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服务员》影评摘抄
日期:2022-04-25 03:3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女服务员》影评摘抄

  《女服务员》是一部由莉拉·阿维莱斯执导,加布里埃拉·卡托 / Agustina Quinci / Teresa Sánchez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服务员》精选点评:

  ●#hkiff##thesky# 不喜歡。最近上課又趕場累得甚至不少電影都睡著過,這是唯一一部看完啥想法都沒有的。

  ●酒店原本只是一份工作,却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变成一条铁链、一座牢笼,变成全部的生活和“梦想”的所在。摄像机在局促的空间中游走,把观众困于其中。窗外的世界美好得像一幅虚拟图画,那是客人们生活的世界,从来不会也不可能向服务员敞开。酒店楼层暗喻着社会阶层,对42楼的向往,便是对更高阶层的向往。一心惦念的红裙子,在更好的生活面前变得一文不值。这该死的世界,从来不是为默默努力的人准备的。女性气息非常浓烈的影片。/ 09.25 @成都太古里百丽宫影城 3rd ONEIWFF

  ●被结尾那个镜头逆转了全片,前面的琐碎镜头和毫无剧情的影像,就如同在监视器背后窥探别人的生活,直到最后发现,窥探的也是自己。在酒店辛苦工作日夜操劳,每天早晚也只能进出员工通道,直到最终被迫离开的时候才能看见一眼酒店的大堂和正门,这就是生活里无处不在的现实和讽刺。希望一次次破灭,生活仍将继续

  ●[SFFilm @ BAMPFA] 超真实主义,同时人物及其心理是音画绝对的中心

  ●NDNF @moma 太棒了 mundane的细节太有电影感 女仆的女人味?情欲?母爱? 简单的电影 所有故事局限在酒店里面发生 但似乎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和人性。超赞超聪明的低成本处女长片!

  ●後段略嫌失控, 硬要製造衝突顯得前半部的平實風格格格不入. 電梯女工生活暴劫帶來身體創傷彷彿令人學懂要謙卑生活但其實更讓人恐懼缺乏選擇的未來, 容易將希望放在別人身上, 紅裙, 42樓, 抹窗男工, 進修班老師, 要去阿根廷的年輕媽媽, 我們需要靠別人扶持完成自己的希望, 卻又難以保證他人能與自己共同進退. 天台上的靜寂無邊際, 重返地面的走進人群, 吵鬧之中有誰共鳴

  ●节奏挺慢 但还算习惯 喜欢这种平淡叙事 生活本就如此

  ●山一第九场 82 又见《罗马》

  ●观于Little Roxie,平淡的不太适合在倒时差的时候看

  ●奢华酒店通常被营销为造梦空间,象征着某种财富地位、文化标识和生活方式。主角则是被隔阂在梦想体验之外的一颗螺丝钉,即使身处梦想顶层的总统套房,等到了名牌红裙的施舍,依然发现自己是精致卓越生活之外的一片阴影。纪实的镜头平行于主人公身旁,亲历的事件默许了无声控诉的阶层性,但部分内容仍有目的性太强的设计痕迹。

  《女服务员》影评(一):我看《女服务员》

  今天看了墨西哥的本届申奥片《女服务员》。这是一部没有剧情、没有配乐的剧情片。严格地说,它介于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或者说,它是一部很像纪录片的剧情片。摄影、美术极为考究。

  无疑,这部电影涵盖了女性主义、社会阶层划分等主题。所有剧情全部在酒店内展开。通过那些琐碎的细节处理,我们看的出来,编导对酒店服务员的工作了如指掌。除此之外,编导更想说的是,服务员无论多么努力,始终是这里的客人,而客人才是这里的主人。

  总是这样:长时间的肃整、静默之后,偶尔的身体暴露,就显得既小心翼翼,也惊心动魄。阶层的上升通道被忽略,乃至被堵死。

  玻璃窗外的景色始终模糊。她是安静的、甜美的、谦卑的,只在与家人打电话时,音量和表情才会丰富起来。女主角的正脸特写,总是处于镜头的一角,只有侧脸和背景才会处于画面正中。她唯一一次的爆发,只露脸和挥舞的手臂,身体全部被一堆待洗的床单掩盖。

