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假期,我想以一个系列专题来回应一下当今人们在情感生活中非常深刻的一个主题——婚姻。
当然,婚姻是一个系统的话题,它有很多种视角可以解读,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处理,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用其中一种去经营它?
我们先一个一个来学习,以下是今天要谈的其中一个视角:
我们观察了很多情侣,发现两个人之间的权力格局一共就只有3种情况:
要么就是女生跟对方权力差不多;
要么就是女生比对方权力小。
很多人可能以为百分之百地掌控局面就是好的。其实不是,比较好的是处在中间态,就是两个人同时共享权力和共同决策。
当然,我们有优势或略微占优的情况也是OK的,但是特别极端的,其中一方独裁天下,这是不好的。
双方怎样去共享权力呢?
1
如果是高攀,想必女性现在的权力和影响力就很小,很少能影响到自己的伴侣。
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在婚姻生活中,最好还是接受权力格局,女性承认和接受这个现状比“虚伪民主”好。
例如,外出吃饭——
男:今天吃什么啊?
女:随便!
男:日料?
男:吃火锅?
男:吃中餐?
女:不行,米饭太多了。
以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接纳权力格局的情况,明明女方就有主导权,而女方却让对方来猜。
结果猜来猜去,大家都不满意。还不如一开始就把结果锁定了,接纳格局的现状,想吃什么就直说。
比较常见的婚姻危机,婚姻崩溃的情况是对方明明在权力格局当中有优势,但是弱势的一方就不愿意承认,还试图用分手来威胁。
例如,一个女生说:“你以后再这样对我,我们就离婚!”
一开始哪怕他在格局上占有优势,也不想折腾,好歹这婚都结了,所以一开始他肯定也还会多多少少做个让步,说:“别闹,这样就算啦!”
可能第一次奏效,但接二连三使用这招,“狼来了”的效果就出现了。
格局是个基本面,到最后两个人的权力分配,一定会趋向于格局本身的。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真的走到了离婚这步的时候,会发现男性对于离婚的承受力,是要比女性更强一些的。
中国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社会,很多时候还强调“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的思想。
所以经常有男性会以为自己处于主导地位,始终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中心,不愿意分享家庭的决策权。
女性占主导的时候,女性要接受他;平等的时候,女性也要接受他;对方占主导的时候,女性还得接受他。
毕竟女性已经身处在这段婚姻里面了,要不然为什么要结这个婚?
2
格局是由需求与价值共同决定的。
最重要的还是双方最基础的价值。
格局是随着价值变化的。
需求度也很重要,彼此对对方的需求也决定了格局的情况。
例如,一枚邮票对于一个喜欢集邮的人和一个不喜欢集邮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
归根结底,女性能否满足对方的需求,能否分析出对方的爱情光谱,能否提供给他想要的,这是很重要的。
需求度越低,格局就越高,通俗地说,就是谁更想要这段关系,谁就得接受地位更低的现实。
弄清楚,到底是女性更依赖于这段关系,还是男性更依赖这段关系?
如果是女性更依赖于这段关系,那显而易见,女方的话语权就会偏小。
3
要搞清楚格局是怎么产生的,并且知道怎么去改变它,办法就是自我提升。
需要提升自己的价值,平衡两个人的格局。
自我提升其实解决的是价值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需求问题。
在夺取家庭影响力或争取家庭权力平等地位的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满足对方的需求。
如果女方能够把需求满足到非常精细的地步,他跟别人待一秒钟他都觉得不舒服,他对伴侣的依赖度就会很高,这时女方的话语权就会很大。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前面讲的积极关注、赞美,能够供给情绪价值,能够满足对方方方面面的需求,那自然而然,他对自己的依赖度就高了。
他依赖度越高,作为女性在格局里的地位就越高,随之权力就大了。
要从本质上把握两个人之间的权力问题,归根结底我们要做到平衡。
平衡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最好的方式是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家庭、共同决策、共同分享权力。
祝大家端午安康,假期收获满满!
今日征集
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关系中曾用什么样的方式把握了一定的话语权?留言区评论点赞第一名的赠送一张我2020年创作会的门票。
合作与转载|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转载 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