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晏凌羊
疫情期间,就我和逗号两个人住在家里,每天从起床到睡觉,我们俩大眼瞪小眼,都快在家里憋坏了。
我开始纠结,到底是要翻新房子还是直接换房子。纠结了几天,我决定先翻新,翻新后再在这里住四年,住到逗号小学毕业再换。
可是,决定翻新之后,我又陷入了纠结:是要全屋翻新还是局部翻新?想住得舒适的话,最好全屋翻新。
全屋翻新的话,一想起搬家、收纳物品的烦恼,我的头就变成两个大……后来我决定局部翻新。
接下来,我又觉得:一旦翻新,就或多或少有装修污染。能在家里呼吸无毒的空气,比房子的美观要重要。
到了三月底,我决定了:也不翻新了,直接换。然后,我突然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也不怕卖房、买房、搬家和装修的麻烦了。
这么一折腾,我才发现:怪不得之前不管做哪种决定我都觉得不爽,原来我内心真正想要的答案是这个。
折腾房子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想法,想把它记录下来。絮絮叨叨的,都是一些思想碎片,大家看个乐呵就好。
做出决定之后,我就开始看房子了。
疫情期间,可看的房子也不多,而广州市区的房子还是很贵,随便一套四房都要过千万。
最近我也顺道去看了几套上千万的房子,但这些房子因为公摊太多,普遍房间小,感觉住进去以后生活质量并不会提高……上周看的一套,甚至杂乱到完全下不去脚。还有一套在顶楼,屋顶渗水很严重。
一想到广州这个地段一千万的房子,舒适感还不如三四线城市一百万的,我觉得太难了。广州房价还算是比较温和的,比北京、上海、深圳低。
在深圳,前段时间出来一套两千多万的网红房,你仔细品一下。88方的建筑面积,做成三房,空间得有多局促。局促也就罢了,关键是房子价格是两千多万。
真的不要以为在广州市中心拥有一千万的房产,就过得有多舒坦,不信你上二手房中介网上看看,这类房子的居住环境、业主审美,真的很普通,就是很普通的三房、四房。
大部分人还背了一身的债,除掉贷款净资产可能是三四百万。三四百万听着钱很多,一投到房子里,就是只能买一套普普通通的两房、三房。
可实际上,广州大多数千万豪宅是这样的:
▲这些信息都是网上全公开的,可供任何人阅览。别因为临时学了“隐私权”这个词,就动不动跟我扯隐私权哈。谢谢你们了。
我家的装修品味也不行,因为当时买完房子后,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子弹。搞翻新又嫌麻烦,就将就着住到了现在。后来,我又觉得翻新太麻烦,这才动了直接买的心思。
大多数人买房子,买的肯定不是伸手就能够得着的房子,最后买下来的都是自己“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房子。毕竟,买房时,“买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是常态。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既然那么一大笔钱都花出去了,那还不如砸锅卖铁买一个自己心仪的、跳起来才够得到的………这一跳,得,买完房子交完税,就已经弹尽粮绝,哪还有余钱搞装修?
买房子之后,又是一段“三年经济困难期”,新房子买进来了,自己也空不起,就只好先匆匆搬进去住,于是,绝大多数人的房子的装修品味都很土。
很多时候,真的是实力决定了审美,而不是审美本身决定了审美。
一个朋友买的是县城的房子,买完以后也没钱了,但因为他租住的房子房价比较便宜,一个月才九百块租金,所以他愣是空了新房子一年多,等攒够了钱才开始弄装修………装修完以后,房子确实漂亮。
大城市里的普通人真没这个条件,你每个月的房租可能是六千起。多租住一个月,你新房子里的电视没了;再多租住一个月,新房子里的橱柜没了;接着再多租住三四个月,新房子里的沙发没了………租住一年,新房子的装修钱已经被你花掉了一半。
普通人真的空不起,就只好先将就着搬进去住了。这一搬,家里东西越积越多,翻新又怕装修污染和搬家的麻烦,想着还不如再住几年,直接换房………然后又开始下一个轮回。
钱呢,永远不够用。装修品味呢,很难变好。
我最近看到的房子,十套中只有一套品味稍微好点的。大部分人一线城市“小中产”都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人,坐拥着一套一线城市的房产,看起来好像很有钱,但当你走进他们的家庭,就会发现人家过的生活和自己并没有什么两样。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又想这么说了:“你蠢啊,花那么多价钱、背负那么多贷款,干嘛非得要在市中心买老破小啊?这个价格,去郊区,可以买大别墅了,可以买豪车了。”
我倒觉得,所有劝别人跑去郊区买房,过所谓别墅豪车的生活的人,基本上都不懂得“便宜的反而是最贵”的道理。
我呢,我和绝大多数选择在市中心买房的普通人一样,甘心做他们眼里的蠢货。
我就讲个故事。
以前我认识两个男孩子,小A和小B。
两人起点(家境、职级、收入)都差不多,都是毕业五年后买房。
小A把房子买在了亚运城,房子又大又宽敞又舒服,美中不足是他每天需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B同事把房子买在了珠江新城,房子小、小区旧,但是,他走几步路就可以上班。
几年过去了,两个人的境况有了很大的不同。
小B同在职进修,考取了几个证书,后来升了职;每天通勤省下来的时间,足够他去做很多自我提升的事情了。
小A呢?一开始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后来买了车,但算上堵车时间,他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通勤路上,回到家以后就累得只想休息。家里离市中心太远,也影响了他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比如读个MBA,人家开课的地点都在市区,他一想自己要跑那么远,干脆不去了。
几年过去,两个人都面临着置换房子的问题。B的房子,在短短几年内价格翻倍。小A的房子,就涨了百分之二十。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广州全城房价都应声下跌的时候,B的房子的抗跌性能也比A好。
A、B两人后来的境况有很大的不同,当然不能全部归结于两人买的房子位置不同,但是,我真的觉得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财富级别。
钱当然是钱,但钱是什么换来的?是时间、是精力、是资源。
后者是看不见的、隐性的“钱”,却被很多人忽略了。
从老家出来很多年,也老有人劝我:你老家风景那么好,房价那么低,你咋不回去发展啊?