  06u���P

  《女服务员》影评(二):稍带社会批判意味的女性成长幻想小品

  看得出这部墨西哥导演的处女作有受到比利时金棕榈导演达内兄弟的影响,但没看出跟去年横扫影坛的《罗马》有太多共通之处。这部影片具有纪录片的风格,意外地没采用全知视角,而选择女主角的主观视角展开叙事,首先就为这个题材染上了不可忽视的女性主义色彩。整部影片在一间五星级酒店里拍摄而成,而内容并不仅限于女服务员的枯燥日常工作实录,还有她与酒店住客以及同事之间的有趣互动。画面情节在单独的她与双(多)人场景之间穿插,她独自一人时往往是带着欢乐喜悦,反而是在跟别人共同进入画面时表现出不真实、不自然的姿态和表情,暗示了她与酒店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的基本状态。

  零配乐的极简主义处理令酒店渐渐化身为禁锢女主角的象征隐喻,她在此勤勉工作,省吃俭用为家里小孩储更多钱,下班后参加培训班以获得晋升机会,在培训班结识朋友以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气氛,遇到男同事用尽方法表达爱慕心思。然而,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这一切都没能朝着她计划的方向行进。所有希望落空的结局带有明显的批判意识,却又因为导演的稚嫩羞涩,令女性议题和社会批判无法融合为一体,在某些场景里衍生出奇怪的氛围和思绪,令影片困在自我沉溺的女性成长幻想小品格局里,没能获得更大的突破,稍微有点遗憾。不过这部处女作的完成度很高,值得密切关注这位墨西哥女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女服务员》影评(三):为了红裙子,我们陷在了酒店的枷锁里

  我曾经,也把一条红裙子丢在酒店过。

  那是一条在淘宝买的裙子,大红色拖尾长裙,站在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上,就像ins上拍出来的那些照片,分外好看。

  699包邮,丢了确实有些心疼。但是实在太占地方了,要为它腾出半个行李箱的空间。所以它的拍照使命完成后,就被我留在了酒店。随后我便继续下一程旅行,没几天就把这条裙子忘记了。

  谁能想到,会有一个女服务员为了一条红裙子,心心念念惦记了那么久。

  影片中,伊芙一共问询过三次裙子的情况,小心翼翼,察言观色,耐心地等待后勤部的答复,尽管得到的只是敷衍式的官方回答,但每次都满怀期待地再回去继续等待。为了能穿得下那条小号的裙子,她开始减肥,每天只吃一点点的东西。一切,都是为了能让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东西。

  她确实努力在让自己变得更好:她在辅导班上努力学习;她偷偷地好奇翻看客人看的书籍文件;她想去42楼的行政楼层工作,想要跟更“高级”的人打交道;她手脚麻利,默不作声地帮同事加班,毫无怨言。

  莉拉·阿维莱斯刻画出来的这个女服务员,看起来只是我们每次住酒店时候擦肩而过的小人物,渺小到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她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就是酒店里的那些客人,带着耳机打着电话,甚至不知道有人进来给你换了厕纸;我们拖着箱子有条不紊地入住,不知道就在一分钟之前有人为了房间里马桶上的一点污渍紧张地出了一身汗;我们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到随叫随到的服务,却不知道面前这个满面笑容的年轻妈妈也许前一秒正含着眼泪和儿子通话。

  可是我们跟她又有什么区别呢:在后勤部日复一日接电话的那个女人也曾有过去意大利的梦想,在电梯间日复一日按楼层按钮的女人也会好奇伊芙在读什么书……对于伊芙来说,她想穿漂亮的红裙子,也想要去42楼的工作机会;可是不管是后勤女还是电梯女,不管是红裙子还是42楼,都没有逃出这个酒店的空间。

  包括伊芙。失去了42楼的工作机会之后,她也只能在一堆脏被单里无声发泄,想为自己辩解几句,却发现自己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最后只好带上发网,继续回去工作,回到现实,回到这个酒店。

  于是,我们最终就在酒店这样的枷锁里,为了红裙子,为了42楼,而日复一日。

  《女服务员》影评(四):【山一】会想到《罗马》,因为有同样感动的因素

  去年奥斯卡最佳外语奖颁给了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今年墨西哥选出的参选作品《女服务员》,题材可以说和《罗马》十分类似。

