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草子》是一本由[日]田中优子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和服草子》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和服草子
作者按照季节划分,来描述自己的和服,记录着期间美好的故事。并没有很生硬的来讲述和服,而是在描述一块块优美的布,期间又穿插着和服的历史。这也告诉我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能把美混为一谈。个人这本书十分有趣,值得一看。 摘抄:古旧的和服、转送的和服、重新制作的和服、得到重生的和服,接触它们就像是在读诗歌、俳句与古代故事般,其中寄托着以历史为名的生命。 冬是春的预备。死就是重生。
《和服草子》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和服草子》读后感
和服,更多人都看作是日常之物,但在本书作者田中优子看来确是宝石一般珍贵。田中优子以四季的角度,赋予了和服以生命,简述了和服的历史、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从开篇,她将父亲的遗物改成和服的腰带,就给和服赋予了灵魂,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
茶,插花等小玩意在日本都被上升为道,而作者对和服的态度也是如此,对面料、颜色、制作工艺无不深究,并在书中配以图片,让读者有直观的感受。
《和服草子》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和服草子》读后感
就本书而言,草子意思是心得,也是散文;本书的目录很有诗意;书中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服。 我觉得本书的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作者告诉我们布也是有生命的,彻底改变了我对布的看法-只是可以替换的商品。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地方以布为嫁妆,陪藏品,既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素材,也是人们一生无法舍弃的宝物。 读完整本书后,激发了我对和服的兴趣,以后去日本一定要买一件。同时我对时尚也感觉很新奇,以后会继续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
《和服草子》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从布看日本文化的变迁
作者田中优子将布作为载体,放大到自己的生活。作者用十二个月份作为章节和线索,让生活与和服相联系。
在书中,作者田中优子用匠人的精神,将日本各个时代和地区布的文化和历史相互交织,用自身的实践将和服在现代社会的实际应用向读者娓娓道来。
布在作者笔下不仅仅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平常的日用品。 他也是一种传承。不论是父辈留下的富有时光厚重的记忆。或者是传承下来的技艺。 火焰布 印度的更纱 中国的包尽,在文化的碰撞和一代代人不断的创新与创造下。才有幸当我们看见如此美丽的和服。
《和服草子》读后感(五):【豆瓣鉴书团】所谓草子
“通过十二章文字,讲述我穿在自己身上的重要的和服与腰带。不是做学问,只是想写我的所思所想,是为‘草子’。‘草’或‘草子’等词,在古典文学中,意思是心得,也即散文。”
——来自前言
和服草子——是一本及其私人化的书本,是作者的婉婉道来,是田中优子的私人和服体验。
书本每一章都有很优美的名字,像是“初谣”、“贝寄风”、“一阳来复 福气圆满”……书本隔三岔五就有几页彩图,甚至还有作者亲自拍的旅行中的照片。精装本的书本,除去外封,内里的封皮是漂亮的砖红色。脑海里里面浮现出穿着隆重和服涂着口红的女子。
-END-
《和服草子》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 藏在和服里的温暖与爱意
对于和服的研究,我是所知甚少的。刚刚拿到这本书的书的时候,以后会和其他的科普文章一样,科学的告诉我们,和服的种类有多少,通常在什么季节穿什么,之类。
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笔者是真心爱着这些和服的,她的每一件和服,都和她的家人,她的经历,她的故事有关。我能从那些笔触里,感受到,她对家人的浓浓爱意和珍惜。
我觉得生活也是如此。我们觉得生活是规律的,是有序的,也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我们只要足够热爱,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是多变的,是令人兴奋充满动力的,你的每一个兴趣点,可能都藏着生活对你的温柔爱抚。就像笔者对和服的爱意一样,随着四季的变换,和服的材质、种类都会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发现它,并且去感受它。
