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别人说我“滚蛋”、“笨蛋”、“愚蠢”时,我很难受,特别想哭,在人多的场合我一般都是强忍着泪水。
比如“如果你不怎样怎样,你就会很笨/很愚蠢”,虽然此时不是真的说我,但是话语是指向我的,我仍然觉得很不舒服。
语姐姐,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语姐姐说:
因为,你如此在意你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你如此在意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你把这些话,视为“形象破裂”、“关系破裂”的象征。正是这样的理解,让你难以接受。
或许他们是长辈、权威,让你“倍感无力”,无力反抗。而你的小心翼翼地躲避的样子,又会招来不善的“攻击”。
给你讲一个一滩水和一杯水的故事吧。
一滩水,因为没有盛放自己的容器,放在太阳下容易被蒸发,放在泥土里容易被吸干,放在颜料旁容易被染色,放在地上容易染灰尘......
一杯水,因为自己有一个玻璃杯,它既能感知外界,又和外界有清晰的界限。
不但能和外界和平相处,而且,遇到外界的“侵扰”它还可以通过盖上盖子,保护自己不被“污染”。
甚至敢于反抗那些不请自来的“攻击”,因为它有自己的形状。
你问我,你该怎么办?我无法给到你具体的做法,但你可以学习那杯水的样子。建立自己的“界限”的同时,你就有了力量,同时还能保持对世界的观察。
02
语姐姐,您好,我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初入职场,由于自己的性格等原因,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不好。
自己过后又会懊悔,经常想东想西,导致睡眠质量很差,情绪低落。
语姐姐说:
首先,人际关系不好,有的和性格有些关系,有的和方法有关系,也有的和周围人关系很大。
但如果你能力足够强,别人也只好忍受你包容你,比如乔布斯那种款的。
当然也许你认为自己能力达不到那么强。也没关系,你知道关系不是万能就行。
既然你是初入职场,那么就抱着学习态度,把每一次犯错都当成经验的积累、学习的机会。
这么看待这件事,就没有什么“懊悔”不“懊悔”了。犯错越多,成长越快。这是一个年轻人最该抱有的信念。
因此,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犯错、以及事情发生后如何行动总结,才是改变这个局面的入手点。
最后,提醒来信的朋友,一定要把问题写清楚,可以举个例子以便让我更好地理解事情的原委。
毕竟情绪只是个人对某事的反应,未必是客观事实,我回答的问题多是从“拓展认知”,并在现有条件下找寻突破口,因此你提供信息越多,我回答的也会精准很多。
03
语姐,你好。从开始我就一直在准备着,有一天他变了不再爱我了,我怎么办。所以我一直都控制自己的期待值。
他主动接送我上下班,我买什么东西他都觉得应该买,下班按时回家,帮我做饭,吃了饭主动收拾厨房卫生,我觉得做得比很多男人都好了。
可随着共同生活时间的延长。我对夫妻关系,对另一半的爱的要求与期待值也在不断地增长。
现在甚至还感到一直以来控制着自己的期待值,一点都不“作”的夫妻相处之道,似乎不是那么正确的方法。
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他是什么样我就接受什么样,没有要求他做任何的改变。
我们结婚,他说,他妈妈因为有糖尿病,晕车所以不能来。
虽然我觉得,自己亲儿子结婚就算坐车难受,也是应该克服的,再怎样也应该来,不来很奇怪。
但我也只是委婉的和他提了一下就算了,没有勉强。
结婚之前他问我,彩礼我们家是什么要求?我说看他们的诚意,他就说3万,我觉得没有问题。他们家的情况来说这个金额是有诚意的。
我们家也给了3万的陪嫁,这6万都在我手里,是我们夫妻共同财产。
后来,我就怀孕了,到过年的时候我快生了不方便走动。
所以到现在我还没有和他回老家见过他妈妈,而他妈妈因为身体原因,也不能来照顾我坐月子。
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自己亲妈就在身边,照顾我坐月子更贴心更方便。
他妈妈身体不好,来的话可能还要我们照顾她,说不定还有婆媳矛盾。
他父母都是勤劳本分的老实人,虽然现在不能帮衬我们什么了,但一直努力照顾好自己,不给儿女添任何负担。
我的父母也是这样,而且我妈妈在生活上时常来照顾我们。
可今天我妈来看我,吃了午饭后要去医院照顾我外公,我们家离医院很远,坐公交车还要转车,春节期间公交车很少,要等特别久。
这样的情况下,我没开口他也不提开车送送我妈。
我妈等了一会公交车,看群里说我外公在医院病情又有变化,就打车走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送我妈,他说懒得跑。
这件事今天一直在我心里,不舒服。
我不知道以前是不是我对婚姻的期待值管理的很好,所以觉得他很好。
还是因为现在期待值高了,所以不满足了才难受的。
以我对他的了解,以前他会主动说要送我妈去医院。
但今天他这样的态度,我不知道是因为婚后生活,男人自然的变化。
还是年初二那天,他从老家带了一车他父母给的特产,家里没有一个人迎接他,帮他搬东西,他生气了。
那天我以为他自己开车会直接到我外婆外公家。把带回来的特产分一些,顺便拜个年,然后我们一起回家。
而他是直接回到我们家,他以为我们都在家等着他的,结果回到家一个人都没有。
那一车东西也没人帮他守着,他一个人搬了几趟。
他和我生气,我觉得他太小气。
大过年的我在我外婆外公家,他来拜个年,接上我一起回家不是很好的方案吗?
