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里奇迹》是一本由[美] 斯蒂芬•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里奇迹》精选点评:
●斯蒂芬金的书很久没给我这样的触动了。想再看一次电影。
●温暖感人 令人回味
●插叙倒叙刚看有点混乱,所有的一切为最后的结局揭晓做了个好铺垫。绿里的部分的确是一个有点感人的好故事,俺奇怪的泪点却在现实里老人院发生的故事那一部分。
●看得哭了...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他是上天的礼物啊
●平实中的人性震撼。
●Mr.King,我一直误会你了。
●写的非常不错,感觉书和电影都是精品,人性的光辉与丑恶全都集中与这绿色的一英里上 2009.7.2
●上帝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经常在看别处。
●我他妈又看书看哭了……只要德尔和他的老鼠出场就开始鼻子发酸。OTL 顺便说这个版本的翻译一般,有些句子不是特别顺畅,还有些词翻得不规范,比如珀西被胁迫说“我宁可操你,而不是你的妹子”这里,我呆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个妹子是女朋友的意思
●01SEP2012,CCK图书馆,一口气读完。可能我们大家都是绿里上的一员吧。
《绿里奇迹》读后感(一):叮当先生
“叮当先生很可能呆在德拉克罗瓦的肚子上,尾巴卷起来盖着爪子,眼睛一眨不眨的”P39
“看到老鼠用前爪利落地抓住那点咸牛肉,并不时地把肉翻转着,不时瞥上几眼,似乎对那片肉充满崇敬和欣赏,我们都被迷住了。”P52
“认真的写下:‘汽船威利’。那时候,大多数人都这么称呼米老鼠。这是因为在第一部有声卡通片里,他转动着眼珠子,到处颠着屁股,在轮船的操舵室里拉响了汽笛。”
“这好像是我们对着那些染色的小木屑许下的一个庄重的誓言。”
《绿里奇迹》读后感(二):我们的世界
这算是看过第二本金的书,上一本是different seasons。
我想,他眼中的世界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他的书中,生活中的一切小细节都被千百倍的放大了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甚至能感受他在写书时的感觉,那些场景那么真实的在他的脑海里,就随意的变成文字从他的打字机里嗒嗒的蹦出来。
这个故事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主角最终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多么黑暗和痛苦的世界。好人并不多,可坏人却总是不停的出现。你尽可以抗争,诅咒,骂他们愚蠢无能,可这个世界终究是他们的,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么让人无奈。
当然对于他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可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却是无法抗拒的。就那么心甘情愿死心塌地的被他煽到鼻子发酸。
因为上帝的礼物走前的愿望仅仅是一片夹肉面包,而主角能做的也只有多加点肉酱而已。。。
《绿里奇迹》读后感(三):金的魅力
自从开始看金的小说,晚上就常常被吓醒——我这样对我的朋友转述的时候,我朋友吃惊夹着兴奋的问:“真有这么恐怖?”
不,金的小说一点也不恐怖。
这样说好象没什么资格,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就只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这2本金的小说而已。只是,让我惊醒的,从来不是小说里的剧情。
言归正传,说说这本书。
首先,说句实话,对于《绿》里那部分关于上帝的内容我是很失望的,因为我本身是无神论者,所以看的时候只觉得可笑,但这并没有削弱整个故事的可读性——我虽然觉得荒谬,但也觉得故事就应该这样发展。不过,和有神论者相比,惊喜应该少很多就是了。
其次,看完全书,那句“他用她们之间的爱杀了她们”和关于黑暗的叙述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让我伤心至极。我整晚辗转反侧,对这个世界强大的邪恶感到非常失望,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焦躁不安,直到看见窗外泛起白光,我的理智才睡醒般的告诉我:这只是篇小说。
但我感同身受——这比纯技术的恐怖更恐怖,因为在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不能辨别这个故事到底是你的亲身经历,还是只是个小说。
这就是金的魅力。
《绿里奇迹》读后感(四):从不失望
不要用“闪灵”来衡量斯蒂芬金,他写的不只是恐怖小说
也不要用“肖申克的救赎”作为标准,那样不公平
从第一本“神秘火焰”开始,爱上斯蒂芬金,引出之后的“厄兆”“死亡区域”“杰罗德的游戏”“玫瑰疯狂者”“宠物公墓”“黑暗的另一半”“死光”……一路读下去
最喜欢的是“死光”,但窃以为这个译名并不恰当,远不如原名“It”来的传神;
觉得最恐怖的是“宠物公墓”,读来脊背发凉汗毛直立;
读过最多次的是“神秘火焰”,我的第一本斯蒂芬金,从十几岁至今读过几十次了;
最吸引人的当属“黑暗的另一半”,通篇被一种诡异的直觉引导,如被扼住咽喉却放不下不看。
不知不觉便跑题,回来“绿里奇迹”。仍是断断续续的读,仍是读完才返回去看电影。
金对监狱仿佛是有情结的,监狱在他的笔下温暖更大于恐怖。
想了很久,决定不叙述情节,很难,并且不想破坏准备阅读者的兴致,若我形容不当而使某人错失这本书我将十分内疚。
但至少我要说我深深为之感动,在地铁中我几乎落下泪来;而当我独处看电影时,泪无可抑制。
对斯蒂芬金,从不失望。
《绿里奇迹》读后感(五):上帝的礼物
一开始潦草的看了一眼简介,还以为书里的六个故事彼此独立,而肖申克的救赎使其中的一个故事。当慢慢看下去才发现这本书和肖申克的救赎没有多大关系,和肖申克的救赎真正有关系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斯蒂芬•金。
因为受肖申克的救赎的影响,当我第一次读到约翰科菲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他会越狱,后来才发现他是一个上帝的使者,上帝的礼物。他能帮助别人免除病痛,但同样的他也受困于此。
当看完这本小说时,觉得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监狱长关于一个犯人的回忆,但看的时候兴致盎然,总会有东西出现,吸引你,让你想读下去找到答案。小老鼠很通人性,德拉克罗瓦怎么死的,约翰科菲结局怎样,我每天去散步的时候到底在干吗。总之这是本不会让人腻烦的小说。
对于“我”的一句话印象很深,“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才是老鼠,在装饰有常青藤的玻璃屋子里供人观赏”。
因为看书很慢,所以我总得花很长时间看一本书。当我看的时候,我个人受书的影响很大。看完绿里奇迹,我真的觉得世上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拥有神力,他们是上帝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