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忘记》是一部由谢铁骊执导,罗玉甫 / 彭玉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盛世》用此片来举例还真是恰当无比。岳母的角色塑造如今看来存在着某种灰色,但这种灰度反倒是比片尾大特写中曝光过度以致失去质感的白色更为鲜亮。
●一家人独住一栋别墅,把持大型国企要害部门,满口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批判一个老年丧夫的老太,人家只是省下口中的食物拿去卖钱补贴家用。
●厂里组织我们看过这部,猜想本意是安全生产的主题。但是“千万不要忘记”的意思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只不过里面反派的那些行为,借钱超前消费什么的,现在看起来简直太小儿科。
●一家人独住一栋别墅,把持大型国企要害部门,满口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批判一个老年丧夫的老太,人家只是省下口中的食物拿去卖钱补贴家用。
父母变成国家机器逼着儿子抛弃泯灭人性,将爱情与物欲视为不齿之谈,而落后的丈母娘因精于算计成为全剧唯一的反派。求鲜货铺店主这一职业的阴影面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千万不要为了成为资本主义的接班人,让社会分工这样的西方词汇腐朽我们的思想。正大光明看儿子的情书成为党员爸爸思想教育的源泉,我穷我有理,挂大照片,买毛大衣,卖野鸭子等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典型。为了解救世界的贫困,为了世界革命,工人阶级有责任千万千万不要忘记。好在,最后社会的落后分子终于悔悟了。
《千万不要忘记》观后感(二):千万不要忘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出,所有思想意识的范畴,都离不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引力束缚。 《千万不要忘记》这部1964年的电影,通过工人阶级的视角,展现了旧社会(当今社会)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影响,告诫观众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没有消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正如电影结尾所说:“这种阶级斗争没有枪声,没有炮声,常常在说说笑笑间就进行着,这是一种不容易看的清楚的阶级斗争,这是一种容易被人忘记的阶级斗争。” 当今社会应该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在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人们是无法理解当时推崇的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甚至很多人认为电影是压抑的,是对个人欲望的压迫。毕竟如今的价值观和电影里展现的已经相差甚远了。 但是如果暂时抛开对私有制社会的批判(原谅我一时激动扯了这么多),那这部电影作为那个时代的缩影,告诉我们在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基础下,为什么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为什么要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继续革命。 最后,电影本身的摄像非常优秀,镜头下生产电机的车间宏大,壮丽,生机勃勃,正如当年这片土地上共产主义的理想…
《千万不要忘记》观后感(三):千万不要忘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牛顿第二定律揭示出,所有思想意识的范畴,都离不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引力束缚。 《千万不要忘记》这部1964年的电影,通过工人阶级的视角,展现了旧社会(当今社会)的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影响,告诫观众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没有消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正如电影结尾所说:“这种阶级斗争没有枪声,没有炮声,常常在说说笑笑间就进行着,这是一种不容易看的清楚的阶级斗争,这是一种容易被人忘记的阶级斗争。” 当今社会应该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在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人们是无法理解当时推崇的理想主义与集体主义,甚至很多人认为电影是压抑的,是对个人欲望的压迫。毕竟如今的价值观和电影里展现的已经相差甚远了。 但是如果暂时抛开对私有制社会的批判(原谅我一时激动扯了这么多),那这部电影作为那个时代的缩影,告诉我们在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基础下,为什么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为什么要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继续革命。 最后,电影本身的摄像非常优秀,镜头下生产电机的车间宏大,壮丽,生机勃勃,正如当年这片土地上共产主义的理想…
《千万不要忘记》观后感(四):旷工、贵衣、大照片是否可以被定性为“资产阶级文化腐蚀”?
若是抛开政治宣传的色彩,这部片子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讲述了少纯在老工人父亲和鲜货铺丈母娘之间摇摆不定,既想不耽误工作争当先进工作者,又想靠打野鸭挣钱买新衣裳。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打了野鸭子就不能认真工作,而那件新衣裳像座大山一样,逼迫着他借钱打野鸭。如果不是老父亲和好友的及时劝阻,否则就可能陷入“新衣裳-旷工打野鸭-新衣裳-旷工打野鸭”的恶性循环。
本片批判的是旷工、贵衣和大照片这些资产阶级享乐文化。确实旷工打野鸭影响了工厂生产,这点放在现在也是错误的,应该按照工厂内部规章制度做出相应处罚。而贵衣服和大照片,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不鼓励人人买贵衣服和拍大照片,那么为什么还生产贵衣服和提供大照片拍摄呢?何不直接取消贵衣服的生产和禁止拍摄大照片,就像文革时那样,人人穿着绿军装蓝裤子,姜昆李文华相声《如此照相》里只准拍革命照片。
片中虽然没有明确禁止追求贵衣服和大照片,但时时刻刻提醒着不要忘记革命传统,“你爷爷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还住在牛棚里,一件衣裳都没有”,暗示追求新衣裳就是背离革命,走资本主义歪路。
本片弘扬的是友良这样为了实验而忘记与女友约会、即使家庭困难也拒绝工厂补助的先进工作者。不可否认他们是道德模范,但也正因为道德模范是少数人,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如此的,他们还是要生活的。工厂实验成功后厂里发奖金,具体如何分配片中并没有明讲,但1984年电影《阿混新传》里讲了类似的事情,饲料厂内实验成功后发奖金,采取的是平均分配,主导实验的工程师和在厂里混日子的普通工人拿的是一样多的钱,想来1964年时应该也是如此。
如此类推,一个道德模范意味着干得多拿得少,还要先集体后个人,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住在集体宿舍。道德能在短时间内维持这份热情,获得厂内荣誉称号,但在长时间内却打击了积极性,顶着荣誉吃着窝窝头。
总而言之,片中将旷工打野鸭、买贵衣裳和拍大照片定性为资产阶级文化腐蚀,走的是背弃革命传统的歪路,提醒观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警惕旧社会顽固势力的反扑”。但阶级斗争在此处意味着压抑追求个人美好生活的本能,穷反而是光荣的革命的。
:牛大妈的演技真绝,一股东北大碴子味儿的丈母娘形象完全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