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间有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日期:2020-10-08 17: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间有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人间有情》是一部由高志森执导,谢君豪 / 罗冠兰 / 高翰文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有情》精选点评

  ●又是高志森和杜sir的作品 挺好的 手再抖抖就五星了

  ●多年前过的一部港片。今天才知道竟然是“南海十三郎”谢君豪的作品。影片清新舒缓,如同一出舞台剧。观看过近似平淡故事到最后,竟然感悟到人生唏嘘

  ●超好看

  ●真的是很小的时候看的一部电影,依稀记得

  ●2009-9-25 15:31:36 7/7.3(9) 情有了,手段弱了点

  ●虽然谢生只出场了几回,但还是深深将我迷倒了(~ ̄▽ ̄)→❤

  ●“sentiment可以解作人情啊” “那是人情而已,没有味啊”

  ● 低成本香港电影,并未出乎意料,但不知怎么的有些失望

  ●將一種做人的態度,展現給你。卻不會強加于你。

  ●很有情怀,很多老电影老明星拼接片段

  《人间有情》观后感(一):想看广州的类似题材

  一把伞透射一家三代几近百年命运。这种浓浓的人情味街坊味,其实也是香港精神的一部分。人情冷漠的今天愈发显得可贵。其实无论是《十二房客》还是后来的《麦兜故事》、《岁月神偷》、《七十二家租客》等片,打动观众的正是那种情怀,人情味道。

  能将那么多人的百年命运浓缩在一起,还要讲得清晰,这已经很厉害了。

  香港版的《阿甘正传》。韩国也拍了一部《阿甘正传》,《国产市场》。吴君如的《金鸡》也可以称之为女版《阿甘正传》。

  小人物时代巨轮变幻下,命运也无可避免地被碾压,被冲击

  其实《活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成为大陆的《阿甘正传》,但是悲情苦情版。谁来拍一部温情喜剧版的内地《阿甘正传》?

  谢君豪、潘灿良、苏玉华、周志辉之后也演出了高志森、杜国威的《南海十三郎》。

  《人间有情》观后感(二):第三种类

  总想拿这部电影跟<南海十三郎>相比,同样的编剧,同样的导演演员也几乎相同,前后相差两三年而已。

  这部电影野心勃勃,从南昌起义前后的内地某个地方一直写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结尾时孙女年轻赶上了电影开头时爷爷年龄

  杜国威不仅展现他出高超的讲故事技巧,还带着深刻人文关怀,真是才子

  .......

  有时候晚上看电影,看完夜已深,就直接睡了。澡是先洗的,被窝里看电影。然后就有了三种不同体验。有些电影会折腾我一宿,睡觉的时候,感觉脑袋里面好像在开会,所有的细胞都在大呼小叫探讨问题,这种电影就像《东邪西毒》。有些电影我看了以后,有促进早点入睡之功效。这类电影我往往写不出任何评论,因为我看的时候会时不时想快进,看完没有任何想法。今天这部《人间有情》算是第三类了,因为我晚上虽然睡得还算安静,但早上却晚起了2个小时。

  《人间有情》观后感(三):你的手好白

  人间有情 (1995)·谢君豪·白英

  《人间有情》通过一家老字号雨伞厂梁苏记的变迁,由清末至民国,又由民国至战乱时期,然后到现代,岁月流转,人情浸润依旧,属于那种慢慢看出味道的电影。这部片子的一个看点是亚洲首部运用数码特级的电影(制作人朱家欣的最近作品就是周星驰的《功夫》,他的弟媳妇就是香港著名影星钟楚红。)最令我捧腹的两个特效一个是大嫂和周璇在一起唱歌,一个是伞店来了名字叫做李小龙的小伙计。

  这里只说谢君豪的白英,在戏里演一个抗日分子,最后是作为人肉炸弹炸毁了日本的一个特务机关。但身上没绑炸弹的时候却是美娇(苏玉华)这样的小家碧玉都敢调笑:你的手好白。白英(谢君豪)在全部场景里几乎没有对白,全靠眼神和表情应和着那细腻的发梢和眼神,虽然知道明天以后,他还是要去死,就像从来没有遇见过那场美丽的雨,没有见过她。

  《人间有情》观后感(四):人情而已,没有味嘛

  最近有点夏行秋令的意思,冥冥漠漠,淫雨成涝。一场凶猛的雨劈头盖脸浇下,我手忙脚乱掏出最后一把伞,脱出的伞骨紧密团结在一起,因担一时无法利索撑开,等终于成事却错过那场雨而显得忧心忡忡的时候我终于决定再买一把。

  从网上搜出的结果很可观,57.18万件,看着它突然发现记忆中竟然没有进出伞店的印象。眼前的色彩越来越多,远处街道上的车流持续地响,我有点发晕,心里想的是,也许更宽的道路意味着更拥堵的交通,更多的产品反而意味着更低的生活质量,这个世界伞那么多,你却根本找不到你心头的那一把。

