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妹》是一部由徐欣羡执导,梁咏琪 / 廖子妤 / 余香凝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骨妹》观后感(一):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
两个女主有点属于日久生情型,其实,她们两个的性格还是比较互补的。一个内敛,一个奔放。最终一起生活,一起抚养小孩,其实有点时代的产物,有点像自梳。不过女主之间的感情,确是刻骨铭心的,过生日时候两个人许的愿望,应该是将两人之间的感情展示了出来,是高潮。总之,电影所侧重的应该是两个女性之间这种相濡以沫的感情。
导演对于同性感情这部分处理过于隐晦保守,没有感受到灵灵对诗诗的爱,只感觉是姐妹情深。到了电影后段才发觉原来有别的意味。感动的点不到心扉。导演对澳门感情在电影的刻画可圈可点。值得鼓励。GIGI的表现还是勇气可嘉,毕竟素颜喝酒臃肿的身材是牺牲了形象来出演的。但是身高太出戏了。车婉婉令我惊喜!看她和麦家琪的戏反而让我觉得很感动。
认真活着,活着才能认真!人生的境遇往往会在一个路口改变,但是你要走的路是自己决定的。认真活着,活着才能认真!人生的境遇往往会在一个路口改变,但是你要走的路是自己决定的。认真活着,活着才能认真!人生的境遇往往会在一个路口改变,但是你要走的路是自己决定的。认真活着,活着才能认真!人生的境遇往往会在一个路口改变,但是你要走的路是自己决定的。
出了蓝光碟后看的 朴实无华的调度 但是温暖略缓的节奏,恰到好处的片长。原本讲到骨妹,又是按摩妹的故事,带着三级片的期待看却发现是讲姐妹情,人生现状,时代变迁的故事。很多细节做的很有意义也能让人有共鸣。题材注定不能让广大观众觉得艺术性很高,但是高完成度的电影很接地气,片子故事简单,没有可以追求泪点。所以煽情算是节制。喝来如同柠檬水,微微酸涩但是也解情感之渴。
《骨妹》观后感(五):骨妹
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到你了。我想离开,你可以带我走吗?于是就成了再也见不到的离别,可能是太年轻,可能是没看清楚自己的心,即便是离开了也放不下那些曾经,一起的那些平凡又珍贵的记忆一直扎根在心底。岁月蹉跎,十几年的光阴,再回去,找寻那些光影,却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背影,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离开最好的幸福去另一个城市旅行,成长的学费是这么的刻骨铭心。如今只能留下守护着有你和我的那些曾经。
《骨妹》观后感(六):错失爱该有多遗憾
人生就是这样残酷,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做出选择就没有回头的路,错过就是错过了。
我们一生都在做各种选择,对的错的都得事后才知道值不值得。
对于爱情,一旦一方自作多情地认为放手成全他人是她应得的,那么,她可要用余生来承受这个遗憾。不管对方是不是还爱着,你都该以自己的爱为起点守护着彼此,不要轻易放手。灵灵对诗诗如此,诗诗对灵灵更是,恋人之间最怕的不是没有爱了,而是怕爱得自以为是,自以为你要的就是她所想的。
我们谁不曾遗憾。
《骨妹》观后感(七):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永远爱着你
是的,这个电影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不知是不是因为看的配音版本的问题,整个电影让我很难入戏。年轻和年老交叉叙事,但是整个故事讲得不能说是好。首先,故事本身比较单薄,其次导演和演员处理得都不好。导演方面,年轻时的戏份暧昧不够,只是在演两个人感情很好而已,友达以上的部分几乎没有。演员方面,年轻的演员演得比较愣,梁咏琪演得很平面化,十几年不见的同性挚友(有百合嫌疑)突然去世,那是一种多么复杂多么寂寥的感受,但是梁的戏载不动这许多愁。摄影方面也不太讲究,看到中间我老公问问是不是在看电视剧……质感不够好,老澳门的感觉也没出来,六分不能再多了。
《骨妹》观后感(八):我们怀念的
骨妹还有一个片名叫18/19,是剧中两位女主角的按摩场代号,也代表了那些十八九岁的青春花季。
而许多时候的情谊正是在青春年少时积蓄起来的,因为当时纯真而没有太多的心思,简单而直接的人生好恶。只是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珍惜,于是就有了骨妹的故事,有了我们怀念的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
梁咏琪的电影我看得不多,但有两部都深入我心,一是《我的兄弟姐妹》,另外就是这部《骨妹》。很巧,两部戏都并非关于爱情,而是亲情与友情。
我们都有回不去的青春,岁月匆匆,改变了每一个人。我们不断的相聚离开,散落天涯。
只是重逢时还记得曾经年少青纯时那些不能磨灭的记忆。所以才会怀念,才会在岁月里珍藏!
《骨妹》观后感(九):有些事情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骨妹》讲述了18(灵灵)与入行新人19(诗诗)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澳门回归时期社会背景,社会动荡下的萧条经济。骨妹们纷纷转行自谋生路,18和19也因为一些误会分居两地,18留在澳门,19去了台湾,她们却一直爱着对方。 多年后19在报纸刊登的寻人启事上得知18去世了,18回澳门“寻亲”,看到了8和38等姐妹。找到18的儿子乐乐,和他讲述了19年轻时候的故事。 离开的这些年19并不快乐,每日酗酒度日,犹如一个没有心的躯壳。她自己也说心好像穿了一个洞一样,心里一直留着一个人,这些话让我心疼,心疼18为了让19幸福而离开,心疼年轻的19遇到“爱情”不懂爱。真的是特别羡慕18和19之间纯纯洁的爱情,也惋惜当时的社会对异类“爱情”的认知模糊,灵灵也没有勇气和诗诗走下去。
《骨妹》观后感(十):抛开价值内核,这部电影有什么?
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值得观影的话,可能需要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两种,这部电影上映于2016年12月,在2017年中旬台湾也迎来了同性恋婚姻的的合法化,在那个时间段提出这么一个思想内核至少也在2-3星,犹豫了一会,我觉得只能给2星。
首先,其实电影在前面70-80分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姐妹情深,至于哦在最后十分钟用回忆来说明LGBT的内核,在整个电影手法上看起来很唯美,但是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说只是用了几个小片段来一带而过。想起一部电影里的经典台词,“i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ess of stranger”,这部电影过于依赖陌生人的好意了。导致电影就变成了一部小清新的唯美电影,如果不带入其精神内核,我觉得可能甚至不如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