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看到一个段子,觉得很好笑,就随手转发一下,结果他评论一句“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好笑吗?”,再附上一个抬手的表情。
“杠精”只是缺乏同理心从而显得情商低,至少还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只想凭你的只言片语来给你打上标签,通过贬低你来获得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比如你转发了一个段子,他如果觉得不好笑,他不会直接告诉你不好笑,而是会轻蔑地一笑,评论一句“文盲才会喜欢这种800年前的老段子吧。”
于是,本来只是随手转了条段子哈哈哈一下的你,忽然就成了文盲。
而他显然就通过给你贴上文盲的标签,获得了一种“文化人”的优越感。
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最近网络上的“标签精”越来越多了。
“标签精”的可怕之处,在于你完全没有和他们心平气和讨论的可能性。
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事实是什么。
他只关注你的立场和态度,然后给你贴上标签,就会单方面宣布自己的胜利。
你若摆事实讲道理,那么他们就会嘲笑你认真的姿态,说你“急了急了急了”。
反正从他们给你贴上标签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赢了。
因为他们不在乎事实,只在乎输赢。
和他们相比,“杠精”都显得十分可爱。
久而久之,你只剩下两个选择:
1.不在任何公共平台上说话,以免招惹他们。
2.以暴制暴,互贴标签。
但无论是哪种选择,最终都让网络环境变得更加乌烟瘴气,只能留下最极端的声音。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过去。
因为给别人打标签再简单不过了,仅凭个人喜恶就能做到,且不需要任何思考。
我的爱好是和小伙伴一起偷甘蔗——我们并不是买不起,只是单纯觉得这样做很刺激。
我们骑着单车尾随卡车,其中一个站在单车后座上,沿着卡车背部爬上去,然后把一捆捆的甘蔗往下扔。
其他人捡起甘蔗,作鸟兽状四散逃命。
不料有一回,我在狂奔时摔了个狗吃屎。
司机老韩冲下车,逮住我,揪着我的领子,把我举起来,啪啪给了我两巴掌,说“找死?有人生没人养的狗崽子”。
我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
并跟我的弟兄们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
在我最中二的年纪,我坚定地认为,那个老东西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反派。
为了报仇,我用粉笔在他的车身上写“韩XX是猪狗不如的XX”、把点燃的炮仗扔到他们家客厅去、偷偷翻进他的卡车驾驶座往他的座位上吐口水、拉他家的电闸、往他们家钥匙孔里塞沙子,对他们家院墙撒尿......
我觉得我非常正义,是在为自己的尊严主持公道。
但让我一直想不通的是,这些事情,老韩却从来没有计较过,也不见得他气急败坏的样子。
等到初三那年,听说老韩得癌症死了。
我觉得我跟他的仇恨算是一笔勾销了。
但很多年后,有人跟我聊起老韩,对方却忍不住感叹说:
“他死了可惜啦,老韩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
我反驳说:“没素质的黑社会,对小孩子动手动脚,他算是什么好人?”
对方冷笑道:“你真以为你们那点三脚猫的东西,能随随便便就跳到卡车上去?成龙电影看多了?
每次后视镜看到你们爬车子,老韩都特意把速度降下来,慢慢开,就是怕你们掉下去压死了,人家心肠比谁都软,不知道救了你几条命。
给你两巴掌,那是叫你以后别干这种蠢事了!”
我哑口无言,继而陷入深深的羞愧。
自此以后,我就特别不爱说别人是傻X了。
对于像16岁那样不成熟的我来说,我既没有什么知识,也没有什么是非观念,更别谈什么生活阅历了。
你让我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顶多说出:“偷来的甘蔗真TM甜”那种话来。
而我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好坏、真假,都只源于这件事是否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和感情。
后来当我自认为发现了一点别人的错误或者破绽,我就会跑上去指着他的鼻子说:“哈哈哈哈,看看这个人,他就是个笑话。”
实质上我并没有什么帮助别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觉悟,我只是想单纯的证明:“快来看,我代表正确。”来获得一点点可怜的优越感和存在感。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知道那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径。
可惜的是,如今在网络上,我却看到了越来越多凭借对方的只言片语,就给别人贴上标签,然后洋洋自得地宣布胜利的人。
他们没见过的东西,便是不存在的。
他们不理解的事情,便是错误的。
他们不认同的三观,便是不正的。
而我早已学会不与他们争辩,
因为一个人停止成长的时刻,就是他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时刻。
文扎西炖猪
图 松本大洋
可 以 向 这 里投 稿或发 送 简 历
「记 录 人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