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继山
最近看到一些悲伤的故事。湖北一些受新冠肺炎感染逝去的生命,从突如其来的疑似症状降临开始,一直到确诊、重症、危重、逝去的整个过程,几乎无法与亲人有任何接触。就算只是和最亲近的爱人拉一拉手以示告别这样的行为都几乎没有可能,亲人即使被允许来探望,也要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因此,临终者和生者只能隔着厚厚的防护玻璃看一看彼此的眼睛。我们不知该如何想象当时死者和生者的空前无奈和悲切......
许多悲伤的故事,我们无力讲下去,也无力写下去,只是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响起一些回音:消逝的生命,向来都是一个人孤独的战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灾难突然降临,死神不断和这些逝去的生命慢慢靠近的时候,在亲人朋友和广大医护人员依然对病魔无计可施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这些临终的生命有多么无助和孤单。然而,无论多么无助和孤单,还是要一个人独自坚持和病魔、痛苦持续作战。在生命结束前的一段时间,那种求生的本能,以及一种和亲人重聚的强烈渴望和期盼、还有那不甘心让生命就此凋零的斗志,成了每一位逝者生命最后的绚烂。
许多现代人活在麻痹里,也活在侥幸无知里。他们总以为灾难和死亡离那些不幸的人很近,离自己很远。直到不幸在自己身上降临才幡然醒悟,但往往为时已晚。这些人在死亡面前手忙脚乱,致使自己作为逝者却无法安息和坦然,也让生者一生充满痛苦和遗憾。
所以,在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有一种清醒的认知和预判,每个人的生命即将消失的时候,如果还有可能,只能靠自己打赢这场乱战,绝不要给亲人和孩子寄托太多的期盼,增加过多的负担。那样的期盼和负担往往是徒劳的,同时还会让生者在余生困苦难眠。
如果无能为力,就坦然吧。因为死去未必不好,活着也未必圆满。如果生命已经无法挽留,作为一场孤独之战,最重要的不是继续幻想能否重新赢得生命,而是在生存的最后一刻用坦然教会生者,如何愉快地送走自己,然后敬畏生命,安度余生。
防失联,荐公号:
▲ 有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