  我放弃了这些绚丽,打开了一部颜色很少的老电影。十几年前的某天在中央六台看到了它,我很少“打开电视看电影”,因为总是没头没尾,看不爽快,只有那天不同,换台的时候它正好打出片名,我决定先看十分钟好对这次难得的偶然来个交代,没想到接下来却偶然地看完了整部电影。我永远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昨天午饭吃的什么都记不清,却记得十几年前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天没有下雨。 电脑开始普及后,我上网找过它三次,没任何资源,今天能重遇也是个偶然,必然要有个交代,十几年后看第二遍,却一点也不陌生,也许是因为这些年来梁苏记的黑伞在我心里已经转动过无数次了,特别是在下雨天。

  ----------------------------------------------------------------------------------------

  未来属于一心实现自己预言的人——梁苏

  ----------------------------------------------------------------------------------------

  清朝末年的广州,一名仓皇避祸的洋人在骚乱中将一把黑色洋伞遗落在了梁苏的收买摊前,在油纸伞的世界里洋伞的钢骨和弯曲的伞柄引起了梁苏极大的兴趣。

  梁苏潜心研究洋伞构造,他的收买摊开始修补洋伞,并决心将来开一家卖洋伞的店。

  修补洋伞的收买摊很快发展为一家经营洋伞生意的小店,取名梁苏记遮厂。梁苏对待工人的标准是:一日三餐、四季衣裳、初一十五,新年过节均可休息,如果赚钱的话,年终有赏。从第一个工人阿全开始到后来的阿顺、阿财、阿贵,工人们吃苦耐劳,所有的伞按严格的标准手工打造,确保每一把都不漏雨、不脱色,而且纯钢伞骨永久保修,梁苏极富人情的生意理念渐渐吸引了很多顾客,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不久,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梁苏的妻子何氏生下两男一女,大儿子天赐,小儿子天佑以及最小的女儿美娇,日子和美,乐也融融。

  梁苏记的钢骨伞持久耐用,很少会坏,回头客几乎没有,生意逐渐清淡,又逢广州连月不雨,更无客人上门,梁苏和妻子却依然坚持当初做伞的原则,甚至一度想兼做牙刷卖钱贴补家用及照顾工人。有一天终于下雨了,他们乐坏了,一下子冲到屋外,牵着手跳着,笑着,一遍遍地高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接着三个孩子也欢呼雀跃着加入,一家人在瓢泼大雨中疯了一样地忘我庆祝,全然不顾路人诧异的目光。

  ----------------------------------------------------------------------------------------

  怕辛苦的人不能做伞——梁天赐

  ----------------------------------------------------------------------------------------

  大儿子天赐,勤奋好学、踏实稳重,不知不觉到了适婚年龄,何氏相中高第街炮仗厂陈胜的女儿陈盈,命人给陈家送去三把纯钢十八骨的莲花撑,女方家长看出梁家送上清远石斑木造的上价伞是诚意求亲,便取出一串金钱吊芙蓉三百二十八响的大红花炮连同女儿的年生八字回给梁家。

  算命先生认定天赐和阿盈是天造地设的夫妻命,梁家上下欣喜若狂,认为这桩婚姻是十拿九稳了,但没想到陈盈这个新式女性反对盲婚,不肯出嫁。就在天赐心灰意冷的时候,落落大方的陈盈却主动前往梁苏记遮厂,借买伞了解他的为人。

  几番考量后对天赐心有倾慕的陈盈为避尴尬转身急问天赐做伞是不是很难,耿直的天赐开始滔滔不绝:伞杆要直,伞骨要硬,布要密和轻,这样才不怕风吹雨打······

  ----------------------------------------------------------------------------------------

  莫因风雨误佳期——陈盈

  ----------------------------------------------------------------------------------------

  率性的陈盈归家后即刻写了两句情诗寄给天赐表明心迹:“知否闺中常盼望,莫因风雨误佳期。”

  陈盈从反对盲婚哑嫁到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再到嫁入梁家打理大小事务,处处都透着豪气,即知书达理又敢想肯干的奇女陈盈,对于天赐来说一世难以再遇。后来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越来越多,也只有陈盈伴随他的时间最长久。

  ----------------------------------------------------------------------------------------

  嫁娶就像赌博一样,未到最后一刻也不知道输赢,但无论如何也要先下注——何氏

  ----------------------------------------------------------------------------------------

  这是个善良乐观、通情达理的婆婆,她这套理论真的很可爱。

  ----------------------------------------------------------------------------------------

  哪怕一万件事做不好,忠诚这件事也要做好——梁天佑

  ----------------------------------------------------------------------------------------

  小儿子天佑,生性浪漫,从小就已调皮好玩,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好,在一次出门收账时,更是贪玩辗转去了上海,时值上海沦陷,与外界交通被截断,差点无法归家,全家人心急火燎时他回来了,却带了个讲着吴侬软语的陌生女人回来说是自己的妻子,叫秀玲。

