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8-18 23: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100字

  《青春作伴好还乡》是一本由小乾隆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一):像一本童年故事百科

  

小乾隆的文字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审视世界视角,从孙小甫的经历可以出,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可以看到很多从乡村走出到城市奋斗年轻人影子,看完全篇遗憾中也让人对人生有了更多思考

看完这本小说让我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同样是年轻人的故事,类似刻画不同结局,都给人以深思。

这本书如果改编成影视作品,应该会引发更多人共鸣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二):大约是不是很懂却很真实的青春

  小说以第一人称形式叙述了一个生活在苏北小县城主人公读书工作以及多年后“衣锦还乡”发出的无奈感慨,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悲哀,有一种青春易逝的苍凉,从主人公同年玩伴更替,到后来和二加再次偶遇的却似乎不是同一条路上的人,似乎在说人逐渐成长,会得到新的也会失去旧的,有的人逐渐淡出了你的圈子,更多的是无奈,主人公是一个追求自己改变命运正面形象,其他人可能便是背后的衬托吧,作者语言简洁但又意味深长,苏南苏北区域发展问题以及上海经济比喻都可以说是社会现实反映,一本青春的书简单看过是年少的故事,细细读来会有很多背后的情感寄托和社会问题折射,对于这本书个人拙见受众广泛,寓意深刻,佩服大隆哥的文笔见解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三):书里伏笔太多,烧脑

  我有一个疑问,第40节,作者将周晓晓不愿在村里读书的原因一笔带过

  而在第50节又提到小学校长被抓。周晓晓的离去校长的被抓,是不是存在某种必然联系呢?

  当时的周晓晓长得十分好看,校长对她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联想到校长背地里和二花嫂有一腿,似乎这样的推测是有依据的。

  而周晓晓怎么也不愿在村里读书了,这其中必有蹊跷。后面第118节,主人公再次见到周晓晓时,却被告知其叫周莉莉,明明就是同一人,为何要改名?

  分明就是想和过去的历史做切割。另外,第119节周莉莉还约主人公去宾馆,所为何事?

  第120节,夜总会门口,周莉莉被陌生男子抱进轿车。总总迹象表明周莉莉这个人并不正经。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这样?我猜测这其中肯定跟小学校长有关系。

欢迎探讨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四):青春作伴

  坐在图书馆里,花了一个下午看完这本书。

  作者和我们一样同是90后,但是字里行间嬉笑怒骂的文字,明显可以感觉得到作者是一个很有生活阅历的人。

  总总与主人公相似的经历,使得我对书中的一些情节感触很深,曾经的小伙伴如今都各自远去,曾经的允诺像是消逝的风,早已无处找寻。

  生活总会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也不会朝着我们设想的方向发展,比如小说结尾主人公孙小浦原以为回去可以找到初恋女友,抱得美人归,结果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小说的结局不圆满,但故事却很完美,这样的场景,不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生活吗?人生中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着自我,丰富自己的内,让自己强大。

  作者漫不经心的文字,使得小说乍一看像是在拉常,但仔细一揣摩,每个故事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思考,让读者对亲情、友情、爱情又有了重新的审视。谢谢大隆哥,让我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五):小说的脉络大概是这样的

  主人公孙小浦小时候生活在江苏北部农村,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他结识了掏心窝的小碗,最后却“没良心”的去了城里,又认识了敢爱敢恨的二加,最后却因为家人的恩怨进了少管所。

  进入初中,主人公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当时校园叱咤风云的1号同学,了解了1号的家庭故事,主人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在这期间,主人公还邂逅了自己的初恋女友王娟,并暗自下定决心功成名就后回来娶她。

  升入高中,主人公当年的小学同学明哥也在县中读书,叛逆的明哥因为失恋打击在高三那年突然离去不知踪影,而同为当年同学的七万,也在高考前放弃考试,去了大城市。

  进入省城南京的大学后,主人公发现明哥在这所大学当厨师,因而又有了一段神奇的经历。期间,主人公也再次遇到初中的同学二马,又牵出一段周莉莉当年沉封的故事。

  毕业后的主人公,创业功成名就,荣归故里的他准备回去娶当年的初恋王娟,结果却发现王娟已为人母,孩子已经6s岁,不免唏嘘感慨良久。至此,主人公似乎一瞬间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

PS:其实我是复制来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青春作伴好还乡》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