因为小时候手曾经受伤所以自己不会乐器(就是这个么?!!!),而且很露骨的指出了乐队的N多问题,而在之前的排练都是装好好先生。
乡亲们怒了,乐队也不排练了,首席也陷入了纠结,正当这时,乐队的定音鼓老资格选手辰叔站出来为少女洗白,老人家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大致意思是但是少女虽然说的是刺耳了点,但是一针见血的指出那么多的问题也说明了她的耳朵是很厉害神马的,当时我就纳闷了,首席你好歹还是一音乐学院毕业的学森怎么就这都听不粗来呢?!人家业余的渔民大叔们也就算了,而且还是一耳背的大爷让你醍醐灌顶,你过意的去么……
于是首席顿悟了,跑去挽留少女,少女也感动了,于是留下来了,洗白了,跟相亲们做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发言之后,大家都顿悟了,都突然找到了自己人森的奋斗目标!!!哦也!!! )
……
…………
………………
……………………
终于到了演出了那天了,少女带着大家在后台准备,大家紧张的准备着,突然从电视上看到了正在参加篮球比赛的乐队所在地方的篮球队没有啦啦队,于是少女又顿悟了,乐团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大家一起热血的!!!于是大家在明知下一个就是自己乐队上场的时候集体翘掉了比赛,放了评委们的鸽子,然后义无反顾的在热血少女的带领下冲出了音乐厅,刚好此时,门口就已经停好了两辆大货车,司机就是队员中一个大叔的儿子,美其名曰:在医院卧床的老妈第六感你会去赛场( = =!!!这心灵感应也太强了吧?!话费都可以直接省掉了……Orz)冲到了赛场,在赛场上奏响了埃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等着,喂~辰叔,你的四个定音鼓神马时候搬上来的?!!!!!!!而且还是在短短的三分钟里面!!!!
电影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女配迎风闭眼自我陶醉的慢镜头,导演配乐的钱嘛基本上都省掉了,古典音乐直接拿来,埃尔加的威风凛凛的主题都快听烂掉了……看在我花了50大洋的份上,硬撑着把电影看完了,看完之后想想,如果有人给我100让我再去看一遍,我也不会去了……
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太突兀了,虽然导演是想拍一部励志电影,但是情节实在是太弱了……所以套用一句话,之所以现在会有这么多烂片,应该是观影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编剧日益下降的编剧能力之间的矛盾。
《天才少女指挥家》观后感(三):我们的E小调
在这个温熙的冬夜,星辰在远方闪烁着不息的光芒。
楼下一群人为了麻将的输赢,在拼命的吵架,几乎天天如是。而远方日本一个衰落的小渔村,渔民们却正在自己的管弦乐团里拼命演奏,期待在城市管弦乐比赛中胜出。虽然,这只是日本电影《小小指挥家》(2012年)的演绎,却反应出两国急剧变化的文化落差。
同样,这种天壤之别也反应在电影上,这里的电影以票房多寡论优劣,而人家依然乐此不疲拍摄属于自己的文艺电影,借此表达创作人的心声。这林林总总的差距,深入并放大到国家宏观层面,就更加揪紧人心。这种相距隐忧,只是无人深察,抑或在GDP的喧哗中即早早淹没。也罢,我们的忧心终究徒劳无力。我们犹如遥远而微渺的星辰,只能默默静观,任心碎的时光悄然地流逝。
那让我感触的《小小指挥家》是怎样的一部电影呢?落寞又偏僻的小渔村福浦,几乎被人遗忘。渔民们休闲时的快乐,就是在自己的管弦乐团里疯耍一把。可遇到了新问题,乐团指挥吉川老头,突然辞世,这可急坏了年轻的女小提琴手绿酱。
想起吉川曾对她说过,他的孙女吉川美咲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家,小时是一个小提琴手,后来遇到意外,只得改学指挥。绿酱决心从城里请来她。一路上,看到染成黄发的吉川美咲的一副无所谓潮样,心里一直打鼓她是否胜任。何况她所说的与她爷爷讲述的不一样。
车一到福浦,绿酱就被乐团敲锣打鼓的欢迎场面搞得好窘,要是他们看到她请来的是一个嚼着口香糖的黄毛丫头,恐怕就要失望了。当她打开后车门,进入大家眼帘的是一个大方得体且装扮正常的女孩,这完全出乎绿酱的意外,难道她会变戏法。也罢,至少在形象上被大家认可。要知道,这帮渔民可也是很挑剔的人。他们不但会吹拉弹唱,同样也会埋汰人。