  和才认识几天的女人在不知会家中长辈便在外地结婚这种事怎么也是不被大哥天赐接受的,一番争斗后一向疼爱天佑的天赐也只好由着不长进的弟弟,可就是这个大哥嘴里不长进的天赐自己唯一做出的一次选择却是一生中最美的选择,当初和秀玲几天的情义一直延续到和她生死相隔。日军占领香港,天佑被日军虐待至终身残废,妻子秀玲忧伤过度而亡,天佑战后迁去澳门,哥嫂、妹妹及女儿常伴左右,安享天伦,但提及妻子依然泪流满面。

  ----------------------------------------------------------------------------------------

  只为缘分——秀玲

  ----------------------------------------------------------------------------------------

  秀玲从乡下到上海去考歌舞团,迷上了周璇,并悉心求教,唱得一口好曲。上海沦陷时,班主解散了歌舞团,她一路奔逃,在株洲火车站遇到了抱着很多雨伞的天佑,善良的秀玲以为天佑是卖伞的苦命人,拿着逃难的钱要去买天佑的雨伞,正逢敌机轰炸,两人慌忙拉着手躲到火车下,从此便再也未分开过。

  纯真的秀玲在梁家的第二天,晨起时看到院中晾晒的雨伞,觉得很美,于是拿起伞依次分给工人,让他们转起来为她伴舞,连在工人身后悄然出现的还未曾见面的公公,她也毫不客气地塞了一把,接着她扬起手绢唱起了《天涯歌女》,忘形的工人转着伞开心地转身时发现梁家大老爷竟然也在转伞,马上溜之大吉。这是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虽然很欢快却两次都是泪点。

  这些伙计一定想不到二十年后,这位平易近人、活泼有趣的二少奶奶会香消玉殒,回忆起她的时候,他们手中转动的也不再是当年摆满院子的黑伞。

  年迈的梁苏想知道眼前这个自己第一次见面的儿媳妇为什么认识儿子才几天就决定嫁给他,于是他问了一个问题:天佑有什么好啊?秀玲想也没想,回答说:“是缘分吧。”

  ----------------------------------------------------------------------------------------

  总之是个好人就行了——梁美娇

  ----------------------------------------------------------------------------------------

  小女儿美娇暗自仰慕革命党白英,多次相助并死心塌地等他完成任务归来重聚,后来白英不幸殉国,她伤心欲绝,不再接受其他人的感情。多年后以同样的理由,确是更深刻的理解让她嫁给了暗恋她多年真情未变的遮厂伙计阿贵。

  ----------------------------------------------------------------------------------------

  人情而已,没有味嘛——阿贵

  ----------------------------------------------------------------------------------------

  阿贵的爱情等得太久,从十六岁第一次在遮厂见到美娇,到美娇心有所属,再到愤然随天佑到香港开设分厂,自此分隔两地,最后到和平解放,再次见到美娇,几十年过去却初心未改的他终于等到美娇戴上了自己保存多年的戒指。

  天佑的女儿,观念西化的小玲希望改革遮厂,以先进的机械化代替落后的人工,这就意味着人工制伞的技艺被机器取代,而为梁苏记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伙计们也面临被解雇的命运。言语过激的小玲惹怒了大伯天赐,事后阿贵对小玲解释天赐一生重情重义,是因为人情味才维持这种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在小玲坚持英语Human Sentiment同样可以解释人情的时候,阿贵给了一个无法辩驳的理由:人情而已,没有味嘛。

  ----------------------------------------------------------------------------------------

  电影最后天赐摆了一桌家宴,请了遮厂所有伙计,告诉他们不会被解雇,相反会照顾他们到百年归老,接着给小玲讲了一个故事:唐朝末年,黄巢作乱,在浙江省沿岸一带见人就杀,当时有个客家女人带着两个小孩子逃难,她在途中碰到黄巢,黄巢见她将年纪大的小孩背着,反而拉着年纪小的走路,黄巢好奇,就问那女人为什么,那客家女人不知道他就是黄巢,于是回答说,听说黄巢到处杀人,年纪大的是我侄儿,他的父母已经身亡,我怕黄巢看到他会杀了他,我就对不起泉下的亲人,所以我背着他,年纪小的,只是我儿子。黄巢听完不单没有杀她,反而还安慰她,叫她回家将风车挂在门外,他下令军队,见到门口有风车的就不准进去杀人,所以相传下来,每到节日,客家人就会在门外挂上风车,希望可以转运。

  1986年,香港梁苏记遮厂正式宣布百年荣休,外无欠债,內无欠粮。

  电影结束了,故事还没有结束,故事发展到现在变成了这样:

  人们享用着越发丰富的物质,产生出越发枯竭的感情。

  在蓝光时代人们不会再有耐性看完一部上二代VCD画质的电影。

  在看完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后人们第一反应是:矫情、虚伪、no zuo no die

  还有就是:

  我知道我再也无法用一个合理的价钱买上一把称心如意的伞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间有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