IMDb:7.4 / 10

  《女服务员》讲述的是墨西哥一位在高级酒店工作的女服务员的生存故事。

  这部电影是新人女导演莉拉·阿维莱斯首部处女长篇作,她凭借此片也获得了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新导演的提名。

  目前该片在IMDb上评分7.4,烂番茄上也是100%的新鲜度,不少人给出了挺高的评价。

1

  这部片子无疑是一部女性题材作品。

  但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全程采用高度纪实的镜头来描绘女服务员的生活,没有多少抒情戏份,却给人心潮暗涌的细腻温情。

  年轻的伊芙在墨西哥城一座高档酒店内工作,她是一位清洁服务员,每日进出各个空房,收拾清洁客人的房间。

  为了避免与客人接触,她到每一个房间之前都会小心翼翼,一旦撞见客人,她就会一声不吭悄悄走掉。

  当然酒店内什么样的客人都有,要是整理着床单,忽而发现床底下还有位睡着的客人,那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即便是受到了惊吓或是感觉到尴尬,伊芙也得保持礼貌,赶紧向客人道歉。

  要是有迟疑与稍微的不注意,被上司发现打扫时撞见了客人,伊芙就少不了被训斥与责备的后果。

  所以对伊芙来说,就算是酒店的公共区域,也不是自己能久停的地方;

  要是实在避免不了被住客看见,那就要把自己当成空气,转身擦拭玻璃、从墙角捡起的垃圾、整理床被等等都不能引起噪声。

  除非是客人主动召唤,否则伊芙就要绝对遵守「空气」法则。

  某一次清扫中,一位阿根廷女住客注意到了她,让她帮忙照看一下小孩。

  伊芙闻言只敢装着忙绿打扫的模样,但是看着床上哭个不停的婴儿,最终还是忍不住抱起了他。

  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她熟练地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哄他入睡,看着小孩的停止了哭闹,伊芙露出久违的笑容。

  然而当女住客询问,她自己的小孩是由谁在照顾时,伊芙只好委婉回答有人帮忙照看,但没想到女住客表示羡慕她的幸运,自己也想有人照看小孩,这样就能回去工作。

  伊芙不再说话,勉强一笑。

  谁又知道离开孩子的母亲究竟幸不幸运?

  酒店提供员工住宿,所以伊芙很少回家,因此只有每次打电话回家时,她才会露出异常激动而高兴的神情。

  但是当电话一挂,伊芙的神情就会再次回复暗淡,如同从美梦中醒来,眼前依旧是需要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去赚更多钱的残酷现实。

  然而只有这样才能养活自己4岁的儿子。

  每一天的午饭,她会选择吃最便宜的小吃充饥;夜里她还得去参加酒店组织的高中学历同等课程,只有这样她才能提高自己的员工等级、去到更高的楼层,打扫更多的房间,拿到更多的薪酬。

  伊芙就是这样一位辛勤工作的女服务员,她很少流露自己的感情或是期待,对于幻想和欲望她也总是极力克制。

  但这一成不变的工作终究是沉闷的,伊芙在打扫住客的房间时,也会有忍不住去翻阅他们桌前书籍的举动,她似乎想看看能住在高级酒店的人们又在看着什么;

  面对窗前的清洁工每每对她的暗示,伊芙误以为那是一种告白,久而久之的暧昧也让她产生了对情欲的渴望,却不知那只是别人无聊时试图找寻的乐子。

  表面上伊芙依旧沉默着、持续不变地重复着每日的工作,但内心涌现的种种波澜,道出了她想要做出改变的渴望。

2

  对伊芙这个角色的细腻刻画,使得这部看似克制的电影,在平静的叙述中也依然非常生动,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去年的《罗马》,这两部在题材以及聚焦的对象上都有着太多的相似性。

  而这些类似题材的影片频繁出现,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只有去如实描述她们的境遇,也许观众才能在感同身受中对她们更加关注。」

  即使两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之下,伊芙和《罗马》中的奇奥,两者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特质。

罗马 (2018)8.22018 / 墨西哥 美国 / 剧情 家庭 / 阿方索·卡隆 / 雅利扎·阿巴里西奥 玛丽娜·德·塔维拉

  大多时间里,她们都是沉默者,是在各自的遭遇下保持沉默而久久注视着一切发生的女性,也因此她们的眼光中会有失落的时刻,但平静的面貌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超越了隐忍的淳朴善意」。

