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早在一个月前就往Word里丢了几个了
这几天一直在构思
倒是给人民日报写了个idea,
这样的窘态每年往复,
父亲节就不行了,怎么挤都挤不来。
思来想去,
我都不曾有。
都太平凡了,
//
我肯定会极力否认。
我们找不到印象太深的故事,
又让我们时常感动,
我真的挺反感的。
无法诡辩的事实是,
这是人之常情
惯性是理所当然,
不代表我们真的冷漠。
///
这些“无意识”
可能是我们含在嘴里羞于表达的情感
是我用微信“拍一拍”了他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
那个男人“拍一拍”我
他把我轻轻拍醒喊我起床的日子
End。
这个动作
成了印证我们并不冷漠的父子关系的推手,
成了具备唤醒功能的亲情纽带。
在即将到来的父亲节,
我想发起这样一个活动,
很简单,却蛮有意义
就是在微信上“拍一拍”父亲
看看他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反拍回来
最终的结果不重要,
过程能让内心的某个地方激荡就好。
当然,你也可以把结果发到后台
告诉我们。
分享一则视频
栏目|《放课后》
更新期数|第一期
创意x统筹|莫莫
致谢|是你如今
不必去传达什么。
我们在做的,已经成熟的栏目
叫《温柔且酷》
相信经常看号的人都知道。
今天的这篇推送
是我们尝试的一档新栏目——
《放课后》
学生时代,最期待和最喜欢的
就是下课或者放学后的时光。
我们不必为那些恼人的数学公式困扰
不必担心桌底的小人书被发现,被老师点名上讲台
不必克制、收敛,做个听话的乖孩子
不必被动输入什么人生教条
也不必,去传达什么。
栏目|《放课后》
slogan|不必去传达什么
这个栏目不会像《温柔且酷》那样
给大家一些思考 或者传达一些价值观
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排版 更新时间
甚至没有太统一的内容风格
这样做就是不想让你们有任何负担,尽量放松下来。
想和你们一起做深呼吸
打开盲盒,品尝惊喜。
©p
主张温柔且酷
合作请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