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一串珍珠》经典影评有感
日期:2020-11-16 06:53: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一串珍珠》经典影评有感

  《一串珍珠》是一部由李泽源执导,雷夏电 / 刘汉钧 / 姚觉僧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串珍珠》精选点评:

  ●2006年5月8日 *PKU国关C108* 中国无声片 改编自莫泊桑《一串项链》 侯曜的故事有闪回有玄疑 有多机位拍摄 表演自然 长城出品

  ●北影节资料馆现场配乐,简直是灾难,不请专业的人而是找了个迷幻乐队,除了大段落之间的变化,场景之间、场景内情绪节奏的变化、重要细节几乎没有任何层次或是针对性的编曲,甚至还有大段的空白(在不该空的地方)。就像听了整场催眠曲,对电影是减分作用。电影本身后段改编有意思,但结尾让人搞不懂。

  ●剧情曲折,相较原版小说则更有中国民族特色,比较有研究价值。同时对于观众来说,看一部10本的默片,真的是一件力气活~

  ●修复很好,吹万配乐昏昏欲睡,节奏慢,小资,剧本胡扯,大男子主义,价值观清奇。

  ●#bjiff 现场配乐的代入感不强,本身电子乐就很难配合默片的时代感,实在有点游离。就片本身对项链这个故事的本地化尝试感觉并不成功,讽刺效果弱了很多。

  ●故事非常流畅,而且合情合理,一串珍珠,写尽当时的社会,或炎凉,或温暖。两个男人都是忠于爱情有担当的。一时的不理智最后也忠于弥补,珍珠事件后,他们一定会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

  ●坐着看吹万一百分钟的专场,80块可以说是很值了

  ●改编莫泊桑的项链,加入特色元素,还不错的

  ●《项链》到了中国20年代就会讲成这样。教化性强得简直看不下去。但中间插入的诗词多雅致。那时教育层次低的人怎么看电影啊?又说当时国产片是下层人看的,这个悖论谁能解释下?

  ●5.5,生生把社会讽刺剧改成了苦情教化剧,不愧是中国的编剧

  《一串珍珠》影评(一):《一串珍珠》:一“串”虚荣“心”的祸“患”

  《一串珍珠》:一“串”虚荣“心”的祸“患”

  这部由长城画片公司在1925年出品的电影,是典型的20年代“长城派”电影——即侯曜的“问题剧”。

  1923-1927年的中国电影探索时期,难能可贵的是,“长城”、“神州”、“民新”三家影片公司在主张上虽稍有差异,但都显示出了一定的社会关怀和艺术追求。“长城”公司的创办人认为“中国有无数大问题是待解决的,非采用问题剧制成影片,不足以移民易俗,针砭社会。”这也正是他们聘用侯曜的原因。

  这部电影取材自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我上初中时,语文课本中好像还有这篇小说的节选),透过一串珍珠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生活波折,批评了女子的虚荣,并提倡道德忏悔的精神。

  就教化意义而言,这部电影还算是成功的。影片中有一幕“神奇”的画面,落魄后的妻子在光下缝补时,眼花下桌上的针线嬗变成珍珠项链的样子,并不断的转换形态,最终拼成两个字“祸患”,寓意了这“串”珍珠加上贪慕虚荣的“心”,带来的祸“患”,可谓生动巧妙。

  其他的,电影中洋化的穿着和出行方式、住所等都反映了当时上海的摩登生活方式;这部电影有10本,100分钟看下来,我个人觉得是有些过长了,加上是默片,剧情也不是悬疑类或是含有很紧张的情节冲突,到后半段不免感到乏意。

  电影之外,据悉北京影像资料馆曾将这部影片进行现场配乐,遗憾的是,鄙人至今还没有机会进行这种体验,可能是离帝都太远的缘故吧;所以今年的目标就是考上研究生,去北京!

  《一串珍珠》影评(二):西方故事外壳,东方叙事伦理

  公司职员王玉生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 一次 ,妻子欲参加女友家的元宵晚会 , 玉生为其从朋友开的首饰店借来一串珍珠项链 。妻子的项链受到女友家来宾的瞩目 。女友的追求者马如龙为了讨好她 ,指派一个小偷跟踪妻子回家 , 于夜静之时 ,偷走了项链 。第二天玉生发现项链丢失 , 无法向朋友交待 , 万般无奈之下 , 动用公款 15000 元买了一串相似的项链还给了首饰店 。不幸挪用公款事发 , 玉生锒铛入狱 。其妻携子搬到乡下 ,靠洗衣度日 , 夫妻均后悔不迭 。若干年后 ,玉生出狱 , 决心从头做起 。一次偶然机会 ,玉生遇到如龙受小偷敲诈 ,遂协助如龙抓住了小偷 ,如龙也受伤住院 。羞愧之下 , 如龙向玉生一家坦白了指使小偷偷项链 ,自己反受其要挟 ,屡次敲诈的真相 。玉生一家原谅了他 , 两家和好 , 一起为了事业而工作。

  这是侯曜在长城画片公司编剧的一部问题剧,改编自《项链》但仅仅是改编了一个故事框架,甚至还改变了故事内容,目的也很简单,捏个西方批判精神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错失了原著当中通过批判显示而通向对社会制度的否定,《一串珍珠》却没有否定社会的意味,甚至在维护传统伦理道德,强调果报主义,很少否定,更多是在警戒和规劝。因此,也就脱离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目的,转而指向以故事为本,人物失去了原著当中的独立性,服务于叙事,导致影片叙事者得以显现,调控着叙事进程,避免人物意志推动发展。

  这也是中国影片当中首次出现倒叙段落,一方面是为了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也是为了破解隐藏的文化密码。

  虽然长城画片公司主体人员是留洋归来的华侨,接受了西方现代思潮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但是在影片中残存的传统妇道的维护等,说明五四的不彻底性,没有突破中国积压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

  《一串珍珠》影评(三):不错的故事

  《一串珍珠》是长城画片公司1925年出品的一部“家庭问题”和“道德问题”剧,由侯曜编剧,李泽源导演。

  阅毕此片,实在佩服长城画片公司的这群青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人公王玉生出狱后,寻求亲友帮助找工作无果之时,迷茫地站在原地时的心理活动。影片在此刻插入玉生富贵时的回忆段落,配以“有钱是亲戚”“无钱不相识”等字幕,表达创作者对功利心的讽刺和王玉生的同情。

  全片虽已固定镜头居多,但少量加入了移动跟拍,甚至还有摇镜头以展示工厂全景,在当时这些视觉方式已经颇为华丽。

  令人禁不住赞叹之处,还在于后半部分,导演为如龙设置的悬念,就不剧透啦。

  一直想看雷夏电的《春闺梦里人》,这个名字就让人想掉泪。不知何时能找到此片呢?

  ——后备锡兵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一串珍珠》经典影评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