看《罗马》看哭了

  书写这样的女性是很不容易的。

  在长镜头前的远景中,一些看似不易流露的表情能够顺势表演下去,并且顺着情景将内里的情绪构建出来,对演员在这一过程的自然流露的要求是极高的。

  无疑,两部片子的主角,伊芙与奇奥的表演都十分让人动容,亦如《卫报》电影评论员Simran Hans对片中伊芙的表演评论道:

即使她看着一个被丢弃的塑料瓶,也带有一种强烈的好奇研究心。

  正是她这种在沉默中饱含力量的姿态,让整个平静的画面也富含着一份流动的情绪,一种呼之欲出的冲突在潜伏。

  说起伊芙的渴望与整个漠然环境形成的差异,也让人看到了《女服务员》与《罗马》更多的不同。

  《罗马》通过对整个环境的描绘,展示出沉重历史背景下的女性面貌,而《女服务员》似乎要将束缚女性的这股压抑贯彻到底。

  电影的拍摄几乎全是在酒店室内直接完成,因而观众看到伊芙不同时间段的劳作也会随之有种错觉,这就如同Screen Daily评论这部电影时所认为的:

伊芙这种处于恒久工作的状态,就像是被困在这里,永远走不出这个酒店一般。

  这体现了一种室内封闭性造成的压抑景观,但实际上这本来就是伊芙真实的生活状态。

  此外,灰冷色调也让整个室内的商务简约性在此充满了矛盾性,这对女服务员伊芙来说,本来就形成了一种距离。

  这是一种,她就在其中,却永远无法真正融入的差异感,也由她「空气」般的存在与住客们「漠视」的姿态一并造成。

  白日的室内与窗外更加明亮的视野也形成了一道对比,她被笼罩在豪华却冰冷的屋子里不停工作,而那广阔的世外对她来说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某种向往。

  唯有当她躺在窄窄的床上,在黑暗中看着发光的手机,困窘之间却也终于能流露出少有的惬意。

  然而这样的姿态依然是转瞬时间的,随即到来的机械运作声,立刻打破了那份惬意带来的宁静,似乎也暗示着这里的人注定要像机器一样不停工作。

3

  电影《女服务员》的叙述相对单调,但这并不妨碍它对主人公困境的深刻展现。

  也许它没有《罗马》那份宏大与精美的视听语言,但那份来自低层女性的压抑都是相同,并且贯穿始终的。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会不会再次将此殊荣颁给墨西哥,我们很难说,但这次墨西哥的选片决定,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他们对女性题材创作的重视。

  另外挑选一部女性导演的处女作作为墨西哥的参选片目,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女性创作者的关注,不得不说也许这才是突显本片的价值所在。

  The Hollywood Reporter也认为:

导演莉拉·阿维莱斯正在创造历史,她正是首位代表墨西哥参选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女导演。

  莉拉是一位年轻的创作者,她早前活跃于戏剧和舞蹈,因而这部电影实际改编自她早前的舞台剧,而创作这出舞台剧的灵感又是来自于法国艺术家苏菲·卡尔的一本书《旅馆》。

  这本书让莉拉认识到,一些人的生活可能就夹持在左边垃圾堆右边宫殿的模式里,可能这是一种比较难以置信的生活面貌,但这就是酒店服务员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工作,因而她坦言:

  「通过创作此电影,也希望能够表达出一种缺失、张力与对身份寻求的认同。」

  很多人赞扬本片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和现实主义混合风格,对此,导演莉拉表示她们的创作团队一开始并没有指定按哪种风格来走,不如说是在与团队紧密的分工合作中促成了一次有趣的成功尝试。

  这让她意识到:「对于女性,或者所有人来说,放手去做,撒手冒险有些时候也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

  也正是因为莉拉鼓足勇气,尝试挑战困难,提前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她最终才能够顺利地在17天内拍摄完了在这所高级酒店的整场戏。

  同样,也因女性特有的温情,以及真诚地对主人公困境做出了细腻的刻画,让所有观众感受了到在影片客观冷静的背后,导演那一颗温柔悲悯的心。

  而这,也是来自于女性创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思考。

  ——————————

  FOR 第三届山一电影节(2019.09.19—2019.09.25)

