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城
●●●
前两天,在《新闻周刊》上,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点名批评了网红公路拍照一事。
他提到:“千万别把网红变成血红。”
原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G135国道上,有一段“U”型公路段,因为拍出来的照片好看,成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本来由于路段特殊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公安部门还特意在此处设置了警示牌,可依然有不少游客直接坐在马路中间拍照。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游客们扎堆挤在路中央,路过的大货车司机急的直按喇叭,可游客们置若恍闻。
可这样的人,实在不是少数。
从2018年至今,这个地方,因为拍照,已经发生了8起交通事故。
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眼前,警示的标牌就立在身前,但还是有不守规矩的人,抱着侥幸的心态,做着最愚蠢的事情。
就像我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一点也不为这群游客着急,我只是心疼那个被吓坏了的司机。
不得不说,十分认同。
就像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我从不惋惜那些因为无视规则遭到惩罚的人,我只是为那些无辜的人感到心痛。
司机何其无辜?
试想一下,行驶在自己的道路上,按着规定的时速前行,前方突然出现一群不要命的人,及时躲过了就只是虚惊一场,可如果没躲过,那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黑格尔曾说:“秩序才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无视秩序、破坏规则的自由,不仅自取灭亡,也殃及他人。”
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敬畏之心,还要让无辜的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想起2010年的复旦黄山事件。
当时,有18名来自复旦大学的学生,擅自逃票进入黄山一段未经开发的区域探险。
这行人不仅缺乏专业知识,还缺少专业装备,在地形复杂的未开发山区,仅仅靠着GPS找路。
当天又正好赶上黄山地区恶劣的下雨天气,这支队伍很快就偏离了原路线。
最后,GPS在途中落水失效,这18人也彻底被困在了山中。
为了营救他们,上海警方和安徽警方联动,连夜派出200余人上山搜索救援。
在伸手不见五指、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搜救队伍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难搜救,终于在凌晨两点找到了这18名迷路的大学生。
尽管救援组已经筋疲力尽,但考虑到这18人的安全,还是决定带着人连夜往下撤。
往回走的路很窄,又因为下雨打滑。
在往下撤的过程中,搜救队员张宁海为了给一个女孩让路,自己却掉下山崖牺牲了。
这个年仅24岁的青年,因为这场美曰其名的“探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而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却是:
“我来给你们照路,你们跟着我走。”
对于这18名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冒险,赴死的却是救护队员。
想起胡适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深以为然。
世间的一切,都应该以规矩作为准则。
空谈道德,只会让牺牲者悲凉,让漠视规则的人更猖狂。
对于张宁海来说,救人是他的责任。
可他的责任,绝不应该为这些不守规则、自动“作死”的人背负。
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不遵守规则,就像是齿轮卡在了错误的地方,终有一天会造成不可想象的祸事。
而那些破坏规则的人,也终有一天,会遭到反噬。
前几年,网上有个词特别流行,叫“中国式过马路”。
意思是,在中国,过马路与红路灯无关,只要凑够一波人,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过马路了。
不仅如此,还有更“嚣张”的过马路方法。
不管红路灯,也不看有没有车,就算车行驶到面前了,也仗着“别人不敢撞我”的心理,直接硬闯。
在这群人心中,他们高举着“侥幸”二字的大旗。
可不曾想,侥幸只是一场赌局。
在没输之前,一切都能维持平静,可一旦翻车,就是全盘颠覆。
之前看过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
深圳的一位二胎妈妈,在路边停好车,明明旁边几米远就是斑马线,但她偏要横穿马路。
眼见着前方驶来了一辆越野车,可这位妈妈却像没看见般继续往前走。
几秒后,这辆迎面而来的越野车从她的身上碾压过去。
最后,经抢救无效,这位妈妈当场死亡。
在生命最后的关头,她是否后悔,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可我想,她的家人和孩子,此生都要活在悲痛中了。
心存侥幸,必遭不幸。
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一名男子在高铁站走错站台,为了省事,他跳下轨道,试图直接穿过去。
可此时,一辆列车已经进站,朝他开了过来。
最后,这名男子的下半身被列车挤压在微小的细缝里,等到被救出来时,人已经死了。
还有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
一名男子为了逃票,试图从后山翻墙入园,结果正好翻到老虎园,被老虎咬到面目模糊,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
有人说,生命有一条最低的底线,那就是遵守规则。
不遵守规则的人,其实是在和死神较量,稍不注意,就会命丧黄泉。
我们必须相信,这个世界,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敬畏规则的人。
也必须承认,没有一条马路可以随意穿越,没有一条规则可以被肆意践踏。
《人民日报》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周末,一位华人带着侄儿去澳大利亚雪梨海域捕鱼。
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华人总是要先挑拣一番,然后把大部分的鱼虾再扔回海里。
侄儿不解,问他:“好不容易捕捞上来的,扔回海里干嘛?”
华人说:“只有符合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侄儿听后,十分不屑:“我们远在公海,没人能管得着我们!”
华人却说:“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和督促。”
敬畏规则,行止有度,不应该要别人来提醒。
《孟子》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小到过马路,大到国家法纪,所有规则,都应该被重视。
遵守规则,并非是一种束缚和禁锢,而是一种教养和自我保护的体现。
希望我们都能明白:
遵守规则,就是敬畏生命。
最后,记得远离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因为不知道哪一天,祸事降临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会不小心连累到自己。
作者简介:南城,南城一梦,执笔书浮尘。本文首发拾读(sdds10),百万读者订阅大号。
↓↓点个在看
证明你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