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容、平、实、淡。
做到这五个字,一辈子不用愁。
1
勤
即使成名以后,也仍旧坚持勤学苦读。
苏轼为自己定下一门“日课”,即每日读书、抄书。
他曾手抄三遍《汉书》,直抄到任选书中一字考问,都能对答如流的程度。
2
容
苏轼被贬惠州时,曾有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彼时苏轼惨遭流放,而章惇早已身为宰相。
即便如此,章惇却仍见不得苏轼快活。
在儋州,苏轼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艰苦生活。
后来苏轼遇赦北归,而章惇却被罢官流放,命运来了个戏剧性的轮回。
信中,苏轼只回了他一句话:“但以往者,更说何益。”
3
平
苏轼为人中正平和,“平”这一字让他守住好心态,也为他带来好人缘。
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等到被贬惠州时,苏轼已然垂垂老矣。
他以为自己终将在孤老此地,谁知惠州父老早已听说苏轼的大名,成群结队前来迎接。
苏轼十分感动,他对朋友说:“我就当自己是惠州的一个落第秀才。
怀平常心,行平常事,交平常人,享受平实的生活,平平常常才是真。
4
实
在杭州时,他了解到百姓深受水患困扰,于是便带头募捐修筑堤坝。
彼时苏轼家中经济困难,但他仍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干脆将御赐的犀带也捐了出去。
最终,苏轼在西湖边筑起一道八百八十丈的长堤,
杭州人民感谢苏轼的功绩,将此堤称为“苏公提”。
“苏堤春晓”至今仍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有智慧的人不多言,干实事的人不自夸。
不求功名显达,但求无愧于心。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终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5
淡
苏轼的一生坎坷多艰,有过几次富贵显耀,也曾屡屡跌落云端。
某日故地重游,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无常,苦乐如泥。看淡以后,一切皆是梦幻泡影。
以为乐事可羡、苦事可怕,都是苦和乐没有到来时的心境。
等到苦与乐真正来临了、亲身经历了,自然也就看淡了。
层出不穷的苦难和不顺,使苏轼学会了自我疏解。
不怨天不尤人,淡然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在急风骤雨中谈笑自如。
一个人若能做到“我生百事常随缘”,就再也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发愁。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生活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