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定向与成功》是一本由卡罗尔·德韦克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定向与成功》精选点评:
●万物皆可学习,事事都可积极。
●“智力是天生固定的,还是后天可成长的?”,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人行为模式不同。。这是很多书都提到的,这本书就是把这点掰开了,碾碎了,反复讲。。总之对于怕失败,不敢尝试,貌似自尊心过强,肯定是有帮助的。
●固定型心理定向:自我证明;成长型心理定向:自我完善。今天,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是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能学到什么?我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方法?
●了解自己的心理定向,成长型的还是固定型的?
●1、作者大名早有耳闻,研究的课题极具实践意义; 2、但写成大众读物后感觉很啰嗦,并且有点伪科学般的推销,不过这可能和大众读物本身性质有关,提醒自己可能的基本归因偏差; 3、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只是一种归因方式,是到时候把这些归因理论整合为一个图式固着的理论了,希望我这个想法不是一种错误的图式固着,但还是随时提醒自己开放心态; 4、难道我看的是盗版,错别字扎堆。
●理论多,实践东西太少!
●成长型心理定向修炼中
●讲的道理挺好的,就是不值得用一本书来讲,里面充斥着各种故事,却只是为了论证一个可以自证的道理,不推荐购买。
●一本令人眼界大开的书,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20多年的研究,也使本书内容丰富。
●废话太多,开头和结尾还行 感觉里面的一些东西,以前看的一本《7 habits》里面就讲到了
《心理定向与成功》读后感(一):适合入门级同学
刚开始读者还行,可是越读越觉得受不了了。里面有大量的故事,分别说明学习型和固定型心理定向的表现。后面又分了在体育、商业、教师、人际关系等等几个方面又非常详细的举了大量的事例。
如果是对心理学稍微了解多一些的人来看,就有些浅了。不过如果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个心理消遣书来说的话,还是会有不少的收获。
《心理定向与成功》读后感(二):北京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心理定向与成功》读后感(三):值得一读的大众书
在毒鸡汤盛行的当下,这碗清淡可口的鸡汤还是颇具阅读价值的,尤其是那些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的人。
这本书其实论述了一个生活中耳熟能详的道理,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努力。很多常人眼中难以企及的天赋,实际是本人日以继夜默默努力的成果。不要因为失败否定自己,否定别人。
本书的缺点有二:
1.为了强调努力的作用,忽视了天赋的价值和其给人的自信心,这也许是“鸡汤”不可避免的缺陷。
2.论述的内容长篇累牍,后期会感到重复无聊。
总体而言,仍然推荐给各位读者。
《心理定向与成功》读后感(四):成功不是不断地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证明自己有不断学习新事物、完善自我的能力
比起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更注重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长进。
1、 成功不是不断地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证明自己有不断拓展自我、学习新事物、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2、 遇到自我发展上的障碍,并不意味着失败,如考试成绩差、输掉比赛、被公司炒鱿鱼、被人拒绝,这些并不说明你不够聪明、没有才能;而是,失败表明你还不成熟,还没有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或还没有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3、 做自己一直想做,却害怕做不好的事情。
看了《心理定位与成功》,明白自己一直是一个固定型定位心理,所以才会把每一次测试都当成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测试,一测定终身,所以才会懒于面对挑战,逃避问题。才会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觉得自己是个loser.其实人是不断成长的,以前做不好的事情,现在能做好,将来也可以做的更好。关键在于是不是有信心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做该做的事情。这样当情绪平复的时候,也就不会面对一个支离破碎的结果,而是可以带着开心的情绪继续完成。
《心理定向与成功》读后感(五):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或纠结对错
本书主题是心理定向,就是成长型心理定向和固定型心理定向。认为能获得成功的都是成长心理。成长型心理定向认为人的能力等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不给自己打上一个固定的标签,因此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去克服,能不断付出努力让自己成长。
固定型心理定向的特点是打标签,强调结果。例如“你是个SB”,“我是优秀人才”。在生活中没法避免自己或别人打标签,因为这实在太方便了。但自己必须从此对标签有所警觉,标签只代表人们在某个时间点上的一个想法而已,当时间变化,这个标签不一定会适合。
一见钟情的爱情同样是固定型心理定向。不可能两个人就是完全融洽。和谐是一个不稳定状态,不和谐是更常见的状态,只有付出努力才能保持住和谐。像骑车一样,不停的蹬才能保持平衡。
我觉得汉语的设计就体现了成长心理定向的特点。汉语偏重使用动词,例如对职业的描述:“剃头的”、“要饭的”,而英语偏重于使用名词,名字更像一个标签。顺带说一句,汉语也似乎更适合于速读,因为速读本质是看,而不是读,而汉字是与读音没有直接联系的,更适合看。
总结,要能接受自己当前的状态,付出努力,扩大知识面,不断成长,不能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固定的角色或能力上,不要试图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