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同一堂课》经典影评1000字
日期:2020-04-21 22:58: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同一堂课》经典影评1000字

  《同一堂课》是一部由袁蕾(制片人)执导,刘震云 / 张大春 / 麦家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同一堂课》影评(一):小时候排挤嘲笑真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看到这个被叫“男人婆”的小姑娘,不由得就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同学,是那种智力上有些问题的一个男生调皮的男生们就会叫他傻子而且有时候会欺负他,乐趣。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也只不过是里会为他难过,但是也没有勇气去制止其他人的行为,这种事情是不是会给他留下阴影,对长大后的他会有影响吗,这些我都无从得知。

  所以其实这种现象真的挺普遍的,老师或者说父母和朋友安慰也好,及时疏导也好,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往往很容易忽略的。遇到濮存昕这种老师真的是她的幸运吧,希望生活中老师们除了教课,也能多关心一下学生们的心理状态

  《同一堂课》影评(二):不初心

  作为《同一堂课》的执行导演节目已经播出了3期,有些话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是我从业11年来,制作周期地域跨度最大的一档节目,看过就节目的观众都知道这个节目的模式立意。其实,收视率真的已经是很差强人意了,也比我们预期的低,换成之前我们做过的节目面对这样的收视率,说实话我们导演组真的会无地自容。但正是因为《同一堂课》,我们反而忘掉了拿收视率来说成败,我们在乎的是每一个看过节目的人都能感受到节目里外的真诚,无论是我们的孩子还是艺人还是节目组,我们想为中国电视为中国的文化为中国的教育为中国的电视观众带来更多不一样思考。因为播出时长原因,节目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请相信我们,我们的初心已经远远不止在一期或者一季节目里面!谢谢关注支持

  《同一堂课》影评(三):从张大春和麦家出发,看作家呈现课堂教育

  第一期的张大春老师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性,更注重切实体验,采用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方式指导学生的诗歌创作。他带领学生登上游船,通过对四周风景观察启迪学生创作诗句。这种创新的体验教学让一群7岁的小学生最终完成了一首合乎格律绝句实在是超乎观众的想象。 而第四期的代课老师麦家也同样的通过带学生游玩公园体验文中“百草园”生活了解鲁迅笔下童趣理解散文启发学生写下自己的三味书屋。在麦家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同时,还细心发现了两位同学之间隐藏的矛盾,最后通过走心的四部曲化解心结。而孩子们最后呈现的《彩虹色的三味书屋》更是超乎麦家的预料真实地将经历和感受融进作文。 在两位作家的户外体验式教育课堂下,学生们不仅发散思维、发挥想象,遣词造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同时在课堂中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收获心灵成长获得了超越课文本身的生活意义。

  《同一堂课》影评(四):好想上一堂这种解放天性的课啊

  好喜欢蒋雯丽这种老师啊,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为了带动学生们进入这种不一样的课堂,让他们在摄像机面前可以放松下来,自己很自然的先模仿起了小狗,边叫边跳,一点包袱也没有,表演得也是惟妙惟肖的,感觉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这种老师真的很可爱了。突然也很想回到小学的时候,可以无忧无虑的上上课,玩玩游戏,也想上一堂演员都会有的这种天性解放的课,让天天处于快节奏工作生活中的自己放松一下。

  《同一堂课》影评(五):创造美好回忆

  所以其实在第一集里,在贵州大山的孩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破碎。父亲由于工作缺少陪伴,孩子只能一天天想念,甚至对着徐帆老师喊出一句:老师你会孤独么。你无法想象一个小学生对着你说出了孤独二字有多么震撼,无奈。

  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孩子将来要面对社会对他们的冲击,忍受城市小孩无形中的嘲笑,也会发现自己由于童年的不完整而导致的很多自身局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自暴自弃,自卑自负。然后像他们的父亲一样,谈到最高兴的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六十分。

  那这份节目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给他们创造一份美好回忆。我们没法让风浪小一点,但至少我们可以给她们一条小船,小船里面藏着过去的所有美好回忆。

  所以不要谈该如何教育乡村孩子,只需要想着如何教育孩子就行了。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孩子,都需要很多很多体验,许多美好回忆。

  《同一堂课》影评(六):说说看完两期的感受,蛮喜欢这种有共鸣的综艺

  今天空下来,一口气把已经播出的两期节目都看完了。总体上感觉还是不错的,老师们讲课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小学生们的表现尤其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那段介绍重庆的rap,倒回去看了好几遍,不仅歌词写的好,台湾这几个小男生唱的也很有律动感。