这不是很麻烦的事情吧,他当老公当女婿的这不是应该的吗?
那晚我们吵了一架,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生气。
今后我该怎么办?是继续管理好自己的期待值,没有期待就不失望了。
还是问个清楚,了解他的想法呢?了解之后又该怎么办?
语姐姐说:
看得出,你是一个很怕受伤的姑娘。因为怕受伤,所以提前设置了不少“期待”和心理预期。
可是,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呢?
首先,对婚姻关系做些期望管理,不是坏事。
但没必要处处“预期”,或者做“两种极端”的预期。
处处“预期”,就会增加“失望”的概率,还有一点,也会造成一种现象“我认为自己已经降低预期了,你还达不到,我太失望了。”
而极端预期,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糟。这也是低概率事件。
适当的期待应该是,两人首先对关系的目标达成一致——共同为小家庭的稳定发展而努力。
然后是对关系正确预期,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协商,比如,两人的关系有时好,有时不够好,这是正常的。
好的时候,彼此应该怎么做?出现矛盾和纷争时,应该怎么处理解决,才能不偏离共同目标。
还比如,如果一方有不满之处,应该如何让对方知道?
如果有想法和要求,最好直接提出来。
如果吵架了,如何迅速结束“战争”?
吵架时,避免“贴标签”,“上纲上线”,说极端的话等等。这些预期管理,将真正有助于小家庭的健康发展。
总之,没结婚前,你所有的期待都可以落脚在自己身上,结婚后,必须有一部分期待落脚在两人身上,这需要共同设定。
从“我”到“我们”之路,是是不断调整“自我”视角,扩大视野之路,也是一个人不断“成长成熟”之路,记得还有一个人陪着你。
你希望把这个人变成“敌人",还是想办法把他变成你的“盟友”呢?
你的应对态度,决定了彼此关系的走向。
比起具体某件事如何处理,想办法让对方打开心扉,目标达成一致,才是你需要“用力”的方向。
为了感谢大家平时对我文章的支持和转发,我开设了“语姐读信”栏目,免费回答大家个性化问题。
文章采用匿名形式发布。(由于问题比较多,会分期陆续回答。可以关注每期的“语姐读信”哦。)
ps
【语姐读信】留言问题的方式:
1、后台回复“写信”,会收到一个填写问题的链接。填写提交即可。
2、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提交即可。
如果你有些隐私不方便被写成文章,或希望获得更详细指导,也可以选择收费咨询方式。
语姐姐已开放个案咨询名额(远程微信语音通话)。
咨询范围:婚姻情感、个人发展、原生创伤。
添加助理,预约咨询时间。
END
围观语姐姐朋友圈 可加语姐姐微信哦
语姐姐是谁: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10+企业品牌定位咨询经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身心疗愈、个人发展咨询
专注于个体成长发展,尤其思维、认知、视野的提升
还著有系列幽默、温和、富有深意的育儿实践文章
最新阅读(点击标题即可读):
竟拿“疫情”考验“人情”?这样的“人情”还需要吗?
过年还是过关?大自然给我们时间,治愈自己
老人还不肯戴口罩?你一定没用过这10招心理学!
痛恨那个“总爱抢着买单”的自己,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病毒之下,“反脆弱”行动指南!
→语姐姐好文推荐←
在【女神30】公众号回复相应的编号即可查看
回复【01】查看:离婚第一年,我哭了;离婚第二年,我笑了...
回复【02】查看:母亲是妓女父亲是毒枭,住过24个寄养家庭,嫁3次,终悟出:女人真正需要和谁结婚?
回复【03】查看:我一出差,老公就和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
回复【04】查看:16岁独闯香港当模特,22岁成名主持,34岁辞职从头开始当演员:中年逆袭,她做对了这9个字!
回复【05】查看:宋仲基与宋慧乔离婚:婚姻没有感情不合,只有双双放弃
▼▼▼
→看完记得点“在看”,让我知道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