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是一本由(日) 谷川俊太郎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到了书名,回忆起几年前的自己多是一个人的生活,上班,吃饭,睡觉,K歌,看电影,旅行,emmm还有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人,也只能是一个人,恐慌和充实,失望和希望……无数的自我对白,让内心世界经常在极端处游走。不过很庆幸一个人的我更能摸清自己喜好,能更巧妙的讨好自己,然后让我酷爱着这个世界。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二):人终要面临一个人的生活
年青时向往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可以体会内心的宁静,梳理一下纷乱的思绪,年老时很多人不会像作者那样用眼晴去观察这个世界,年老时一个人的生活更多的是孤独寂寞吧。
人的一生兜兜转转就是一场回归,年少时的热闹,喧嚣,年老时的落幕,孤独,年少时拥有一个人的生活的那份窃喜,到年老时有几个还有?作者见了很多朋友,用文字记录下了很多事情,从文字中可以思考很多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但其实这也是一个老人孤独一人的无奈之举,内心里还是希望有人陪伴吧。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三):疑问
虽然看的书不太多,但在这本书中很多事情讲的太浅显,比如有句话居然说:对于这件事,要说清楚很难。然后就没接着写了,我都蒙了!书现在都可以这么写了么?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书中散文,随笔很多,大多都是对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讲的比较含糊,可能是我智商不够→_→不过这个也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比如对于自我的认识,更多的要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文章,所以要看懂的话我觉得比较难。
我提出一个问题,请问在每一篇最后面加的时间和书名或其他刊登其文章的媒介么?如果是的话,我或许会先把结尾提及的书先看一便。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四):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的好天气
近几年独居主题的书是越发的觉得多了,一方面,相对于家庭,伴侣而言,个人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单位,另一方面,人们逐渐开始探索自己的内心,希望可以看见一个更真实的,更深刻的自己。
研究生开学以来,我一直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除了一日三餐和睡觉之外,没有看书看剧的时间,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阅读在我的生活中起到的就是刺激和整合的作用。
我不要被剥夺自由了,我不能成为某一价值观的忠实拥趸,即使这种价值观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也不行,我要抓住做我自己的自由。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五):一个人
一个人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独处。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在于与自己、朋友、世界交谈,朴实、有趣、自在、优雅的一个人生活中有着无法言说的秘密。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那里住着一个自由的灵魂。 一个人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独处。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在于与自己、朋友、世界交谈,朴实、有趣、自在、优雅的一个人生活中有着无法言说的秘密。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那里住着一个自由的灵魂。 一个人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平淡是生活的真相,但是平淡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坦然面对平淡,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谷川俊太郎的处世哲学似乎是一个完满的答卷。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六):从容,淡然,心先获得空间上的余裕!
因我一直急于求成,致使其他毫无建树,我为什么会如此心急火燎呢?思虑再三,我只是急着规划自己成长的脚步'明明那脚步永不会停歇,而且明明只会让我舍弃很多很多的美好!
或许在起初的相识,没有适当的分清楚关系的界定,导致这样的一败涂地。牛角尖般的执着,或许对大家都不好。换位的思考,对大家都好。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七):活着就是最好的
断断续续读完 谷川俊太郎的《一个人生活》,人生真的是没有什么期待,然而又可以期待的。生命就是这样延续着,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自己依然有着大好的时光可以去尝试和体会不同的生活,人生不就是如此吗?想到这里,我莫名的对于未来有了某种期待,我会遇到什么人,会去到哪里?去从事什么事情,一切的好奇和未知都是神秘而美好吧。如果有什么让人觉得痛苦,那就是不能接纳现实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的恐惧,这种恐惧是身边的人带来的,源于生活的焦虑,我对于一切逼迫式交往十分的反感,也许人人都是这样吧,都渴望过自在的生活,想着无拘无束,这样的生活过起来真的有那么难吗?需要许多条件才能满足吗?无非你需要一点淡然的态度,开放一点的心态。很久以前的一个视频讲座中,主讲老师问现场的一个小孩子:如果你妈妈现在不在世上了,你会饿死吗?孩子说:不会!也许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幸运是活着,而更幸运的事是活得开心,活得自在。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八):活在当下的真诚与淡泊
一本“日记”式的杂文合集,看似简单的流水账,却透露出“活在当下”的真诚与淡泊。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几句话:
十八岁的我写道:“越过花儿/越过云朵/越过天空/我一直在向上攀登。”在那里,“我和上帝/窃窃私语”。
而六十岁的我这样写道:“因为一天不是仅由晚霞构成的/因为在那之前不可能傻站着活下去/不管它多么美丽。”
我愿意相信,在这两首诗之间,有我这些年经历过的岁月。
老年的一个好处是,你会逐渐地觉得社会免除了自己很多的责任义务,虽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不需要再为别人贡献什么了,自由地享受余下的人生就好。这样想是老人的特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痛苦。因为这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孤独一人的境况。可能对我来说,老年的一大课题是,就算不被他人所依赖,自己是否能够保持着源自心底的对于生的欢喜。反正都会老,我希望自己快活地老。
对我来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事是我降生到这个世界了;而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事是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九):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
同学从远方寄来精神食粮,大概是好多天前的事?这些书,安静地在单位传达室里待了好久、好久...
最想读的,便是谷川俊太郎的这本《一个人生活》,因为恰巧前段时间读了他的诗集。诗里他这么介绍自己——
我是一位矮个子的秃老头
在半个多世纪之间
与名词、动词、助词、形容词和问号等
一起磨练语言活到了今天
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沉默
......
真是位有趣又有闲的“少年老头”,从写诗到创作童谣、童话和绘本,半个世纪耕耘,近古稀出版了这么本《一个人生活》的散文集。
《没有路的路》《熟悉的歌》《昼寝》《翘盼春天的书信》…从有具体的篇名,到后来只用日期为题,谷川俊太郎写着语言、时间和空间,我想,或许是到了一定的年岁,才更能体会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因此,创作成为越来越难以放下的事。
是啊,相对于宇宙而言,人生就是一闪而过的瞬间。我们何必执着于“伟大”,而忽视了微小的欢愉...呵,连日来南方多地暴雨如注,小伙伴们,不如我们一起看看窗外的雨,听雨声“哗啦”“哗啦啦”...
《一个人生活》读后感(十):一个人生活也没那么可怕
在微信上读完了《一个人生活》,当初选择它的目的,是因为书名像指导一个人如何生活的略带小资情调的书,然而,从打开第一页,就发现完全是误解,事实上,这应该是一本文学类书籍。
本书的作者谷川俊太郎是一位有名的诗人,这本书可谓他半生对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感悟,以及他对于生与死,爱与欲等个人的体悟和看法。
全书分为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回忆。从他出生的机缘到成长中的种种细节,记录的非常的详尽而细腻。
在一些文中,他多次提及了自己的母亲,祖母等亲人,成长过程虽有坎坷,却到底是幸福的。
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一些字的解读,比如“空”“星光”等,和张大春那种考究般的解读不同的是,作者是站在一个诗人的角度。从字体的美感,能带来的遐想等等来谈论的,更确切的说,更多的像一家之谈。但诗人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是很有趣的。
第三部分说白了就是作者的日记。很详细的记录了,他的日常,偶尔参加的笔会,旅行途中的所遇所见所思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写一些日记时,作者已经七十岁了。
我相信一个人在世上生活足够长之后,是能积累一些人生智慧。但作者却更多是一些空灵的思想,随缘的态度,不纠结,不伤怀,不畏惧,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生活应有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