愿我们和笔者一样,都能有自己的热爱,并发现放大它。感恩。
《和服草子》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和服草子》
有日本书籍惯有的从容叙述,平心静气,温柔和缓。按季节时令的变迁娓娓道来与和服和织物相关的知识和故事,其间交织着作者与它们的缘分,淡淡的人生况味。
之前看《养器 : 致用一生的日本厨具护养术》和《金缮:惜物之心》,惊讶并敬佩于其中流露出的对器物的珍视以及永续生活的方式,保养、修补,不轻易舍弃的不仅是一件物品,而是曾经走过的旧时光。没有想到,这些理念和方法,也可以幻化到和服上。修补,乃至拆下布料另作他用是常见的方法,令人震惊的是还能在和服上印花、染色,来更改和服的花纹和配色以符合人生不同阶段的风格和心性,这是读这本书之前完全想不到的。
而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做怎样的选择和搭配,有关岁时风物,更重要的却是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有感于外物,又不拘于陈规,对待服饰是如此,看待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和服草子》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自然之衣
一开始奔着学习和服的形制翻开这本书的,但是显然它不是科普文章,对于略微了解和服的我来说,读着仍然有些费力,复杂的形制,繁多的材质,陌生的词汇阻滞阅读的推进。
一年十二个月串起文章的线索,作者挑选了与月份相配的和服,笔墨集中于和服特殊的花纹、布料的来历上。和服介绍之后,有她穿戴和服的心得体会。
而读完此书之后,除了了解了那些花纹和面料,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一个个和时节有关的美好词语:名残雪、花云、筍流、一阳来复、小春、秋蝶、白南风……令人联想起《简素》中概括的“崇物”的日本文化精神。《樱花与武士》一书中,作者认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日本人对于自然风物敏感细腻的心理。他们敬畏、亲近自然,对时节变迁的纤细感受,密密地织进了纵横纹理与花纹里。田中优子反复说:和服与自然联结,和服有“时令”。回过头来反思,我们的感官是否太钝感了呢?对于气候的把握,仅存留于衣服的厚薄之中。
《和服草子》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顾我无衣:《和服草子》读后感
《和服草子》装帧与插图尤精美,掩卷之余,想到元稹诗《遣悲怀三首》中的一句:“顾我无衣搜荩箧。”
现代社会千篇一律的惯性,使得即便连原本千差万别的和服也没有了区别。于是田中优子打开衣柜,按季节划分,带领读者重新审视她的和服。
我们打开自己的衣柜呢?
衣服数量虽然很多,其间可能不乏名牌和当时选购时的“得意之作”。最多再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回忆之外,实在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田中优子将布视作生命的载体,连接起自然万物。和服也自然成为亲近生活、表达自我的媒介。
樱花时节着一身樱袭。初夏把天空的颜色披在身上。丰收季穿着“秋日夜露”般的花织。看到新春的和服腰带会想到父亲。
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和服的四季故事。
《和服草子》读后感(十):【豆瓣鉴书团】从和服里看自然
很荣幸成为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收到书时虽然有些磕碰,但不影响阅读。
初读此书,对和服没有太过深刻的了解,只知道是源自于日本的一种名族服装,但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了原来和服升身上也有大学问,每个花纹,每根线条都讲究搭配与衬托。
通过作者,我大致了解到了和服的基本搭配与穿着,作者认为只有通过自然沉淀出来的和服才是美的,美与豪华无关,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搭配和调整才能创造出美,这是作者认为的穿和服的大智慧。
本书有两大主题——和服的介绍与作者和服的穿搭。而两个主题之间是相互穿插其中,这样的设计很能放松读者读书时的心情,将两种话题讨论轮流展现在读者眼前,私以为,作者对和服的穿着比较对和服的介绍有趣得多,在和服的介绍这一方面显得有些乏力,并没有很好地讲和服的各个部位介绍好,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介绍和服的种类以及发源地上,最终向读者表达一种与自然融合的思想,但这种内容不深的读本,也更能适应大众,吸引更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