吉川身着正式西装,拿着爷爷留下的指挥棒,煞有介事的说从三重奏开始。绿酱看她指挥的动作倒也娴熟,看不出是硬装的。谁谁谁不认真,她还边指挥边提醒。这越发让绿酱不安和纳闷。几天下来,这些大老粗的乐手们倒额手称庆,没说吉川美咲不好的,还一直欢呼她“万岁万岁”的往上赶。直到小伙胜接到一个电话,才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对方是几个嘻嘻哈哈的女声说要找吉川美咲。胜说她正在指挥乐团演奏,却把对方几个女声给笑喷了,“她做指挥?好吧好吧,让她别回学校了,就在那指挥吧。”
这一阵嘲讽,惊醒了胜,他马上跑到乐团,噼里啪啦就说了这事,让吉川美咲顿时难堪地沉静下来,也让绿酱羞愧,觉得自己办了一件蠢事。吉川美咲却用指挥棒挨个指着数落他们对音乐的不是,这触怒了他们,乐团分崩离析,她也要拜拜了。
她回想起在学校做指挥时,被同学们嘲笑的情景。她决定离开。只有耳聋的老头辰次找到绿酱,说吉川美咲忘了拿指挥棒,忘记的东西,要拿回来才行。这一下触动了她,但吉川将要离开。她必须趁她走前找到她。还好,追了一阵客车,车还是停下,气喘嘘嘘的绿酱请吉川美咲留下,因为大家需要她。她被感动了。
但留下的她,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解体的乐团。像发牢骚的源都委托胜的爷爷卖掉他的乐器。现在轮到吉川美咲用功研读指挥的方法,她从西方音乐指挥大师的书中找到灵感“指挥家是没有乐器的音乐家,要想传达思想,首先要尊重所要传达的对象”。
既然“乐谱是来自作曲家的信”,那就把《E小调谱》送给每一个人吧。她决心用写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每一个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似乎也指日可待,但仍有像源这样的死不接受的人。
吉川美咲和绿酱上了天台顶,招呼大家。二人动情地请求大家回到乐团来。人们聚拢过来。老头辰次招呼大家说,我要讲一个秘密,一个只有吉川老头生前知道的秘密,其实,这乐团是我资助的,我年轻时曾留学欧洲,是一个出色的乐手,还得过奖,只因为意外的耳聋才告别音乐舞台,回来后,开了公司赚了钱,就组成了乐团,让吉川出面作指挥并替我保密。原来大家误以为在欧洲留学的吉川,其实是辰次。老头说你们要相信吉川美咲,她能指挥大家去参加城市管弦乐大赛。大家欢欣鼓舞,只是源不乐意了,因为他没乐器了。还好,胜的爷爷送还给他,说我哪忍心卖掉你的宝贝疙瘩。
乐团重新开张,吉川美咲拿着指挥棒说就从《E小调》开始,堂堂正正地去参加比赛。大家憋了股劲,终于身着正装来到城市参加比赛。等待时,电视里正直播胜参加的篮球比赛,看台上只有胜的爷爷独自为孙子加油,让大家看了好不辛酸。这也触动了吉川美咲,她说音乐就是要传达思想,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而且,音乐必须给人力量,如果这时,我们不站在胜的赛场替他加油,我们来参加这个比赛就毫无意义。
这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都点头称赞。他们放弃了即将登场的比赛,而是急忙出来搭车赶往篮球场。当孤独的胜与他的爷爷,听到了场内激悦的《E小调》时,激动不已,这激发了胜的斗志。这是团队的力量,所谓的正能量。
吉川美咲要离开了,准备前往东京继续上学。雪花飘舞,却看不见大家相送,原以为只能孤独上路。当她的行船缓缓离岸驶向前方时,却看到岸上大家站成了一排,替她演奏送行曲《E小调》,每个成员都那样认真,每个人都那样的真诚。她深深地被融化了,眼眶溢出了感动的泪水。这种感动将伴随她的一生。或者,她终将回来,再次拿起指挥棒,跟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最美好的快乐。正如她常说的“这是属于我们的E小调”。
2014、11、20
选自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影评集《看不见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