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而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深以为然。
小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盖世英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仿佛永远都是三十多岁的模样。
长大后,当我们风华正茂的时候,父母却渐渐风烛残年,他们不仅知道得越来越少,嘴巴还越来越唠叨,行动也越来越缓慢。
渐渐地,他们被排挤在我们的世界之外,成了我们生命中渐行渐远的配角。
01
昨天临睡前,刷到一篇题为《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中去世》的文章,文中那个叫倩倩的武汉女孩,父母和哥哥都感染了新冠肺炎。
几天后,她的母亲还是不幸离开了,给她留下的是母亲在11月份买好的食品,以及一张手写纸条:
“你一个人生活以后买小包装的;东西都要归好类,免得自己不记得。用不了是一种浪费。”
看到这里,我泪如雨下。
前几天,我一直居家办公,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以及吵闹的孩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眼见就到“交工”临界点,孩子却跑到书房里缠着我讲故事,不依不饶。
这可不得了了。
“都大晚上了,还不陪孩子睡觉,有什么明天再做不行吗?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还等不及我解释,我妈也瞬时抵达战场,开始唠唠叨叨数落我的各种生活陋习。
我越听越烦,“我不过就在家二十来天,怎么就这么碍你们的眼了?如果工作好做,谁愿意天天熬夜?看不惯我,我现在就走!”
我这一吼,爸爸、妈妈、孩子,一齐怯生生地看着我,没人再说话。
可现在想起父母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我就恨不得将自己千刀万剐:我所有的有恃无恐,不过仗着他们爱我罢了。
02
直到自己为人父母,被挑剔、被埋怨、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蓦然发现我们并没有比父母强很多。
人到中年,学历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找了一个多月的工作都屡屡碰壁。
也是从那时起,她总是打心眼里嫌弃父亲。
不再让他去接送自己上下学,更不让他给自己开家长会,就连路过父亲的摊子,她也目不斜视,和同伴谈笑风生扬长而去。
在她小升初那年,为了给她挣够高昂的择校费,父亲选择到各家饭店给客人擦鞋。
说巧不巧,她的一个同学家刚好是开饭店的。
随即,她爸爸是“擦鞋匠”的事,很快就在班上传开了。
她愈发恼羞成脑,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到爸爸身上,甚至质问他为何生下自己。
就这样,从初中开始,她就选择寄宿制学校,一路到大专毕业,都鲜少再跟父亲有交流。
直到上个月,她女儿无意间跟她说起,某某同学每周三节一对一外教课,某某某每年一次国外游……
叮当说,那一刻她恨透了自己,曾经对父亲的抱怨和嫌弃,都成了愧疚:原来她并没有比爸爸强,只是比他幸运,遇到了一个理解她的女儿。
其实,无论是叮当还是她父亲,他们给孩子的,都已经是他们的全部了。
03
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母亲:“如果我的眼瞎了你会怎么办?”
孩子:“我会带你到城市里最好的医院治疗。”
母亲:“如果治不好呢?”
孩子:“我会带你到全球最好的医院治疗。”
母亲:“我的好孩子,谢谢你。”
孩子:“那如果我瞎了呢?”
母亲:“我会把我的眼睛换给你。”
乍一看,以为这是一个段子。
但段子的背后,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缩写。
2018年8月3日上午7点18分,河南许昌一居民楼五楼突发大火,一位妈妈和两名孩子被困在家中。
就在那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妈妈做出惊人举动:
将被单扔下,向路人求救,随后陆续抛出两个孩子。
所幸两个孩子都被市民接住得救了,但那位妈妈却再也没有力气爬出去,倒在了火海里。
由于伤势过重,不幸去世了。
无独有偶。
去年9月,河北省行唐县一位母亲为救治患有皮肤病的孩子,割光了整个腹部、两肋、臀部皮肤移植给孩子,共计2000多平方厘米。
但由于资金有限,为了把钱全部省下来给孩子做后期治疗,这位母亲竟然拒绝使用术后止疼药,输液4天后就坚持停药治疗。
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每一起都令人心酸不已。
这世上,哪有什么盖世英雄啊,不过是一个个平凡的父母,因为爱子如命,才变得无所畏惧,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孩子的第二次生命而已。
04
古代有个叫韩伯俞的孝子,母亲对他的管教很是严厉,只要他犯错母亲都会打他,即便韩伯俞成年后也依旧如此。
有一次,母亲又打他,与往常不同的是,他突然放声大哭。
母亲惊讶地问道:“从前打你从未哭过,今日为何哭了?”
韩伯俞回答:
“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也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是啊,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唯有尽早尽孝,余生才能少留遗憾。
就如柳岩曾在节目里说的:“如果亲人健在,有什么都给他们吧,有什么话都告诉他们吧,我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不配拥有这一切。”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发生各种疾病的概率也越大,仅以此次疫情为例,重症危重症病人几乎全是老人。
国家卫健委2月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死亡病例中,80%是60岁以上老人,75%以上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
父母的健康,早就是悬在子女心头的一根刺。
面对生病的父母来说,最好的孝顺一是有钱,二是有闲。
钱够用,父母的病就可以得到最好最完善的治疗,不至于因为没钱给父母治病而遗憾余生。
有空闲时间,就能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尽心尽力侍奉左右,不用医院公司两边跑。
现实很扎心,两全更艰难。
05
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只有未雨绸缪,做好规划,才有足够的底气对抗未知的风险。
正如平安健康险努力倡导和践行的。
针对我国老年人投保难问题,平安健康APP推出i康保·老年医疗系列产品,结合老年人常见的各类大小疾病,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组合及服务,为解除更多子女返程复工的后顾之忧,解决父母的医疗难题,提供了捷径和保障。
平安健康APP最新推出i康保·老年医疗(升级版),保障范围内,报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住院费,不限社保用药,不限疾病种类,自费药、进口药、检查费、治疗费均可报销。
保额最高500万:200万普通医疗+恶性肿瘤额外200万+100万质子重离子。
产品可选恶性肿瘤附加包,意外伤害附加包,为父母提供优质医疗保障。
疫情期间,针对新冠病毒,老年医疗(升级版)提供五大人文关怀:无医院限制,无诊疗项目限制,无药品限制,无等待期,无免赔额。
45周岁-65周岁老人,保障计划为500万元版本,首年保费是797元起,即便65周岁的老人购买,首年保费也只需1797元,且无论是否发生理赔,均不影响第二年投保。
另外,存在三高糖尿病的老人,或年龄超过65周岁的,还可投保i康保·老年医疗(三高版):
220万防癌+防意外保险,三高糖尿病均可投保,100%住院费报销比例,癌症意外理赔后,不影响第二年购买。
产品可选质子重离子医疗、恶性肿瘤、意外伤害附加包,为父母提供优质医疗保障。
以上产品,理赔极其迅捷,只需将相关理赔单据拍照上传至平安健康APP,即可享受在线理赔服务。
同时,还为用户开通了住院绿色通道,只要确认住院并确认住院需求后,10个工作日内安排知名医院就医服务,轻松解决了挂号难、住院难的现状。
人到中年,我们愈发明白,童年的无忧无虑是源于父母的尽心尽力;如今,父母的晚年幸福,同样需要我们保驾护航。
给父母或自己增加一分保险,实则就为明天储蓄了一份抗风险能力。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产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