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598篇文章我很少看综艺,但最近有部综艺叫《做家务的男人》,我很多同事在看,其中有个话题挺值得说的,就是婆媳矛盾。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综艺里的一对明星夫妇,张歆艺袁弘,俩人很恩爱,张歆艺刚生完孩子,想早点复出工作,跟袁弘他们家提议:
他表示虽然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孩子也不能一年到头见不到爸爸。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里,说一个人胳膊肘往外拐,不是好话,但实际上,胳膊往外拐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真理。
1
一个人打拼真的太累了,加班没人打电话关心,晚归没有留门。生病没人照顾,连做手术连个签字的人都没有。
结了婚可就不一样了。
工作不顺了可以跟领导拍桌子走人,反正还有老公托底;心情不好了直接唱K到天亮,反正还有老公陪着。
你老公也不是盖世英雄。
能做到胳膊肘往外拐的婆婆简直就是天仙。
上周,公司聚餐,一个同事说:在家庭关系里,一定要有“外人意识”。
为什么呢?他举了个例子。
因为无论事情谁对谁错,帮自己儿子说话,难免会让儿媳觉得,婆婆和老公一起欺负她。
一旦儿媳有了这种念头,那么事情就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了,完全是火上浇油。
而且,两口子结婚过日子,吵的本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真要触及到底线了,那怎么劝都没用,所以如果只是日常的吵架,站在儿媳妇那边,才是维系儿子婚姻最好的方法。
你看看,这才是会做人的婆婆。他们坦坦荡荡,不要求太多,充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不管你承不承认,向着外人,才能维护自己家的利益,才能家庭和睦。
这种通透不是她帮理不帮亲,而是她在血亲面前,选择了帮外人。
而生活中,能做到这样的真的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都是感情用事,帮亲不帮理,结果到最后,输得彻彻底底。
2
向着外人,
才能维护自己家的利益
三万对离婚案件中,离婚原因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家暴,不是出轨,而是因为生活琐事。
比如:
和老公吵架,婆婆二话不说帮自己儿子,闹矛盾,离婚。
因为叫老公给孩子换尿布遭到婆婆挑刺,丈夫让自己妥协,心累,离婚。
在麻将桌上,丈夫帮对家出主意,导致对家和了个杠上开花,气炸,离婚。
很多人评论说,大家真的是闲得慌,但我却感受到离婚背后的怒火。
你能明显地感到,这些离婚原因都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心中不忿。
凭什么你们联合说我?
这时候的帮理不帮亲,都是鬼话。
二憨是她婚前养的泰迪,那时她一个人在上海打拼,每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房时,二憨都会热情地迎接她。
所以她常说:如果没有二憨,自己是一定坚持不下去的。
后来,她结婚了,带着二憨和婆婆一起住。
一天因为老公回家忘了关门,二憨跑出去就再没回来。
她大哭了一场,叫着老公和婆婆一起出去,一定要找到二憨。
但老公却认为她小题大做,就为了一只狗,你至于吗?
谁知道婆婆还冷冷的来了一句:“那你要怎样,为了狗离婚不成?”
可,这只是一只狗的问题吗?
夫妻之间的理解和磨合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候如果再来一个有代沟的婆婆,如何保证家庭的硝烟能消散呢?
3
“胳膊往外拐”是
处理家庭关系的最好方式
经常有读者在后台留言,和我倾诉自己对家庭的不满:事情杂,关系难。
这些就算了,最闹心的是,每天折腾成这样,还得安抚家人的情绪;
是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情绪”不仅是一种常态,大家以为心平气和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因为我发现,80%的人对平衡家庭关系的理解,都太片面了,很多时候甚至错得离谱。
“当你站在一个高度时,那些都不是事,我们都有能力解决这些,别人的不作为,是他们的问题,而我们要做对的事情。”
和朋友聊天,他说,因为有一次老公的妹妹来家里,自己太忙没有来得及招待,婆婆竟然跑家里来破口大骂:“你心肠怎么这么歹毒,对我女儿不闻不问。”
婆媳之间,哪怕是一方太爱计较,都会让双方都活得很累。
我经常听到一些人说这样的话:
把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地,然后打着所谓爱憎分明、心直口快的旗子,肆无忌惮地说着让你听着很不舒服的话。
而自己全然不知,甚至还觉得自己敢于展现自己的性格,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
一遇到事情,就帮着“自家人”指责,闹脾气,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胡乱发表偏激和愚蠢的观点,都是不理智的。
那么,我们怎么学会管理和驾驭情绪呢?
人的行为是自己认知的结果,所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让步,去理解别人,缓解冲突的情绪。
其实也容易,就是在心理上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在形式上放弃自己的立场,站到对方的立场。
比如说:胳膊肘往外拐。
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你说对吗?
关于职场你或许还想看:
“我宁愿因房子多而被人看不起”
“一发工资,我就没钱了”