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个人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5-22 02:06: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个人读后感摘抄

  《一个人》是一本由安·兰德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 24cm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精选点评:

  ●有点草草了事...

  ●一般般。比较期待《源泉》。

  ●革命是历史的赎罪,文学是历史的超越。

  ●前部分描写真的很好 画面感 触目惊心 可惜P79-81真是恶心 个人主义是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本身就是悖论 就像本书的内核 有点偏

  ●与其说是本小说,倒不如说只是她极端个人主义论调的论据。

  ●据说是安兰德《源泉》的大量准备工作期间,为了疏解整理建筑学资料的苦闷而写的一本解闷儿书。《一个人》与其说是一篇小说,不如说是一个想法,一个试验,一个骨架。故事不长,有一些震动及共鸣,“我理解了为什么我身上最好的东西是我的罪过和我的违规”这些,蛮理解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这本书只是“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我看见了神明的脸容,自人类存在伊始就从未停止过对这个神明的寻找,因它会赐予我们快乐、和平以及荣耀。 这个神明的名字只有一个字:我。”越来越对这个女人感兴趣了。

  ●除了太单薄 其他都还好

  ●我双耳的所闻给予世界声音

  ●意外的知道了安兰德,要读她的书。

  《一个人》读后感(一):安兰德交流群

  欢迎大家加入安.兰德QQ交流群:160566271,本群旨在讨论与交流安兰德思想,无论是支持或反对安兰德思想的朋友我们都欢迎加入,只要大家理性客观的交流,相信我们都有新的收获与分享!欢迎大家加入安.兰德QQ交流群:160566271,本群旨在讨论与交流安兰德思想,无论是支持或反对安兰德思想的朋友我们都欢迎加入,只要大家理性客观的交流,相信我们都有新的收获与分享!

  《一个人》读后感(二):一个追求自由和自我的人

  老师推荐的。

  也是很久以来从图书馆里借的书中间为数不多看完的。

  因为不太厚。

  幻想出来的故事当做载体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这种追求自由的精神还是很令人警醒的。

  接下来准备看《阿特拉斯耸耸肩》。

  《一个人》读后感(三):修正

  16

  “但是,如果你真想那样做”——“你”改成“你们”

  52、53

  多处的“我”应该改成“我们”,那时还没有寻找到“我”这个词呢

  54

  “你们是一个人工作和研究的吗“——把标点“改成——标点”

  65

  “农人之家”——可是之前提到的是“农民之家”,最好还是前后统一

  86

  “交会他用自己的双腿直起身子来走路”——明显应该是“教会”吧

  华夏出版社太赶了,好多错误,连书名都会前后矛盾,这是不可以的哦

  《一个人》读后感(四):一个人的颂歌

  《一个人》,又名《颂歌》,是强调个体主义的安·兰德的又一作品。

  如果读过《美丽新世界》《1984》《华氏451》等反乌托邦小说,会觉得这本《颂歌》的情节不甚新颖。都是描写在集体的混沌生活中一个个体觉醒并且走向反抗的故事。

  读后让我感受较深的是,安·兰德没有将过多精力用于情节的雕琢和细节的完善,故事的脉络就像一条笔直的大道,毫不犹豫:交代故事背景——契机出现,爱情和知识的催化下,个体主义的火苗燃起——升温、高潮、发现、解放、宣告个体主义的胜利。

  叙事主体从“我们”到“我”的转变,符号的指向性非常直接明了,对“我们”的嘲讽及“我”的赞颂的文字,也非常简洁而有力量。

  《一个人》读后感(五):一个人的童话

  故事很短,评论寫太多的話,不小心就會超過原文字數。

  看過《1984》的人,一定知道這篇小說在說什麼。

  在一個文明被摧毀過的後文明時代,人類很容易陷入集體主義的譫妄,抹煞個人的存在,《一個人》的背景設置我覺得很合理。

  不知為何,我還想起《羚羊與秧雞》,末世之後的後世,還有人類對自我的艱難體認。

  (

  推荐一愚的这篇《一个人》的书评》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个人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