  第二期明显跟第一期感觉又不一样了,不管是徐帆班上的那些和爸爸交流很少的小学生们,还是冯仑给他的学生们填的那张父母时间表,都让我看得有点感伤和戳心。一个是为他们而感慨,一个也是想到了生活中的自己其实和父母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好像越长大就离父母越来越远。

  哈哈一笑的娱乐下饭综艺看了好多,好久不看这种走心的了,还是会有共鸣的,很期待后面的老师们能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唯一不足的就是感觉时长上有些短吧,毕竟是两个老师,三天的内容,节目一期也就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感觉呈现的东西有些不够丰满,如果能再长一点,或者多一些后续的花絮或者老师单独的采访就更好了。

  《同一堂课》影评(七):语文课竟然还有课堂实验?

  一直对杨祐宁不太感冒,对于他的了解还停留在他是一个演员的层面上,所以这一期看到他作为代课老师出现在小学讲台上有点怕他不能胜任。不过看完这期节目有点被打脸,主要是他为孩子们还原“曹冲称象”的实验打动了我。杨祐宁竟然真的找来了一只小船、一个大象模型、和一堆石子,完全模拟还原了曹冲称象的过程, 用行动去实践,全新的课堂体验,让孩子们对于这篇课文有了更好的理解。在语文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体验古代实验的乐趣真的非常值得借鉴和点赞,教会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经验里解决问题。

  《同一堂课》影评(八):阳光色的三味书屋真的惊艳到我了!

  可以说本来完全不认识麦家这个人的,看了最新的这期节目,看到他课堂上写的那篇阳光色的三味书屋,真的可以说完全被惊艳到,或者说惊呆于作家的文笔就是不一样。如果我听到阳光色这个形容,第一反应肯定就是金色啊或者七彩色这种,麦家竟然用了温度和亮度来解释阳光色,真的太厉害太有内涵了,膜拜! 小朋友们有这样的语文老师真的是很幸福了,感觉虽然只是几节课,但是真的也能学到些不一样的东西,感觉给了他们超乎课文本身的进阶。真希望现在的老师们也能多给学生们一些应试之外的东西,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意义所在。

  《同一堂课》影评(九):最喜欢张大春和张国立

  节目播出至今,最喜欢的教学方式还是张大春和张国立的,一个是游湖泛舟吟诗作诗,一个是效仿孔子“游学”的方式,把孩子们带到了课外,边走边听边学,两者都让我有种跨越时空,体验到古代学子学习过程的感觉。

  其中,张国立在孩子们朗读《诗经》时,还让人用古琴和埙伴奏。他把教习“礼”融入到体验古代的游戏中,在带领孩子们玩“射箭”和“投壶”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比赛第二,礼节第一”的理念。总的来说,这是一堂非常完整的“孔子式”教学体验课。

  我还发现了为孩子们朗读《诗经》伴奏的女琴师的微博,不得不说,张国立老师也太亲和了吧

  《同一堂课》影评(十):博眼球的垃圾

  我们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不是小鲜肉就是粉丝经济,不是流量明星就是面瘫脸的偶像,做的这些综艺节目,不是抄日本的就是抄韩国的,这么大一个国家,我们的脸在哪儿。

  我是看了一篇把这个节目吹上天的文章后特意找来看的,也是我刚看完最后的棒棒后接着看的这个综艺。

  说一下观后感,这个节目给我的感受就是全程尴尬,不仅是这些个名人明星尴尬,坐在房间里的小朋友小学生们也尴尬。他们只是名气大,粉丝多,仅此而已,他们没有做过老师,也不是教育工作者,强行的把他们推到教室里,强行的让他们给学生们讲课,观众看得难受,我感觉他们自己也不自在,估计也很难受。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在沉下来静一静,我们的这些个电视工作者们,就不能好好的思考一下什么样的节目才是真正有营养有价值的节目,你们的眼里除了钱和明星,就没有一点点别的东西了?

  什么叫做深入生活,什么叫做真正的艺术,建议本片的垃圾导演去好好看一看最后的棒棒,看看别人的电视是怎么拍出来的,别人拍电视为的是什么。最后的棒棒我打的五星,这一部博眼球的垃圾我只打一星,就这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同一堂课》经典影评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