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蝴蝶》是一部由布莱恩·古德曼执导,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 派珀·佩拉博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蝴蝶》精选点评:
●睡多久才能做这么长时间的梦?
●还算不错啊,剧情反转可以的嘛
●我就想弱弱问一句,好好的路虎越野车,咋就这么被你们这群总在哭穷的家伙随手推进游泳池里了,你丫究竟咋想的?
●扯淡玩意
●完全把我当zz…演技尴尬,情节扯
●2017年6月24日观看,以为多厉害,不外如是。
●铺垫过于漫长,反转不够精彩,fbl这算不算钓鱼执法。最重要的是,同样是作家人设,在看完杰出公民后,让班德拉斯叔这大梦初醒看起来毫无新意
●要不是拖到后面剧透看了一下 前面真心坚持不下去 只以为怕是精神分裂或是异想世界发生的故事 原来悬疑的设计套路叫犯人往里面跳 就像理发师里面追踪连环杀人犯一样
●钓鱼执法
●几个男帅拼演技了,情节没安排好,故事没出效果
《黑蝴蝶》观后感(一):乏味的人生需要点刺激
曾在而立之年就走向巅峰的作家,到中年遭遇妻子消失,经济窘困。他性格懦弱,遇到司机挡路怒不敢言反而在餐厅当众道歉认错。遇见喜欢的经纪人提出约会,被拒绝而尴尬喝咖啡。
离开餐厅,遇见给自己解围的帅比纹身男,仗义搭车并邀他一起共度一晚。事后男主发现,纹身男简直是上帝派给他的天使,烧菜做饭,翻修房屋样样精通。纹身男帮助男主戒酒、激发创作灵感,电影到当中感觉男主春天来了,很快就是作品畅销,迎娶白富美。
可惜天不遂人愿,男主发现纹身男很可能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他开始疑神疑鬼……
剧情到这里我仍觉得此片还有很多创作空间,可惜结局太过生硬,钓鱼执法?黄粱一梦?
我理想的结局其实是帅比纹身男其实是经纪人请的托,通过纹身男刻意营造的氛围激发男主创作。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主获得成功,而纹身人到底是杀人狂才是真正的悬念所在。
再不济导演结尾在男主旁边放一张妻子的照片或者首饰盒,到底男主是不是杀人狂,太开放的结局感觉我打开了一瓶茅台喝了一口发现里面是白开水,有点无处发泄。
《黑蝴蝶》观后感(二):谁是真凶?
原版电影我没看过,就本片而言作为惊悚片整体尚可。影片的男主是一位江郎才尽的作家,一直找不到新作品的思路。在一次与一位卡车司机的冲突中,幸得一位年轻人解围。为了报答这位孔武有力的年轻流浪者,作家邀请他到自己的林中别墅暂住。同所有惊悚片的套路一样,这个头脑一热的决定,给他带了性命攸关的考验。一直到全片三分之二处,影片都是按照一般惊悚片的路线发展,主人好意报恩,客人却反客为主对主人性命产生威胁。但是接下来的情节就开始如过山车一样反复反转,上一秒你还埋怨男主不该随便邀请陌生人时,下一秒的剧情就会颠覆你的看法,当你恍然大悟以为终于真相大白时,新的反转一下又让你目瞪口呆,真相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会揭晓。
这类靠剧情反转为卖点的惊悚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最后真相揭晓的一刻,以前所有疑惑均在这一刻解开,一些没留意(其实是导演故意让你疏忽)的细节也一下子成了“破题”的关键。就像知道比分再看比赛一样,这类电影最怕的就是剧透,而且往往是一句话就能瓦解全部观影乐趣,如电影《第六感》的“医生已经死了”。片中两位男主的表现中规中矩,曾经的西班牙帅哥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一副胡子拉碴大腹便便的形象,让感叹英雄迟暮。爱尔兰美男乔纳森·莱斯·梅耶斯也从小鲜肉开始向帅大叔转变。总体而言,本片水准中上,很适合喜欢惊悚片的朋友观看。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分钟影评”
《黑蝴蝶》观后感(三):这部落基山下的《黑蝴蝶》有何特色