我就呵呵一笑,回答:在老家我混不下去嘛。
我的确混不下去,因为我的时间卖给广州更值钱,我的资源也都在广州,我的性格更适合在“唯钱至上,而不是唯人情至上”的大城市生活,在广州我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我愿意承受高房价、大堵车等城市病。
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个蠢人,但我乐得当这样“不懂得转换思维”的蠢人。而且,我也不孤独的,我身边有几千万这样的蠢人。
蠢就蠢一点了,我蠢我快乐。
再讲另外一个故事。
十年前,我买入人生第一套房子后,就只剩下两万块钱,只是胡乱搞了下装修。
房子买在市区,面积很小,朝向不行,装修也不行,唯一的优点是地段还行、视野好、离单位近、步行可达。
当时,我一个闺蜜带了她一个来广州玩的朋友(我们姑且称呼她为小兰)过来我家吃饭。
小兰一进我家门,就各种挑剔:“天啊,花出去上百万,你就买这种房子啊!又小、又破,装修也不好。在我们那里,这些钱可以买一套别墅了。你这钱花得一点都不值……”
参观房子的过程中,她每到一处,就挑剔个没完,不停说我不明智,花那么多钱就买了这一处蜗居,这种房子都不像是体面人该住的。她还建议我把那套卖了,去郊区买房……
闺蜜给她使了几次眼色,几次打断她的话,试图让她闭嘴,可她置若罔闻。
那顿饭吃得特别难受。若不是看闺蜜面子,我好想把她赶出去。
我现在遇到瞎给我提买房建议的人,也想把他们赶出去。
他们为啥会觉得自己比我聪明啊?
比我聪明的人给我提意见,一般不是这么提的。比我聪明的人掌握的有效信息更多,他们给我提供的信息是有效信息(比如,政府尚未公开的地铁路线规划、某个地块的真实拍卖价),真能帮助到我。
而大部分人提的建议,不过就是“我觉得”。
可是,“我觉得”的这种建议是最不值钱的了。
一个现实问题是:真正的帮助,是需要损耗自己的,比如钱、比如资源、比如人情。而讲大道理,只需要动动嘴就行,还能展露“我比你高明”的优越感。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或许你想问我:“羊羊,房子买到没啊?”
哦,没有,我只是在看。越是贵的东西越是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定律,衣服价格还有可能会坑人,但房子真不会……所以,还没买到。
没买到,不是房子有问题,是我的资金和看上的房子不匹配的问题。
换而言之,是钱不够的问题。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相信你去看房、买房的时候,感受也和我一样。
那就等房子买成功了,再跟大家分享经验吧。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念
也许你又想提意见了:“买不起?可以贷款的啊。”
提这种意见的人,是以为人家不知道可以去贷款,还是认为贷款不用还?
我当然知道我可以贷款买直升飞机,但问题是我不愿意啊。
不愿意的原因是:我能预估到这么干以后,我要承担哪种后果啊。
我不是不支持大家利用信贷杠杠,我只是觉得做什么事都该量力而行。况且,每个人的“力”是不一样的,你的爆仓位可能是三百万,而别人的爆仓位可能是三十万甚至三万。
人生不易,你认为的轻而易举可能别人已经用尽了全力。少说给人添堵的话,多点同理心吧。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房、买房故事,相信你的故事也一定很精彩。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在后台回复关键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
情感婚恋 | 十个男人九个渣?
情感婚恋 | 已婚男人嗜好嫖娼为哪般?
情感婚恋 | 不原谅,也是对出轨者的尊重
金庸人物 |林平之:最黑的眼睛,最暗的江湖
金庸人物 |穆念慈爱得更多?杨康表示不服!
我的故事 |愿你我都不会白白受苦
我的故事|我离婚了
真实故事 |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楼塌了
烟火人生 |那个男人玩不动了,终于变懂事了
娱乐观感 | 我是如何对乐嘉“粉转路人”的?
影视观感 | 原来《鲁冰花》讲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