  《女服务员》影评(五):《女服务员》:她被锁住的人生

  自去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原: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颁给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后,此次墨西哥选出的参选作品,题材依旧类似《罗马》,讲述了墨西哥一位在高级酒店工作的女服务员,她的生活状态。该电影是新人女导演莉拉·阿维莱斯首部处女长篇作,她凭借此片也获得了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新导演的提名。目前该片在IMDb上评分7.4,烂番茄上也是100%的新鲜度、65%的受众目标指数。

《女服务员》海报

  本片无疑是一部女性题材作品,而电影对女性关注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高度纪实的镜头描绘女服务员的生活,少了份抒情,却多了份暗涌的细腻。

  年轻的伊芙在墨西哥城一座高档酒店内工作,她是一位清洁服务员,白日里进出每个空房,收拾清洁客人的房间。为了避免与客人接触,她会小心翼翼到每一个房间,如果撞到了客人,她会一声不吭悄悄走掉。当然酒店内什么样的客人都有,要是整理着床单,忽而发现床底下还有位睡着的客人,那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即便是受到了惊吓或是感觉到尴尬,伊芙也得保持礼貌,赶紧向客人道歉。

《女服务员》剧照

  要是有迟疑与稍微的不注意,被上司发现打扫时撞见了客人,伊芙就少不了被训斥与责备的后果。所以对伊芙来说,就算是酒店的公共区域,也不是自己能久停的地方;要是实在避免不了被住客看见,那也得当空气,附身擦拭玻璃不要发出声音、从墙角捡起的垃圾,整理在一起也别嘎吱嘎吱地引起噪声。除非是客人主动召唤,否则伊芙就要绝对遵守「空气」法则的纪律。

  因为伊芙是女服务员,所以一位阿根廷女住客注意到了她,让她帮忙照看其小孩。忙碌于打扫房间的伊芙看着床上哭个不停的婴儿,最终还是抱起了他,露出久违的笑容,不停拍打孩子的背部哄他入睡,因为她也同样是个母亲。然而当女住客询问她的小孩是由谁照顾时,她只好委婉回答有人帮忙照看,竟没想到的是,女住客称赞她非常幸运,自己也想有人照看小孩,这样就能回去工作。伊芙不再说话,露出了勉强的笑容,谁又知道离开孩子的母亲究竟幸不幸运。

  酒店提供员工住宿,所以伊芙很少回家,每当她打电话时,才会露出异常激动而高兴的神情,然而每当挂掉电话,伊芙的神情会再次回归暗淡的面貌,因为她知道需要不停地工作,赚更多的钱来养活自己4岁的儿子。每当中午吃饭的时候,她也会选择吃最便宜的小吃充饥、夜里她还得去参加酒店组织的高中学历同等课程,只有这样她才能提高自己的员工等级、去到更高的楼层,打扫更多的房间,拿到更多的薪酬。

《女服务员》剧照

  伊芙就是这样一位辛勤工作的女服务员,她很少流露自己的感情或是期待,对于幻想她也总是极力克制,但面对一成不变的工作,伊芙打扫住客的房间时,也会有忍不住去翻阅他们桌前书籍的举动,她似乎想看看能住在高级酒店的人们又在看着什么;亦或是面对窗前的清洁工每每对她的暗示,不做声的伊芙亦会认为那是一种告白,久而久之的暧昧也让她产生了对情欲的渴望,却不知那只是别人无聊时试图找寻的乐子。

《女服务员》剧照

  也许这些只是伊芙在酒店一日工作的瞬间;也许这又是伊芙从来以往的服务作业,表面上她在持续不变的做每日相同的工作,而内心的波澜也写尽了她渴望改变的尝试。

  对女性低层劳动者的细腻刻画使得这部克制的电影,在平静中也依然非常生动,很难不会让人想到去年的《罗马》,它们在题材上、在关注对象上都有着太多的相似性。而这些影片的出现,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去如实描述她们的境遇,也许观众才能在感同身受中对她们更加关注。」

《女服务员》剧照

  即使两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之下,伊芙和《罗马》中的奇奥,两者身上也有着相同的本质。大多时间里,她们都是沉默者,是在各自的遭遇下保持沉默而久久注视着一切发生的女性,也因此她们的眼光中会有失落的时刻,但平静的面貌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超越了隐忍的淳朴善意」。