我一直以为不要轻易翻拍电影,“文革”时期,因政治需要,当时翻拍了《渡江侦察记》《南征北战》,一比较,复拍的“高大全”脸谱化作派,简直就没法看。好莱坞很喜欢翻拍,结果都不理想。在我记忆中,只有翻拍的《危险关系》还算不错。这部由法国影片《黑蝴蝶》(2008)翻拍而来,布莱恩·古德曼执导的《黑蝴蝶》(2017),将故事移植到落基山系的科罗拉多州,距丹佛两小时的车程。这位导演之前拍摄过《复仇》《火线警探》等片。
如果说这部影片还有其优质之处,我想主要还是将自然与剧情融入的不错,出演作家保罗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还没让我们缓过味来,就迈入了胡子拉茬的中年,一个整天看似浑浑沌沌的酒鬼,表演不说炉火纯青,其抑扬顿挫也是了得。
而饰演流浪汉的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很好把握了角色前后的转换与统一,其拿捏度都恰到好处,延续了他在《天鹅绒金矿》的精彩演技。蹩脚的倒是出演地产女经纪的派珀佩·拉博,干巴巴的像个提线木偶,毫无演技可言,更多的时候她处于一种表演停滞状态。
影片从保罗面对电脑的苦思冥想开始,相对于码字,他更擅长打猎,与此同时,电视上播出附近的落基山先后发生四起女性被杀事件。保罗已联系女地产经纪劳拉,准备出售山里的房子。作家遇到了创作的瓶颈,坐吃山空,房子破旧,只想卖掉走人。但卖房子并不顺利,却遇到开斗气车的货车老司机,要找他算帐,幸亏小伙杰克出手相救,路上,他让这位流浪汉上车,然后又建议住下。
住下后的小伙帮他修房,并督促他戒酒继续写作,看到他的最后一部剧本《在钟楼下》,小伙断定他能写下去,只要不如此地酗酒和颓废下去,相信他能东山再起。我常说电影中的编剧形象没几个出彩的,要么穷斯滥已,要么惹鬼上身。果然,来者不善,这位杰克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一会用刀威胁保罗好好进入创作角色,一会用猎枪不准他离开,且保罗听到了女人的嘶叫声,质问杰克,却招来毒打。
更骇然的是,警察上门寻访女失踪者也被这小子干掉,更不要说那位无脑的女地产经纪劳拉了,保罗目睹了劳拉被拖入小房,想必也被他弄死。杰克愤怒地缘由是因为保罗不遵守他们之间的协定,而保罗说我们有毛协定,我写不写是我的事,与你何干,但在杰克看来这忍无可忍,谁惹了他,犹如违反了天条。
其实保罗带着劳拉也偷跑过,准备扒火车逃出生天,奈何这杰克如鬼魂般沾上他,任他怎样都逃不脱他的手掌心,一开始他就拿着枪让保罗沉掉了企图逃走的车子。影片的转折在于这位不认输的保罗,用妻子的相框玻璃割掉绑带后,拿起猎枪对着杰克,口口声声地说,上帝在朝我微笑,每当我听到了上帝的感召,结果……这正是杰克想要得到的。
剧情从此反转。保罗成了真正杀害那四位女人的凶手,包含他杀害了其妻。影片末段着重杰克对于保罗的审问,欲查找他埋葬妻子的地点,这很是考验演技的部分。老江湖保罗怎样也不会想到被杰克这小子一早就挖好了坑,只等着他往下跳,这憋屈还真是不好受。
保罗狡辩地说那是我剧本角色的排练,虚构的场面,但你欠我一个好的结局,他希望开脱罪责,且不用针刑,最终能把他送入精神病院。杰克冷冷地说我更喜欢自己来结束。
但影片末尾,却是保罗面对着电脑一筹莫展的样子,上面写有“我的灵感尽头”,原来这是他做的一个白日梦。多扯淡的梦。这种卖关子的影片,很是倒胃口。当然,不必较真,问题是剧情的演绎,到后面的反转,都缺乏一个更好的理由和铺垫。
真正的凶手是保罗,片中却让他翻看杰克的背包,发现了一把手术刀,还有女性失踪的旧报纸,让人误以为这位流浪汉就是杀害这些女性的凶手。至于杰克杀害警察、女邮递员及劳拉,都只不过是警方的障眼法,一切都是为糊弄保罗,让他相信这个杰克是一个比他更牛逼更凶狠的杀手。
片名《黑蝴蝶》,取自杰克所说的,这黑蝴蝶来自于印尼一种很难捕捉的蝴蝶。说到难易捕捉,这是两说,对于保罗和杰克都一样,可谓旗鼓相当,就要看点运气了。作为FBA的杰克说已追踪了他三年,遗憾没有拯救到被保罗杀害的第四个女性南希。
保罗说过被我瞄准的猎物,就别想跑掉。但他大意失荆州,还是栽倒在年轻后生手里。一个来自于马德里的作家,来到美国后,被美国经纪人坑了,灰心丧气之下,生活并不顺遂,他便寻机报复,然后大开杀戒,这似乎也太扯了,想想,这样一部搏眼球的电影,且还是一部翻拍的电影,真像是吃了苍蝇般的要吐。好吧,以后再看这样的翻拍片得悠着点。
2017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