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一张照片就能带火一件文物。
“北魏蓝”马上成为当季最流行的色系。
他的微博现在有350多万粉丝,
但他从不在微博放自己的照片,
他觉得更多人因为他拍的文物照,
燃起兴趣走进博物馆就够了。
物道君请教了一下动脉影,
- 01 -
很多人会拿着动脉影拍的文物照到博物馆找工作人员问路,问完直奔展厅。工作人员起初还很纳闷,后来游客还没翻出照片,他们就知道找的是什么东西。
■水晶葡萄形鼻烟壶/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豇豆红釉柳叶尊/首都博物馆
34岁的动脉影在金融行业里工作,他经常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喜欢逛博物馆的普通游客”。
并不是网友猜测的那样有专业团队和设备,在博物馆里也没有人脉,可以让他打开玻璃对着文物任拍。
■大腹敞口玻璃瓶/定州博物馆
就算出名了以后,他想看《瑞鹤图》也要还没开门就去排队,过完安检就跑,抢在第一个到达展厅。
唯一一次特例就是武汉市博物馆请他帮忙拍宣传照,工作人员把文物拿出来供他随便拍。
■ 窑变釉石榴尊/国家博物馆藏
他说要拍到文物最美的角度没什么窍门,怕玻璃反光就把镜头靠近点,人多也只能站在旁边等5到10分钟,最重要的是欣赏的角度。
只要不骚扰到其他游客,除了站着拍,他也会半蹲深蹲,甚至趴着躺着。哪天在博物馆看到这样的“怪人”,多半是动脉影本尊。
大同市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汉代博山炉,上半身造型是云雾缭绕的仙山。当时他蹲下看了一眼,展柜上方的射灯像满天星斗。最后拍出来的照片,博山炉像一座浮在夜色里的仙山。
他说文物的美是无死角的,大家走马观花用同样的角度看所以觉得无聊,要从更多角度去欣赏。似乎生活也是如此,换个角度去看,又能找到新的美。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 02 -■ 半月形玉梳/南京市博物馆藏“我很喜欢这些有烟火气的东西,因为它是有故事的,我能从这个东西里面见证到过去的一段生活。”
■ 龙泉窑青釉鬲式瓷香炉/四川宋瓷博物馆
■ 天青釉六方瓶/首都博物馆
这个2000年前的锅刷虽然只是用麻绳扎起一捆枝条,但跟我们现在用的锅刷结构很像。
它一边整齐,另一边已经磨得很毛糙了,一看就知道用过很多次。某个戍边将士在长河日落下,一簇篝火前,一边刷锅,一边想着远方的家人。
今天用的器物都是从古代一步步变过来,审美也是、生活同样。在博物馆看着古人跟我们有着同样的爱好、有着同样的烦恼、为同样的事开派对庆祝,突然感觉到多了一份陪伴,生活变得不那么孤单。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如果有一天他的房间被陈列进未来某个博物馆,
一周之内竟然点了5次外卖;
原来21世纪的空气质量那么差。
未来的人们可以在博物馆,
重新过一遍他的人生。
正如我们今天走进博物馆,
在博物馆,
那无尽的远方,那无数的人们,
都与我们有关。
这些美好的东西,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由「动脉影」授权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十二 ·
12.11年终大促直播
福袋、满减,抽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