《罗马》剧照

  书写这样的女性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长镜头前的远景,一些看似不易流露表情的刻画能够顺势下去,但往往这样的情景其实更难将内里的情绪构建出来,而演员在这一过程的自然流露确实尤为重要。无疑,两部片子的主角,伊芙与奇奥都非常动容,亦如The Guardian的电影评论员Simran Hans对处理伊芙的细节评论道「即使她看着一个被丢弃的塑料瓶,也带有一种强烈的好奇研究心。」正是她沉默中饱含力量的姿态,让整个平静的画面也富含着一份流动的情绪,在渴望与漠然的差异之间不断暗涌。

《女服务员》剧照

  说起伊芙的渴望与整个漠然环境形成的差异,也让人看到了《女服务员》与《罗马》更多的不同。《罗马》通过整个环境的结合描摹出一份沉重历史背景下的女性面貌,而《女服务员》似乎将束缚女性的这股压抑贯彻到底,电影的拍摄几乎全是在酒店室内直接完成,因而观众看到伊芙不同时间段的劳作也会随之有种错觉,这就如同Screen Daily评论这部电影时所认为的「伊芙这种处于恒久工作的状态,就像是被困在这里,永远走不出这个酒店一般。」这体现了一种室内封闭性造成的压抑景观,但实际上这本来就是伊芙真实的生活状态。

《女服务员》剧照

  此外,灰冷色调也让整个室内的商务简约性在此充满了矛盾感,这对女服务员伊芙来说,本来就形成了一种距离。这是一种,她就在其中,却永远无法真正融入的差异感,也由她「空气」般的存在与住客们「漠视」的姿态一并造成。

  所以白日的房屋与窗外更加明亮的视野也形成了一道对比,她被笼罩在豪华却冰冷的室内不停工作,而那广阔的世外对她来说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某种向往,也许只有出去她才能见到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不得不不停工作,所以她出不去,所以未知神秘也不属于她。唯有当她躺在窄窄的床上,在黑暗中看着发光的手机,伊芙在困窘之间却也终于流露出了少有的惬意。然而这样的姿态依然是转瞬时间的,随即到来的机械运作声,立刻打破了那份惬意带来的宁静,似乎也暗示着这里的人注定要像机器一样不停工作。

  电影《女服务员》的戏份相对单调,但这并不妨碍它对主人公困境的深刻展现,也许它没有《罗马》那份宏大与精美的视听语言,但主人公伊芙和奇奥一样,会激荡观众的心灵,并且那份来自低层女性的压抑是贯穿始终的。

导演莉拉·阿维莱斯

  莉拉是一位年轻的创作者,她早前活跃于戏剧和舞蹈,因而这部电影实际改编自她早前的舞台剧;而创作这出舞台剧的灵感又是来自于法国艺术家苏菲·卡尔的一本书《旅馆》,读此书让莉拉认识到一些人的生活可能一直围绕于一边的垃圾与一边的贵重物品,可以这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生活面貌,但这就是酒店服务员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工作,因而她坦言「通过创作此电影,也希望能够表达出一种缺失、张力与对身份寻求的认同。」

  而面对很多人认为本片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和现实主义混合风格,导演莉拉则认为她们的创作团队一开始并没有一定要按照所谓的某个风格去走,不如说是在与团队紧密的分工合作中促成了一次有机的成功尝试。这让她意识到一个重要性:「对于女性,或者所有人来说,放手去做,撒手冒险有些时候也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也正是因为莉拉鼓足勇气,尝试挑战困难,提前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她最终才能够顺利地在17天内拍摄完了在这所高级酒店的所有戏。

  同样,在不可避免的一些粗糙背后,因为其细腻性与对主人公困境的真诚关注,才能让所有观众感受到那份客观冷静背后,温柔目光的注视,而这也来自于女性创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思考。

  作者|西西缪排版|林伊纯校对|孙胜男 王施澳

  相关链接:公布 | 2019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完整片单 “全球狂潮”单元 |女性电影与目光 “非凡女性”单元 | 反抗、遗忘和死亡:三位女导演的传奇电影人生 “华语力量”单元 | “女人是‘一切无’”,是自由

  特别鸣谢

  官方特约合作伙伴

  IAS美妆

  官方邮箱:contact@oneiwff.com

  官方微博: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

  官方微店: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

  版权说明: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所有,感谢喜欢的朋友转发,转发时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用途时,请务必联系我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服务员》影评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