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敢变老,从前害怕青春逝去。
现在更怕被这个时代给抛弃。
11月23号,湖北宜昌秭归县,雨。
一个老太太冒雨独自来社区交医保,只收到工作人员一句话:
“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被拒的老人懵在当场,手足无措。
好不容易赶来了,最后变成白来一趟。
她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手机比真人来还管用?
她更无法明白,为什么现在社会大家连钱都不用了?
坐在前厅凳子上,老人一句话没说,无助得像个孩子。
低着头好像自己犯了错的样子,看得人心酸。
文章还没写完,看到热搜上就来了“反转”。
现场工作人员回应,
视频里的这句话,是对旁边另一对来办理的老人说的。
这个被拒的老奶奶,是因为没有带身份证件。
所谓反转,或许能平息一些人心里的怒气,却没能拔除掉人心里的难受。
因为老人那刻的无助悲凉是真的,
因为老人对这个时代的迷茫无措是真的。
他们佝偻的脊背,
不止是被岁月压弯的,加诸于它的,还有时代的每一记重锤。
这样让人难受的画面,前几天才刚看到一个。
11月21日,湖北随州,某银行内。
一个老人正被家人抱起,艰难趴在柜机上,
膝盖弯曲,双手撑住,终于勉强完成了人脸识别。
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在做什么呢?
是为了把老人的社保卡给激活。
94岁,被从家抬进银行,再被抬起来狼狈完成认证。
本来一张为行方便的卡,
结果成了一个白发苍苍老人的受难日。
事发后,银行工作人员已赶到老人家中道歉。
“银行将以此为戒,开展专项整治,提升服务质量。”
不是所有人都在苛责银行的不灵活,
我们真正唏嘘无解的是:
时代更迭,正在夺走老人生命最后的尊严。
科技进步,有些方便,却正在无情地退化。
比如,一部智能手机,
成为年轻人轻松游历世界的天堂,也正在逼老年人寸步难行。
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
一位白发老人跟随人群上了公交车。
因为没有手机,没法扫健康码,
被拒载却迟迟没下车的老人成了“众矢之的”。
司机按规矩办事,“上车扫,没有就走不了。”
有乘客愤怒谴责,“这人真是为老不尊”。
有人理性相劝,“年轻人上班都不容易,你还是下去吧。”
老人还是没下车,他费力坐下后,又不知所措地挠了挠头。
“现在不扫码不让坐车,明白吗?”
直到被民警给带走,
我猜那个老人也没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赶下车吧。
10月14号,华西口腔医院。
门诊窗口,一个老人情绪激动,“你们不能把老人拒之门外啊!”
原来,根据防疫规定,
医院取消了现场挂号服务,就医必须提前“手机预约”。
可这些子女不在身边,不会用智能手机,
连微信都没搞明白的老人,又怎么会用官方微信号挂号呢?
坐公交要健康码,买东西用,看病要上网预约……
已经小心翼翼,依然格格不入。
因为科技发展的速度,根本没有留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甚至直接把他们打回了幼儿园水平。
但没有人会指责不会扫码的小孩不懂事,
人们会耐心教他们怎么获取这个世界的新知识。
却瞥了一眼后面走得慢吞吞的老人:
你看那个人好蛮横无理,好会装疯卖傻呀!
没有人想过,当认知、视觉、听觉能力都下降,
当记忆力、身体健康都大打折扣,
当基本生活的困惑不解一个个接踵而来,
除了叫喊反抗,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个老人去医院看牙,
因不会网上挂号,连续三天到医院挂号都没挂到,急得当场抹泪。
一个老人要去看女儿,
因为不会上网买票,跑了6趟火车站,在大厅哭着下跪。
当我们指责他们的固执,不知变通,
可除了崩溃,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这个他们生存了几十年的世界,
陌生感,不适感,压得他们已经无法喘上气来。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了这样一个数据:
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2亿5388万。
到“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这意味着,很快我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
而这之中,将近2亿老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
比之更难受的是另一组数据:
当全国整体自杀率越来越低,报告数字为9.7/10万左右时,
我国老年人,特别是农村高龄老年人自杀率正越来越高。
达到整体水平的4-10倍以上。
老无所依的孤独,时代鸿沟的隔离,被科技边缘化的挫败,
我不敢想究竟哪个是最后一根稻草。
但我们都知道,
当结婚率越来越高,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未来这一天,到达我们身上也只会越来越快。
你有想过4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吗?
有一个公益短片,给了我们答案。
一个年轻人被闹钟惊醒,时间不知道怎么一下子来到了2060年。
5G手机早已在这个时代淘汰。
年轻人来到餐厅吃饭,叫了一声服务员点单,
才发现周围人都是用胳膊不知道划了一下什么,就能下单了。
唯有他坐在餐厅里,像个白痴一样。
年轻人来到外面坐公交车,
等了不知道多久,却没有一趟车经过。
他拦住了一个过路人,路人只朝他伸出手臂:
“现在都是出行码,一键预约。”
他弄了半天,也没找到出行码在哪里。
年轻人去医院看病,那里没有一个人在。
只有机器不停发出的机械提示音:
请出示身份证明。
请完成系统验证。
到了看病环节,耳边不断重复响起,
“请完成生物识别,进行就诊配药”,
“请完成生物识别,进行就诊配药”……
他手足无措,彻底崩溃了。
“我不会弄,谁来帮帮我呀!”
一天下来,吃不了饭,坐不了车,看不了病。
在焦躁和绝望中,年轻人惊醒了!
原来,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
此时,奶奶走了过来,她正拿着一个手机:
“外面都没人帮奶奶,你赶快帮奶奶弄一个健康码,
没这个我哪都去不了。”
故事在孙子第一次坐下来,耐下心教奶奶用手机的画面中结束,
现实中,他们寸步难行的窘境,依然在上演。
没有人可以断定,
要用多长时间老人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我一直相信,
起码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从没有真正把任何人抛下。
老人交医保被拒的反转下,
在留言里还看到一个温暖的小故事。
原来,那天坐在前厅的那个无助的老人,
最后,有志愿者亲自把她送回了家。
最初疫情来势汹汹,当健康码阻挡了很多人时,
后来,渐渐很多地方的车站,都打开了一条温柔的通行道。
国家也已经紧急出手:
各地都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唯一通行证。
而且将通过技术手段,把健康码和公交卡老年卡给整合。
当网上挂号,把不少老人隔绝在门外时,
医院要保证一定现场号源和人工服务窗口的通知,已经下达。
当手机支付难倒了无数老人时,
任何单位和个人日常消费不得拒收现金的命令,正在抵达。
还有一些有爱的社区,专门开课教老人玩手机 。
他们很开心:孩子都很忙,我们也想融入这个社会。
冰冷的科技日新月异,
我们所期盼的那些人性的温度,还好它们只是迟到。
生物进化论讲究物竞天择,
但人之所是人,正是因为和其他生物有所区分。
而接下来,就是我们所有为人子女的使命:
对他们多一些耐心,
就像他们茹苦含辛把我们养大一样。
不要让今天他们的失望,成为我们每个人崩溃的明天。
老年人的世界到底有多难?
一分钟让你感受到,
感兴趣的后台回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